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阔混交林杉木与其混交树种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林思祖 黄世国 洪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分析了杉阔混交林中杉木与 1 2个主要混交树种分别在不同资源空间 (土壤物理与化学营养 )中的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 :在同一资源空间中 ,杉木与混交树种的竞争结局依树种不同而异。杉木与同一混交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具有不同的竞争... 分析了杉阔混交林中杉木与 1 2个主要混交树种分别在不同资源空间 (土壤物理与化学营养 )中的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 :在同一资源空间中 ,杉木与混交树种的竞争结局依树种不同而异。杉木与同一混交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具有不同的竞争结局。建议在不同立地条件或采用不同混交树种时杉木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杉木 混交树种 种间竞争 混交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泡桐混交林生产力及其土壤肥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凤兰 刘爱琴 魏坦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61-365,共5页
杉木泡桐混交之后 ,林地肥力得到明显改善。杉木泡桐混交林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杉木纯林相比 ,杉木在坡下部和坡上部 ,平均树高分别高 1.7m和 1.6m ,平均胸径分别大 2 .1cm和 2 .2cm ,单株材积分别大0 .0 196和 0 .0 2 0 2m3,杉木蓄积量分... 杉木泡桐混交之后 ,林地肥力得到明显改善。杉木泡桐混交林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杉木纯林相比 ,杉木在坡下部和坡上部 ,平均树高分别高 1.7m和 1.6m ,平均胸径分别大 2 .1cm和 2 .2cm ,单株材积分别大0 .0 196和 0 .0 2 0 2m3,杉木蓄积量分别大 45 .5 6 75和 5 3 .2 45 5m3/hm2 ,加上泡桐的蓄积量 ,坡下部和坡上部混交林林分的蓄积量分别大 6 0 .5 475和 6 0 .785 0m3/hm2 。这说明杉木泡桐混交是一种良好的混交组合 ,形成了有利于杉木生长的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生态空间和林地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泡桐 混交林 生产力 土壤肥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3
作者 马祥庆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0-384,共5页
在论述国内外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有关概念的基础上 ,分别从不同的研究时期综述了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原因及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 ,指出了当前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杉木 连载 地力衰退 长期生产力 人工林 土地退化 森林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杉木研究进展(2000-2005) Ⅱ.杉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经营、计测、木材加工利用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80
4
作者 俞新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6-274,共9页
综述(2000-2005)杉木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经营、计测及木材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杉木 研究进展 遗传育种 森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评价和决策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56,共8页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 ,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 ,结果表明 :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 ;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 ,不抚育最小 ,块状抚育居中 ;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 ,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 ,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 ,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抚育方法 群体结构 抚育成本 综合评价 幼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和肉桂酸对杉木种子发芽的效应 被引量:62
6
作者 曹光球 林思祖 黄世国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3-64,共2页
The germination experiment of Chinese\|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 Hook.〕 seeds treated by ferulic acid and cinnamic acid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2, 0.4 and 0.8 mg/L) with bioassay of allelopath... The germination experiment of Chinese\|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 Hook.〕 seeds treated by ferulic acid and cinnamic acid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2, 0.4 and 0.8 mg/L) with bioassay of allelopathy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eed germination was inhibited by ferulic acid and cinnamic acid, and the inhibition is more obvious in higher concentration than that in lower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肉桂酸 阿魏酸 种子发芽 化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与可持续经营 被引量:56
7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42,共4页
根据近20年来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资料,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进行综述和分析。并从杉木树种本身特性和杉木传统的栽培制度等方面提出杉木人工林地力维护的途径和技术,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的理... 根据近20年来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资料,对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进行综述和分析。并从杉木树种本身特性和杉木传统的栽培制度等方面提出杉木人工林地力维护的途径和技术,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地力衰退 表现形式 可持续经营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9
8
作者 林开敏 郭玉硕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生态位理论是近 2 0 a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生态位的概念、定义、定量测度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并分析生态位理论应用中存在问题 ,为种群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定量测度方法 应用现状 生态学 生态位理论 生态学重叠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下邻羟基苯甲酸对1年生杉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国昌 林思祖 +1 位作者 曹光球 王成伟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为研究渗透胁迫下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对杉木幼苗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处理,通过水培方法研究在渗透胁迫下不同浓度(50,100,200 mg/L)杉木自毒物质SA对1年生杉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0.3... 为研究渗透胁迫下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对杉木幼苗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处理,通过水培方法研究在渗透胁迫下不同浓度(50,100,200 mg/L)杉木自毒物质SA对1年生杉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0.3 MPa)、中度(-0.5MPa)、重度(-0.7MPa)渗透胁迫下,杉木幼苗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渗透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加速.在渗透胁迫下,当自毒物质浓度达200 mg/L时,与对照相比,在第7,14,21 d时,其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15.39%,25.78%,4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渗透胁迫 邻羟基苯甲酸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相思开放式光自养微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国昌 高淑慧 +3 位作者 林思祖 陈宇 徐景云 黎彩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简化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环节,通过在琼脂培养基添加5mL浓度为500mg.kg-1退菌特,使用开放式培养容器进行黑木相思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开放式光自养微繁殖能够取得很好效果,培养21d后,生根率可达85%,污染率为9.2%,其... 为简化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环节,通过在琼脂培养基添加5mL浓度为500mg.kg-1退菌特,使用开放式培养容器进行黑木相思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开放式光自养微繁殖能够取得很好效果,培养21d后,生根率可达85%,污染率为9.2%,其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高于以沙为培养基质的光自养微繁殖植株和传统组织培养的植株,而地下生物量、移栽成活率低于以沙为培养基质的光自养微繁殖植株,但高于传统组织培养的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相思 开放式光自养微繁殖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林开敏 俞新妥 +1 位作者 洪伟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4-98,共5页
