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
1
作者 韩亚鹏 杨永强 +2 位作者 高文杰 毛锐锐 周天林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7-491,共5页
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属大型猫科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持当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5月—2022年6月,在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网格法布设240台红外相机,分析监测的影像数据并进行个体识别,对华北豹... 华北豹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属大型猫科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持当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5月—2022年6月,在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网格法布设240台红外相机,分析监测的影像数据并进行个体识别,对华北豹的种群数量及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0—2021年该地区识别出华北豹个体39只,其中雌性15只,雄性18只,亚成体2只,幼崽1只,未识别性别个体3只,种群性比(雌性数量/雄性数量)为0.83;2021—2022年共记录识别出华北豹45只,其中雌性18只,雄性21只,未识别性别个体6只,种群性比为0.86,种群结构中成体占90%以上.该地区华北豹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种群年增长率为15.38%,种群空间活动范围主要在核心区(拍摄频次占48.5%),实验区和缓冲区较少,空间分布位点主要集中在秦直道及两侧山梁,谷底及中、下位坡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监测 种群数量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 华北豹 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驱动及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海卿 孙万仓 +7 位作者 郭倩 柴鹏 祁伟亮 杨刚 刘容 刘一帆 杨苗苗 张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冬油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冬季覆盖作物,为探讨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真菌驱动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对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 冬油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冬季覆盖作物,为探讨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真菌驱动并影响土壤肥力的生态效益。对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根际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分别较非根际增加22.8%、19.5%、27.4%、31.8%、11.4%、9.8%。(2)冬油菜土壤根际真菌α多样性显著降低,且一些致病菌如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壶菌门丰度也明显降低。(3)不同类型冬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菜型冬油菜的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占比超过总丰度的83%,其次是担子菌门、被孢菌门、壶菌门、毛霉门;甘蓝型冬油菜的优势菌门是油壶菌门和Fungi_phy_Incertae_sedis。(4)冗余分析(RDA)显示,pH、有效磷(AP)、全磷(TP)、碱解氮(AN)、全氮(TN)、有机碳(SOC)和土壤含水量(SWC)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5)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影响土壤酶活性,白菜型中,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高于甘蓝型,过氧化氢酶则相反。(6)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如增加AN、AP、TP含量、降低土壤盐碱度(pH降低)等,且白菜型比甘蓝型更显著。综上,种植冬油菜可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进而驱动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可利用的氮、磷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调节pH,改良土壤特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研究结果为冬油菜⁃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及筛选分离益生真菌提供理论参考,为进一步扩大冬季覆盖作物的种植面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真菌群落 土壤酶 土壤肥力 冬油菜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种植黄精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及防治
3
作者 王博 刘秀丽 +4 位作者 白亚静 欧晓彬 孔新年 马婧 刘正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77-83,共7页
以陇东地区驯化种植的感病黄精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平板划线法、形态观察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病原微生物,鉴定了病原菌的种属特性,验证了所分离的病原微生物对黄精健康组织的致病性,并利用9种中药材和5种黄精内生菌探寻对黄... 以陇东地区驯化种植的感病黄精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平板划线法、形态观察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病原微生物,鉴定了病原菌的种属特性,验证了所分离的病原微生物对黄精健康组织的致病性,并利用9种中药材和5种黄精内生菌探寻对黄精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结果表明:从黄精感病组织中分离得到10株细菌和6株真菌,其中BY-Z1、BY-Z3和BY-Z4这3株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鉴定分别是芳香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多孢小孢子菌,其中多孢小孢子菌为首次报道从黄精中分离到的担子菌属病原真菌;黄连对BY-Z1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4.0%,当归次之(28.9%);黄连对BY-Z3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66.0%,丹皮次之(21.6%);黄连对BY-Z4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100.0%,茜草根次之(53.0%);枯草芽孢杆菌对致病真菌BY-Z1、BY-Z3和BY-Z4均具有抑制作用,黄精内生菌H3和H4对真菌BY-Z1和BY-Z4具有抑制作用,H1对BY-Z4有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病原微生物 