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8基因增强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的CTL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静悦 曹大勇 +1 位作者 刘文超 斯小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转染能否使肿瘤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肝癌免疫反应。方法:携IL-18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经肝癌细胞株HepG2冻融抗原致敏的DC(AdIL-18-HepG2/DC),F...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转染能否使肿瘤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肝癌免疫反应。方法:携IL-18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经肝癌细胞株HepG2冻融抗原致敏的DC(AdIL-18-HepG2/DC),FACS分析AdIL-18-HepG2/DC表面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18的分泌水平,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效应。结果:AdIL-18-HepG2/DC较未转染DC能高水平地表达CD1a、CD11c、CD80、CD86以及HLA-DR;较未经IL-18转染的DC分泌较高水平的IL-18。AdIL-18-HepG2/DC能非常有效地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CPM值为228 018±1 079),其刺激强度显著强于AdIL-18DC、HepG2/DC、AdlzcZ/DC及DC(均P<0.05)。当靶细胞为HepG2时,AdIL-18-HepG2/DC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并且其杀伤能力与效应细胞数量成正比。结论:IL-18基因转染且肝癌抗原致敏的DC可以显著增强DC的特异性抗肝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 白细胞介素-18 肿瘤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心理因素与其免疫系统双向调节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江宁 刘文超 郑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7-1149,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心珲学 医学 免疫系统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尧 王宇 +5 位作者 赵东利 闫晓红 杨乔 杨哲 周海平 耿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研究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B-CR组接受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常规放疗组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 目的:研究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用于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进展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IB-CR组接受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常规放疗组接受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检测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抗凋亡分子和促凋亡分子的蛋白含量以及血清中肺癌活力指标。结果:与常规放疗组比较,SIB-CR组肺癌组织的凋亡指数明显升高,Fas、FasL含量较高,而Bcl-2、Pim-1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BCR组血清中Cyfra21-1、SCC、TSGF的含量低于常规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联合常规化疗能够诱导肺癌细胞凋亡、调节促凋亡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优于常规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适形放疗 凋亡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倩荣 刘文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9-573,共5页
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等环节参与肿瘤的转移。TGF-β... 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中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等环节参与肿瘤的转移。TGF-β是由巨噬细胞、间质细胞和肿瘤细胞产生,它能对抗血管内皮的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使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肿瘤细胞从血管中游出进入器官组织中形成种植转移。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可合成和分泌EGF等细胞因子,引导肿瘤细胞穿越血管壁,促进肿瘤的转移。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肿瘤细胞的迁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凝血酶能通过影响微环境中其他细胞的行为而为肿瘤转移提供一个相容的环境。明晰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进而明确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分子,寻找其相对应的靶点,对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转移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骥(综述) 刘文超(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以及凋亡等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能够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蛋白产物的磷酸化,其CpG岛异常甲基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21作为p5...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达失调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周期、增殖以及凋亡等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能够抑制CDK4/CDK6介导的Rb蛋白产物的磷酸化,其CpG岛异常甲基化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21作为p53的下游调节因子,与肿瘤血管的生成、淋巴转移及预后相关;p27作用机制复杂,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并可恢复耐药乳腺癌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p57在细胞周期G1到S期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其表达程度与部分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它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了解这些基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探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而寻找有效治疗靶点,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关注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应用于肿瘤患者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盛蓉 范黎 慕利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39-640,共2页
