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忠学 周锦红 +4 位作者 孙松 季文斌 陆文彬 黄金标 刘玲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及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结果中晚期妊...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及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16例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同时应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治疗。结果中晚期妊娠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增长,分支明显增多增粗卷曲,与妊娠月龄成正比,胎盘血供丰富。15例术后平均4.5h胎儿及其附属组织娩出,无产后出血。1例孕26周中央型前置胎盘因引产失败(合并瘢痕子宫,有宫颈性难产史),栓塞术后6d行剖宫取胎术,术中出血约100ml。术后平均32.4d恢复月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晚期妊娠前置胎盘出血引产疗效可靠,保留生育功能,有促进引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中晚期妊娠 前置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2
作者 江国斌 方红燕 蔡建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指导甲状腺癌的淋巴清扫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有多种。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技术在胃癌、乳腺癌及结肠癌中有一定的研究,但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甲状腺癌前...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指导甲状腺癌的淋巴清扫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方法有多种。纳米碳混悬液示踪前哨淋巴结技术在胃癌、乳腺癌及结肠癌中有一定的研究,但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碳混悬液示踪甲状腺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纳米碳混悬液对4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结果:纳米碳标示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总成功率为93.0%,其准确率为60.5%~88.4%,灵敏度为92.9%。结论:使用纳米碳标示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甲状腺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并且这种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混悬液 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细六 刘素芝 +2 位作者 周元林 朱宗亚 李卫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3-725,共3页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动态变化及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腹腔注射制作大鼠SE模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酶联免疫吸附法(...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动态变化及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腹腔注射制作大鼠SE模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地西泮干预组、实验组SE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及脑组织中NSE、IGF-1水平。结果:(1)实验组大鼠在SE发作后6h,血清和脑组织NSE水平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并持续至SE发作后1周。实验组除1h组外各时间点血清及脑组织NSE浓度比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明显升高(P<0.05)。(2)实验组大鼠血清IGF-1水平在24h后降低,1周内持续降低,实验组血清NSE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组织IGF-1水平在大鼠SE发作后12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1周后趋于正常,实验组血清、脑组织IGF-1动态变化与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之间血清及脑组织NSE、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后存在明显脑损伤,SE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SE水平变化趋势一致,而血清IGF-1变化趋势与脑组织中IGF-1变化趋势刚好相反,NSE、IGF-1可能为临床SE诊断、评价严重程度、预测预后提供一项敏感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穿刺法建立腹膜后腔的技术改进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方浒 张文刚 +5 位作者 朱汝健 李飞平 卢子文 俞洪元 王天济 丁崇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901-903,共3页
目的改进腹膜后腔的建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6月~2007年2月,对86例后腹腔镜手术采用直接穿刺法建立腹膜后腔并完成手术,术中将第1个穿刺点位置改进为腋中线髂嵴上1~2cm,以Veress针穿过腰背筋膜的突破感判断穿刺深度,并... 目的改进腹膜后腔的建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6月~2007年2月,对86例后腹腔镜手术采用直接穿刺法建立腹膜后腔并完成手术,术中将第1个穿刺点位置改进为腋中线髂嵴上1~2cm,以Veress针穿过腰背筋膜的突破感判断穿刺深度,并自行设计水囊扩张后腹膜腔。结果8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建立腹膜后腔时间5~13min,平均8min,仅1例水囊破裂。手术时间23~22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10~160ml,平均40ml,均无腹膜、腰大肌等损伤,无trocar旁漏气。轻度皮下气肿8例,术后1~2d内吸收。住院时间4~25d,平均9d。79例随访2~18个月,平均8·6月,未见并发症。结论改进的直接穿刺法建立腹膜后腔,简单、省时、安全、效果好,手术操作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后腹膜间隙 腹膜后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切口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书旺 董米连 +2 位作者 杨磊磊 廖伟 方承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2009年5月-2012年10月,对35例超低位直肠肿瘤经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瘤下极距肛门2.6-4.2 cm,平均3.9 cm,瘤体直径2.5-3.7 cm,平均3.2 cm.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20 min,平均185 m... 2009年5月-2012年10月,对35例超低位直肠肿瘤经腹腔镜联合骶尾部入路行直肠癌根治术,肿瘤下极距肛门2.6-4.2 cm,平均3.9 cm,瘤体直径2.5-3.7 cm,平均3.2 cm.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220 min,平均185 min.术中出血40-110 ml,平均8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16-60 h,平均46 h.术后排便次数3-5次/d.无吻合口漏发生.骶尾部切口感染3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期2例,ⅡA期9例,ⅡB期15例,Ⅲ期9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瘤19例,中分化腺瘤12例,低分化腺瘤4例.下切缘镜下均为阴性,肿瘤距下切缘距离2-4.5 cm,平均3.9 cm.