分离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丽萍 张雪婷 +1 位作者 王凤琴 刘灵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为优化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工艺,以柴胡为研究材料,甾醇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柴胡甾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柴胡甾醇提取工艺,并采用大孔树脂AB-8探索柴胡甾醇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柴胡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优化柴胡甾醇的提取纯化工艺,以柴胡为研究材料,甾醇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柴胡甾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柴胡甾醇提取工艺,并采用大孔树脂AB-8探索柴胡甾醇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柴胡甾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60 min、酶浓度1%,在此条件下柴胡甾醇的提取率为2.84%。大孔树脂纯化甾醇的最佳条件是吸附剂用量为2 g,进样浓度为0.2 mg/mL,进样体积为4 mL,在此条件下柴胡甾醇的吸附率为72.27%,解吸率为80.02%,甾醇含量提高到了31.20%。此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柴胡甾醇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甾醇 提取工艺 大孔吸附树脂 饲料添加剂 超声波协同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提与醇提黄花菜浸膏的理化特性、化学组成与风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红霞 王应强 +3 位作者 雷响丽 讹凤霞 田晓菊 刘爱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2-73,共12页
该文以未经预处理干制和蒸制后干制的黄花菜花蕾为原料,分别采用热水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制备了4种浸膏,测定比较了4种黄花菜浸膏在营养成分、单糖和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并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该文以未经预处理干制和蒸制后干制的黄花菜花蕾为原料,分别采用热水提取法和乙醇提取法制备了4种浸膏,测定比较了4种黄花菜浸膏在营养成分、单糖和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并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mass spectrometry,GC-I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对黄花菜浸膏的风味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浓度浸膏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4种黄花菜浸膏在总糖、还原糖、多酚、可滴定酸等营养成分上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总糖的含量较高,为47.9~64.4 g/100 g,多酚含量为0.15~0.50 g/100 g,黄酮含量为0.06~0.20 g/100 g。进一步对黄花菜浸膏单糖和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这4种糖的总量在鲜干醇提浸膏中最高,为40.98 g/100 g,17种氨基酸的含量在鲜干水提黄花菜浸膏中最高,达到了1.585 g/100 g。电子鼻结果表明,黄花菜浸膏中芳香类物质、氮氧化合物、无机硫化合物含量丰富。电子舌味觉强度差异较大,在质量浓度5 g/L下4种黄花菜浸膏的甜味值最大。通过GC-IMS共定性检出34种有机化合物,并通过对黄花菜浸膏的风味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变量投影重要性值进一步筛选出17种对有效区分4种黄花菜浸膏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特征标志物,并发现质量浓度100 g/L的鲜干黄花菜醇提浸膏可接受度高,感官评价最佳,与其风味结果相一致,可进一步用于黄花菜新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浸膏 化学组成 电子鼻 电子舌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花秦艽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刘秀丽 范小峰 +1 位作者 卜婷 胡世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以麻花秦艽无菌苗根段、叶片外植体为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分化,继而进行麻花秦艽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根段、叶块均可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其中根段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 以麻花秦艽无菌苗根段、叶片外植体为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分化,继而进行麻花秦艽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根段、叶块均可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其中根段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A 0.3 mg/L+IBA 0.2 mg/L和MS+6-BA 2.0 mg/L+NAA 0.5 mg/L分别为根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5 mg/L+IBA 0.5 mg/L和MS+6-BA 0.5 mg/L+NAA 0.5 mg/L+IBA 1.0 mg/L分别为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生根率达93.3%,可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说明通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后分化产生不定芽,继而获得大量丛生苗,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因此,可通过该途径进行麻花秦艽的生物技术育苗,继而推动麻花秦艽的人工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秦艽 胚性愈伤组织 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乔化和矮密苹果园叶片性状的土壤微量元素因子研究