目的 :观察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改善白细胞减少状况的疗效。方法 :5 6例肿瘤患者 (设自身对照 )于常规化疗后 ,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 (5 0 μg/天 ,3~ 4天 )皮下注射 ,并观察血象变化。结果 :治疗组白... 目的 :观察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改善白细胞减少状况的疗效。方法 :5 6例肿瘤患者 (设自身对照 )于常规化疗后 ,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 (5 0 μg/天 ,3~ 4天 )皮下注射 ,并观察血象变化。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天数为 7.2天 (平均 ) ,最低值为 2 .15× 10 9/L ;对照组为 2 0天 (P =0 .0 2 5 )和1.19× 10 9/L(P >0 .0 5 )。结论 :小剂量短疗程格拉诺赛特的应用可缩短骨髓造血恢复时间 ,减少白细胞降低天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诺赛特 辅助化疗 小剂量 短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Raf-1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宁宁 刘文超 +1 位作者 薛妍 药立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研究Raf-1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系(HT-29、SW480、LS174T)中Raf-1的表达,然后将表达差异较大的2株细胞(HT-29、LS174T)分别接种到BALB/cnu/nu小鼠体内,... 目的:研究Raf-1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系(HT-29、SW480、LS174T)中Raf-1的表达,然后将表达差异较大的2株细胞(HT-29、LS174T)分别接种到BALB/cnu/nu小鼠体内,分别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瘤重变化等情况,最后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瘤组织中Raf-1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LS174T组移植瘤生长速度及瘤重大于HT-29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f-1在LS174T组中的强阳性率为50%,在HT-29组中为1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LS174T组中MVD平均值为28.32±5.2,HT-29组MVD平均值为19.23±4.7,两组之间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f-1是调控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关键分子,在结肠癌裸鼠移植瘤中Raf-1的表达与MVD值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1 肿瘤血管生成 裸鼠 微血管密度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基因NDRG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乐 张健 刘文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97-200,共4页
NDRG2隶属于NDRG家族(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family),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前功能定位于抑癌候选基因。将NDRG2基因转染入U373和U138胶质瘤细胞系后,明显抑制了胶质瘤细胞的增... NDRG2隶属于NDRG家族(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family),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前功能定位于抑癌候选基因。将NDRG2基因转染入U373和U138胶质瘤细胞系后,明显抑制了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在结肠癌及高危腺瘤中,NDRG2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同时随着Dukes′分级的增高,NDRG2表达有下降趋势。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该基因的其他功能也逐渐被揭示:与组织胚胎的发育和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疾病的发生相关,参与了醛固酮对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水钠代谢调节作用,以及多种应激反应例如:DNA损伤、缺氧等。目前其转录调控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分子研究表明,NDRG2受c-Myc负调控且该调控需要Miz-1参与,同时NDRG2还是HIF-1的靶基因。维尔姆斯肿瘤基因(WT1)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导NDRG2表达等。但NDRG2生物学功能至今还尚未完全明确,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肿瘤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贴剂(多瑞吉)治疗晚期癌症疼痛患者52例 被引量:23
9
作者 范黎 任军 +3 位作者 张燕军 尤向辉 盛蓉 李永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53-755,共3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在治疗晚期癌症疼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癌症疼痛患者5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4.1岁。所有患者入组前疼痛状况评价均为中-重度疼痛,疼痛性质多为慢性持续性疼痛,14例伴有突发性疼...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在治疗晚期癌症疼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癌症疼痛患者5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4.1岁。所有患者入组前疼痛状况评价均为中-重度疼痛,疼痛性质多为慢性持续性疼痛,14例伴有突发性疼痛,38例患者使用过阿片类药物。每个患者至少外贴芬太尼5贴(15个治疗天),每12小时评定疗效1次。疼痛程度评定和疗效判定均按数字分级法进行,同时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芬太尼的最终滴定剂量为每小时25μg者6例,50μg者38例,100μg者7例,150μg者1例。芬太尼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满意,CR8例,PR36例,有效率为84.62%,与美施康定的疗效相近;疗效常在48~72小时出现,而后2~4天最为显著,且止痛效果多维持在一个较恒定的水平。在有效镇痛的同时,绝大部分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多见为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等,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许多不良反应可减轻或消失,但便秘的发生则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结论:芬太尼通过其独特的透皮缓释方式,具有持久而稳定的镇痛作用,又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可作为口服强阿片类药物的有效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贴剂 癌症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在缺氧诱导的乳腺癌细胞VEGF分泌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骥 赵庆丽 +2 位作者 任晖 刘文超 薛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4-788,共5页
