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峦大杉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的研制 被引量:6
1
作者 鲍晓红 张纪卯 +4 位作者 陈文荣 吴火和 康永武 张璐颖 高楠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1,97,共4页
应用南平、三明两地24年生、15年生的峦大杉人工林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选用多模型优选法研制峦大杉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选用相关指数、系统误差、平均误差和剩余标准差作为评价指标,并绘制残差图检验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 应用南平、三明两地24年生、15年生的峦大杉人工林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选用多模型优选法研制峦大杉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选用相关指数、系统误差、平均误差和剩余标准差作为评价指标,并绘制残差图检验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5个备选模型中有11个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经检验,用传统山本式编制的材积表完全符合生产上的精度要求,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峦大杉 二元材积公式 多模型优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源选择和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宗武 曾祥 +1 位作者 梁一池 简东根 《福建林业科技》 1994年第1期1-13,共13页
对多年多点有年重复的试验(时间超过1/2轮伐期)进行研究,评选出广西融水等15个高产种源,材积遗传增益9.05%—33.06%,其中省内种源8个,表明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表现突出。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区的轮廓界线是以武夷... 对多年多点有年重复的试验(时间超过1/2轮伐期)进行研究,评选出广西融水等15个高产种源,材积遗传增益9.05%—33.06%,其中省内种源8个,表明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表现突出。福建省杉木优良种源区的轮廓界线是以武夷山杉岭的东南、博平岭北端、戴云山西北和鹫峰山以西所包围的地带。尤以闽江上游富屯溪、沙溪、建溪三支流中下游流域地区的海拔400m以下谷地丘陵地带的种源,增产趋势更为明显。我省杉木造林应优先选择本省优良种源,材积遗传增益可达0—40%,分别对省内杉木三大产区提出应推广的优良种源;同时,对在我省表现突出的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种源所代表的南岭西部融江、都柳江、清水江流域的种源,要适当引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优良品种 选择 高产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的外貌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贤荣 谢春平 何志滨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2-705,共4页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var.ascendens这一珍贵的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手段对其群落外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野外调查研究表明:该群落以常绿高...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var.ascendens这一珍贵的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手段对其群落外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野外调查研究表明:该群落以常绿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其中小高位芽占优势。叶的特征分析表明,中型叶和小型叶占有90%以上;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1.2%;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61.5%;全缘叶与非全缘叶比例相当;渐尖和尾尖叶占67.3%,反映了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对群落的外貌分析说明,早樱对光的要求,分布范围较高,同时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武夷山 野生早樱 生活型 群落外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木质藤本资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春平 方彦 康木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162-12163,12300,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统计,发现福建茫荡山木质藤本植物共计有35科、64属、131种(含种以下等级),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热带成分明显的区系特征,主要有药用、观赏、纤维、芳香、淀粉与食用等几大类。同时对茫荡山木质藤本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 通过野外调查统计,发现福建茫荡山木质藤本植物共计有35科、64属、131种(含种以下等级),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热带成分明显的区系特征,主要有药用、观赏、纤维、芳香、淀粉与食用等几大类。同时对茫荡山木质藤本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 木质藤本 资源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复层林试验初报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惠强 朱炜 +3 位作者 李宝福 刘金英 郑文铮 邹高顺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研究探讨杉木人工复层林营造技术。通过对40年生杉木林不同程度的疏伐,采用1年生杉木实生苗在其林冠下营造复层林,3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疏伐区内的下层木平均树高为对照区的42.4%~51.1%,平均地径为对照区的39... 本研究探讨杉木人工复层林营造技术。通过对40年生杉木林不同程度的疏伐,采用1年生杉木实生苗在其林冠下营造复层林,3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疏伐区内的下层木平均树高为对照区的42.4%~51.1%,平均地径为对照区的39.6%~49.6%,成活率为对照区的64.7%~98.1%;不同处理区间的栽植木生长具有极显著差异,在复层林中以B区的下层木成活与生长为最佳,初步认为维持杉木人工复层林的下层木正常生长,林内相对照度必须达到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复层林 下层木 相对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红椿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纪卯 康木水 连书钗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7-60,64,共5页