7
作者 韩萍 孟媛 +3 位作者 庞晶晶 姚志龙 曾涛 陈金琪 《中国果菜》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陇东地区是黄土高原苹果优势生长区,本试验分析了该地区苹果园叶片性状与土壤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索了影响乔化和矮密苹果园叶片性状的主要土壤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除叶片P、土壤Cl元素含量外(乔化果园>矮密果园),其他叶片营... 陇东地区是黄土高原苹果优势生长区,本试验分析了该地区苹果园叶片性状与土壤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探索了影响乔化和矮密苹果园叶片性状的主要土壤微量元素。结果表明,除叶片P、土壤Cl元素含量外(乔化果园>矮密果园),其他叶片营养元素含量(N、Ca、Mg)、叶片基本性状(百叶鲜质量、百叶干质量、叶片含水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土壤微量元素含量(Cu、Zn、B、Mo、S和Mn)在乔化和矮密果园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土壤Zn、Cl含量均是乔化和矮密果园叶片性状的主要土壤微量元素影响因素,而影响最小的是土壤S含量。这一研究对于指导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的科学管理和提高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乔化果园 矮密果园 微量元素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黄精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志科 刘灵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干旱胁迫下黄精种子萌发抑制的缓解作用,本试验以黄精种子为材料,研究0.01、0.10、1.00、2.00 mmol/L SA浸种对6%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PG)下黄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PEG处理显...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干旱胁迫下黄精种子萌发抑制的缓解作用,本试验以黄精种子为材料,研究0.01、0.10、1.00、2.00 mmol/L SA浸种对6%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PG)下黄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6%PEG处理显著抑制黄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芽长、根长、鲜重均显著下降。适宜浓度即0.10 mmol/L SA浸种处理显著提高PEG胁迫下黄精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促进幼苗芽和根的生长,幼苗芽和根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综上可知,0.10 mmol/L SA处理能显著减轻PEG胁迫对黄精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黄精幼苗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干旱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有效提高黄精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干旱胁迫 黄精 种子萌发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向对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和群落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倩 王博 +4 位作者 王平芳 樊勇明 卢培培 张魁 王喜龙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2-1161,共10页
在局域尺度上,坡向变化引起微环境异质性,从而影响植物群落构建过程、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阴坡和阳坡的植被调查,探讨了坡向对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功能群、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和群落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局域尺度上,坡向变化引起微环境异质性,从而影响植物群落构建过程、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阴坡和阳坡的植被调查,探讨了坡向对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功能群、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和群落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地植物以杂类草、直立型和地面芽植物为主。杂类草、莲座型、匍匐型、地上芽和一/二年生植物的物种数比例均表现为阴坡<阳坡(P<0.05),菊科、直立型、丛生型、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的物种数比例均表现为阴坡>阳坡(P<0.05);2)物种多样性表现为阴坡>阳坡(P<0.01);3)坡向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组成(P=0.001),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坡向对植物群落组成差异的解释比例超过40%;4)Raup-Crick相异指数表明阴坡植物群落构建主要由随机过程驱动,而阳坡植物群落构建主要受到确定性过程影响。上述结果为当地高寒草甸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群 植物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生长型 随机过程 确定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对高温胁迫下黄精叶绿素合成代谢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苏芸芸 欧晓彬 +2 位作者 刘海卿 刘秀丽 龚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146,共8页
