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伟红 邓春梅 +3 位作者 叶露 刘燕群 王丹阳 李玉萍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45,共10页
基于海南省18个市(县)2012—2022年县域行政单元农业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22年,海南省农业生... 基于海南省18个市(县)2012—2022年县域行政单元农业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22年,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均值呈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明显分级特征;海南省市(县)域尺度农业生态效率逐年明显改善,农业生态效率均值为0.541,达到均值以上的市(县)数为7个。(2)空间变化上,总体呈现中部向东西部扩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完全有效和效率较高呈现块状和链条式分布特征,效率中等类型市(县)围绕着完全有效和效率较高市(县)分布;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投影趋势线均呈现倒“U”型特征。(3)在省域尺度下,农民收入水平、农业机械化强度、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城镇化率是对海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在不同区域尺度下,农民收入水平是对东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农田灌溉率是对中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农民收入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强度和农田灌溉率是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海南省各市(县)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区域农业生态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未来应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区农业发展重点,切实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影响因素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榴莲病虫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圣华 李向宏 +6 位作者 张晶 董刚刚 范在丰 谭诗梦 冯丽凯 王海波 冯学杰 《中国果树》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为查明海南省榴莲病虫害发生和为害情况,采用定点定期、不同生育期和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榴莲主要种植区(三亚、乐东、保亭和陵水等市县)榴莲病虫害种类及为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发现有14种病害和11种害虫为害榴莲,其中... 为查明海南省榴莲病虫害发生和为害情况,采用定点定期、不同生育期和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榴莲主要种植区(三亚、乐东、保亭和陵水等市县)榴莲病虫害种类及为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发现有14种病害和11种害虫为害榴莲,其中主要病害为茎腐病、根腐病、炭疽病、棒孢霉叶斑病、果腐病和采后病害等,主要害虫为粉蚧、棉叶蝉、木虱、黄翅绢野螟、蓟马、叶螨和同型巴蜗牛等。可为榴莲病虫害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榴莲 病虫害 种类 发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叶露 梁伟红 +3 位作者 李玉萍 刘燕群 邓春梅 胡盈盈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36-142,共7页
民族地区是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是增加脱贫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采用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模式的时空变化过程,定量测度了产业结构的高... 民族地区是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是增加脱贫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采用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模式的时空变化过程,定量测度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合理化及差异变化情况,同时从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和产业自身发展方面剖析了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民族地区应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在第三产业上加大对民族地区的黎苗文化和黎药等独特资源禀赋的挖掘利用,在第一产业上加大对热带高效农业全链条增值和交叉融合的扶持,在第二产业上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可持续发展,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民族地区 产业结构 变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薛琛璐 张艳 +3 位作者 刘海隆 晁哲 魏立民 刘光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探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采集来自海口、文昌、琼海、儋州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的13个不同规模鸡场未经MG、MS疫苗免疫的文昌鸡血样172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MG、MS血清... 为探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采集来自海口、文昌、琼海、儋州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的13个不同规模鸡场未经MG、MS疫苗免疫的文昌鸡血样172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MG、MS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MG和MS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2.00%和31.75%;4个地区以琼海市的MG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68.00%;儋州市的MS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36.67%;冬季MG的感染率较高,抗体阳性率达47.48%,夏、秋两季MS的感染率较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85%和35.87%;成年文昌鸡MG和MS的抗体阳性率高于雏鸡和育成鸡(P<0.05),分别为74.45%和59%;小规模场的MG、MS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4.10%和46.45%;不同养殖类型的文昌鸡以商品代蛋鸡MG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83.33%,商品代肉鸡MS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37.04%。结果表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普遍存在MG、MS感染。