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漳州市龙舌兰组培苗移栽及种植技术
1
作者 林秀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57-59,共3页
分析了龙舌兰适生条件、漳州市气候特点以及龙舌兰组培苗移栽条件,总结了龙舌兰组培苗移栽和种植技术要点,旨在为漳州市龙舌兰的高效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促进漳州市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漳州市 龙舌兰组培苗 移栽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毛叶枣种质在福建漳州的引种表现及评价
2
作者 陈心怡 符喜喜 +3 位作者 张冬敏 黄婉莉 张朝坤 郑诚乐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99,105,共7页
为筛选出适宜福建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毛叶枣种质,以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的“台农13号”“台农11号”“桃蜜”“青龙”“柿子枣”5个毛叶枣种质为试材,对其物候期、植物学特征和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观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 为筛选出适宜福建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毛叶枣种质,以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种的“台农13号”“台农11号”“桃蜜”“青龙”“柿子枣”5个毛叶枣种质为试材,对其物候期、植物学特征和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观测,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引种的5个毛叶枣种质在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699%,综合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青龙”“台农13号”“台农11号”“桃蜜”“柿子枣”。“青龙”综合得分最高,果实综合品质较好,适宜在福建省漳州市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枣 滇刺枣 种质 漳州 引种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红宝石’种子败育机理细胞学研究
3
作者 黄婉莉 张冬敏 +5 位作者 刘俊斌 肖世伟 符喜喜 陈心怡 欧雅姗 张朝坤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8-557,共10页
【目的】通过解析无籽番石榴‘红宝石’种子败育类型的机制,为番石榴无籽果实发育研究和无籽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宝石番石榴(无籽)和‘西瓜’番石榴植株为试验材料,通过花器官形态结构观察、花粉萌发试验、杂交授粉处理... 【目的】通过解析无籽番石榴‘红宝石’种子败育类型的机制,为番石榴无籽果实发育研究和无籽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红宝石番石榴(无籽)和‘西瓜’番石榴植株为试验材料,通过花器官形态结构观察、花粉萌发试验、杂交授粉处理、胚胎胚囊石蜡切片以及胚珠授粉受精检测,探究红宝石番石榴无籽特性及其败育机制。【结果】红宝石番石榴花器官发育完整,不存在缺陷,花药均饱满,充满花粉粒。红宝石花粉萌发率为72.66%,其大部分花粉可萌发出正常的花粉管,花粉育性正常。杂交授粉试验显示,红宝石去雄不授粉处理果实全部脱落,其不具备天然单性结实能力。染色体倍性鉴定红宝石番石榴具有正常的染色体倍性,为二倍体。通过子房及胚囊解剖结构观察发现,红宝石番石榴具有完整的胚珠结构,从开花当天到花后第5天发育正常,此时胚囊状态由球形胚向心形胚发育,当发育至鱼雷形胚时期,胚囊开始出现中空现象。红宝石番石榴在授粉后,精细胞进入胚囊,在授粉后第7天,胚珠开始出现明显的死亡,由于精卵细胞的长期不融合,在授粉后第11天极核降解,珠柄消失,胚珠逐渐瓦解,出现空胚,绝大部分胚珠完全死亡。【结论】红宝石番石榴种子败育类型属于刺激性单性结实,其需要授粉才能形成无籽果实,受精障碍是导致种子败育的根本原因,且在授粉后第7天胚珠开始发生败育,绝大数胚珠在授粉后第11天已完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种子败育 花粉 胚囊 解剖结构 染色体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市以农业科技和金融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滨 徐夏燕 +2 位作者 林文发 吴尚钦 刘俊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8期202-204,共3页
本文对漳州市以农业科技和金融创新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探讨,并从支持科技型特色产业的发展、完善与优化科技服务制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等3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发挥农业科技和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持引领作用,以期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 本文对漳州市以农业科技和金融创新助推乡村振兴进行了探讨,并从支持科技型特色产业的发展、完善与优化科技服务制度、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等3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发挥农业科技和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持引领作用,以期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金融创新 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 福建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炭疽病刺盘孢属种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5
作者 戴瑞卿 曾天宝 +3 位作者 陈淑妹 潘永红 何云燕 赖宝春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5-1850,共16页