黄精具有不耐高温和强光照射的生长特性,大田栽培中极易遭受高温伤害。为了探究外源硒对高温下黄精叶片绿素合成代谢和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本研究以黄精为研究材料,通过研究高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硒(0.5、2.5、5.0、10.0μmol/L)... 黄精具有不耐高温和强光照射的生长特性,大田栽培中极易遭受高温伤害。为了探究外源硒对高温下黄精叶片绿素合成代谢和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本研究以黄精为研究材料,通过研究高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外源硒(0.5、2.5、5.0、10.0μmol/L)对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相关酶活性、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以及光合参数和光响应调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黄精叶片中δ-氨基酮戊酸和胆色素原的含量上升,较CK分别上升了32.12%、30.76%,而尿卟啉原Ⅲ、原卟啉Ⅸ、Mg-原卟啉Ⅸ和原叶绿素酸酯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32.16%、45.65%、35.16%和39.22%。主要合成酶(叶片胆色素原脱氨酶和尿卟啉原Ⅲ合酶)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气孔开度均下降;不同浓度硒能不同程度地增强高温胁迫下胆色素原脱氨酶活性,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对胆色素原向尿卟啉原Ⅲ转化的阻碍作用,促进胆色素原之后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的合成,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增加,进一步提高了高温下黄精叶片的光合效率以及改善了光响应参数。此外,外源硒还能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使黄精能够在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学活性。综上所述,外源硒可以促进高温胁迫下黄精叶片的叶绿素前体合成,提高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参数和PSⅡ光合活性,减轻高温胁迫对黄精幼苗的光合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幼苗 高温胁迫 叶绿素合成代谢 光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志科 王金成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3,共6页
为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盐胁迫抑制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本试验以“陇单339”玉米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1、0.2、0.5、1.0、2.0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浸种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 为探究外源一氧化氮(NO)对盐胁迫抑制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本试验以“陇单339”玉米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1、0.2、0.5、1.0、2.0 mmol/L)硝普钠(SNP,NO供体)浸种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条件对照)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及幼苗根长、芽长、根鲜重、芽鲜重均较对照(CK)显著降低;幼苗根和芽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根和芽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提高。适宜浓度SNP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特性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均较NaCl胁迫处理得到显著提升,根和芽中CAT、SOD、POD活性显著提高,进一步显著促进根、芽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显著降低MDA含量。其中,0.2 mmol/L SNP浸种处理的效果最佳,显著增强盐胁迫下玉米种子和幼苗的抗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萌发阶段抗盐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盐胁迫 玉米种子 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外源过氧化氢对黄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王志科 高佳佳 +3 位作者 兰云 孙娟娟 覃蓓玲 刘灵霞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2,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外源过氧化氢(H2O2)对盐胁迫下黄精种子萌发抑制的缓解效应。以黄精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H2O2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100 mmol/L NaCl胁... 试验旨在探究外源过氧化氢(H2O2)对盐胁迫下黄精种子萌发抑制的缓解效应。以黄精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H2O2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100 mmol/L 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黄精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P<0.05),提高了幼苗中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P<0.05)。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经10 mmol/L外源H2O2浸种处理后,黄精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芽长、根鲜重和芽鲜重均显著高于NaCl胁迫(P<0.05),黄精幼苗根和芽中SS、PRO的含量及SOD、CAT和POD的活性均显著高于NaCl胁迫(P<0.05),MDA的含量显著低于NaCl胁迫(P<0.05)。研究表明,10 mmol/L外源H2O2浸种处理明显增强了黄精种子和幼苗抗盐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盐胁迫 黄精种子 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东部记录到山噪鹛白化型雏鸟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姝娟 柳鹏飞 +2 位作者 张宝月 程卫东 王永治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1-862,共2页