用毛红椿1年生苗干作插穗,选用IBA处理,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插穗和IBA不同浓度处理插穗对扦插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1级插穗成活率最高,达27.12%;IBA浓度6×10-4mg/L处理成活率最高,达32%,其次是8×... 用毛红椿1年生苗干作插穗,选用IBA处理,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插穗和IBA不同浓度处理插穗对扦插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影响.1级插穗成活率最高,达27.12%;IBA浓度6×10-4mg/L处理成活率最高,达32%,其次是8×10-4mg/L成活率达30%;1级插穗用清水处理、2级插穗用2×10-4mg/L IBA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有利,生长量分别是81.5,97.5 cm和0.99,1.3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扦插育苗 育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百年、五十年一遇两次极端低温对树木冻害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麟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4,共5页
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发生2次极端低温,1991年12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闽北达-7~-13℃(光泽),南部在2℃以下,突破百年同期最低记录;1999年12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闽北达-7~-10℃(建宁),南部在1℃上下,为50年间最低气温。原产热带和南亚热带... 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发生2次极端低温,1991年12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闽北达-7~-13℃(光泽),南部在2℃以下,突破百年同期最低记录;1999年12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闽北达-7~-10℃(建宁),南部在1℃上下,为50年间最低气温。原产热带和南亚热带树种引种到中亚地区,在2次低温期受冻害损失严重。据2次调查汇总南北各地受不同程度冻伤的树木达180余种。据1999年12月低温调查资料,各地受严重冻伤(Ⅰ~Ⅲ级)的树木约105种,以闽北地区最为严重。为减少损失,今后引种和采用绿化、造林的树种应分别区域,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极端低温 树木 冻害 热性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全光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郑蓉 郭建伍 林武星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9,共5页
自1996年以来,利用现有山场的马尾松幼林作为穗条来源,采取人工间歇喷雾管理法进行马尾松全光扦插育苗。结果表明: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穗条平均成苗率是清水处理的1.5~2.1倍;半木质化穗条的成苗效果好于尚未木质化的;3... 自1996年以来,利用现有山场的马尾松幼林作为穗条来源,采取人工间歇喷雾管理法进行马尾松全光扦插育苗。结果表明: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穗条平均成苗率是清水处理的1.5~2.1倍;半木质化穗条的成苗效果好于尚未木质化的;3~5年生幼林可做为穗条来源。对22个高产脂家系和6个速生无性系单株的扦插育苗,成苗率分别为37.8%~77.5%和5.9%~92.7%,从中选出14个高产脂家系和3个速生无性系单株的扦插苗上山造林,提高扦插成苗的遗传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全光育苗 扦插 成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杉不同苗木造林试验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纪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73-76,共4页
利用油杉容器苗、扦插苗、实生苗裸根及实生苗切根4种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经过5年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最高,实生苗切根林成活率最低,实生苗裸根造林生长量最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92.1%)是实生苗切根成活... 利用油杉容器苗、扦插苗、实生苗裸根及实生苗切根4种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经过5年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最高,实生苗切根林成活率最低,实生苗裸根造林生长量最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92.1%)是实生苗切根成活率(18.22%)的5.05倍.容器苗造林的树高、地径是实生苗裸根造林的3.39倍和3.26倍.扦插苗造林的各项指标略低于容器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 容器苗 扦插苗 实生苗裸根 造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育观察与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康木水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2,共4页
对福建山樱花花期、种子发育过程进行多年的定点不定期观察,开展了福建山樱花种子的不同催芽条件和不同播种方法的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山樱花4月20日左右胚珠发育成熟,采种期为4月25日左右;冷藏至翌年春播种,种... 对福建山樱花花期、种子发育过程进行多年的定点不定期观察,开展了福建山樱花种子的不同催芽条件和不同播种方法的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山樱花4月20日左右胚珠发育成熟,采种期为4月25日左右;冷藏至翌年春播种,种子发芽率达96.8%;撒播芽苗移栽的播种方法最好,1年生苗木平均高1.72 m、平均地径1.03 cm;福建山樱花生长较迅速,3年生平均高可达3.6 m、平均地径可达3.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山樱花 种子发育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序榆扦插育苗试验初报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纪卯 陈巧女 赖文胜 《福建林业科技》 1993年第4期18-23,共6页
以长序榆1年生实生苗的苗干为材料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苗干部位、插穗长度以及激素类型是影响插穗生根成活的主要因素;采用正交试验选出最佳技术组合为以18cm实生苗干基段作插穗,用100×10^(-6)ABT生根粉处理16小时,扦插效果最好。
关键词 长序榆 扦插 插穗 生根率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含笑等5种木兰科树种的种苗调查及引种栽培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纪卯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对福建含笑等5种木兰科树种开展引种栽培,并就这些树种从种子(果实)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探索性研究,对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经定植3 a后评价引种成败。其结果可为研究木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 对福建含笑等5种木兰科树种开展引种栽培,并就这些树种从种子(果实)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探索性研究,对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经定植3 a后评价引种成败。其结果可为研究木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对这些树种继续引种栽培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种子 苗木 引种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康木水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68,共5页