【目的】明确引起琯溪蜜柚炭疽病的刺盘孢属种类及其致病力差异,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平和县13个乡镇琯溪蜜柚炭疽病典型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 【目的】明确引起琯溪蜜柚炭疽病的刺盘孢属种类及其致病力差异,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平和县13个乡镇琯溪蜜柚炭疽病典型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结果】共获得350株刺盘孢属真菌,从中选取培养性状有较大差异的58株刺盘孢属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ITS、ACT、TUB2、GAPDH及GS)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其分属于胶胞炭疽菌复合种下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博宁炭疽菌复合种下的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平头炭疽菌复合种下的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magnum复合种下的短孢炭疽菌(C.brevisporum)以及C.orchidearum复合种下的兰花炭疽菌(C.cliviicola)。采用叶片和枝条有伤接种孢子悬浮液法,结果表明,除兰花炭疽菌(C.cliviicola)外的其他5种刺盘孢属真菌都可使琯溪蜜柚叶片和枝条致病,但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附着胞形成率与致病力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分别为0.3733和0.3641,表明菌丝生长速率及附着胞形成率与致病力之间均呈弱相关性。【结论】琯溪蜜柚炭疽病的病原菌有胶孢炭疽菌、果生炭疽菌、喀斯特炭疽菌、短孢炭疽菌、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其中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为病原优势种,果生炭疽菌、喀斯特炭疽菌、短孢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是新病原,证实了福建省琯溪蜜柚炭疽病病原菌具有多样性。不同病原菌的菌丝生长速率及附着胞形成率与致病力均呈弱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炭疽病 刺盘孢属真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农11号”和“台农13号”毛叶枣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对比研究
6
作者 肖世伟 黄婉莉 +1 位作者 张冬敏 张朝坤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6期47-49,67,共4页
为探讨毛叶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理化性状变化,以“台农11号”和“台农13号”为材料,从谢花着果到果实成熟,测定比较两个品种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肉厚度,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进行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为探讨毛叶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理化性状变化,以“台农11号”和“台农13号”为材料,从谢花着果到果实成熟,测定比较两个品种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肉厚度,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进行生长发育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台农13号”和“台农11号”毛叶枣果实分别在花后19周和21周成熟,其生长发育动态略有差别。其中,早熟品种“台农13号”果实横纵径、单果质量和果肉厚度等方面呈双S形生长曲线,而晚熟品种“台农11号”果实则呈抛物线或单S形生长曲线。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不断积累。在成熟阶段,“台农11号”果实维生素C含量迅速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台农13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稳步增长,可滴定酸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枣 果实生长 单果质量 糖分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7
作者 黄婉莉 张朝坤 +2 位作者 张冬敏 符喜喜 陈心怡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为探究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表型性状分离规律,对8个番石榴杂交组合杂种后代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和叶面积遗传优势群体遗传优势率均为负数,表现较强烈的趋小变异遗传倾向。后... 为探究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表型性状分离规律,对8个番石榴杂交组合杂种后代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和叶面积遗传优势群体遗传优势率均为负数,表现较强烈的趋小变异遗传倾向。后代叶形指数均值大部分高于中亲值,群体优势率为正数,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交后代不同单株间的叶片质量性状均出现明显的分离,但后代叶片形状、颜色、上表面光滑程度、基部形状和先端形状主要遗传自亲本,群体遗传频度均大于50%。杂交后代5个叶片质量性状Shannon-Weinner指数(H')为0.69~0.94,叶片颜色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叶先端形状相对较差,叶片形状、叶片上表面光滑程度和叶基部形状处于中等水平。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番石榴杂种后代综合评价和早期鉴定果实优良性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杂交 叶片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花芽分化形态结构及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婉莉 张朝坤 +1 位作者 张冬敏 郑诚乐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7,共8页
为揭示番石榴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红香1号”番石榴为试材,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花芽进行解剖观察,采用HPLC-MS/MS法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其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根据番石榴花器官发育特征将其花芽分化形态建成过程划... 为揭示番石榴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红香1号”番石榴为试材,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花芽进行解剖观察,采用HPLC-MS/MS法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其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根据番石榴花器官发育特征将其花芽分化形态建成过程划分为始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雄蕊成熟期6个时期。随着花芽分化进程,花芽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含量变化规律相似,呈逐渐下降趋势;脱落酸和玉米素核苷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花瓣原基分化期两者含量均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花芽分化过程中,脱落酸/赤霉素、脱落酸/吲哚乙酸、玉米素核苷/赤霉素和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花芽形态始分化期最低,在花瓣原基分化期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推测低水平的花芽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含量有利于番石榴花芽分化,高水平脱落酸和玉米素核苷含量有利于花芽分化,脱落酸/赤霉素、脱落酸/吲哚乙酸、玉米素核苷/赤霉素和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升高与花芽分化诱导有关,促使番石榴向生殖生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花芽分化 解剖结构 脱落酸 赤霉素 吲哚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模式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金文 柯丽娜 +2 位作者 袁滨 赖碧梅 蔡志英 《食用菌》 2012年第6期19-21,共3页