术后随访3-30个月,中位时间20.3月,无吻合口及盆腔复发,排便功能恢复均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括约肌间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直肠癌 保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欣 米玉成 +4 位作者 樊树峰 耿才正 丁建荣 王冬女 鄢广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患者11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并按Mink和Fischer方法进行分级。结果:113个膝关节中Ⅰ级损伤15个,Ⅱ级损伤29个,Ⅲ级损伤69个(经关节镜证实),其中14个为盘状半月...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患者11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并按Mink和Fischer方法进行分级。结果:113个膝关节中Ⅰ级损伤15个,Ⅱ级损伤29个,Ⅲ级损伤69个(经关节镜证实),其中14个为盘状半月板。结论:MRI对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及临床意义,可以清晰地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和位置及其信号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目前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胫骨 磁共振成像 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曹绍岐 孟小芹 +2 位作者 袁培江 丁锦秀 毛鑫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220-3222,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儿童上消化道异物采用成人内镜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结果:47例患儿中有45例成功取出,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的方法... 目的:探讨内镜下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儿童上消化道异物采用成人内镜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结果:47例患儿中有45例成功取出,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儿童 上消化道 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在宫颈癌抗凋亡分子机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星 王美芬 +6 位作者 吴朝阳 任虹平 郑灵芝 郑曙民 熊冬生 杨纯正 糜若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VEGF-C基因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对宫颈癌抗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前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C,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并加压筛选获得转染成功的细胞株,经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后...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VEGF-C基因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对宫颈癌抗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前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C,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并加压筛选获得转染成功的细胞株,经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后VEGF-C表达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C的表达。对转染成功的细胞检测NF-κB、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在mRNA水平,转染组VEGF-C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ELISA检测转染组(678.73±38.92ng/mL),也明显高于空载体组(129.52±50.73ng/ml),和未转染组(123.05±55.83ng/mL),成功构建了高表达VEGF-C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S1;在HeLa/S1组NF-κR的表达(2.06±0.09 vs 1.35±0.02 vs 1.38±0.02 P<0.05),bcl-2的表达(2.02±0.67 vs 0.41±0.06 vs 0.37±0.06 P<0.05)明显高于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结论:脂质体介导VEGF-C基因转染人宫颈癌HeLa可显著增加VEGF-C表达,推测高表达的VEGF-C可激活NF-κB,使抗凋亡基因bcl-2高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BCL-2 NF—κB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PTH水平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 被引量:3
9
作者 戢秀勤 林仙方 +1 位作者 丁晓明 朱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不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方法:44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50%)的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根据PTH水平分为A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B组(PTH&...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不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尿毒症患者的左室心肌纵向应变及扭转运动。方法:44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LVEF>50%)的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根据PTH水平分为A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B组(PTH>正常值上限3倍),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斑点追踪应变成像分析,在心尖四腔、三腔、二腔长轴切面观获得左心室内、外膜下心肌纵向应变,在左室基底部、心尖部短轴切面观获得内、外膜心肌旋转、扭转角度,并比较3组间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及整体纵向应变峰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外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仅在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仅内膜心肌纵向应变峰值减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左室整体及内、外膜心肌扭转角度均有减低,除A组膜心肌减低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A组比较,B组内膜心肌扭转角度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膜心肌及整体扭转角度虽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I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估LVEF正常的尿毒症患者不同PTH水平心肌损伤变化,PTH水平较高者心肌功能损害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斑点追踪 甲状旁腺激素 纵向应变 扭转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致分裂样精神障碍反应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素云 邵辉 +2 位作者 陈晶 林巧燕 陈华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32-1932,共1页
