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个红肉甘薯品种在福建省莆田市的种植表现
1
作者 朱锦乐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第35期27-29,共3页
对莆田市各地近年主要引进种植的6个红肉甘薯品种作为晚薯栽培进行对比,其中以广薯87为对照品种,结果显示福薯604和普薯32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应用价值等各项表现均较好,其他4个品种各有特点,可根据生产目标确定适宜推广应用的品种。
关键词 红肉甘薯 品种对比 种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莆田大豆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顾智炜 郑龙 +4 位作者 林海峰 陈子琳 蒋文广 严生仁 李清华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莆田市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引进了10个大豆新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闽诚豆8号、南农99-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高,建议进一步进行多点试验和扩大生产示范;福夏豆2号和福农CD217产量比对照绿斜减产较多,建议予以淘汰。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品种兴化豆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龙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8期33-35,共3页
兴化豆1号是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浙98002×浙880057配制组合经系谱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品种,于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菜用大豆兴化豆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兴化豆1号是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浙98002×浙880057配制组合经系谱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品种,于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菜用大豆兴化豆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地块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兴化豆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春茄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金焕 《福建热作科技》 2021年第2期26-28,共3页
总结莆田早春茄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苗、移栽、整枝、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 早春 茄子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兴化豆618及栽培技术
5
作者 郑龙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期86-87,共2页
介绍菜用大豆新品种兴化豆618的主要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好田块、犁田整畦、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兴化豆61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蔬菜种植技术探析
6
作者 刘加建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2Z期52-53,共2页
有机蔬菜的种植是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福建省莆田市的生态地理情况,对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有机蔬菜 种植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兴化豆618的选育及高产稳产特性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清华 林海峰 +4 位作者 郑龙 蒋文广 刘金文 陈金福 柯庆明 《中国种业》 2019年第11期71-73,共3页
兴化豆618系以浙98002为母本、毛豆38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在2017-2018年的福建省多点区域试验中表现为丰产稳产、适应性广,2年平均鲜荚产量达10577.25kg/hm^2。2019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 兴化豆618系以浙98002为母本、毛豆38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在2017-2018年的福建省多点区域试验中表现为丰产稳产、适应性广,2年平均鲜荚产量达10577.25kg/hm^2。2019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全省春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兴化豆618 选育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栽插密度及施肥方法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蔡秋英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1-3,共3页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品种、栽插密度及施肥方法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甘薯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品种,其次是栽插密度,施肥方法影响不明显;选择龙薯1号或金山57,每667 m2栽插4 000株,施N 11.5 kg、P2O53 kg、K2O 15 kg,可获...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品种、栽插密度及施肥方法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甘薯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品种,其次是栽插密度,施肥方法影响不明显;选择龙薯1号或金山57,每667 m2栽插4 000株,施N 11.5 kg、P2O53 kg、K2O 15 kg,可获得最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栽插密度 施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条件下小白菜地上部低镉含量的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龙 《中国果菜》 2021年第11期50-56,共7页
本试验选择了近年来在莆田市较常见的20个小白菜品种,系统研究了小白菜地上部镉(Cd)含量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白菜在不同地点的产量差异较大,古山村‘夏妃699青梗菜’产量最高,为4397.40 kg/667 m^(2),下坂村‘华美青梗菜’... 本试验选择了近年来在莆田市较常见的20个小白菜品种,系统研究了小白菜地上部镉(Cd)含量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白菜在不同地点的产量差异较大,古山村‘夏妃699青梗菜’产量最高,为4397.40 kg/667 m^(2),下坂村‘华美青梗菜’产量最低,为1473.32 kg/667 m^(2)。品种、地点及品种与地点间的互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品种效应占主导,因此为提高产量选择合适的品种较为关键。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最高的为古山村‘翠英252’的0.1157 mg/kg,最低的为下坂村‘翠英252’的0.0171 mg/kg,种植地对小白菜Cd含量有极显著影响,这说明选择适宜种植区降低重金属累积量是可行的。但是地点效应及品种与地点互作对Cd累积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可见采用地区控制和品种搭配相结合的策略减少小白菜Cd含量的途径更为有效。根据不同品种小白菜产量、地上部Cd含量的表型值分析和系统聚类,‘矮脚大头清江白’可作为高产低Cd的品种在生产上应用;在考虑低Cd含量小白菜栽培时可选择‘冬春秀二号’‘绿领矮将军’两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产量 田间条件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柯蓓 蒋丽娟 +1 位作者 林家汉 曾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45-47,共3页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N∶P2O5∶K2O=1∶0.55∶1.12,花生最高产量369.34 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7.05 kg,N∶P2O5∶K2O=1∶0.56∶1.14,最佳利润达2 284.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3414试验 肥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红菜薹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
11
作者 郑龙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7期110-115,共6页
为了分析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对红菜薹产量的差异,探讨氮磷、氮钾和磷钾不同的施肥处理及其相互作用,采用响应面分析法,通过施磷量、施氮量和施钾量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建立了红菜薹产量非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响应面分析表明,回... 为了分析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对红菜薹产量的差异,探讨氮磷、氮钾和磷钾不同的施肥处理及其相互作用,采用响应面分析法,通过施磷量、施氮量和施钾量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建立了红菜薹产量非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响应面分析表明,回归模型显著,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均达到显著水平,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的二次项也达到显著水平,氮肥与钾肥、磷肥施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从F值判断,3个因素对红菜薹产量影响力大小为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经过统计分析,红菜薹最高收益施肥组合为氮肥260.97 kg/hm^(2)N,磷肥105.04 kg/hm^(2) P_(2)O_(5),钾肥11.02 kg/hm^(2) K_(2)O,最高红菜薹收益为20 581.7元/hm^(2)。该研究将为红菜薹优质环保高产的大田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薹 响应面法 氮磷钾 肥料效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软腐病不同药剂处理防治效果试验
12
作者 刘加建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2期38-40,共3页
以胡萝卜品种“红帝大根”为试材,采用药剂喷雾、苗期处理方法,进行了20%噻菌铜、46%氢氧化铜、5%大蒜提取物、2%春雷霉素、1000亿孢子·g^(-1)枯草芽孢杆5种药剂田间防治胡萝卜软腐病的药效试验。研究表明,5种药剂对胡萝卜软腐病... 以胡萝卜品种“红帝大根”为试材,采用药剂喷雾、苗期处理方法,进行了20%噻菌铜、46%氢氧化铜、5%大蒜提取物、2%春雷霉素、1000亿孢子·g^(-1)枯草芽孢杆5种药剂田间防治胡萝卜软腐病的药效试验。研究表明,5种药剂对胡萝卜软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效,灌根处理的效果好于叶面喷雾。20%噻菌铜、46%氢氧化铜效果最好,在生产上可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软腐病 药剂处理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覆膜栽培试验初报
13
作者 朱锦乐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11期6-7,共2页
进行甘薯覆膜栽培与常规露地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的甘薯产量和商品薯率大幅增加,投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关键词 甘薯 覆膜 商品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