福建茫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蕨类植物13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5科61属,其中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等少数几个科构成了该区的优势科,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等属构成了优势属;②从科、属分... 福建茫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蕨类植物13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5科61属,其中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等少数几个科构成了该区的优势科,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等属构成了优势属;②从科、属分布区类型的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占优势;③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有各种原始成分;同时又有一定数量的较进化的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科、属,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或进化关系上的连贯性;④该地区的特有现象不明显;⑤福建茫荡山、广东石门台、浙江磐安和江西九连山这四者之间在蕨类植物区系分布上联系比较紧密;⑥发现12种蕨类植物在该区的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 茫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棉马尾松不同密度的间伐强度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纪卯 陈文荣 +1 位作者 朱炜 柯霖锋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72-75,共4页
桐棉马尾松密度试验林间伐试验结果表明 ,间伐能显著促进不同密度林分胸径生长 ,随着间伐强度加大 ,胸径定期生长量增大 ,间伐对树高影响不显著 。
关键词 桐棉马尾松 间伐强度 密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高顺 刘文彬 +3 位作者 苏伟毅 李兆丰 郑巧榕 王源楠 《福建林业科技》 1993年第4期62-65,共4页
台湾杉在来舟林业试验场经6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1年生苗高16cm,造林4年后幼林平均高2.99m,胸径3.96cm;造林初期生长较缓慢,第4年明显加快;育苗与造林技术均容易掌握,具有重要的引种价值。
关键词 台湾杉 引种 育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杂交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麟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346,共4页
报道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杂交试验的结果 . 1 0 a连续试验结果表明 :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互作为父母本的各杂交组合 ,在树高、胸径 (或地径 )、材积、冠幅、侧枝数、分枝角度等性状上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从参试的 34个杂交... 报道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杂交试验的结果 . 1 0 a连续试验结果表明 :老杉木和杉木优良无性系互作为父母本的各杂交组合 ,在树高、胸径 (或地径 )、材积、冠幅、侧枝数、分枝角度等性状上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从参试的 34个杂交组合中选出三 5 4×闽 1、王台×三 66等 9个组合表现较好 ,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 .老杉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利用老杉木作为杂交亲本时以杉木优良无性系为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老杉木 杂交试验 优良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樱花生物学特性及其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生产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邹军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69-70,共2页
阐述福建省山樱花的园林绿化价值、生物学特性,总结福建山樱花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生产技术。
关键词 山樱花 生物学特性 园林绿化 轻基质 网袋容器 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椿发芽试验与育苗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军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47-48,共2页
红椿是名贵速生用材树种,其材质花纹美丽,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桃花心木"。红椿分布较广,但很零星,由于过度砍伐,资源已日益减少,属于渐危树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若不加以保护,将陷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关键词 育苗技术 发芽试验 红椿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速生用材树种 桃花心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序榆采穗圃经营技术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野 朱延林 +2 位作者 孔令省 张纪卯 陈巧女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0-82,共3页
以1-2年生留圃苗根桩为母株,进行长序榆采穗圃密度和留萌条数量试验,并探讨了母桩不同地径、高度对萌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桩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萌条量影响不大,而母桩地径与萌条量关系密切,并确定了较适宜的留萌条数量与密度... 以1-2年生留圃苗根桩为母株,进行长序榆采穗圃密度和留萌条数量试验,并探讨了母桩不同地径、高度对萌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桩高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萌条量影响不大,而母桩地径与萌条量关系密切,并确定了较适宜的留萌条数量与密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穗圃 密度 母桩 地径 萌条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杉木幼树侧枝扦插试验初报 被引量:8
20
作者 赖文胜 邹高顺 张纪卯 《福建林业科技》 1996年第S1期58-61,共4页
从5年生台湾杉木幼林中选择优良单株,利用树冠中上部枝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杉木扦插生根与愈伤组织的形成关系不大,属皮部生根型;用不具顶芽的1年生二级侧枝作插穗,穗长8cm,去除插穗下部2/3的针叶,用100... 从5年生台湾杉木幼林中选择优良单株,利用树冠中上部枝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杉木扦插生根与愈伤组织的形成关系不大,属皮部生根型;用不具顶芽的1年生二级侧枝作插穗,穗长8cm,去除插穗下部2/3的针叶,用100×10 ̄(-6)ABT_1生根粉处理4小时,插于粘性黄心土上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杉木 扦插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