2021年4月29日17时50分在甘肃东部陇东学院校园内(35°7′N,107°7′E;海拔1376 m)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山噪鹛(Garrulax davidi)1巢,已孵化,巢营于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之上(图1A)。营巢树高6.2 m、最宽冠幅2.9 m;... 2021年4月29日17时50分在甘肃东部陇东学院校园内(35°7′N,107°7′E;海拔1376 m)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时,发现山噪鹛(Garrulax davidi)1巢,已孵化,巢营于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之上(图1A)。营巢树高6.2 m、最宽冠幅2.9 m;巢呈浅碗状,巢距地面高度2.1 m、巢高8.10 cm、巢深4.69 cm、巢最大外径12.78 cm、巢最小外径9.65 cm、巢最大内径9.23 cm、巢最小内径8.14 cm,轴距1.6 m、缘距0.3 m。巢内有雏鸟3只,头顶、背部和两翅着生少量羽毛,其中1只羽毛白色(图1B)。通过皮肤颜色和被羽程度判断雏鸟已孵化3 d,为减少干扰,当日没有测量雏鸟的身体指标。4月30日查巢并用塑料腿环标记,3只雏鸟发育良好;5月3日(孵化的第7天)再次查巢,白化雏鸟与另一只较大雏鸟眼睛已睁开,另一只较小雏鸟眼睛半睁(图1C)。白化个体喙肉粉色,眼睛红色,其余2只正常个体喙偏灰,眼睛棕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甘肃东部 山噪鹛 地面高度 陇东学院 白化 皮肤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勤野生黑果枸杞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春林 武芸 王风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甘肃民勤野生黑果枸杞为材料,测定了其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总黄酮、多酚、总花色苷和氨基酸等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民勤野生黑果枸杞果实含水分795 g/kg、灰分57.254 g/kg、脂肪0.490 g/kg、蛋白质0.08483 g/kg、总黄酮25.90 m... 以甘肃民勤野生黑果枸杞为材料,测定了其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总黄酮、多酚、总花色苷和氨基酸等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民勤野生黑果枸杞果实含水分795 g/kg、灰分57.254 g/kg、脂肪0.490 g/kg、蛋白质0.08483 g/kg、总黄酮25.90 mg/g、总多酚27.51 mg/g、总花色苷1.27 mg/g。氨基酸总量为21.33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有7种,占总氨基酸的27.1%;药效氨基酸9种,占总氨基酸的65.8%。药用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营养成分 氨基酸 民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外源H_(2)O_(2)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志科 李玉梅 +1 位作者 王亚波 武亚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2,共6页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过氧化氢(H_(2)O_(2))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本试验采用双层滤纸培养皿法,研究0.03%、0.06%、0.09%、0.12%、0.24%H_(2)O_(2)浸种对干旱胁迫(4%PEG,P)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过氧化氢(H_(2)O_(2))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本试验采用双层滤纸培养皿法,研究0.03%、0.06%、0.09%、0.12%、0.24%H_(2)O_(2)浸种对干旱胁迫(4%PEG,P)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PEG胁迫显著抑制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芽长、根长和鲜重均显著下降,可作为鉴定干旱胁迫的浓度。0.03%H_(2)O_(2)浸种处理(0.03H+P)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豌豆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幼苗芽和根的生长,提高芽和根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综合看,0.03%H_(2)O_(2)浸种处理(0.03H+P)能够显著缓解干旱胁迫对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干旱胁迫下的氧化损伤,增强其抗旱性,但高浓度H_(2)O_(2)浸种缓解抑制的效果不明显。因此,0.03%H_(2)O_(2)可作为缓解干旱条件下豌豆萌发和生长的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过氧化氢(H_(2)O_(2)) 豌豆 种子萌发 幼苗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镉砷胁迫下叶菜的种子萌发及生长势差异性研究
16
作者 常泽丽 韩易辰 +8 位作者 孟媛 张亮 陈金琪 祁发淑 马小英 梁萌萌 马锐凡 杨文玲 杨文娟 《中国果菜》 2025年第5期54-62,共9页
本研究探讨了复合镉砷(Cd/As)胁迫对叶菜种子萌发及生长势的影响,以筛选抗性资源。试验选取了来自8个不同植物学科的48个叶菜品种种子,评估了其在单一Cd、单一As及复合污染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鲜质量、根长、株高等指标。结果表明... 本研究探讨了复合镉砷(Cd/As)胁迫对叶菜种子萌发及生长势的影响,以筛选抗性资源。试验选取了来自8个不同植物学科的48个叶菜品种种子,评估了其在单一Cd、单一As及复合污染处理下的发芽势、发芽率、鲜质量、根长、株高等指标。结果表明,禾本科叶菜耐性最高,藜科敏感;石蒜科对Cd敏感,苋科发芽势高但根长对As敏感。筛选出的大麦苗、黑麦苗、矮箕苏州青、四季无斑大棵香油麦等耐性品种的发芽和生长势耐性指数是敏感品种的3.02~4.32倍。川禾美味青和优选四月蔓表现出Cd耐受型-As敏感型特性,其Cd处理耐性指数分别为As处理的5.9~18.85倍和2.11~29.55倍。该研究可为阐明植物重金属污染响应机制及筛选抗性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镉砷胁迫 叶菜 种子萌发 抗污染植物资源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野生种烯酰水合酶超家族基因ScDHNS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岩 杨芳 +5 位作者 任盼荣 祁伟亮 安沛沛 李茜 李丹 肖俊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103,共12页
【目的】1,4-二氢氧-2-石脑-CoA合成酶(1,4-dihydroxy-2-naphthoyl-CoA synthase,DHNS)基因是茄科植物糖苷生物碱合成代谢的潜在重要基因,开展马铃薯DHNS基因功能研究与验证,为低糖苷生物碱马铃薯品种(系)的选育提供基因和材料来源。【... 【目的】1,4-二氢氧-2-石脑-CoA合成酶(1,4-dihydroxy-2-naphthoyl-CoA synthase,DHNS)基因是茄科植物糖苷生物碱合成代谢的潜在重要基因,开展马铃薯DHNS基因功能研究与验证,为低糖苷生物碱马铃薯品种(系)的选育提供基因和材料来源。【方法】利用RACE方法克隆得到马铃薯野生种恰柯薯(Solanum chacoense)ScDHNS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通过构建过表达载体pBWA(V)HS-DHNS转化马铃薯栽培种进行功能验证。【结果】ScDHNS 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1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7.34 kD,等电点pI为8.592,具有典型的ECH保守结构域,属于烯酰水合酶超家族成员,在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等植物基因组中都有其同源基因,且存在基因扩张和收缩事件。过表达ScDHNS基因后发现转化株ScDHNS和SGT1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且表达量显著高于马铃薯WT植株。且对应转化植株的总糖苷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马铃薯WT植株,最高可达到364.3 mg/kg,是对照的2.4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cDHNS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结论】马铃薯ScDHNS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糖苷生物碱合成关键基因SGT1的表达,通过β-氧化途径和甲羟戊酸通路协同影响糖苷生物碱的合成,该基因与糖苷生物碱在亚细胞水平上的区室化有重要关系,对于培育低糖苷生物碱的马铃薯品种(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野生种 恰柯薯 ScDHNS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酥配方正交试验优化及品质分析
