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乳房健康基因检测芯片在中国荷斯坦牛及巴基斯坦本地奶牛群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赖婉仪 陶欣月 +4 位作者 杨庚新 余文莉 李树静 Tahir Usman 俞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89-4499,共11页
旨在筛选与奶牛乳房健康相关的SNP位点或组合,提升奶牛乳房健康水平,同时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奶牛产业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1097头中国荷斯坦牛、161头巴基斯坦荷斯坦牛的尾静脉血及116头Achai牛、104头辛地红牛的尾根毛囊,提取基因... 旨在筛选与奶牛乳房健康相关的SNP位点或组合,提升奶牛乳房健康水平,同时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奶牛产业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1097头中国荷斯坦牛、161头巴基斯坦荷斯坦牛的尾静脉血及116头Achai牛、104头辛地红牛的尾根毛囊,提取基因组DNA,使用奶牛乳房健康分子检测芯片(Chinese Cow's SNPs Chip-Ⅰ,CCSC-Ⅰ)获得基因型,结合相应DHI数据报告中的乳房健康指标——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及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通过单个SNP和成对SNP关联分析,鉴定有意义的SNP位点或组合。单位点关联分析结果显示,SNP3、6、8、11、19、20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为显著位点(P<0.05),针对巴基斯坦奶牛群同样鉴定出SNP3和SNP11为显著位点(P<0.05);在成对位点关联分析中,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使用大样本(北京、浙江、河北地区牧场)和河北地区样本分别分析,保留稳定的SNP11-SNP15组合,SNP19和SNP20的AA基因型同占优势,针对巴基斯坦荷斯坦牛鉴定了SNP11-SNP2、4、8、9、12、16、19等极显著组合(P<0.01),而针对巴基斯坦本地奶牛Achai鉴定出了SNP3-SNP11、15等极显著组合(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奶牛乳房健康分子检测芯片具有广泛适用性。SNP11、15、19、20等位点对奶牛乳房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在荷斯坦牛群体中,CD4、TRAPPC9和PTK2基因表现出潜在的乳房炎抗性;而在巴基斯坦本地奶牛中,CD4、DGAT1和TRAPPC9基因则表现出显著的抗性特征。这些发现为未来的精准选育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巴基斯坦荷斯坦牛 巴基斯坦本地奶牛 奶牛乳房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装大风量风机对夏季湿帘降温奶牛舍的防暑降温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昭辉 任方杰 +5 位作者 于桐 汤漫 蒋瑞祥 刘继军 李树静 苏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8-208,共11页
低屋面横向通风(Low Profile Cross Ventilated,LPCV)牛舍在华北地区应用,引发高温高湿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该研究选择石家庄某奶牛场的2栋不同尺寸的LPCV牛舍,加装数量不同的轴流风机。结果表明:轴流风机的工作效率受牛舍跨度以及其安... 低屋面横向通风(Low Profile Cross Ventilated,LPCV)牛舍在华北地区应用,引发高温高湿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该研究选择石家庄某奶牛场的2栋不同尺寸的LPCV牛舍,加装数量不同的轴流风机。结果表明:轴流风机的工作效率受牛舍跨度以及其安装位置的影响,30m跨度牛舍运行更稳定,风速不均匀系数小于0.20;在74m跨度牛舍,南侧湿帘端的风机工作效率更高。舍内环境与奶牛生理指标评价表明:30m跨度舍加装轴流风机后,过帘风速为2.17±0.20 m/s,提升45.6%,舍内卧栏处风速为1.95±0.85 m/s、提升10.8%,进风量增加418339.09 m3/h,舍内平均温度为27.7±1.9℃,相对湿度下降9.2%、平均值为(75.9±6.6)%。74 m跨度舍过帘风速为1.96±0.20 m/s,卧栏处平均风速为1.62±0.91 m/s,进风量为1008568.80 m3/h,平均温度为27.7±1.8℃,舍内平均相对湿度为(74.6±5.8)%;二栋牛舍内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奶牛呼吸频率与皮肤温度在加装轴流风机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加装轴流风机可以显著改善舍内环境,并创造有利于奶牛生存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通风 风机 低屋面横向通风 奶牛舍 热环境 热应激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牛体外胚胎冷冻效果的关键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麻小鑫 赵慧秋 +5 位作者 余文莉 李崇阳 杨凌 张普 杨庚新 赵增元 《中国奶牛》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众所周知,基于活体采卵进行牛体外胚胎生产制备对于提高畜牧业遗传改良进程和优良种畜的利用率具有重要价值,牛体外胚胎耐冻性能差是限制体外胚胎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卡点,研究冷冻对牛体外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 众所周知,基于活体采卵进行牛体外胚胎生产制备对于提高畜牧业遗传改良进程和优良种畜的利用率具有重要价值,牛体外胚胎耐冻性能差是限制体外胚胎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卡点,研究冷冻对牛体外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牛体内胚胎,体外胚胎存在诸多类型的冷冻损伤,进而导致冷冻后牛体外胚胎移植妊娠效率往往低于鲜胚和体内冻胚。