目的观察RhoA在缺氧诱导下对乳腺癌细胞MCF-7分泌VEGF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作用。方法 ELISA检测缺氧条件下MCF-7细胞中RhoA的活化与失活对VEGF分泌水平的影响;建立MCF-7/HUVEC共培养模型,观... 目的观察RhoA在缺氧诱导下对乳腺癌细胞MCF-7分泌VEGF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作用。方法 ELISA检测缺氧条件下MCF-7细胞中RhoA的活化与失活对VEGF分泌水平的影响;建立MCF-7/HUVEC共培养模型,观察在缺氧刺激下MCF-7细胞中RhoA活性的变化对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活性RhoA可以促进MCF-7细胞VEGF分泌,沉默RhoA可以抑制VEGF分泌;在共培养模型中,当MCF-7细胞中RhoA活化时,可以促进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而MCF-7细胞中RhoA沉默时,则HUVEC的上述生物学行为受到抑制。结论在缺氧刺激下,RhoA可能通过调控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间接影响HUVEC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从而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A 乳腺癌 缺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尧 王宇 +4 位作者 雷光焰 闫晓红 杨乔 周海平 耿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分析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西京医院和陕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 目的:分析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西京医院和陕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63例,观察组(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月后血清各项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VEGF、FGF及MM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AFPL3、GP73、Sb7-H3、AFU、Cat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ICAM-1、ESM-1及u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各项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减弱癌细胞恶性程度并延缓病情进展,是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理想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 TACE 恶性生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文超 李春宝 +1 位作者 王宇 李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06-1709,共4页
目的:观察体腔循环热灌注化疗(Cavity circulatorythermal perfusion,CCTP)中不同温度对实验犬生命体征和腹腔各脏器的影响,明确实验动物CCTP的适宜温度。方法:以犬为实验动物,分别于其腹腔温度41、42、43℃时进行指标检测。对每组动物... 目的:观察体腔循环热灌注化疗(Cavity circulatorythermal perfusion,CCTP)中不同温度对实验犬生命体征和腹腔各脏器的影响,明确实验动物CCTP的适宜温度。方法:以犬为实验动物,分别于其腹腔温度41、42、43℃时进行指标检测。对每组动物进行CCTP,化疗药物为顺铂,每次流速140mL/min治疗持续60 min,每隔2 d重复1次,共3次。在每次CCTP前及24 h后抽取外周血备检。CCTP 3次后24 h及2周时每组分别处死2只犬,观察内脏器官形态学改变,进行肝、肾等脏器病理检查。结果:41、42C温度,流速140mL/min下3次CCTP对犬的生命体征及肝肾功无明显影响;43℃腹腔温度流速140mL/min行3次CCTP后对犬生命体征及肝肾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肝、肾、脾及肠组织表现出病理损伤。结论:42℃、流速140mL/min以下腹腔温度联合顺铂3次CCTP、每次60 min是安全的,可作为CCTP联合化疗的治疗温度;43℃同条件下对犬的生理功能有损害,不适合作为CCTP联合化疗的治疗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腔循环热灌注化疗 安全性热损伤 热化疗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动员时提前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对患者发热及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盛蓉 刘文超 +3 位作者 薛妍 郭晓彤 斯小明 黄颖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14-516,共3页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甚至在一些良性疾患中也有应用,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也同样被广泛应用。由于移植过程中的高风险,任何能够增加造血干细胞的回收率和简... 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甚至在一些良性疾患中也有应用,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也同样被广泛应用。由于移植过程中的高风险,任何能够增加造血干细胞的回收率和简化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方法都有望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因此本文研究旨在观察提前给予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在白细胞介于1×10^9-2×10^9/L时),是否影响干细胞采集的数量和患者感染、发热的发生率。方法:对7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单双号顺序进入A组和B组。全部患者给予环磷酰胺4 g/m2化疗,分别在白细胞≤1×10^9/L后(A组)和介于1×10^9-2×10^9/L(B组)时,皮下注射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5μg/kg。在白细胞回升至2×10^9/L以上时,分2-3次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同时计数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数量。结果:A组采集单个核细胞数量平均为4.34×10^8/kg;B组为3.8×10^8/kg(P〉0.75)。CD34+细胞A组为2.62×10^6/kg;B组为2.97×10^6/kg(P〉0.9)。感染、发热的发生率A组为18/33;B组为8/35(P〈0.01)。结论:提前给予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不会影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数量,而发热和感染的发生率却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动员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人服用速效救心丸后尿液中的冰片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军 孟华 +3 位作者 王骊丽 李晓晔 张莉 黄熙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0期703-705,共3页
