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威市玉米制种优质高产关键技术
1
作者 赵尔旭 李洪霄 刘新华 《中国种业》 2025年第7期194-197,共4页
针对武威市玉米制种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选择合适的制种基地、使用高纯度亲本种子、提升播种质量、配方施肥并注重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密植并控制好父母本比例、准确预测花期并适时调整长势、在必要时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去杂去... 针对武威市玉米制种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选择合适的制种基地、使用高纯度亲本种子、提升播种质量、配方施肥并注重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密植并控制好父母本比例、准确预测花期并适时调整长势、在必要时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去杂去雄质量、积极防治病虫害、果穗站秆扒皮晾晒、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措施,以促进该地区玉米制种实现优质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市 玉米 优质 高产 自交系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壮大可行性分析和对策
2
作者 张登元 王凯 陈丽萍 《中国种业》 2025年第6期36-39,共4页
针对武威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从区位优势、光热资源、耕地质量、水资源配置、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分析了全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需求和未来前景,从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优势、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发... 针对武威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从区位优势、光热资源、耕地质量、水资源配置、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分析了全市制种玉米产业发展需求和未来前景,从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优势、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发展壮大玉米制种产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大力推进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产业现状 可行性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现代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凯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武威市农业资源丰富和农耕历史悠久,发展现代农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归纳,分析了武威市农作物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扶持力度... 武威市农业资源丰富和农耕历史悠久,发展现代农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作物种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归纳,分析了武威市农作物现代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业 农业资源 武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玉米生产中农业废弃物腐熟肥料配施方案
4
作者 李斌 王博 +2 位作者 党敏霞 张金林 杨肃昌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42,共10页
为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减少化肥施用量,以玉米(Zeamays)品种‘京科糯2000’和‘武农科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对照(不施肥或秸秆)、化肥、羊粪、秸秆、秸秆+羊粪,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生长指标、产量及营养成分... 为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减少化肥施用量,以玉米(Zeamays)品种‘京科糯2000’和‘武农科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对照(不施肥或秸秆)、化肥、羊粪、秸秆、秸秆+羊粪,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生长指标、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立玉米栽培最适的有机肥配施方案。结果表明:施用化肥的玉米产量最高,‘京科糯2000’和‘武农科1号’品种分别达到12376.1和12794.3kg·hm^(-2),而施用羊粪也分别达到8824.1和8331.0 kg·hm^(-2),显著高于除施用化肥之外的其他处理(P<0.05)。施用羊粪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较播种前提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所有配施处理的土壤pH均较播种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较播种前都有提高。两个品种干物质含量最高均为94.8%,分别是施用羊粪和化肥的处理;施用化肥的籽粒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淀粉含量以对照最高,‘京科糯2000’和‘武农科1号’分别达到72.1%和72.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粗脂肪含量以施用羊粪的最高,分别为5.24%和4.1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将不同玉米品种各处理的玉米产量和营养成分运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序最高的两个处理均是单纯施用羊粪的处理,两个品种得分分别为0.615和0.552,结合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河西半干旱区应优先选腐熟纯羊粪作为玉米有机高效栽培最适的有机肥配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土壤理化性质 有机栽培 产量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武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海利 毛雨晴 +3 位作者 杨洁琼 刘福忠 任成梁 唐峻岭 《天津农林科技》 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食用菌产业是甘肃省武威市“8+N”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文章概述了甘肃省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提升产能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品牌效益不显著、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食用菌产业是甘肃省武威市“8+N”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文章概述了甘肃省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优势和提升产能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准化生产程度较低、品牌效益不显著、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产业链条、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武威市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产业发展 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
6
作者 李泽山 张国龙 +1 位作者 陈婷 院海英 《上海蔬菜》 2025年第1期91-93,96,共4页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产量及种植品种逐年增加,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给武威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武威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科技创... 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产量及种植品种逐年增加,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给武威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武威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够、产销对接不顺畅、品牌效应发挥不明显等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武威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后劲,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蔬菜产品的种植效益,增强科技创新、提高菜农综合素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增强市场活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蔬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甘肃武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叶部病害研究进展简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军 张新瑞 +1 位作者 张海英 王仕元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3期78-81,共4页