患者女,57岁,因“乏力3年.再发2周”于2010年12月7日以“慢性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收住病房。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纳差,查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护肝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定期复查肝功能无明... 患者女,57岁,因“乏力3年.再发2周”于2010年12月7日以“慢性中度乙型病毒性肝炎”收住病房。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纳差,查肝功能异常,在当地医院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护肝抗病毒治疗后好转,定期复查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半年前查肝功能正常、HBV—DNA低于检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样精神障碍 雷贝拉唑钠 肠溶胶囊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异常 反应 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绒毛叶状平滑肌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影 刘云双 +3 位作者 蔡菊芳 张国蜂 翁寿向 虞义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绒毛叶状 分割性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效价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永华 陈光 +3 位作者 牟一平 张锐利 邱振明 虞哲科 《卫生经济研究》 2011年第8期40-41,共2页
自1990年法国外科医生Mouret第一次将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腹腔镜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其临床效果好于开腹手术,也已得到普遍认可。
关键词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技术 手术治疗 消化性溃疡穿孔 溃疡穿孔修补术 效价 外科医生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Pilon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福平 洪正华 +1 位作者 马毅 林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198-1199,共2页
目的:探讨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6年11月期间资料完整的46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年龄13~65岁,平均38.5岁。开放骨折16例,闭合骨折30例,合并腓骨骨... 目的:探讨Ⅲ型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6年11月期间资料完整的46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年龄13~65岁,平均38.5岁。开放骨折16例,闭合骨折30例,合并腓骨骨折25例。胫骨骨折钢板固定28例,18例行螺钉加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随访10个月~5年,平均32.5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28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术后共有12例手术切口或创面愈合困难,5例骨折延迟愈合,创伤性骨性关节炎13例。结论:影响复杂Pilon骨折预后的因素很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Ⅲ型Pilon骨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cet综合征18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绍岐 孟小芹 +1 位作者 王惠红 尹惠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42-1042,共1页
Poncet综合征又称Poncet型关节炎、结核性风湿症。是结核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为结核病灶以外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多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非特异性症状。绝大多数患者缺少结核中毒症状。而关节症状... Poncet综合征又称Poncet型关节炎、结核性风湿症。是结核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为结核病灶以外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多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非特异性症状。绝大多数患者缺少结核中毒症状。而关节症状和皮肤损害症状突出。本病并不罕见,但极易与风湿病、类风湿病相混淆而误诊。国内报道误诊率高达43.3%-86%。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18例Poncet综合征患者,病初均曾在外院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CET综合征 误诊分析 非特异性症状 临床综合征 结核性风湿症 红细胞沉降率 结核中毒症状 结核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的研究进展及在肺癌中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波 朱成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931-934,共4页
eIF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是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和调控的核心成分,通过与mRNA5’端帽子结构结合,在蛋白质翻译起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在动物和人体中包括肺癌在内的大多... eIF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是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和调控的核心成分,通过与mRNA5’端帽子结构结合,在蛋白质翻译起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在动物和人体中包括肺癌在内的大多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它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eIF4E的研究进展以及eEF4E在肺癌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肺癌 恶性肿瘤 蛋白质翻译 浸润和转移 EIF4E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aspase-7β亚型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雨霏 沈波 +2 位作者 金翔 陈佳喜 朱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68-23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台州地区caspase-7β亚型基因rs2227309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204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203位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采用荧光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 目的:探讨中国台州地区caspase-7β亚型基因rs2227309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204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203位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采用荧光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的方法对caspase-7β亚型基因rs2227309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RA患病组中GG、AG、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3.3%、53.4%、13.2%,健康对照组中GG、AG、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3.0%、44.3%、22.7%。