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加入OIV:葡萄酒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华 王华 刘世松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4,共8页
2024年11月14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正式接受中国加入OIV的申请。这意味着在一年内,通过中国主管部门的批准后,中国将成为OIV的正式成员国。在回顾中国与OIV的历史渊源、阐述OIV在世界葡萄酒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本文深入... 2024年11月14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正式接受中国加入OIV的申请。这意味着在一年内,通过中国主管部门的批准后,中国将成为OIV的正式成员国。在回顾中国与OIV的历史渊源、阐述OIV在世界葡萄酒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加入OIV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中国加入OIV能够提升中国葡萄酒的国际地位与认可度、为中国葡萄酒产业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同时可助力中国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推广。然而,加入OIV后,中国葡萄酒将面临着标准化要求更为严格、市场竞争加剧、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要求提高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关税对等、以技术创新引领未来、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等应对策略,以及在产品属性、产业发展、质量标准与监管、贸易促进、人才培养与科技支持、文化推广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OIV 葡萄酒 机遇 挑战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芝罘区居民身体活动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裕玺 林杨 +2 位作者 王筠慧 张彬彬 王玖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目的 通过对烟台市芝罘区常住居民身体活动现状的分析,了解影响身体活动水平的因素及其与慢性病的关联,为相关部门制定身体活动指南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芝罘区2412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 目的 通过对烟台市芝罘区常住居民身体活动现状的分析,了解影响身体活动水平的因素及其与慢性病的关联,为相关部门制定身体活动指南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芝罘区2412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运动和静态时间、慢性病情况等。利用SPSS 22.0软件,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多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对居民的身体活动水平影响因素及其与慢性病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 芝罘区常住居民身体活动水平达标率为33.2%,其中男性身体活动达标率为37.2%,高于女性的29.6%;从事动态职业的人群身体活动达标率为38.3%,高于离退休人员的32.1%,从事静态职业的人群身体活动达标率最低,为28.4%;常住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总量达标率较低,且休闲性身体活动水平较低,一天内千步当量不合格比例较高;高年龄组达标率高于低年龄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职业、体重等都是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体力活动较多的职业为身体活动达标的有利因素;身体活动水平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有关联,是保护因素。结论 烟台市芝罘区常住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总体达标率低,应适当增加娱乐休闲时间的体力活动,减少静坐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水平 LOGISTIC回归 影响因素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IT-143-A抗肝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欢 张冠青 +1 位作者 周玲 徐茂磊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0-717,共8页
目的探究海洋链霉菌DH-012次级代谢物IT-143-A的抗肝细胞癌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细胞增殖检测、细胞克隆形成以及细胞形态观察探究IT-143-A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转录组学分析、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IT-143-... 目的探究海洋链霉菌DH-012次级代谢物IT-143-A的抗肝细胞癌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细胞增殖检测、细胞克隆形成以及细胞形态观察探究IT-143-A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转录组学分析、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IT-143-A对HepG2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使用转录组学分析、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IT-143-A对HepG2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针对转录组数据分析IT-143-A对HepG2细胞其他方面的影响。结果IT-143-A可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P<0.05),并显著抑制HepG2克隆形成能力(P<0.01);侵袭运动相关基因聚类热图显示IT-143-A作用影响HepG2细胞侵袭运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低浓度IT-143-A能够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P<0.05);ROS相关基因的聚类热图显示IT-143-A影响HepG2细胞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显示IT-143-A显著诱导HepG2细胞ROS水平上升(P<0.05);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显示IT-143-A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P<0.05)。结论海洋链霉菌DH-012次级代谢产物IT-143-A具有抗肝癌作用,其通过影响HepG2细胞克隆形成、侵袭运动,诱导HepG2细胞ROS水平上升和凋亡发挥抗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链霉菌 IT-143-A 肝细胞癌 ROS 细胞凋亡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脱羧酶的进化和异源表达对罗伊氏乳杆菌草酸盐降解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牛冬玉 孔令慧 +1 位作者 刘向勇 秦加阳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2,共7页