提示各养殖地区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文昌鸡MG和MS的防控,以减少疫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鸡滑液囊支原体 血清学 文昌鸡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推进路径——基于海南省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百超 王璇 沈克印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3,共14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其建设的价值所向。运用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价值逻辑与推进路径,以海南省为例剖析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其建设的价值所向。运用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价值逻辑与推进路径,以海南省为例剖析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具体实践、成效与困境。研究认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对于体育旅游业具有推动经济价值转化、凸显和平发展功能、增强社会效益、活化文化内涵、深化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逻辑。但治理要素间协而不同、人才引育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与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等成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的主要问题与桎梏。研究以优化治理场域为牵引,以教育科技人才为支撑,以丰富绿色供给为基础,以促进技术创新为导向提出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体育旅游业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A、B和J亚群禽白血病的血清学调查和分析
6
作者 张艳 张庆玲 +3 位作者 刘海隆 薛琛璐 晁哲 魏立民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为了解海南省文昌鸡A、B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分别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海市和澄迈县)的鸡场随机采集鸡血清样品174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ALV-... 为了解海南省文昌鸡A、B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分别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海市和澄迈县)的鸡场随机采集鸡血清样品174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ALV-J和ALV-A/B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不同规模鸡场、不同类型鸡血清ALV-J和ALV-A/B的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1746份血清样品中共检出ALV-J抗体阳性样品182份,总抗体阳性率为10.42%(95%CI:8.99%~11.86%);共检出ALV-A/B抗体阳性样品5份,总抗体阳性率为0.29%(95%CI:0.04%~0.54%);5个地区的鸡场均有不同程度的ALV-J感染,其中儋州市ALV-J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50.00%(30/60)(95%CI:37.24%~62.76%);ALV-A/B抗体阳性样品仅在海口市检出,抗体阳性率为0.49%(5/1011)(95%CI:0.06%~0.93%);成年鸡ALV-J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育成鸡和雏鸡(P<0.05),达到14.60%(138/945)(95%CI:12.35%~16.86%);ALV-J在一年四季均有感染,以冬季感染率最高,抗体阳性率为23.12%(86/372)(95%CI:18.83%~27.41%);ALV-A/B抗体阳性样品仅在夏秋两季检出;小型和中型鸡场的ALV-J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大型鸡场(P<0.05),分别为20.42%(88/431)(95%CI:16.61%~24.23%)和21.48%(29/135)(95%CI:14.52%~28.44%);商品代肉鸡的ALV-J抗体阳性率最高,为20.13%(61/303)(95%CI:15.61%~24.65%)。结果表明,在海南省文昌鸡养殖地区存在ALV-J感染,ALV-A/B仅在海口市零星发生;ALV-J感染在冬季和成年文昌鸡群中较多,以商品代肉鸡感染最为严重,因此,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海南省文昌鸡ALV-J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A、B和J亚群 血清学调查 文昌鸡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思路与方法
7
作者 庄晓娟 林积泉 +2 位作者 郭欣 李名升 田志仁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基于海南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河流流域分布、地下水质量和行政区划等因素,以建设重点区域质量监管和“双源”监控相结合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为目标,通过整合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点,提出设置海南... 基于海南省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河流流域分布、地下水质量和行政区划等因素,以建设重点区域质量监管和“双源”监控相结合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为目标,通过整合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点,提出设置海南省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总体思路、原则和方法,构建形成覆盖全省所有市县、涵盖全部地下水类型分区和主要流域的省级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该网络将区域地下水质量监测与重点风险源地下水污染监控相结合,开展统一监测与评价,监测结果可全面反映省级行政区域尺度下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海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与环境监管提供支撑,为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质量 监测网 设置方法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发现半叶趾虎
8
作者 周洪鑫 周润邦 +4 位作者 王合升 黎诗敏 李秀言 刘硕 饶定齐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19,共2页
半叶趾虎属Hemiphyllodactylus Bleeker,1860隶属于壁虎科Gekkonidae,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岛屿(Zug,2010;Grismer et al.,2013,2018;Agarwal et al.,2019;Eliades et al.,2019;Agung et al.,2021,2022),目前包括56个... 半叶趾虎属Hemiphyllodactylus Bleeker,1860隶属于壁虎科Gekkonidae,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岛屿(Zug,2010;Grismer et al.,2013,2018;Agarwal et al.,2019;Eliades et al.,2019;Agung et al.,2021,2022),目前包括56个物种。Grismer等(2013)通过线粒体ND2基因片段构建了半叶趾虎属物种的系统发育树,并将其分为2个种组:harteri种组和typus种组,后者包含7个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叶趾虎 壁虎科 系统发育树 种组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9
