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驯化沙葱生长及营养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世增 蒋志荣 +2 位作者 马全林 严子柱 贺访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4-97,共4页
通过沙葱驯化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及相关气候因子进行连续两年观测,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驯化沙葱3月中下旬气温〉2.35℃时即开始萌动出苗,4月中旬温度≥9.6℃时进入快速生长期,7~9月份气温≥22℃、降水较集中时... 通过沙葱驯化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及相关气候因子进行连续两年观测,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驯化沙葱3月中下旬气温〉2.35℃时即开始萌动出苗,4月中旬温度≥9.6℃时进入快速生长期,7~9月份气温≥22℃、降水较集中时完成开花结果,11月下旬气温〈0℃时进入休眠期。沙葱刈割后0~8d高生长和粗生长最快,高生长平均达1.6cm/d,10d后生长明显减弱,15d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d后部分叶片丧失功能开始枯黄。驯化沙葱的营养组成同野生沙葱完全相同,但含量发生了变化,常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和水分都呈正向变异。各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和β-胡萝卜素等含量有所下降,呈负向变异,变异系数在9%~2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沙葱 营养成分 物候期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植物霸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小柯 李亚 +2 位作者 李得禄 朱国庆 吴春荣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61-65,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相邻格子法取样,应用扩散系数、平均拥挤度、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数、Cassie.R.M.指标、Morisita指数、负二项参数等指标,对霸王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分布区(L和P两大群落)霸王种群均表现为集群分...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相邻格子法取样,应用扩散系数、平均拥挤度、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数、Cassie.R.M.指标、Morisita指数、负二项参数等指标,对霸王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分布区(L和P两大群落)霸王种群均表现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其聚集强度依分布区和选取样地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排序为:L1>L3>L2>P1>P3>P2;L群落的聚集强度明显高于P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随着霸王自身种子的散落和根茎的繁殖,其种群的聚集程度逐渐增强,群落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 分布格局 聚集分布 民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涛 王继和 +3 位作者 刘虎俊 纪永福 丁峰 袁洪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4-178,共5页
以民勤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上的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活化沙丘不同部位的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活化沙丘的下部、中部、丘顶,到背风坡的中部、下部,再到丘间低地,每一个生境对应着不同的群落... 以民勤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上的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活化沙丘不同部位的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活化沙丘的下部、中部、丘顶,到背风坡的中部、下部,再到丘间低地,每一个生境对应着不同的群落类型。各部位不仅植物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而且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其中丘顶为一年生草本植被构成,而丘间低地处只有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相似性指数表明,从沙丘下部到丘顶再到丘间地,生态因子的差异对物种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了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活化沙丘植被简单,退化严重,需加强保护,防止继续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交错带 活化沙丘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电灌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兰萍 胡小柯 +4 位作者 陈芳 李亚 魏怀东 丁峰 苏万红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在GIS、R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采用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电灌区1987、1991、1999年和2003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总的变化趋势为草地、戈壁、沙地和盐碱地呈减少趋势... 在GIS、R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采用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电灌区1987、1991、1999年和2003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总的变化趋势为草地、戈壁、沙地和盐碱地呈减少趋势;耕地、林地、居民点呈增加趋势,耕地的大幅度增加使得景电灌区的景观基质由1987年的戈壁和草地变为2003年的戈壁和耕地。耕地、戈壁、草地和沙地土地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大,林地、盐碱地和居民点等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小。随着人类对灌区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景观优势度减少,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有所增加。总体上各指数都与人为活动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景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梭梭林生长状况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纪永福 李强民 +7 位作者 张锦春 陈芳 丁峰 王吉金 刘虎俊 王芳琳 刘有军 王功时 《甘肃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6,34,共7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民勤人工梭梭林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上,这3种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占民勤人工梭梭林的97.56%;在丘间平滩地、风蚀残积...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民勤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分布情况和生长状况。民勤人工梭梭林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上,这3种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占民勤人工梭梭林的97.56%;在丘间平滩地、风蚀残积山坡、山前洪积扇和平缓假戈壁也有人工梭梭林分布,但是面积很少。3种主要立地条件下的人工梭梭林保存密度接近,在330株/hm2左右,保存率为26%左右,这主要是梭梭林初植时和生长的前期,立地条件接近的缘故。随着生境条件的变化,梭梭的生长状况明显不同,其中流动沙丘上的梭梭生长最好,主要体现在树体较高大、冠幅大、枝条数量多、新枝生长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立地条件 人工梭梭林 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沙区土壤水分胁迫下四翅滨藜的水分生理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康才周 李毅 +2 位作者 赵明 王玉魁 李昌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777-5780,共4页
