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木香叶功能研究进展及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曦 刘斌 +6 位作者 应剑 王黎明 康乐 侯粲 肖杰 牛兴和 牛丽颖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48-58,共11页
白木香的品种、产地、树干结香情况等均是影响白木香叶中关键品质成分的因素。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会导致制备所得的白木香茶等制品中挥发油等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安全性实验显示,白木香叶属于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目前... 白木香的品种、产地、树干结香情况等均是影响白木香叶中关键品质成分的因素。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会导致制备所得的白木香茶等制品中挥发油等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安全性实验显示,白木香叶属于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目前,白木香叶在中国部分地区被开发为茶叶制品,但由于其法规及品质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制约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白木香叶的形态学、成分、功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重点对影响白木香叶品质成分的因素进行分析,对现有白木香叶产业发展的不足进行思考与分析,并对白木香叶产业今后的发展作出展望,旨在为国内白木香资源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叶 黄酮 抗氧化 降血糖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配食糖对小鼠血糖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陈鑫 赵抒娜 +3 位作者 王晨 孟庆佳 陈然 王黎明 《中国糖料》 2023年第4期81-87,共7页
探究白砂糖与罗汉果粉、赤藓糖醇等功能糖形成的复配食糖对C57BL/6N小鼠血糖的影响,为开发甜味纯正又低能量的新型糖料提供基础。通过灌胃方式给与小鼠复配糖糖水,并以葡萄糖和蔗糖为参考食物,在给糖(药)后的0、15、30、60、120 min测... 探究白砂糖与罗汉果粉、赤藓糖醇等功能糖形成的复配食糖对C57BL/6N小鼠血糖的影响,为开发甜味纯正又低能量的新型糖料提供基础。通过灌胃方式给与小鼠复配糖糖水,并以葡萄糖和蔗糖为参考食物,在给糖(药)后的0、15、30、60、120 min测量小鼠血糖值,计算曲线下面积增幅(IAUC)、血糖峰值等指标评价复配糖对小鼠血糖的影响。白砂糖与罗汉果粉复配后,IAUC值和血糖峰值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IAUC值降低16.4%,血糖峰值降低1.3%。白砂糖与罗汉果粉和赤藓糖醇复配后可显著降低IAUC值和血糖峰值,其中IAUC值降低61.3%(P<0.01),血糖峰值降低20.6%(P<0.01)。白砂糖与罗汉果粉和赤藓糖醇复配后可有效控制小鼠血糖升高、减缓血糖波动,具有成为甜味纯正且低升糖指数、低热量的新型复配糖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粉 赤藓糖醇 复配煻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质技术解析馥郁香型白酒风味与质量品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常宇桐 罗云敬 +2 位作者 钱承敬 杨永坛 史晓梅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70,93,共8页
采用液液萃取的前处理方法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技术,建立了白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以Rtx-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为一维色谱柱、BPX-5(2.5 m×0.1 mm×0.1μm)为二维色谱柱组成柱系统进行... 采用液液萃取的前处理方法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技术,建立了白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以Rtx-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为一维色谱柱、BPX-5(2.5 m×0.1 mm×0.1μm)为二维色谱柱组成柱系统进行分离,调制周期4.2 s,四极杆质谱扫描范围为35~320 u条件下,研究了馥郁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在全二维色谱中的分离规律,发现了化合物规律性分布特征。应用该方法在馥郁香型白酒基酒中共定性辨识出308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酯类物质102种,醇类物质42种,酸类物质33种,醛类物质26种,酮类物质19种,其他物质86种。同时,运用此方法对市场上不同品评等级的馥郁香型白酒成品酒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建立模型,并将色谱分析结果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预测感官评级。结果显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能够观测到市场上不同等级馥郁香型白酒的分类趋势,且结果与感官品评结果一致,该方法能够为工厂在白酒生产过程中等级评定环节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馥郁香型白酒 液液萃取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 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果蔬汁通便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侯粲 肖杰 +6 位作者 王黎明 王曦 范怡航 倪志坚 牛兴和 唐培安 应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11-116,共6页
为阐明发酵果蔬汁的物质基础,考察其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文章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系统,分析发酵果蔬汁的物质组成规律,通过数据库比对,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包括黄酮类、酚酸类、有机酸类、糖类等物质。采用... 为阐明发酵果蔬汁的物质基础,考察其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文章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系统,分析发酵果蔬汁的物质组成规律,通过数据库比对,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包括黄酮类、酚酸类、有机酸类、糖类等物质。采用BALB/c成年雄性小鼠,考察发酵果蔬汁对小鼠排便时间、排便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干预组可以显著缩短首粒黑便时间,由模型组的(111±19)min缩短为(92±15)min;6 h黑便粒数在低、中、高剂量干预组中分别为(20.83±5.98)、(21.82±5.89)和(27.70±5.11),呈明显剂量依赖性,且均高于模型对照组(19.17±2.52)。肠道菌群分析显示,发酵果蔬汁改变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中剂量干预组中,厌氧棒状菌属(Anaerostipes)、分节丝状菌属(Candidatus Arthromit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等菌的相对丰度升高,Mucispirillum属、拟杆菌属(Bacteroides)、颤螺菌属(Oscillospira)、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嗜胆菌属(Bilophila)等相对丰度降低。发酵果蔬汁干预有助于促进小鼠肠道蠕动和提高排便量,且肠道菌群从肉食型向植食型转变,对肠道具有保护作用的菌属相对丰度增加,而与肠道炎症等相关的菌属相对丰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果蔬汁 物质基础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通便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