目的 :探讨气相色谱法 (GC)测定健康志愿者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尿液中冰片含量。方法 :直接取服药后的尿液样品 ,用乙醚 正己烷 (1∶1)提取液萃取 ,萘为内标 ;色谱条件 :HP4890D仪 ,HP 5石英弹性毛细管柱 (15m× 0 .5 3mm ,ID) ,柱温... 目的 :探讨气相色谱法 (GC)测定健康志愿者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尿液中冰片含量。方法 :直接取服药后的尿液样品 ,用乙醚 正己烷 (1∶1)提取液萃取 ,萘为内标 ;色谱条件 :HP4890D仪 ,HP 5石英弹性毛细管柱 (15m× 0 .5 3mm ,ID) ,柱温 75℃ ,进样口温度 14 0℃ ,气化室温 15 0℃ ,流速 8.1mL·min 1 ,氢离子火焰检测器 (FID)。结果 :冰片的最低检测浓度 0 .2 μg·mL 1 ,线性范围 :0 .6~ 3 6.0 μg·mL 1 ,线性关系良好 ;其中异龙脑、龙脑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平均分别为(8.93± 0 .67) %和 (7.0 3± 2 .97) % ,(7.3 7± 1.93 ) %和 (7.17± 1.15 ) %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7.6± 9.4) % ,(10 9.0±9.0 ) %。结论 :该尿液预处理方法可行 ,GC法简便、灵敏、可靠 ,可用于人尿液中冰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速效救心丸 尿液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军 何芙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紫杉醇 输注 心电图 正常 患者 过敏反应 治疗 心率 常规 复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维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静脉毒性反应护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颖 王九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5期40-41,共2页
应用诺维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32例 ,无一例出现严重的静脉毒性反应。护理特点包括 :用药前心理护理 ;静脉及穿刺针头型号的选择 ;药物静脉注射的速度及注射后以大量生理盐水进行静脉腔冲洗。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 ,从而保证了临床... 应用诺维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32例 ,无一例出现严重的静脉毒性反应。护理特点包括 :用药前心理护理 ;静脉及穿刺针头型号的选择 ;药物静脉注射的速度及注射后以大量生理盐水进行静脉腔冲洗。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 ,从而保证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治疗 诺维本 护理特点 非小细胞肺癌 毒性反应 严重 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EA单链抗体与链亲和素融合基因的表达
17
作者 任军 季万胜 +3 位作者 周绍娟 陈峥 张学庸 樊代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0-394,共5页
克隆分泌CEA杂交瘤细胞重链可变区 (VH)和轻链可变区 (VL) ,以Linker连接VH 及VL 构建抗CEA单链抗体 .同时以Spacer连接单链抗体和链亲和素 ,构建成功单链抗体和链亲和素融合基因 ,克隆该融合基因至原核表达载体 ,pET2 1a(+) ,经IPTG诱... 克隆分泌CEA杂交瘤细胞重链可变区 (VH)和轻链可变区 (VL) ,以Linker连接VH 及VL 构建抗CEA单链抗体 .同时以Spacer连接单链抗体和链亲和素 ,构建成功单链抗体和链亲和素融合基因 ,克隆该融合基因至原核表达载体 ,pET2 1a(+) ,经IPTG诱导表达出该双特异性融合蛋白 .活性鉴定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结合CEA及生物素的双特异性 .该融合蛋白在生物领域中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P58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芸 张璟 +1 位作者 杨怡 刘文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2期3203-3206,3233,共5页
探讨MSP58基因在人类肝癌肿瘤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MSP58在肝癌细胞系及肝癌肿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两种肝癌细胞系HHCC、HepG2,22例肝癌癌区组织,13例正常肝组织... 探讨MSP58基因在人类肝癌肿瘤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MSP58在肝癌细胞系及肝癌肿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两种肝癌细胞系HHCC、HepG2,22例肝癌癌区组织,13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两种肝癌细胞系中MSP58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有明显表达;在22例肝癌肿瘤组织中,不同级别的人肝癌肿瘤标本中mRNA及蛋白均有MSP58表达,并且MSP58的表达量随着人肝癌肿瘤恶性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高;13例正常肝组织无表达。MSP58在肝癌肿瘤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说明其可能对肝癌肿瘤的发生或发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58 肝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检测的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惠夷 刘文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8-484,共7页
近年来个体化治疗理念在肿瘤领域已被广泛接受,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是实施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步骤。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靶标基因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在早期NSCLC中靶标... 近年来个体化治疗理念在肿瘤领域已被广泛接受,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是实施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步骤。在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靶标基因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在早期NSCLC中靶标基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术后辅助治疗效果预测、生存预测及复发预测等方面,相关的靶标检测目前尚未进入临床应用;在晚期NSCLC中,主要集中在化疗和靶向治疗药物疗效预测等方面,部分相关的靶标基因检测已应用于NSCLC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化疗疗效相关靶标主要包括ERCC1、RRM1、TUBB3、STMN1、ERCC2和XRCC1等基因;靶向药物疗效相关靶标主要包括EGFR、ALK、Ros1、K-Ras、BRAF、PI3-KCA、HER2和MET等基因。靶标基因检测能够识别NSCLC患者的个体差异,预测早期NSCLC患者的术后复发、生存及其对辅助治疗的获益情况,可为晚期NSCLC患者的药物选择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个体化治疗 基因检测 分子靶向药物 多靶点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局部灌注化疗加射频热疗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烨 刘文超 黄颖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1期13-14,共2页
对1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局部灌注化疗加射频热疗。结果肿瘤缩小6例,消失3例,无变化1例。提出做好心理护理,正确执行治疗,及时处理疼痛、出血和化疗并发症,可使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局部灌注化疗 透热疗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