RA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aspase-7β亚型基因rs2223709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显著(P<0.05)。RA患病组GG+AG基因型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OR=1.921,95%CI为1.140~3.236)。RA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0%与55.2%。RA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不显著(P>0.05,OR=1.221,95%CI为0.924~1.613)。结论:Caspase-7β亚型基因rs2227309可能与中国台州地区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有关,这种关系可能是由于caspase-7非功能亚型转录水平相对升高致使滑膜细胞凋亡活性减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7β亚型 基因多态性 关节炎 类风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雷 朱成楚 +1 位作者 张健 黄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52-4254,共3页
目的:观察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eIF4E与食管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食管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5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切片中eIF4E和D2-40的表达... 目的:观察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eIF4E与食管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以及在食管癌微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5例食管癌石蜡标本切片中eIF4E和D2-40的表达,以26例癌旁组织、55例正常食管组织为对照;采用Image Pro Plus(IPP)6.0图像分析软件对采集的图片进行分析。结果:eIF4E在食管癌组织(0.048±0.023)中的表达较癌旁(0.028±0.023)和正常食管组织(0.013±0.016)高(P<0.05),且随着食管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强度逐渐增强;eIF4E在淋巴结转移组(0.068±0.014)中的表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0.033±0.016)(P<0.05);eIF4E在中晚期食管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早期食管癌组(P<0.05);eIF4E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低分化食管癌组中的MLVD较中分化和高分化的MLVD高;淋巴结转移组MLVD较未转移组高(P<0.05)。eIF4E的表达与食管癌MLVD呈正相关(r=0.624,P<0.01)。结论:eIF4E在食管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食管癌组织的MLVD密切相关,提示食管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可能与eIF4E有关,eIF4E可能作为食管癌新的标志物以及评估食管癌进展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真核转录起始因子4E D2—4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忠学 樊树峰 耿才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57-2159,共3页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临床疑为PE的病人使用GElightspeed16CT机行平扫及CT肺动脉造影扫描,将得到的原始数据传输至AW4.1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3D)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临床疑为PE的病人使用GElightspeed16CT机行平扫及CT肺动脉造影扫描,将得到的原始数据传输至AW4.1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3D)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处理后,着重观察各级肺动脉内充盈情况,其中9例PE患者在溶栓及抗凝治疗后进行了复查。结果:31例中26例检出PE,栓子位于肺动脉主干仅2例,左右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叶动脉栓塞89支,肺段动脉受累198支,亚段肺动脉受累116支;PE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及其分支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肺动脉的断面细小或突然截断,主要间接征象为肺动脉及右心轻度或不同程度扩张,胸腔积液,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少血征),肺梗死或梗死性肺炎,9例患者溶栓治疗后18~21d进行了复查,5例血栓消失,2例明显缩小,2例略有缩小。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PE的可靠、安全、快速、有效、无创伤的方法,也是治疗后随访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对复苏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19
作者 陈威 王斌 +2 位作者 计达 贾立静 沈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观察腺苷在窒息大鼠心肺复苏中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22只成年Wistar大鼠,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窒息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0)、肾上腺素组(B组,n=6)和肾上腺素-腺苷组(C组,n=6)。大鼠持续窒息3min后,电动心肺复苏机行胸外心脏按... 目的观察腺苷在窒息大鼠心肺复苏中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22只成年Wistar大鼠,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窒息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0)、肾上腺素组(B组,n=6)和肾上腺素-腺苷组(C组,n=6)。大鼠持续窒息3min后,电动心肺复苏机行胸外心脏按压(200次/min),小型动物呼吸机辅助呼吸(潮气量4ml,呼吸频率50次/min,吸氧浓度100%),4min后静脉给药。A组不用复苏药物;B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90μg/kg;C组静脉注射肾上腺素90μg/kg并持续静脉滴注腺苷70μg/kg至复苏结束。有室颤者可予电除颤。观察肠系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再通率,血管管径和血流相对速度变化。结果C组微动脉和微静脉再通率明显高于B组(P<0.05);微动脉和微静脉血管管径复苏后30min,C组均明显好于B组(P<0.05);微动脉再灌注后血流相对速度差异不大,微静脉复苏后30min和60min血流相对速度C组大于B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时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腺苷可能会减轻肾上腺素的部分负面作用,改善窒息心肺复苏大鼠肠系膜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肾上腺素 腺苷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良性雪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20
作者 吴影 王双珠 +1 位作者 李欣 毛鑫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1-633,共3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雪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