为了开发能够治疗或辅助治疗高草酸尿症的益生菌,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的草酸脱羧酶(OXDC)进行蛋白质进化,并在罗伊氏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Q35中异源表达野生型OXDC和2个预测催化常数更大的突变型OXDC-M5... 为了开发能够治疗或辅助治疗高草酸尿症的益生菌,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的草酸脱羧酶(OXDC)进行蛋白质进化,并在罗伊氏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Q35中异源表达野生型OXDC和2个预测催化常数更大的突变型OXDC-M5和OXDC-M10,比较基因工程菌株在生长体系和全细胞转化体系中降解草酸盐的能力。结果表明:突变型、野生型OXDC的表达均能显著提高罗伊氏乳杆菌的草酸铵降解能力,且OXDC-M10表达菌株L_(3)的降解能力最强;生长体系中培养24 h,菌株L_(3)的草酸盐降解率为45%,比对照菌株的高52.03%,比野生型OXDC表达菌株L_(1)的高12.78%;转化体系中培养4 h,菌株L_(3)的草酸盐降解率为46.56%,比对照菌株的高23.24%,比野生型OXDC表达菌株L_(1)的高21.25%,利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罗伊氏乳杆菌Q35的草酸盐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进化 草酸盐降解 异源表达 罗伊氏乳杆菌 草酸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H-012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5
作者 刘硕 郝敏 +4 位作者 黄倩倩 鲁兆辰 谢则平 韩乐琳 郭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1-709,共9页
目的发现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H-01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潜在药用价值。方法对Streptomyces sp.DH-012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运用antiSMASH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预测与分析。采用大孔树脂、正相... 目的发现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H-012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潜在药用价值。方法对Streptomyces sp.DH-012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运用antiSMASH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预测与分析。采用大孔树脂、正相硅胶柱、ODS反相硅胶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ESIMS)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H-012的全基因组大小为8107437 bp,其中含有6673个编码基因,通过antiSMASH分析预测到40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从该菌株的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杀粉蝶霉素类(piericidins)化合物:piericidin A(1)、piericidin B(2)、IT-143-A(3)、IT-143-B(4)、SN-198-D(5)和iakyricidin A(6)。其中,化合物1、3~5显示出对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菌)的抑制活性。结论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DH-012中分离得到6个已知的杀粉蝶霉素类化合物,该菌株含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具有合成新型生物活性分子的潜力,在天然产物发现和药物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链霉菌 全基因组测序 杀粉蝶霉素类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华葡萄与葡萄酒学术思想研究:传承、创新与科学驱动
6
作者 刘世松 李记明 房玉林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李华是我国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奠基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从事葡萄与葡萄酒学研究工作40多年,牵头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致力于将葡萄与葡萄酒学科建设与中国产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从土地到餐桌的中国葡萄与葡萄酒学科理论研究体... 李华是我国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科奠基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从事葡萄与葡萄酒学研究工作40多年,牵头创办了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致力于将葡萄与葡萄酒学科建设与中国产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从土地到餐桌的中国葡萄与葡萄酒学科理论研究体系。其学术研究集中于葡萄与葡萄酒学理论及实践应用、生态赋能与三产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构建的葡萄与葡萄酒学科理论体系破解了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创新的栽培管理模式突破了资源环境约束,引领的酿造技术变革重塑了行业竞争格局,搭建的葡萄酒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葡萄酒产业全球智慧共享与合作。其学术思想不仅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复兴提供了理论支撑,更为中国迈向世界葡萄酒强国奠定了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华 葡萄与葡萄酒学 学术思想 科学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0年烟台市芝罘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及流行趋势研究
7
作者 陈裕玺 汤一帆 +2 位作者 王筠惠 张彬彬 王玖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6,共5页
目的综合描述分析芝罘区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为芝罘区以及烟台市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疾病负担。方法利用芝罘区疾控中心收集的2010—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使用发病率、死亡率评估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利用... 目的综合描述分析芝罘区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为芝罘区以及烟台市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疾病负担。方法利用芝罘区疾控中心收集的2010—202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使用发病率、死亡率评估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excel模板和DismodⅡ软件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DALY率等疾病负担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计算出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结果2010—2020年芝罘区恶性肿瘤合计的DALY为166192.75人年,DALY率为199.02‰,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主要来自YLL,占DALY的74.70%。结论芝罘区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相关部门仍需完善恶性肿瘤的登记报告,通过公益宣讲的方式提高人群知识掌握率,加大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力度,推进癌症早诊早治的进展,减少早逝带来的疾病负担,完善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疾病负担 Joinpoin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