大量研究发现冷冻会导致胚胎线粒体活性下降,DNA甲基化水平和组蛋白修饰水平降低进而导致胚胎的存活率下降。本文对体外胚胎冷冻损伤对妊娠率的影响及其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章总结了在线粒体功能、DNA甲基化水平以及组蛋白修饰状态在体外胚胎冷冻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这些研究对于提升体外胚胎冷冻技术的精细度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体外胚胎 线粒体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付静涛 吴美玲 +3 位作者 毕江华 赵增元 李英杰 肖西山 《中国奶牛》 2017年第1期36-38,共3页
为给北京某郊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本试验在该郊区采集了128份隐性乳房炎乳样,并对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性细菌和传染性细菌是该地区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传染性细菌中以金黄色葡... 为给北京某郊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本试验在该郊区采集了128份隐性乳房炎乳样,并对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性细菌和传染性细菌是该地区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传染性细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规模牛场、小区和散养户分别为9.98%、15.99%和11.96%);环境性细菌中以停乳链球菌(小区高达10.41%)、沙雷氏菌(小区高达31.51%)和大肠杆菌(小区高达8.46%)为主;(2)在传染性细菌和环境性细菌的检出比率中,小区为最高(分别为18.81%和55.53%),其次是散养户(分别为17.39%和34.52%),最低的是规模牛场(分别为13.19%和1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和机器学习算法的牛奶中β-乳球蛋白快速检测方法
5
作者 邹慧颖 王东薇 +5 位作者 樊懿楷 刘维华 杨俊华 余文莉 SABEK Ahmed Abdalla Ahmed Ibrahim 张淑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为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批量、高效检测中国荷斯坦牛牛奶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方法,采集501份来自西北、华北和华中主要产奶地区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牛牛奶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样本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并同步测定和收集牛奶样本... 为建立一种可以快速、批量、高效检测中国荷斯坦牛牛奶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方法,采集501份来自西北、华北和华中主要产奶地区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牛牛奶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样本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并同步测定和收集牛奶样本中红外光谱数据(mid-infrared spectroscopy,MIRS)。以MIRS为预测变量,β-乳球蛋白含量为因变量,将12种光谱预处理方法进行连续2次的随机组合,并手动选取特征波段,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作为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牛奶中β-乳球蛋白含量的最优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交叉验证集和测试集的RC2和RP2分别为0.812 9、0.768 8,均方根误差RMSEC和RMSEP分别为0.476 2、0.524 9 g/L,性能偏差比(ratio of performance to deviation,RPD)为2.076 6,达到畜禽生产性能的测定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MIRS建立模型预测中国荷斯坦牛牛奶中的β-乳球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牛奶 Β-乳球蛋白 机器学习算法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体温与活动量检测及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寇红祥 赵福平 +5 位作者 任康 王振玲 陈龙 陈晓丽 路永强 王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06-1315,共10页