作者 叶露 梁伟红 +3 位作者 李玉萍 刘燕群 邓春梅 李娜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9-133,共5页
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但并不意味着农业资源会绝对减少。为确定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推动二者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基于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 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但并不意味着农业资源会绝对减少。为确定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推动二者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基于海南省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省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农业经济受产业结构升级冲击后第一期开始上升,第四期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下降;产业结构升级序列有助于预测农业经济增长序列,可以解释农业经济增长约76%的变动方差。研究结果可为海南省民族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2024年春季猪、牛、羊口蹄疫免疫抗体的监测与分析
10
作者 陈华美 罗丽华 李田美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20-22,共3页
为调查了解海南省2024年春季猪、牛、羊的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采用ELISA法对海南18个市县共计2084份猪、牛、羊血清样品进行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得出:全省口蹄疫O型、A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4.00%、96.55%... 为调查了解海南省2024年春季猪、牛、羊的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评估免疫效果,采用ELISA法对海南18个市县共计2084份猪、牛、羊血清样品进行O型和A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得出:全省口蹄疫O型、A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4.00%、96.55%,其中规模猪场、牛场、羊场的O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48%、95.24%、88.93%,牛、羊散养户的O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51%、94.78%;规模猪场、牛场、羊场的A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9.44%、98.02%%、93.32%,牛、羊散养户的A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8.54%、95.55%。综合来看,海南省2024年春季口蹄疫O型、A型的免疫效果整体较好,但个别市县的免疫抗体仅勉强合格,少数规模场、散养户的免疫抗体不合格,需要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免疫抗体 ELISA 猪、牛、羊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热带农业科技档案人才生态化培育策略研究
11
作者 赵云龙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其中指出“加快推进档案人才培养,提升档案智力支撑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人才评价机制[1]”。推动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适...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其中指出“加快推进档案人才培养,提升档案智力支撑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人才评价机制[1]”。推动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人才队伍、加大对档案人才培养的研究力度,是十分紧迫和现实的。档案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对于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盘活档案管理单位内部资源及提高中国档案事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媒介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档案人才的工作方式与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培养高素质的档案人才队伍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促进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事业 档案管理 培育策略 国家创新体系 档案人才 中共中央办公厅 生态化 人才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过程研究
12
作者 黄艳萍 洪德伟 +4 位作者 韩宇杰 王康 余燕 陈夙怡 涂志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研究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特征,采用室内浸泡法及模拟失水试验定量分析了海南省蚂蝗岭小流域3种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厚度为4.67~5.87 cm,储量为8.01~12.30... 为研究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特征,采用室内浸泡法及模拟失水试验定量分析了海南省蚂蝗岭小流域3种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厚度为4.67~5.87 cm,储量为8.01~12.30 t/hm^(2),表现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大于其他混交林。②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7.16~29.32 t/hm^(2),有效持水量为13.07~22.68 t/hm^(2),均表现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马占相思×桉树混交林>马占相思×橡胶树混交林。③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量动态过程表现为2 h内增幅较大,2~8 h内增幅减缓,8 h后趋于平稳,至24 h趋于稳定;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吸水速率动态过程表现为1 h内迅速下降,1~4 h内降幅减缓,4 h后趋于平稳,至24 h趋于稳定。④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水分含水量在0.25 h内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减缓,到72 h时基本恢复到自然状态。⑤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失水速率随失水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1 h之内急剧下降,6 h后下降趋势变缓,至72 h下降趋势基本停止。⑥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恢复,在12 h时大约恢复到50%,在48 h时恢复到84%以上。研究认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较优,建议该区域营造水土保持林时选用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以促进区域水土保持林发挥更强的涵养水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水能力 恢复过程 枯落物 混交林 水土流失区 蚂蝗岭小流域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工作实践