8
作者 赵衍朴 杨小雨 +3 位作者 于惠康 杨雪玲 杨春华 田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299,共7页
目的研究正常和高脂饮食情况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并探讨VEGF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设置4个实验组:正常饮食VEGFB^(+/+)及VEGFB^(-/-)组,高脂饮食VEGFB... 目的研究正常和高脂饮食情况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在维持骨骼肌质量中的作用,并探讨VEGFB与成纤维生长因子(FGF)信号通路之间的串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设置4个实验组:正常饮食VEGFB^(+/+)及VEGFB^(-/-)组,高脂饮食VEGFB^(+/+)及VEGFB^(-/-)组;获取24周龄小鼠骨骼肌,称重;采用基因表达关联分析和qPCR实验探究骨骼肌中FGFs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饮食条件下VEGFB缺失均会导致小鼠骨骼肌质量下降;正常饮食条件下,VEGFB^(-/-)小鼠骨骼肌中8个FGFs表达水平下调,其中6个为旁分泌FGFs;高脂饮食条件下,VEGFB^(-/-)小鼠骨骼肌中11个FGFs表达水平下调,其中8个为旁分泌FGFs。结论骨骼肌中VEGFB可通过FGFs网络参与维持骨骼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成纤维生长因子 基因敲除小鼠 高脂饮食 FGF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抑制剂在治疗肾癌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钱含旭 赵亚烜 +1 位作者 杨阳 张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在治疗肾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部分肾癌病人对这类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天然耐药性,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获得性耐药,导致...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在治疗肾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部分肾癌病人对这类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天然耐药性,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获得性耐药,导致治疗效果受到限制。小分子抑制剂耐药仍是肾癌治疗中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近年来,随着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他靶向药物、纳米粒子递送以及化学合成优化等方法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这些手段为提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肾癌治疗中的效果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肾癌研究中常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其产生耐药的机制与改善耐药性的潜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耐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血管新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及关键蛋白
10
作者 盖鑫冉 徐佳爱 +3 位作者 车虹昱 王祥 杨春华 齐东来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5,共6页
目的 研究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寻找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蛋白。方法 选择在体外培养1年和2年的T-MYCN细胞(分别为T-MYCN Y1细胞和T-MYCN Y2细胞),组成后续实验的T-MYCN Y1组和T-MYCN Y2组细胞。WER... 目的 研究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细胞特征,寻找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蛋白。方法 选择在体外培养1年和2年的T-MYCN细胞(分别为T-MYCN Y1细胞和T-MYCN Y2细胞),组成后续实验的T-MYCN Y1组和T-MYCN Y2组细胞。WERI-Rb-1细胞系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获得,作为成熟RB对照组(WERI-Rb-1组);未经处理的人正常视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将细胞按照每孔1×10~4个细胞接种于24孔板,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集图像;在接种后第4、8、12天进行细胞计数。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和视锥细胞标记物L/M opsin的表达;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YCN、CCNB1、CDK1、SYK和RXRγ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各组细胞间蛋白表达谱差异并筛选关键调控基因;采用慢病毒敲低OTX2表达后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结果 生长曲线显示,在体外培养第12天,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数量分别为(59.17±4.01)×10~4个、(85.14±4.54)×10~4个、(100.73±1.99)×10~4个(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Ki67和L/M opsin阳性细胞率均增加(均为P<0.001)。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的MYCN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01),CCNB1和CDK1 mRNA相对表达量亦均升高(均为P<0.01)。与对照组相比,T-MYCN Y1组细胞的SYK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RXRγ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的SYK、RXRγ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富集到蛋白质复合体组装和线粒体等通路;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富集到碳代谢、代谢途径和脂肪酸降解等通路。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均显示,OTX2在WERI-Rb-1组细胞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T-MYCN Y2组细胞,T-MYCN Y1组细胞最低。