体温与活动量是评价家畜健康状况和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奶牛体温与活动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检测方法逐渐由手动检测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数据覆... 体温与活动量是评价家畜健康状况和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奶牛体温与活动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检测方法逐渐由手动检测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数据覆盖度不断加大,数据可用性不断提高;体温和活动量的疾病规律、繁殖活动规律不断揭示。只有活动量数据实现了自动化采集和规模化应用,体温数据虽然已开发出瘤胃丸、阴道埋植等自动化采集方法,这些方法还不能大规模推广应用,体温的自动化采集方法仍在探索中。本文综述了奶牛体温与活动量数据的采集方法,分析其在奶牛疾病与发情、妊娠及分娩等繁殖行为中的变化规律,并展望了奶牛体温与活动量自动化采集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体温 活动量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牛外周血AMH浓度对荷斯坦青年奶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树静 冯春涛 +3 位作者 胡智辉 朱化彬 余文莉 赵善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94-1602,共9页
旨在研究供体牛超数排卵(简称超排)过程中不同时间外周血AMH浓度与荷斯坦青年奶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相关性,优化供体牛筛选标准,提高荷斯坦青年奶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本试验共选用96头荷斯坦青年奶牛进行超排处理,分别在孕酮阴道栓(CI... 旨在研究供体牛超数排卵(简称超排)过程中不同时间外周血AMH浓度与荷斯坦青年奶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相关性,优化供体牛筛选标准,提高荷斯坦青年奶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本试验共选用96头荷斯坦青年奶牛进行超排处理,分别在孕酮阴道栓(CIDR)埋置、人工授精和胚胎回收当天通过尾根采集外周血检测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浓度,将不同时期的外周血AMH浓度按照高(浓度分布最高的25%)、中等(浓度分布中间的25%~75%)、低(浓度分布最低的25%)分为3组,并检验了这3组之间头均回收胚胎数、头均可用胚胎数、头均退化胚胎数和头均未受精数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外周血AMH浓度检测结果显示,从CIDR埋置至胚胎回收的全过程AMH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CIDR埋置当天AMH高浓度组头均回收胚胎数(9.38±1.24)显著高于中等浓度组(6.47±0.56)(P<0.05),说明CIDR埋置当天AMH浓度高的供体牛超排效果更好,回收胚胎数更多;但是,结果也表明,高浓度组头均未受精卵母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说明部分卵母细胞未能成功受精,这可能是由于高浓度组牛只更多的卵泡优势化,排卵周期延长导致部分卵母细胞未能完成正常受精;3)人工授精和胚胎回收当天的AMH数据分析结果均表明,3组间各项胚胎生产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通过对供体牛体重记录数据分析发现,不同体重牛只间的体内胚胎生产效率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是体况适中组牛只的可用胚胎数、回收胚胎数优于其他两组,尤其是优于体重偏胖组。因此,CIDR埋置时,外周血AMH浓度可以作为青年荷斯坦供体牛筛选标准之一,且供体牛选择时宜选用体况适中的牛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缪勒管激素 超数排卵 胚胎生产 供体牛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埋植褪黑素对奶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增元 吴昊 +5 位作者 姚松阳 蔺惠良 余文莉 李树静 阿布力孜·吾斯曼 刘国世 《中国奶牛》 2022年第11期17-22,共6页
为了研究皮下埋植褪黑素(MT)对奶牛超数排卵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8头发育良好的荷斯坦牛分为对照组(0mg MT)和试验组(160mg MT、240mg MT),结合CIDR-FSH-PG-GnRH的方案进行超数排卵。通过B超检测卵巢及非手术法冲胚效果,统计超数排卵期间... 为了研究皮下埋植褪黑素(MT)对奶牛超数排卵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8头发育良好的荷斯坦牛分为对照组(0mg MT)和试验组(160mg MT、240mg MT),结合CIDR-FSH-PG-GnRH的方案进行超数排卵。通过B超检测卵巢及非手术法冲胚效果,统计超数排卵期间卵巢长、宽、高及回收胚胎情况与胚胎移植妊娠率。结果表明,皮下埋植160mg MT的效果较好,输精时卵泡数显著高于0mg、240mg组(P<0.05),卵巢宽度及高度显著大于0mg、240mg组(P<0.05),冲胚时黄体数显著高于0mg、240mg组(P<0.05),卵泡数、卵巢长度及高度呈增大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胚胎生产及移植方面,显著提高了可用胚胎数及比例、A级胚数及比例、移植妊娠率(P<0.05),显著降低了未受精胚数及比例、退化胚数及比例、B级胚数及比例(P<0.05),冲胚总数、囊胚数、早期囊胚数、桑葚胚数均有上升的趋势(P>0.05)。综上,皮下埋植160mg褪黑素能够提高可用胚胎数、胚胎质量和胚胎移植妊娠率,从而提高供体奶牛超数排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荷斯坦牛 超数排卵 卵巢体积 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I在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龙 王力强 +3 位作者 刘彦莎 刘玲玲 刘潇 余文莉 《中国奶牛》 2013年第5期52-55,共4页