13
作者 李维华 熊昌富 +10 位作者 陈太梵 何滨 殷大鹏 曾雪霞 林锋 陈碧玉 曾小妹 吴彪 江娟 钟璐 张毓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2022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其目标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筛查率达到90%,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其主要干预措施为“人群预防、病例筛查、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筛查乙型... 2022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其目标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筛查率达到90%,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其主要干预措施为“人群预防、病例筛查、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筛查乙型肝炎大众人群687.5万人,筛查率为95.6%;发现HBs Ag阳性者184710例,其中确诊复核检测156772例,诊断率为84.9%;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742例,其中建立乙型肝炎专病档案进行健康管理42921例,建档率84.6%;抗病毒治疗31553例,治疗率62.2%。累计筛查丙型肝炎重点人群250.3万人,其中抗-HCV阳性4870例,HCV RNA检测3858例,诊断率为79.2%;发现HCV RNA阳性1824例,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疗1194例,治疗率65.5%。对HBsAg和抗-HBs阴性、年龄在20~40岁人群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59301人。通过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的实施,海南省短期内发现、治疗和管理了一大批病毒性肝炎患者,明显加快了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动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公共卫生工作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水分供求情况分析
14
作者 邹海平 陈小敏 +5 位作者 张明洁 吕润 林绍伍 李伟光 白蕤 陈彦希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5-1024,共10页
基于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大市(县)东方市和乐东县水稻生育期资料和1971—2020年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法和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得出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及其前、中和后期3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ET... 基于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大市(县)东方市和乐东县水稻生育期资料和1971—2020年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法和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得出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及其前、中和后期3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ET_(c))、有效降水量(P_(e))和缺水量(D_(w)),进而分析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水分供求变化特征。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南繁水稻制种ET_(c)和D_(w)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东方市和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ET_(c)50 a均值分别为400.2、322.3 mm,P_(e)均值分别为45.7、84.3 mm,D_(w)均值分别为354.5、238.0 mm。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ET_(c)和D_(w)均主要分布在中、前期,占大田期ET_(c)和D_(w)的比例之和为72.4%~85.2%。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P_(e)均主要分布在后、中期,占大田期P_(e)的比例之和分别为78.2%和85.6%。近50 a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大田期及其各生育阶段ET_(c)和D_(w)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大田期增加显著),P_(e)均呈减少趋势。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ET_(c)、P_(e)和D_(w)随时间变化趋势与东方市大致相反。近50 a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的缺水形势显著加重,而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的缺水形势有所缓解但仍严峻,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气候变化给两市(县)南繁水稻制种产业带来的影响。近50 a高温不显著升高且低温极显著升高或高温不显著升高且日照时数不显著增加是引起东方市南繁水稻制种大多数生育阶段ET_(c)和D_(w)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日照时数不显著减少且平均风速极显著降低或日照时数不显著减少且降水量不显著增加是引起乐东县南繁水稻制种大多数生育阶段ET_(c)和D_(w)减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南省南繁水稻制种合理用水、制定科学灌溉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繁水稻制种 需水量 有效降水量 缺水量 多元回归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状况调查
15
作者 徐特龙 张亚淋 +10 位作者 白璐璐 李烈飞 姜亚军 王少玲 张文竹 李颖 王瑞 张必科 卢金星 吴媛 遇晓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征,为有效防控艰难梭菌感染的潜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2022年在海南地区4家医院中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RT-PCR检测艰难梭菌,并进行厌氧培养...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征,为有效防控艰难梭菌感染的潜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2022年在海南地区4家医院中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RT-PCR检测艰难梭菌,并进行厌氧培养分离艰难梭菌,对所有分离株使用PCR法检测毒素基因及MLST分型,采用E-test条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收集205份样本,其中核酸阳性率为10.73%(22/205),共分离17株艰难梭菌。在所有分离株中,有1株为非产毒艰难梭菌,16株为产毒株(tcdA/B+)。MLST共发现15个ST型别,其中ST3(clade 1)、ST5(clade 3)各2株,其余ST型均各一株,并发现一株新ST型别。