在 2 9a不同密度杉木林分内 ,对不同林下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梯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林下植物的平均高、总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随杉木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 ;林下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孔隙状况有一定程... 在 2 9a不同密度杉木林分内 ,对不同林下植物覆盖度和生物量梯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林下植物的平均高、总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随杉木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 ;林下植物对土壤水分和孔隙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但 0~ 2 0cm和 2 0~ 40cm土层的有机质、全N、全P、水解N和速效P的含量基本上呈现出随林下植物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并且以 0~ 2 0cm尤为明显 ,这说明林下植物具有促进营养元素在地表富集的作用。因此 ,保护和恢复林下植物对杉木林地力的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生长状况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动态特征和预测模型 被引量:33
12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1 位作者 俞新妥 黄宝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9-105,共7页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 对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林下植物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中龄林林下植物生长发育较差外 ,林下植物总生物量和灌木层生物量基本上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 ,而草本层生物量的变化较为复杂 ;不同地位指数和不同林龄杉木及其林下植物的凋落物积累量也存在明显差异 ,杉木凋落物积累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14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 ,而 16和 18地位指数的林下植物凋落物量除中龄林很少外 ,其他年龄段也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应用数量化模型Ⅰ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林分密度、林龄、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物量、杉木凋落物量和林下植物凋落物量的重要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下植物 凋落物 生物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适宜多用途伴生树种的选择 被引量:16
13
作者 林思祖 曹光球 +2 位作者 俞新妥 陈锡桓 吴淑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4-29,共6页
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对 2 1种潜在的多用途杉木伴生树种从经济、生态及可行性 3方面出发 ,采用 2 2个因素评价 ,进行选择。结果表明 :在前 7名的适宜多用途伴生树种有 :马尾松、丝栗栲、毛竹、木荷、苦槠、上杭锥、三年桐 。
关键词 杉木 多用途树种 伴生树种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6-130,共5页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 10a生后直至 2 7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因...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 10a生后直至 2 7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观光木 混交林 纯林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病害综合治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希 曾思海 黄天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64-166,共3页
通过长期对尤溪、南平等地杉木种子园的调查研究 ,结合林木病害综合治理理论 ,从林业措施等几方面探讨综合治理杉木种子园病害的方法。
关键词 杉木种子园 病害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荔枝古树胚性愈伤组织限制生长保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珊珊 赖钟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5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荔枝古树胚性愈伤组织的有效保存方法。[方法]以荔枝古树‘宋荔’(编号X2)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试材,根据蔗糖、甘露醇、肌醇和温度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荔枝古树胚性愈伤组织进行限制生长保存研究。[结果]宋荔X2胚性愈伤组织的最... [目的]探讨荔枝古树胚性愈伤组织的有效保存方法。[方法]以荔枝古树‘宋荔’(编号X2)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试材,根据蔗糖、甘露醇、肌醇和温度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对荔枝古树胚性愈伤组织进行限制生长保存研究。[结果]宋荔X2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保存条件(G7)是MS+2,4-D 1.0 mg/L+蔗糖20 g/L+甘露醇20 g/L+肌醇0.3 g/L,19℃。低温培养有利于提高宋荔X2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宋荔X2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率与蔗糖浓度呈负相关,但提高蔗糖浓度有利于宋荔X2生长量的增加。不同荔枝古树胚性愈伤组织在G7下均能保存100 d,最长可达135 d。[结论]优化了荔枝古树胚性愈伤组织的保存体系,为进一步完善荔枝古树离体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古树 胚性愈伤组织 限制生长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树种化感物质的初步分离与生物测定 被引量:49
17
作者 曹光球 林思祖 +1 位作者 刘雁 杜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25,共4页
对杉木、丝栗栲以及木荷叶片的化感物质进行初步分离,并用杉木种子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丝栗栲和木荷叶片经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经乙醇提取的极性化感物质活性大于石油醚提取的弱极性化感物质活性,杉木叶片分别经丙酮和乙酸乙酯... 对杉木、丝栗栲以及木荷叶片的化感物质进行初步分离,并用杉木种子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丝栗栲和木荷叶片经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经乙醇提取的极性化感物质活性大于石油醚提取的弱极性化感物质活性,杉木叶片分别经丙酮和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经石油醚提取的弱极性化感物质活性大于乙醇提取的极性化感物质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断丝栗栲和木荷叶片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促进作用较强的是极性化感物质,杉木叶片化感物质对杉木种子抑制作用较强的是弱极性化感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分离 生物测定 杉木 伴生树种 化感活性物质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阔混交林混交比例确定的新途径 被引量:16
18
作者 林思祖 黄宝龙 +1 位作者 洪伟 俞新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8-161,共4页
根据Lotka Volterra种间竞争的原理确定混交比例。结果表明 :目的树种 (杉木 )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依混交树种不同而异 ,目的树种与同一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亦因立地条件而变化 ,它们的混交比例的变动系数依混交树种而异。采用这种方法... 根据Lotka Volterra种间竞争的原理确定混交比例。结果表明 :目的树种 (杉木 )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依混交树种不同而异 ,目的树种与同一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亦因立地条件而变化 ,它们的混交比例的变动系数依混交树种而异。采用这种方法得出目的树种与混交树种的混交比例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混交比例 混交树种 立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