qRT-PCR结果显示,在T-MYCN Y1组、T-MYCN Y2组和WERI-Rb-1组细胞中,与空载对照组相比,OTX2敲低组的OT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均为P<0.05);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在三组细胞中敲低OTX2后,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MYCN过表达诱导的视网膜肿瘤发展过程中,细胞逐渐呈现出与WERI-Rb-1细胞类似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特征;OTX2在MYCN扩增或高表达RB的生长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OTX2可能成为治疗RB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MYCN WERI-Rb-1 蛋白质组学 OT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 T MR GluCEST成像评估抑郁症模型鼠疗效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张洁 聂泰明 +5 位作者 郑蕾 黄德龙 徐洋洋 齐凯 张树平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抑郁样行为,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氟西汀(fluoxetine)给药组(CUMS-fluoxetine)。每组12只大鼠。采用糖水偏爱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ming test,FST)及旷场测试(open field test,OPT)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使用7.0 T小动物核磁共振扫描仪采集T2WI及GluCEST序列,用Matlab软件测定海马区Glu相对浓度值。将CUMS组与正常对照组、CUMS-fluoxetine组与CUMS组分别比较,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评估给药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糖水偏爱率降低、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延长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减少,CUMS-fluoxetine组糖水偏爱率提高、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减少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增加。(2)GluCEST测定值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UMS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升高(左侧P<0.001,右侧P=0.014);与CUMS组相比,CUMS-fluoxetine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减低(左侧P=0.002,右侧P=0.025);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左、右侧海马区Glu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UMS-fluoxetine组海马区Glu浓度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7.0 T MR GluCEST成像技术能够无创性定量反映抑郁症模型鼠治疗前后双侧海马区Glu浓度变化,为临床评估抑郁症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 海马 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素对不同葡萄多倍体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牧青 马岩 +2 位作者 谢洁 韩宁 代玲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采用不同浓度(100、250、500 mg·L^(-1))秋水仙素延时处理(1、2、3 d后再培养6个月)砧木葡萄‘5BB’的不定芽、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以选出适于后续试验的外植体类型。数据显示,选用不定芽作为外植体较为合适,秋水仙素处理后成... 采用不同浓度(100、250、500 mg·L^(-1))秋水仙素延时处理(1、2、3 d后再培养6个月)砧木葡萄‘5BB’的不定芽、胚性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以选出适于后续试验的外植体类型。数据显示,选用不定芽作为外植体较为合适,秋水仙素处理后成苗时间用时最短,为5周,而胚性愈伤和体细胞胚成苗用时分别为22周、20周。进而沿用相同秋水仙素浓度梯度处理‘红宝石无核’‘金星无核’‘阳光玫瑰’‘白奥林’和‘藤稔’葡萄的不定芽,并检测秋水仙素对‘红宝石无核’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加倍效果及对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秋水仙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时,不定芽存活率越低,秋水仙素处理显著延缓植株再生速度;且处理后的各品种间亦显示出不同差异,处理后1~2个月,‘金星无核’和‘白奥林’存活率快速下降,而‘红宝石无核’‘阳光玫瑰’和‘藤稔’葡萄存活率下降明显较为缓慢。同时,秋水仙素处理后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出现不同水平的加倍,并表现为外观上的差异,即具有112条染色体的多倍体葡萄植株叶片大小、叶绿素相对含量、节间长度、根系质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对照植株;虽然染色体数目增加的植株茎粗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但植株叶片的气孔大小高于对照,气孔密度却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秋水仙素 多倍体 倍性分析 形态特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超微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刘文波 高贝贝 +1 位作者 宋晓冬 王晓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682,共6页
本研究探讨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球滤过屏障(GFB)的超微结构变化。1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分别采用常规透射电镜技术和硝酸镧示踪技术观察GFB的超微结构变化。Sham组电镜下可见GF... 本研究探讨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球滤过屏障(GFB)的超微结构变化。1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分别采用常规透射电镜技术和硝酸镧示踪技术观察GFB的超微结构变化。Sham组电镜下可见GFB三层结构完整,有孔内皮细胞紧贴于基底膜(GBM)内侧,GBM厚度均匀,足细胞足突呈栅栏状紧贴在GBM外侧,足突间裂孔隔膜清晰可见;IRI组电镜下可见广泛性足突融合,裂孔消失,融合的足突间封闭连接取代了裂孔隔膜,足细胞表面出现大量微绒毛,局部GBM不规则增厚,并出现分层和断裂,足细胞足突从GBM脱离,造成GBM外侧裸露,导致GFB结构不完整。Sham组硝酸镧示踪法电镜下可见大量镧盐颗粒沉积于内皮窗孔和GBM内疏层,少见镧盐颗粒穿过GBM致密层和外疏层进入到肾小囊腔;IRI组硝酸镧示踪法电镜下可见大量镧盐沉积于内皮窗孔和GBM各层,并有部分镧盐颗粒进入肾小囊腔。研究结果表明肾IRI可破坏GFB的完整性,导致GFB通透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小球滤过屏障 肾小球基底膜 硝酸镧示踪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葡萄酒产业创新升级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世松 张莉 +1 位作者 菅蓁 张晓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2013年以来,我国葡萄酒产销量连续下滑,葡萄酒产业一直处于调整与变革态势。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内一度呈现引领发展的态势,但是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制约,烟台葡萄酒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2013年以来,我国葡萄酒产销量连续下滑,葡萄酒产业一直处于调整与变革态势。