为了更深入地利用DHI报告指导规模化牧场生产管理,本研究对某牧场近7个月DHI报告中的脂蛋比、体细胞数、高峰奶、产奶高峰日和尿素氮等相关指标进行动态对比分析,深入揭示DHI报告反映出的营养、繁育和保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分析方... 为了更深入地利用DHI报告指导规模化牧场生产管理,本研究对某牧场近7个月DHI报告中的脂蛋比、体细胞数、高峰奶、产奶高峰日和尿素氮等相关指标进行动态对比分析,深入揭示DHI报告反映出的营养、繁育和保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分析方案和解决措施,为规模化牛场减少潜在损失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I 脂蛋比 体细胞数 规模化奶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甲酰谷氨酸对奶牛超排效果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树静 李欣 +4 位作者 冯春涛 高伟静 孙贵来 谷粟琨 余文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99-3707,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喂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奶牛超数排卵效果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荷斯坦育成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饲喂20 g/(d·头)的NCG,采用连续4 d递减注射FSH法测定NC...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喂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奶牛超数排卵效果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荷斯坦育成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饲喂20 g/(d·头)的NCG,采用连续4 d递减注射FSH法测定NCG饲喂时间对供体牛超排效果的影响,分别在3次超排处理的第0、5、9天采集尾根静脉血测定激素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①NCG饲喂20 d时(第1次超排),试验组头均回收胚数、可用胚数、退化胚数、未受精卵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NCG饲喂50 d时(第2次超排),试验组头均回收胚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CG饲喂80 d时(第3次超排),试验组头均可用胚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考虑3次超排效果,试验组头均回收胚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NCG饲喂时间对供体牛血清中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孕酮、雌二醇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NCG饲喂时间对奶牛生殖激素的分泌无影响或为次要影响因素,超排效果的变化与生殖激素变化无明显的关联作用。③NCG饲喂时间对供体牛血清中谷草转氨酶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在NCG饲喂13 d时,试验组供体牛血清中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NCG饲喂34 d时,试验组供体牛血清中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NCG饲喂43和69 d时,试验组供体牛血清中一氧化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考虑,在重复3次超排时,每头供体牛每天饲喂20 g NCG,可提高3次连续超排的回收胚数4.98枚及可用胚数1.8枚,进而降低胚胎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NCG) 胚胎 超数排卵 血清激素水平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奶牛场建设浅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文莉 李欣 +2 位作者 赵慧秋 谷粟琨 潘兵 《中国奶牛》 2019年第10期50-54,共5页