简述了甘草叶部病害尤其是褐斑病和叶斑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展望了甘草叶部病害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今后应加强病原致病机理及甘草抗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甘草 叶部病害 褐斑病 叶斑病 研究进展 简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科12杂交制种父母本行比优化配置及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宜梅 陈丽萍 +3 位作者 赵尔旭 张登元 赵大有 王陆庆 《中国种业》 2021年第8期83-86,共4页
根据武科12的品种特性,对在杂交制种过程中不同父母本行比、栽培模式对制种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模式不同,产量差别也较大,其中70cm半膜覆盖宽窄行种植(A3处理)>全膜覆盖等行距种植(A2处理)>140cm半膜覆盖等行距种植... 根据武科12的品种特性,对在杂交制种过程中不同父母本行比、栽培模式对制种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模式不同,产量差别也较大,其中70cm半膜覆盖宽窄行种植(A3处理)>全膜覆盖等行距种植(A2处理)>140cm半膜覆盖等行距种植(A1处理);在4种父母本行比田间配置下武科12制种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产量表现为行比1∶6>行比1∶7>行比1∶5>行比1∶4,各父母本行比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终确定在母本密度相同时,70cm半膜覆盖宽窄行种植、父母本行比1∶6的配置下武科12制种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武科12 制种 父母本 优化配置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军 杨珍 +2 位作者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 2024年第5期79-82,87,共5页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77和中晚熟品种郑单958的母本LH501、郑58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000株/667m...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77和中晚熟品种郑单958的母本LH501、郑58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000株/667m^(2)、5000株/667m^(2)、6000株/667m^(2)、7000株/667m^(2)、8000株/667m^(2)等5个种植密度和5000株/667m^(2)、6000株/667m^(2)、7000株/667m^(2)、8000株/667m^(2)、9000株/667m^(2)等5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LH501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8000株/667m^(2)时的产量最高,达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58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8000株/667m^(2)时的产量最高,达568.71kg/667m^(2)。因此,2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种植密度 生长特性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华瑞恒祥212的选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登元 陈丽萍 冯宜梅 《中国种业》 2024年第9期108-110,共3页
华瑞恒祥212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甘肃华瑞恒祥种业有限公司以自育系WY431为母本、自育系WY132为父本共同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30034,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生态类型... 华瑞恒祥212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甘肃华瑞恒祥种业有限公司以自育系WY431为母本、自育系WY132为父本共同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30034,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生态类型区种植。该品种具有耐密、宜机收、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等优点。对华瑞恒祥212的育种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密 宜机收 玉米 华瑞恒祥212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地植物与土壤中真菌群落的变化趋势
11
作者 石雨鑫 周冀琼 +8 位作者 孙雨豪 罗鸿兵 陈小军 李娟 兰俊太 白彦波 余鹏程 陈婷 陈孝兵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7-2717,共11页
川藏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区域交通的便捷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三个层面的调查分析,揭示高寒草地植物与土壤中真菌群落在铁路建设干扰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受干扰的天... 川藏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区域交通的便捷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三个层面的调查分析,揭示高寒草地植物与土壤中真菌群落在铁路建设干扰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受干扰的天然草地,铁路沿线草地的植被盖度显著降低,优势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的盖度也显著降低;铁路沿线草地中土壤全氮含量、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优势种丰度皆显著低于未受干扰草地;铁路沿线草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丰度显著高于未受干扰草地,但植物病原-腐生菌(Plant pathogen-plant saprotroph fungi)和植物病原-木质腐生菌(Plant pathogen-wood saprotroph fungi)丰度显著低于未受干扰草地。本研究表明川藏铁路建设对沿线草地植被盖度、群落组成及地下真菌多样性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为在脆弱生态区进行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草地 干扰 植物群落 土壤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土壤修复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柴贵贤 张仲保 《中国果菜》 2018年第12期60-62,共3页
针对武威市古浪移民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病虫危害严重等问题,提出灌溉洗盐、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合理灌溉等措施进行土壤绿色改良;采用选用抗病品种、高温闷棚、嫁接育苗、种子消毒处理、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和科学用... 针对武威市古浪移民区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及病虫危害严重等问题,提出灌溉洗盐、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合理灌溉等措施进行土壤绿色改良;采用选用抗病品种、高温闷棚、嫁接育苗、种子消毒处理、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和科学用药等病虫害防治方法,使病虫害防控达到科学、有效、绿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 土壤改良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垄向栽培模式下日光温室番茄光环境及产量分布特征研究
13
作者 陈婷 任成粱 +3 位作者 李泽山 何翔 院海英 张国龙 《西北园艺》 2025年第9期63-67,共5页