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内一度呈现引领发展的态势,但是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和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制约,烟台葡萄酒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提质增效任务艰巨,亟须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烟台葡萄酒产业存在的问题,探究烟台葡萄酒全产业链综合施策路径,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提升产业布局、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打造高端沟通平台、聚焦文化引领建设等举措,实现推动葡萄酒全产业链创新升级。这对于加速推进烟台葡萄酒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引导产城融合、链式发展,提高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新优势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烟台葡萄酒产业 创新升级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核心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晓俊 倪飞雪 徐玉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618,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糖尿病肾病(DKD)核心基因,探究DKD的治疗靶点,讨论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提取GEO数据库(GSE30528,GSE47183)DKD患者肾小球转录组表达数据矩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筛选,鉴定出核心差异基...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糖尿病肾病(DKD)核心基因,探究DKD的治疗靶点,讨论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提取GEO数据库(GSE30528,GSE47183)DKD患者肾小球转录组表达数据矩阵,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筛选,鉴定出核心差异基因,对核心差异基因进行基因表达与富集分析(GSEA),预测有效靶点。结果通过对DKD mRNA表达矩阵的筛选和鉴定,共筛选出5个核心基因,其中C1orf21、NPHS1表达显著下调,CD48、COL1A2、TGFBI表达上调,研究得知,NPHS1、CD48与免疫差异、细胞间交流及细胞表面相互作用等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SEA分析及药物靶点与miRNA预测显示,这些差异基因可能对DK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该研究筛选的核心基因与DKD具有显著相关性,有可能作为糖尿病治疗有效标志物,为DKD的治疗与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GEO数据库 转录组 生物信息学 基因筛选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离子分析川陈皮素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
16
作者 李喆 王雨晴 +5 位作者 吴冬雪 李双凤 李亚男 王少平 张加余 代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0-1809,共10页
目的基于特征离子分析川陈皮素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方法10只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组,分别灌胃给予川陈皮素0.5%CMC-Na混悬液(250 mg/kg)和0.5%CMC-Na溶液,采集血浆、尿液和粪便,固相萃取法前处理,进行UHPLC-HRMS分析。根据诊断产... 目的基于特征离子分析川陈皮素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方法10只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组,分别灌胃给予川陈皮素0.5%CMC-Na混悬液(250 mg/kg)和0.5%CMC-Na溶液,采集血浆、尿液和粪便,固相萃取法前处理,进行UHPLC-HRMS分析。根据诊断产物离子、色谱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和中性丢失碎片对代谢物进行系统描述,以-CH_(3)(m/z 15)特征离子为诱饵,在代谢物数据集中获得准确的代谢物。结果共鉴定出64个代谢物,主要代谢途径为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氢化及其复合反应。结论本实验阐明了川陈皮素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代谢产物 特征离子 UHPLC-H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ome Sequencing,Probiotic Analysis,and Oxalate Degradation Modification of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Q35
17
作者 NIU Dong-Yu KONG Ling-Hui +1 位作者 LIU Xiang-Yong QIN Jia-Ya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5-1595,共11页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is a microbe intricately linked to humans and animal health.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its safety and potential benefits is imperative prior to its application in human and animals.In this in...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is a microbe intricately linked to humans and animal health.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its safety and potential benefits is imperative prior to its application in human and animals.In this investigation,we perform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encompassing genome sequencing,genomic analysis,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L.reuteri Q35,an exceptionally proficient producer of reuterin.Th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spans 2145158 bp with a GC content of 38.9%and encompasses 2121 genes.Initial identification of antibiotic-resistant genes,virulence factors,and toxin-coding genes in the genome substantiated the strain’s low-risk status.Subsequent tests for antibiotic resistance,acute oral toxicology,and hemolysis further confirmed its elevated safety level.The genome of L.reuteri Q35 was found to contain genes associated with adhesion and stress tolerance.Following exposure to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and bile salt,the strain exhibited a higher survival rate and demonstrated a strong scavenging ability for hydroxyl free radicals in antioxidant capacity tests.