本文旨在根据河北省智能奶牛场建设调研中所收获的信息,对“智能农业”时代如何建设智能奶牛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文中简介了智能奶牛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智能奶牛场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智能奶牛场 传感器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技术创新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欣 余文莉 +1 位作者 谷粟琨 赵增元 《北方牧业》 2019年第19期19-20,共2页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为10℃~15℃,超出这个范围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目前,热应激对奶牛繁殖和健康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很多牧场依据温湿度指数表(THI)来判断热应激的程度,当THI为65~68时,奶牛已经...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为10℃~15℃,超出这个范围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目前,热应激对奶牛繁殖和健康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很多牧场依据温湿度指数表(THI)来判断热应激的程度,当THI为65~68时,奶牛已经开始热应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受胎率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贝缩宫素与缩宫素治疗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春涛 刘玉 +3 位作者 赵永会 李欣 赵立平 李树静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年第4期7-10,14,共5页
为评估卡贝缩宫素对治疗初产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作用,试验将妊娠期满、即将分娩的头胎奶牛19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剂量卡贝缩宫素组(210μg/头)、高剂量卡贝缩宫素组(350μg/头)、缩宫素对照组(200 IU/头)、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 为评估卡贝缩宫素对治疗初产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作用,试验将妊娠期满、即将分娩的头胎奶牛19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剂量卡贝缩宫素组(210μg/头)、高剂量卡贝缩宫素组(350μg/头)、缩宫素对照组(200 IU/头)、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10 m L/头),观测对奶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各组间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率和胎衣排出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高剂量卡贝缩宫素组的排乳率极显著高于缩宫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各组间排乳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空白对照组子宫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高剂量卡贝缩宫素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程序,低、高剂量卡贝缩宫素组及缩宫素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间首配受胎率及首次配种间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卡贝缩宫素对产后奶牛初乳的排出有显著促进作用,效果好于缩宫素;卡贝缩宫素预防奶牛胎衣不下的效果与缩宫素无差异,预防子宫炎的效果好于缩宫素,可用于初产奶牛产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卡贝缩宫素 缩宫素 胎衣不下 子宫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胚胎移植工作迈上新台阶 河北省奶牛创新团队企业试验站胚胎移植工作实例
14
作者 李欣 余文莉 谷粟琨 《北方牧业》 2020年第4期21-21,共1页
胚胎移植(ET)是提高优秀母畜繁殖力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良种快速扩繁,动物遗传育种和洲际引种。据IETS数据检索委员会2016年数据年报分析(不含中国),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开展了家畜胚胎移植。奶牛及肉牛体内胚胎生产达632638... 胚胎移植(ET)是提高优秀母畜繁殖力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良种快速扩繁,动物遗传育种和洲际引种。据IETS数据检索委员会2016年数据年报分析(不含中国),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开展了家畜胚胎移植。奶牛及肉牛体内胚胎生产达632638枚,其中奶牛胚胎为242446枚,包括性控冻精胚胎约12700枚,性别鉴定胚胎5426枚;肉牛胚胎为390192枚,包括性别控制胚胎约590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性别鉴定 性别控制 性控冻精 遗传育种 数据检索 奶牛胚胎 创新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对荷斯坦育成牛超排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龙 刘潇 +2 位作者 毕江华 余文莉 李树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37,共4页