18
作者 赵红霞 王应强 +2 位作者 高万青 刘洋 任彩红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1期23-27,共5页
以核桃、面粉、黄油、白砂糖、花生碎为主要原料制作核桃酥,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核桃酥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以100 g面粉质量为基准,核桃添加量33%,黄油添加量43%,花生碎添加量5%... 以核桃、面粉、黄油、白砂糖、花生碎为主要原料制作核桃酥,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核桃酥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以100 g面粉质量为基准,核桃添加量33%,黄油添加量43%,花生碎添加量5%,白砂糖添加量26%,焙烤底火160℃,焙烤时间20~25 min,此配方制作出的核桃酥口感优良,颜色纯正,无烧焦或发白现象,形状完整,厚薄均匀,内部酥脆紧实。在20 d内核桃酥的各项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标准,其产品保质期为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酥 感官评价 配方优化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灌木扩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倩 王博 +4 位作者 樊勇明 路雪娇 覃蓓玲 温仲明 李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0-1419,共10页
半灌木扩张频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草地中,显著改变了地上/地下过程。然而,黄土高原半灌木扩张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半灌木(白莲蒿Artemisia sacroorum)扩张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草地的土壤性质和... 半灌木扩张频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草地中,显著改变了地上/地下过程。然而,黄土高原半灌木扩张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半灌木(白莲蒿Artemisia sacroorum)扩张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草地的土壤性质和细菌群落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度和重度半灌木扩张草地具有沃岛效应,即中度和重度半灌木扩张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土壤水分含量(P<0.01)。半灌木扩张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组成(OTUs水平),重度半灌木扩张显著增加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P<0.01),Shannon,Chao1和ACE指数分别增加1.47%~1.80%,4.62%~6.77%和4.39%~6.8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优势门相对丰度和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性质显著相关。冗余分析进一步表明,土壤碱解氮、全氮、水分、有机碳和全磷含量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因子,对土壤群落组成差异的解释方差为39.04%。总体而言,本研究结果提高了我们对黄土高原半灌木扩张影响下土壤细菌群落变化过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灌木扩张 土壤细菌群落 白莲蒿 沃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料作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及基因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春雪 王希 赵春雷 《中国糖料》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在糖料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干旱缺水会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干旱条件下,糖料作物会产生相应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此外,干旱胁迫还会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这些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减... 在糖料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干旱缺水会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干旱条件下,糖料作物会产生相应的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此外,干旱胁迫还会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这些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减轻了糖料作物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所受到的伤害。本文对糖料作物在干旱胁迫下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性的响应以及耐旱调节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阐述,综述文献表明,目前发现的调控糖料作物干旱胁迫的主要基因类型有: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基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基因、AVP1基因及DREB、NAC、WRKY等转录因子基因。可为提高糖料作物耐旱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料作物 干旱胁迫 形态特征 生理生化特性 调节基因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