试验以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菌渣及牛粪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成基质栽培双孢蘑菇,同时对一次发酵处理技术及辅料添加种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辅料用过磷酸钙和轻质碳酸钙较好,不可添加石灰;一次发酵时翻堆一次,前后7天即可进床铺... 试验以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菌渣及牛粪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成基质栽培双孢蘑菇,同时对一次发酵处理技术及辅料添加种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辅料用过磷酸钙和轻质碳酸钙较好,不可添加石灰;一次发酵时翻堆一次,前后7天即可进床铺料;杏鲍菇菌渣与牛粪比例1:3时双孢蘑菇产量和菇质最好,与对照相比,增收14.55元/m2,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渣双孢蘑菇 一次发酵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滨 柯丽娜 +2 位作者 刘俊斌 张志鸿 赖碧梅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72-74,共3页
总结漳州市食用菌菌种生产现状、菌种研发与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菌种生产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漳州市 食用菌 菌种 生产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市甘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秋亮 林淑琴 《福建热作科技》 2014年第4期66-69,共4页
对漳州市甘薯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漳州市 甘薯 存在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漳州市早稻新品种区试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建成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引进12个早稻新品种在漳州市进行区试,结果表明,参加2a区试品种:玉香88、金稻138比对照种华优桂99增产达显著或不显著,表现综合性状好;参加1a区试品种:漳香占表现比对照种增产,不显著,中抗稻瘟病,米质外观优,综合性状优良。
关键词 早稻 新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及其种质资源研究——基于对浦城、屏南两县的调查
13
作者 郭炀婕 王松良 何梓彬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现代作物育种的基础材料和农业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中国粮食与农副食品安全具有重大作用。为探讨在现代农作物育种技术转型及社会经济体系变化背景下,福建省粮食作物地方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有效策略,通过对南...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现代作物育种的基础材料和农业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中国粮食与农副食品安全具有重大作用。为探讨在现代农作物育种技术转型及社会经济体系变化背景下,福建省粮食作物地方种质资源多样性保护的有效策略,通过对南平市浦城县与宁德市屏南县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结合对关键利益群体的重点访谈与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了当地谷类、薯类及豆类等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及其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利用情况。针对高产杂交作物组合主导下粮食作物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流失的严峻问题,结合育种专家等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提出了促进福建省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及其种质资源有效保存与合理利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粮食作物地方品种 作物种质资源 浦城县 屏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番荔枝在漳州市引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14
作者 方捷生 张朝坤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期231-233,共3页
阐述了AP番荔枝生物学性状及其在漳州引种表现,介绍了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放,包括定植、整形修剪、产期调控、人工授粉、疏果套袋、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关键词 AP番荔枝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芦荟锦离体再生技术研究
15
作者 林艺辉 陈汉鑫 马馨怡 《福建热作科技》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以健壮的珍珠芦荟锦植株作为材料,对其进行离体再生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添加6-BA的MS培养基最适宜珍珠芦荟锦芽诱导及出锦,不定芽诱导率为17.0%,出锦率为25.3%;在不添加6-BA的MS培养基中,采用纵剖方式将茎尖生长点一切为... 以健壮的珍珠芦荟锦植株作为材料,对其进行离体再生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添加6-BA的MS培养基最适宜珍珠芦荟锦芽诱导及出锦,不定芽诱导率为17.0%,出锦率为25.3%;在不添加6-BA的MS培养基中,采用纵剖方式将茎尖生长点一切为二进行接种的增殖倍数和出锦率都高于常规丛生芽分小丛接种,其增殖倍数提高了0.5倍,出锦率提高了0.6倍;1/2MS生根培养基中添加IBA 0.5 mg·L^(-1)、NAA 1.0 mg·L^(-1)能促进根系生长;采用进口草炭:珍珠岩=4:1基质移栽,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1.3%。该研究结果对于斑锦多肉植物种植资源的保护及其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芦荟 斑锦 离体再生 纵剖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花粉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16