为了研究季节对石家庄地区荷斯坦奶牛超数排卵的影响,对达到12月龄的荷斯坦育成牛逐月进行3次超数排卵。结果表明,头均胚胎总数和头均退化胚胎数各月差异不显著(P>0.05);头均可用胚胎数量3月最高(7.04±4.92),8月最低(3.20±... 为了研究季节对石家庄地区荷斯坦奶牛超数排卵的影响,对达到12月龄的荷斯坦育成牛逐月进行3次超数排卵。结果表明,头均胚胎总数和头均退化胚胎数各月差异不显著(P>0.05);头均可用胚胎数量3月最高(7.04±4.92),8月最低(3.20±3.33),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与其它各月间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超排效果随着气温升高而呈下降的趋势,在气候较为适宜奶牛生理生存状态的季节,超排效果更为理想。说明超数排卵效果春季最好,秋冬季效果好于夏季,超排应避开夏季炎热的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荷斯坦奶牛 超数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缪勒管激素对预测牛超数排卵效果研究初探 被引量:6
16
作者 毕江华 冯春涛 +1 位作者 陈龙 余文莉 《中国奶牛》 2014年第6期16-19,共4页
为探讨抗缪勒管激素(AMH)在预测牛超数排卵中的诊断价值,本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13头和牛的血清AMH浓度,并与三次重复超排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MH浓度和超排头均回收胚数、可用胚数呈正相关(r=0.53、0... 为探讨抗缪勒管激素(AMH)在预测牛超数排卵中的诊断价值,本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13头和牛的血清AMH浓度,并与三次重复超排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MH浓度和超排头均回收胚数、可用胚数呈正相关(r=0.53、0.54,P=0.07);三次重复超排头均回收胚胎数5.1枚,头均可用胚胎2.9枚组,AMH浓度在500-800pg/mL;三次重复超排头均回收胚数11.5枚,可用胚胎6.1枚组,AMH浓度在800-1000pg/mL;三次重复超排头均回收胚数12.2枚,可用胚胎8.3枚组,AMH浓度在1000-1100pg/mL。可以得出,牛血清AMH浓度有预测牛超数排卵效果和卵巢储备功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缪勒管激素 超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氨甲酰谷氨酸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和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雪丽 李秋凤 +8 位作者 曹玉凤 闫金玲 刘桃桃 张诣贤 李建国 高艳霞 李树静 谢鹏 张秀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03-191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甲烷排放量的影响。试验选择45头健康、体重相近((478±13.66)kg)的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头...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ylglutamate,NCG)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甲烷排放量的影响。试验选择45头健康、体重相近((478±13.66)kg)的荷斯坦奶公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头,每头分别添加0 g·d-1(Ⅰ组,对照)、15 g·d-1(Ⅱ组)、25 g·d-1(Ⅲ组)的NCG。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5 g·d-1和25 g·d-1 NCG的公牛饲料转化效率分别改善6.91%(P<0.01)和7.91%(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喂15 g·d-1和25 g·d-1 NCG的公牛瘤胃微生物蛋白的浓度显著升高了22.91%和15.17%(P<0.01);随着NCG的增加,丙酸浓度显著线性升高(P<0.01),且15 g·d-1 NCG组最高;3)从瘤胃产甲烷古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上分析,25 g·d-1的公牛甲烷短杆菌属最低,其相对丰度为80.05%;随着NCG的增加,甲烷球菌属、甲烷丝状菌属的相对丰富度显著下降(P<0.01);4)添加不同水平的NCG均显著降低了甲烷的排放量,饲喂15和25 g·d-1 NCG公牛甲烷排放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44%和10.51%(P<0.0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NCG能有效调控荷斯坦奶公牛瘤胃发酵,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甲烷排放量。推荐添加量为15 g·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 荷斯坦奶公牛 饲料转化效率 微生物区系 甲烷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E-MATE诱导西门塔尔杂交牛同期发情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龙 王元生 +4 位作者 毕江华 冯春涛 裴燕 刘潇 余文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3-215,共3页