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L.reuteri Q35 possesses unique probiotic properties.Additionally,the genome of strain Q35 harbors three truncated oxaloyl-CoA decarboxylase genes(oxc1,oxc2 and oxc3),overexpression of which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mmonium oxalate degradation from 29.5%to 48.8%.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at L.reuteri Q35 exhibits both favorable safety characteristics alongside beneficial properties,making it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reating metabolic disorders such as hyperoxalu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genomic analysis SAFETY probiotic oxalate degra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诱导酵母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小华 孙业盈 +3 位作者 卞伟华 许聪 武玉永 刘向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5-69,共5页
以酿酒酵母为研究材料,分析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CR)对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处理后酵母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氧升高、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细胞... 以酿酒酵母为研究材料,分析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CR)对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处理后酵母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氧升高、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细胞核裂解,发生细胞凋亡;外源添加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过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1和缺失YCA1基因,均可以显著降低CR诱导的酵母细胞凋亡。以上结果说明,CR可以诱导ROS和Yca1p依赖的酵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 刚果红 酿酒酵母 细胞凋亡 细胞壁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垣芳 修金霞 +2 位作者 赵峰 李祖成 郑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6-970,共5页
考察樱桃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樱桃叶黄酮在医药、食品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樱桃叶中提取黄酮,体外检测樱桃叶黄酮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发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脂质... 考察樱桃叶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樱桃叶黄酮在医药、食品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樱桃叶中提取黄酮,体外检测樱桃叶黄酮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发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樱桃叶黄酮对·OH和O2-·具有清除作用,且呈现质量浓度依赖性,30μg/mL的黄酮溶液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5.67%和72.45%,并且对·OH的清除能力优于维生素C;樱桃叶黄酮对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过氧化氢(H2O2)诱发红细胞氧化溶血具有抑制作用,当终质量浓度为30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79.82%和75.54%。表明樱桃叶黄酮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叶 黄酮 抗氧化活性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淋巴液和血液中Th17细胞百分率升高及IL-23、IL-17的表达增加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茵茵 冯学斌 +2 位作者 王跃嗣 赵磊 韩亭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1-1284,1287,共5页
目的验证免疫反应能否改变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中CD4+IL-17+Th17细胞数量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的表达。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血液和淋巴液中CD4+IL-17+Th17细胞百分率,ELISA检测血液和淋巴液上清中IL-17、IL-23水平,实时... 目的验证免疫反应能否改变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中CD4+IL-17+Th17细胞数量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的表达。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血液和淋巴液中CD4+IL-17+Th17细胞百分率,ELISA检测血液和淋巴液上清中IL-17、IL-2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淋巴液和血液中IL-23 p19 mRNA表达。结果末次激发后各时间点(0、24、48h)收集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培养18 h,探讨哮喘模型中细胞因子产生和CD4+IL-17+Th17细胞变化的影响。哮喘组淋巴液和血液MNC的体外培养体系中CD4+IL-17+Th17细胞百分率和IL-23 p19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另外,各组淋巴液MNC的CD4+IL-17+Th17和IL-23 p19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液(P<0.05)。各组淋巴液上清IL-23、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血液(P<0.05),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的细胞因子和体外培养体系中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哮喘促使Th17细胞的增殖和释放IL-23、IL-17,可能与其在血液和淋巴液中发挥不同的免疫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L-23 CD4+IL-17+Th17细胞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