作者 谢晓清 张天翔 +3 位作者 苏金强 林秀香 林秋金 陈小玲 《福建热作科技》 2025年第1期9-11,共3页
为筛选适合西番莲种质‘LY-FZ2110’的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离体萌发法、I2-KI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卡宝品红染色法等7种方法对西番莲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检测方法间存... 为筛选适合西番莲种质‘LY-FZ2110’的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离体萌发法、I2-KI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卡宝品红染色法等7种方法对西番莲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检测方法间存在差异;I2-KI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卡宝品红染色法不能辨别西番莲花粉活力;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活力显著低于离体萌发法、红墨水染色法和蓝墨水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蓝墨水染色法与离体萌发法3种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离体萌发法能直观地反映花粉萌发情况,能真实地反映花粉的活力。综合比较分析,红墨水染色法操作简单、染色迅速、结果准确,可用于西番莲种质‘LY-FZ2110’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花粉活力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T122F菌剂对香蕉的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甘林 陈汉鑫 +5 位作者 杨留水 阮宏椿 杜宜新 石妞妞 陈福如 杨秀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64-2468,共5页
采用室内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T122F菌剂对香蕉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能明显促进香蕉生长,主要表现为香蕉株高、假茎周长、叶片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菌剂的施用还能显著提高香蕉内生细菌数量、叶片耐... 采用室内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T122F菌剂对香蕉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能明显促进香蕉生长,主要表现为香蕉株高、假茎周长、叶片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菌剂的施用还能显著提高香蕉内生细菌数量、叶片耐菌能力和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300倍液处理下,从香蕉苗根部分离到的菌量为299.75×103 cfu/g FW,是对照的7.16倍,而从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菌量则是对照的2.20倍。此外,经菌剂处理的香蕉根际土壤水浸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香蕉枯萎病 香蕉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束顶病的研究 Ⅰ.病害的发生、流行与分布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仲驹 林奇英 +3 位作者 谢联辉 陈启建 郑国璋 吴黄泉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香蕉束顶病广泛分布于福建省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及龙岩等地(市)所辖的大部分县(市)的香蕉产区,达23个县(市、区)之多,分布北界已达福州,且有继续向西、向北推移之势。发病率因地区、年份不同以及是否采取防治措施等而有差异,... 香蕉束顶病广泛分布于福建省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及龙岩等地(市)所辖的大部分县(市)的香蕉产区,达23个县(市、区)之多,分布北界已达福州,且有继续向西、向北推移之势。发病率因地区、年份不同以及是否采取防治措施等而有差异,从零星发病至30%—50%不等,严重者达70%-80%,甚至不得不毁园再植或改种其它作物。该病发生一般以4~6月份最烈,系发病高峰期。病害发生的轻重与品种类型、蕉苗质量、种植年限、生育龄期、蕉蚜数量、栽培管理措施、气候、土壤和地理位置等均有关系。大量种植带病蕉苗是病区迅速扩展的直接原因;介体蕉蚜活动猖獗和管理粗放是病害严重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 流行 香蕉 束顶病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菁瑛 万学锋 +3 位作者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张武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以白及近成熟蒴果为材料,无菌播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非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了播种法、播种量、贮藏法、光照及添加物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结果表明:白及种子适宜采用5×10~3粒·mL^(-1)密... 以白及近成熟蒴果为材料,无菌播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非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了播种法、播种量、贮藏法、光照及添加物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结果表明:白及种子适宜采用5×10~3粒·mL^(-1)密度悬液法播种于MS培养基上,并在播种后前14d进行黑暗培养,萌发率达93%。添加10%土豆泥或椰汁能有效提高萌发率,促进原球茎的生长。塑料袋包装低温贮藏利于白及种子保存,贮藏60d仍有一半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种子 非共生培养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香蕉试管苗的质量和生产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晓英 连雯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05-409,共5页
将增殖芽的继代培养控制在6—7代,对培育优质的香蕉试管苗具有重要作用.而通过对培养基进行筛选简化、改进接种方法、改变光照和改变移植棚等措施,能降低污染率,并能显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改进后的方法,生产10万香... 将增殖芽的继代培养控制在6—7代,对培育优质的香蕉试管苗具有重要作用.而通过对培养基进行筛选简化、改进接种方法、改变光照和改变移植棚等措施,能降低污染率,并能显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改进后的方法,生产10万香蕉试管苗,总成本可降低4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试管苗 继代 移苗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