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始终贯穿创新理念的医学生理学教学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郑超 张环环 +5 位作者 黄宏平 邵德翠 查盈盈 徐爱萍 张晋艳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实现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创新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包括学科交叉,英文教材,教学内容、形式和质量反馈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入。通过发放自制... 目的:实现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创新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包括学科交叉,英文教材,教学内容、形式和质量反馈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入。通过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考察医学不同专业本科生对于生理学教学中融入的多种创新性举措的认可度,并作比较分析。结果:在教学中配套使用英文教材、课堂上就知识点开展英语口语讨论、教学中加强生理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和安排预习性英文阅读并在课前检查等方面,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和法医学专业分别有82.93%~96.16%、76.02%~95.53%和81.25%~93.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在推送生理学慕课和微课教学视频、结合专业特点创新理论授课内容、结合临床案例讲解生理学知识、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特色实验课和穿插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和法医学专业分别有92.33%~97.21%、88.22%~98.37%和88.39%~98.2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所调查的3个专业在各项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临床医学专业83.55%~92.62%的本科生对生理学教学融入科研伦理道德、医德等思政教育内容态度积极。结论:生理学教学始终贯穿着创新理念,有助于提高不同专业的教学质量、突显办学特色、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教学 创新理念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沐熙 徐贤慧 +2 位作者 王峰 汪萌芽 黄宏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抑郁症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方法:给予雄性清洁级SD大鼠(180~200 g)7种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指标观察,碳纤维电极测量技术和t DCS技术来研究t DCS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治疗抑郁症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方法:给予雄性清洁级SD大鼠(180~200 g)7种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指标观察,碳纤维电极测量技术和t DCS技术来研究t DCS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及下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结果:给予模型组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21 d后,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减少(P<0.05),旷场实验总分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E的释放减少(P<0.05);给予tDCS(2 mA,30 min)刺激后,NE分泌增加(P<0.05)。用t DCS(2 mA,30 min,每天2次,连续4 d)刺激后,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增大(P<0.05),旷场实验总分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tDCS(2 mA,30 min,每天2次,连续4 d)组大鼠下丘脑NE的释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DCS可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表现,这种作用可能与tDCS增加蓝斑到下丘脑投射系统NE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下丘脑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应激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贤慧 刘沐熙 +2 位作者 王峰 汪萌芽 黄宏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高血压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80~2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性高血压模型组,通过给予模型组大鼠噪声和足底电击刺激制作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尾部套管法检测血压,运用碳纤维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高血压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80~2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性高血压模型组,通过给予模型组大鼠噪声和足底电击刺激制作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采用尾部套管法检测血压,运用碳纤维电极检测技术测定大鼠电刺激蓝斑核,下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的释放量,进一步观察麻醉状态下tDCS(正极置于左侧前额叶皮质,负极置于右侧前肢)对NE释放量的影响。结果:高血压模型组大鼠造模后血压升高(P<0.05)。tDCS(tDCS 2 mA/20 min,每天2次,连续5 d)使模型组1大鼠血压下降(P<0.05),而接受假tDCS(tDCS 0 mA/20 min,每天2次,连续5 d)的模型组2大鼠血压没有下降(P>0.05)。长时程tDCS(2 mA/20 min,每天2次,连续5 d),或者在体tDCS(2 mA/20 min)都可使高血压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E的释放信号幅度减小(P<0.05)。结论:tDCS可缓解应激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升高,这种作用与tDCS减少蓝斑到下丘脑投射系统NE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应激性高血压大鼠 去甲肾上腺素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病因中5-HT_(1A)受体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庆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疾病,被称为"人类第一心理杀手"。其全球发病率为6.1%~9.5%,其中约15%的患者伴有自杀倾向,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
关键词 临床意义 受体 精神疾病 身心健康 自杀倾向 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鞠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导致抑郁样行为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芯悦 梁坤 +6 位作者 沈国晴 冯清源 李光建 傅丹敏 胡安冉 汪萌芽 黄宏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89-291,295,共4页
目的:观察越鞠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导致抑郁样行为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160~190 g)分成正常组(n=9)、抑郁组(n=10)和越鞠丸组(n=9)。其中正常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对其余两组进行3周的CUS刺激... 目的:观察越鞠丸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导致抑郁样行为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160~190 g)分成正常组(n=9)、抑郁组(n=10)和越鞠丸组(n=9)。其中正常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对其余两组进行3周的CUS刺激。通过比较正常组与抑郁组、越鞠丸组旷场和糖水偏爱实验的行为学指标差异检测模型是否制备成功,采用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对越鞠丸组大鼠给药后,观察行为学指标和迷宫实验的指标差异。结果:①抑郁组与越鞠丸组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得分均低于正常组(P<0.05)。在Y迷宫实验中,抑郁组与越鞠丸组自主交替率较正常组降低,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新异臂潜伏期延长(P<0.01)。②给药21 d后,越鞠丸组的旷场实验得分较抑郁组提高(P<0.05)。在Y迷宫实验中,越鞠丸组较抑郁组自主交替率、起始臂进入次数和总进臂次数均增加(P<0.05)。③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在空间探索阶段,越鞠丸组较抑郁组穿越虚拟平台次数增加(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P<0.05)。结论:越鞠丸在缓解CU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同时,能改善大鼠因应激导致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抑郁症 Y迷宫 MORRIS水迷宫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