在干旱沙区不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观测了叶片水势、叶片水分饱和亏、相对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含量以及叶片保水力等四翅滨藜抗旱水分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关键词 干旱沙区 水分胁迫 四翅滨藜 水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及浓度处理多枝柽柳嫩枝插穗对其扦插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莹花 徐延双 +2 位作者 齐力旺 张盹明 李亚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ABT、IBA和NAA处理多枝柽柳嫩枝插穗进行其扦插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500 mg.L-1的ABT溶液浸泡多枝柽柳嫩枝插穗30 min,可以提高多枝柽柳嫩枝扦插育苗的效果;多枝柽柳是皮孔生根型植物。
关键词 激素 多枝柽柳 嫩枝插穗 扦插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群众节水意识调查与定量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芳 唐进年 方峨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客观评价石羊河流域群众的节水意识,对该流域群众节水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石羊河流域群众节水意识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3层,9个指标。根据各层指标权重,通过模糊... 为客观评价石羊河流域群众的节水意识,对该流域群众节水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石羊河流域群众节水意识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3层,9个指标。根据各层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群众节水意识强、中、差的比例分别为64.54%、23.47%和9.11%,流域大部分群众具有较强的节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意识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胁迫下四翅滨藜的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康才周 赵明 +1 位作者 朱淑婕 谢全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162-9165,9167,共5页
从美国西部引进2年生准常绿灌木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utt)分别定植于含水量不同的陶瓷花盆土壤中,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研究其生长和生物量的分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严重限制了四翅滨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 从美国西部引进2年生准常绿灌木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utt)分别定植于含水量不同的陶瓷花盆土壤中,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研究其生长和生物量的分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严重限制了四翅滨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使单株高度、分枝数、侧根数和叶片数量显著下降,从而导致单株生物量降低,其中轻度土壤水分胁迫平均苗高为47.3 cm,分别是中度、无、重度土壤水分胁迫的1.13、1.31、1.34倍;轻度土壤水分胁迫平均地茎为14.76 mm,分别是中度、无、重度土壤水分胁迫的1.16、1.47、1.50倍;中度、重度和无土壤水分胁迫比轻度土壤水分胁迫的叶干重生物量降低了23.99%、51.76%、47.97%;中度、重度和无土壤水分胁迫比轻度土壤水分胁迫的茎干重生物量降低了15.43%、50.52%、49.59%。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光合产物积累从中下部叶片向中上部叶片转移。各构件生物量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而降低,其变化幅度大小为:侧根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主根生物量,反映了四翅滨藜对土壤水分胁迫响应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翅滨藜 干旱沙区 水分胁迫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中麻黄地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国中 满多清 +1 位作者 王继和 杨自辉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6-11,66,共7页
调查分析表明:河西地区中麻黄主要分布于酒泉市以东,黄河以西的17个县(区)。走廊东段是其集中分布区和主要产区,土壤质地以沙壤土、轻壤土、壤土和风沙土为主,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 g/kg以上生长良好,5~10 g/Kg中等,低于5 g/kg%差;越... 调查分析表明:河西地区中麻黄主要分布于酒泉市以东,黄河以西的17个县(区)。走廊东段是其集中分布区和主要产区,土壤质地以沙壤土、轻壤土、壤土和风沙土为主,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 g/kg以上生长良好,5~10 g/Kg中等,低于5 g/kg%差;越往西去,随着生境恶化,中麻黄渐稀,生长发育渐弱。天然中麻黄种群大多数分布于含盐量低于10 g/kg的土壤上,并随着土壤含盐量上升,分布趋于减少;在以土壤全盐量、pH值及盐离子对中麻黄生物量影响程度的灰色关联分析中,土壤全盐量、pH值和SO42-是主导因子,Ca2+、K++Na+、Cl-、HCO3-、Mg2+关联度较小且相近,对生物量影响相似。中麻黄虽是强旱生植物,在降水量较大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域内生长良好,处于生存竞争中的强者,但在极端干旱区只能生存于较低易积水的区域,且生长微弱,与膜果麻黄、红砂等超旱生植物群落形成明显对比,成为弱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中麻黄 分布 生长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泰石质山坡沙冬青天然种群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淑娟 严子柱 张进虎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对石质山坡天然沙冬青的群落特征、种群密度、株高、冠幅、分枝数、新稍生长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天然沙冬青的种群特征、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有着明显差异;石质山坡沙冬青种群长势顶部优于其他部位,阳坡... 对石质山坡天然沙冬青的群落特征、种群密度、株高、冠幅、分枝数、新稍生长量等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天然沙冬青的种群特征、年龄结构及分布格局有着明显差异;石质山坡沙冬青种群长势顶部优于其他部位,阳坡面优于阴坡面;天然沙冬青种群在阳坡和阴坡顶部呈现均匀分布,而在阴坡中部和底部呈现集群分布;阳坡面和阴坡面沙冬青种群主要为幼树,属稳定性种群,尚未出现严重衰退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石质山坡 天然种群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simeter的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钰 尉秋实 +1 位作者 纪永福 赵明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20-23,28,共5页
人工固沙林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绿洲农田、村落和城镇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随着绿洲区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林出现大面积的衰退和死亡。因此,研究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和水分... 人工固沙林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绿洲农田、村落和城镇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随着绿洲区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林出现大面积的衰退和死亡。因此,研究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和水分平衡对于恢复和重建绿洲防风固沙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制的Lysimeter场的工作基础上,应用其研究结果,探讨了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步骤及Lysimeter场的研究结果在固沙造林树种的选择和造林密度的确定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蒸渗仪 人工固沙林 干旱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