在同期发情方案中,为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CUE—MATE阴道埋置栓,提高移植妊娠率,对同批次2组西门塔尔杂交受体牛分别埋植CUE—MATE和CIDR,使用相同同期发情方案,比较发情率,并对CUE—MATE方案中不同发情时间阶段的牛群移植受胎率进... 在同期发情方案中,为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CUE—MATE阴道埋置栓,提高移植妊娠率,对同批次2组西门塔尔杂交受体牛分别埋植CUE—MATE和CIDR,使用相同同期发情方案,比较发情率,并对CUE—MATE方案中不同发情时间阶段的牛群移植受胎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埋植不同阴道栓的受体牛发情率均在90%以上,差异不显著(90.38%V890.00%,P〉0.05);两地埋植CUE—MATE不同发情时间的受体牛群,移植鲜胚妊娠率无差异(100%vs100%,P〉0.05;100%vs80%,P〉0.05),移植冻胚妊娠率差异不显著(41.18%V828.57%,P〉0.05;57.69%VS33.33%,P〉0.05),提前发情组冻胚妊娠率下降趋势明显。使用CUE—MATE同期发情时,撤栓时间应推迟10~12h,使得胚胎移植时受体内环境与胚胎发育阶段相一致,保证鲜胚和冻胚均可获得较理想的受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发情 受体牛 妊娠率 CUE—MATE CIDR 冻胚 鲜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U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的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培培 郝海生 +4 位作者 杜卫华 朱化彬 李树静 余文莉 赵学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9-1369,共11页
近年来,体外胚胎生产(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IVP)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卵母细胞活体采卵(ovum pick-up,OPU)技术得到广泛应用。OPU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能获得优秀种母牛卵母细胞的技术,该技术在动物胚胎生产... 近年来,体外胚胎生产(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IVP)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卵母细胞活体采卵(ovum pick-up,OPU)技术得到广泛应用。OPU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能获得优秀种母牛卵母细胞的技术,该技术在动物胚胎生产和发育机理研究及人类辅助生育技术临床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种母畜和珍贵野生动物的资源保护效率,提高优良母畜的遗传潜力,为奶牛生物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技术。卵母细胞的质量是IVP系统取得成功的关键,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是成功受精和胚胎发育必不可少的步骤。卵母细胞IVM完成了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核成熟,准备了发育至胚胎基因组激活所必需的所有必要成分。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低于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细胞核质成熟不同步,氧化应激损伤等对卵母细胞成功受精和胚胎发育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以改善牛体外胚胎生产系统。本文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面临的核质成熟不同步,氧化应激等问题进行概述,同时,叙述C型钠肽、褪黑素、FLI等物质对卵母细胞IVM的改善作用,以期为OPU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U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发情期活动量与阴道黏液电阻值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寇红祥 李蓝祁 +4 位作者 王振玲 任康 李树静 路永强 王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1-1228,共8页
准确的发情鉴定与排卵时间预测对确定输精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随机选择产后60~90d健康二胎西门塔尔牛与头胎荷斯坦奶牛各10头为试验牛,试验牛同期发情后,采用外部观察与直肠检查确定发情、排卵时间,并使用计步器每30min自动检测牛... 准确的发情鉴定与排卵时间预测对确定输精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随机选择产后60~90d健康二胎西门塔尔牛与头胎荷斯坦奶牛各10头为试验牛,试验牛同期发情后,采用外部观察与直肠检查确定发情、排卵时间,并使用计步器每30min自动检测牛发情前后及排卵前后的活动量,同时,使用发情排卵仪每4h测定阴道黏液电阻值(简称电阻值)变化。结果表明,间情期电阻值(300±12)Ω显著高于发情期(P<0.05),发情开始前4h,电阻值迅速下降,到发情开始后8~12h,下降至最低(220±27)Ω,随后逐渐回升,到排卵结束,恢复至间情期水平;间情期牛活动量较低,发情后活动量激增,平均增加(10.8±7.0)倍,发情结束后恢复正常。发情持续时间、开始发情~排卵时间与发情结束~排卵时间分别为(15.6±2.8)、(26.8±4.2)与(11.3±4.3)h;电阻最低值~排卵时间为(15.0±1.3)h。发情排卵时,活动量与阴道黏液电阻值变化规律的揭示,对准确发情鉴定与输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二参数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发情鉴定效率及排卵时间预测准确性,具有重要的自动化发情监测及排卵预测技术研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情鉴定 排卵 活动量 阴道黏液电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