以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向(大行距140 cm,小行距40 cm,株距30 cm)与南北向(对照,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株距45 cm)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栽培模式温室不同位置(北侧、中部、南侧)番茄生长、光环境、品质、产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以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向(大行距140 cm,小行距40 cm,株距30 cm)与南北向(对照,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株距45 cm)栽培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栽培模式温室不同位置(北侧、中部、南侧)番茄生长、光环境、品质、产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番茄生长指标温室北侧栽培行受栽培方式影响差异显著,东西向栽培北侧株高较对照增加7.17%,达144.33 cm,但叶面积比南北向栽培处理减少31.85%,为337.46 cm^(2);50 cm冠层照度东西向显著低于对照。番茄不同冠层处,光合参数除胞间CO_(2)浓度外,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呈南侧>中部>北侧趋势。两种模式单株结果数及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产量空间分布亦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大垄双行 东西垄向 产量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中筋春小麦新品种—武春9号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林成 李斌 +2 位作者 王仕元 刘辉生 罗新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武春9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2年以引进种质永2638作母本、1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中筋春小麦新品种。永2638引自宁夏永宁县繁种育种所,18为自育种质(永434×石1269)×[(中7906×ROBLIN)×... 武春9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2年以引进种质永2638作母本、1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中筋春小麦新品种。永2638引自宁夏永宁县繁种育种所,18为自育种质(永434×石1269)×[(中7906×ROBLIN)×21-27]。该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6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高产优质 农业科学研究院 杂交选育 品种审定 甘肃省 武威市 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后墙叶用枸杞立体基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仲保 陈志叶 +5 位作者 马国江 王仕元 殷稳娜 刘辉生 院海英 杨世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88,共2页
利用日光温室后墙面栽培叶用枸杞,对室内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温室利用率可提高25%~30%,温室内效益增加17%。
关键词 基质栽培 叶用枸杞 日光温室 温室利用率 技术 立体 后墙 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武科8号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宜梅 《中国种业》 2015年第7期30-32,共3页
武科8号是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审定号为甘审玉2013011。为发挥武科8号的生产特性及增产潜力,根据2011-2012年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汇总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等参数对武科8号的... 武科8号是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品种,审定号为甘审玉2013011。为发挥武科8号的生产特性及增产潜力,根据2011-2012年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汇总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等参数对武科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武科8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适合甘肃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武科8号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武农科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登元 冯宜梅 +3 位作者 陈丽萍 王晓武 王凯 赵尔旭 《中国种业》 2023年第12期173-174,共2页
玉米新品种武农科1号是武威市农业科学院2012年以自育系武7112为母本、自育系武088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甘审玉20210027)。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粮饲兼用,适宜在甘肃省晚熟春玉米类... 玉米新品种武农科1号是武威市农业科学院2012年以自育系武7112为母本、自育系武088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甘审玉20210027)。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粮饲兼用,适宜在甘肃省晚熟春玉米类型区推广种植。对武农科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武农科1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武农科1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示范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军 唐峻岭 +2 位作者 李斌 杨珍 王凯 《中国种业》 2020年第8期112-113,共2页
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结论和生产实践,初步总结概括出了一套藜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从藜麦品种、茬口选择、整地要求、施肥水平、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藜麦种植提供技术参数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藜麦 高产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县旱作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军 唐峻岭 +2 位作者 李斌 杨珍 王凯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针对旱作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和生产实践经验,分别从选地整地、茬口选择、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概括出一套适用于旱... 针对旱作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结合多年藜麦试验种植和生产实践经验,分别从选地整地、茬口选择、施肥、划行起垄、覆膜、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概括出一套适用于旱作农业的藜麦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以期为藜麦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促进藜麦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藜麦 双垄沟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品种引进筛选比较试验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军 唐峻岭 +1 位作者 李斌 杨珍 《中国种业》 2021年第3期54-57,共4页
为了寻找适宜天祝藏族自治县土壤、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藜麦品种,将引进的9个藜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测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藜麦品种产量排序依次为陇藜1号>青黑藜2号>青藜2号>... 为了寻找适宜天祝藏族自治县土壤、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藜麦品种,将引进的9个藜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观测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引进藜麦品种产量排序依次为陇藜1号>青黑藜2号>青藜2号>陇藜4号(CK)>白藜2号>青白藜1号>青海都兰白藜3号>红藜麦>黑藜麦,其中陇藜1号、青黑藜2号和青藜2号均较CK显著增产,增产率分别为18.53%、16.95%、7.91%,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相关性分析表明主穗长与侧枝成穗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藜麦的产量主要取决于主枝穗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引进筛选 农艺性状 千粒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