药敏结果表明,分离艰难梭菌对克林霉素(58.8%)、红霉素(47.1%)、莫西沙星(23.5%)以及利福平(11.8%)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此外,所有分离菌株均对万古霉素、甲硝唑、氯霉素、美罗培南和四环素敏感。结论海南省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的感染多为产毒株,分子分型具有高度的离散特征,优势克隆群不明显,但clade 3群菌株分离率高于既往其他地区报道,应加强开展艰难梭菌的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感染 腹泻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河妃 林文琪 +4 位作者 刘春平 王小龙 李碧蓉 王晓妍 何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海南省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建立绩效考核的初步评价指标框架,通过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框架进行调整和优化,运用层次分析法来量...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海南省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建立绩效考核的初步评价指标框架,通过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框架进行调整和优化,运用层次分析法来量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83,第二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为0.06~0.20,综合评价指标的Kendall’s W系数为0.486,且P<0.001。构建的海南省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涵盖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及33个三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470 5、0.305 1、0.224 4。结论 海南省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可为海南省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绩效考核 评价指标体系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鸟类罕见分布记录——白腰燕鸥
17
作者 黎越 程成 +2 位作者 周志琴 任荣霞 卢刚 《热带林业》 2025年第1期111-112,共2页
2024年4月,在海南东方和临高离岸海域拍摄到燕鸥类个体,经鉴定为白腰燕鸥,这一发现被认定为海南鸟类的罕见分布记录。该次记录的白腰燕鸥为中国的最南分布记录,对研究该物种的迁徙路线和地理分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白腰燕鸥 海南 罕见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动物隔离场建设与管理技术应用探讨
18
作者 洪海彪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9期150-153,共4页
本研究系统探讨动物隔离场的科学化建设与高效管理技术,结合生物安全工程学、环境控制学及智能监测技术,构建了涵盖选址规划、功能分区、环境调控、智能管理及防疫体系的全流程技术框架。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优化选址模型,建立四级... 本研究系统探讨动物隔离场的科学化建设与高效管理技术,结合生物安全工程学、环境控制学及智能监测技术,构建了涵盖选址规划、功能分区、环境调控、智能管理及防疫体系的全流程技术框架。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优化选址模型,建立四级消毒体系与负压通风系统,并集成物联网(IoT)动态监测平台,显著提升隔离场的防疫效能。实证研究表明,新型隔离场与传统设施相比,防疫合格率提升21.3%,运营能耗降低32.7%,人员感染风险下降89.5%。该文为动物隔离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对为了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管理科学的动物隔离场所,不仅维持好海南省动物防疫屏障体系,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动物检疫、隔离、康复需求,提高动物卫生水平,从而保障全民的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化建设 高效管理技术 防疫合格率 畜牧业安全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性集体行动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践与经验启示——以海南省三亚市T村为例
19
作者 符渝婉 吴育斌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157-160,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背景下,如何突破乡村振兴实践中集体行动困境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命题。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分析框架与多中心治理理论,通过对三亚市T村振兴实践的深度个案研究,探究在乡村振兴中如何通过制度性集体行动构建多...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背景下,如何突破乡村振兴实践中集体行动困境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命题。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分析框架与多中心治理理论,通过对三亚市T村振兴实践的深度个案研究,探究在乡村振兴中如何通过制度性集体行动构建多中心治理的新格局。研究发现,T村通过共同目标的设定、构建正式制度的供给以及非正式制度的赋能,构建“政府引导—村集体统筹—市场嵌入—村民参与”的协同治理网络,有效破解资源整合碎片化、利益分配失衡和行动激励不足等集体行动困境。其形成的制度性集体行动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实践范式,对优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集体行动 多中心治理 乡村振兴实践 案例分析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解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汉亭 严廷良 +4 位作者 徐林 丁野 步连燕 杨阳 李勤奋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总结了海南省食用菌的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发现近年来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工厂化菌棒生产企业数量达12家,林下栽培品种超10种。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在种质资源、种质创新、栽培技术、有效成分评价利用...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总结了海南省食用菌的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发现近年来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工厂化菌棒生产企业数量达12家,林下栽培品种超10种。海南省食用菌产业在种质资源、种质创新、栽培技术、有效成分评价利用和食用菌模式评价方面开展了一定的探索。但总体而言海南省食用菌产业也存在耐高温品种资源少、配套产业栽培技术缺乏、加工技术滞后、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布局、发展缺计划引导等问题。建议海南省继续挖掘食用菌特色资源,建立海南省特色食(药)用菌菌种繁育体系,研发和构建林下食(药)用菌栽培技术和模式,建立食(药)用菌产品深加工体系,提升特色食(药)用菌品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海南省特色食用菌研究和人才培养,以保障海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海南省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