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及对海南三亚地区玉米鳞翅目害虫的田间药效
1
作者 郭心雨 董文阳 +6 位作者 尚娇 杨恒力 陈钊 王海姗 王力奎 张华剑 史雪岩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筛选对海南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田间防效优良的新药剂,对溴虫氟苯双酰胺、环丙氟虫胺、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和三氟甲吡醚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海南玉米田鳞翅目害虫的田间药效试... 为筛选对海南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田间防效优良的新药剂,对溴虫氟苯双酰胺、环丙氟虫胺、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和三氟甲吡醚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海南玉米田鳞翅目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均具有较高的毒力,LC50介于0.011~0.092μg·cm-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海南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施药后1 d,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其防效为90.65%;10.5%三氟甲吡醚乳油、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和22%氰氟虫腙悬浮剂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分别为84.02%、76.30%和57.67%,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的速效性相对较差。施药后3 d,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和10.5%三氟甲吡醚乳悬浮剂的防效均在89%以上,而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为74.44%。施药后7 d,5种杀虫剂仍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都在85%以上。同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还表明,20%环丙氟虫胺悬浮剂、22%氰氟虫腙悬浮剂和10.5%三氟甲吡醚乳油等3个处理在施药后不同时间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而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个处理,在施药后1 d和3 d的防效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溴虫氟苯双酰胺、环丙氟虫胺、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和三氟甲吡醚在海南对玉米田的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可用于海南玉米的鳞翅目害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鳞翅目害虫 杀虫剂 室内毒力 田间防效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学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2
作者 易剑锋 许沛冬 +5 位作者 陈迪 赵廷昌 易克贤 林岸 谢丙炎 赵文军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8,共12页
为明确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适用于防治该病害的药剂,通过组织分离法,在豇豆发病植株的根茎处分离获得代表性病原菌3株。依据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并结合其ITS、TEF-1α、TUB基... 为明确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适用于防治该病害的药剂,通过组织分离法,在豇豆发病植株的根茎处分离获得代表性病原菌3株。依据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病原菌形态特征并结合其ITS、TEF-1α、TUB基因序列联合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分析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常见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引起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的病原菌只侵染豇豆,结合分子鉴定结果,明确该地区豇豆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病原菌菌株在以乳糖、麦芽糖为碳源,硝酸钾、硝酸钠为氮源,20~30℃,pH 7.0~10.0,全黑暗环境中菌丝生长最快,在C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菌丝致死温度为65~7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种药剂中,98%咪鲜胺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344µg·mL^(-1)。研究结果为海南三亚地区豇豆枯萎病的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豇豆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嗜导管专化型 生物学测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河红树凋落物产量与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乔民 陈永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77-1983,共7页
在海南三亚河红树 (Rhizophora apiculata)纯林区设置 4个 1 m2 凋落物收集网于 1 999年全年逐旬收集 ,4个网的平均年凋落物总产量为 1 388.2 4 g/ (m2· a) ,其中叶 79.9% ,枝 8.8% ,花 6.4% ,果 4.9%。与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比 ,三... 在海南三亚河红树 (Rhizophora apiculata)纯林区设置 4个 1 m2 凋落物收集网于 1 999年全年逐旬收集 ,4个网的平均年凋落物总产量为 1 388.2 4 g/ (m2· a) ,其中叶 79.9% ,枝 8.8% ,花 6.4% ,果 4.9%。与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比 ,三亚河红树纯林凋落物产量是很高的 ,主要与树较高、低纬度、河流型和林带窄有关。凋落物总产量有多峰值的季节变化 ,峰月依次为 1 0~ 1 1月份、4月份和 8月份 ,谷月依次为 1 2月份、5月份和 9月份。叶的产量的峰谷变化与总产量相一致。枝的产量 77%的网次为 0 ,仅 2、8、9、1 0、1 1月份形成 5个峰值 ,其中后两个最大的峰值对总产量峰值的贡献达占 31 .7%和 31 .2 %。花的产量在 3~ 5月份略显平坦的峰值 ,8~ 1 2月份维持较低的产量。果的产量在 6~ 7月份有一个较宽的峰 ,1 0和 1 1月份有两个窄峰 ,1 2月份至来年 4月份基本上没有产量。花和果的凋落物产量变化明显与植物物候期有关。取 1 999年逐旬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平均风速资料与相应的凋落物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显示 ,平均气温宏观控制叶凋落物产量和凋落物总产量 ,枝凋落物产量主要受平均风速影响。估算整个三亚河 1 4 hm2 红树林区可年产凋落物1 9 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凋落物 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 海南三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陵水两地春季市场鱼类及价格初步调查
4
作者 王湘君 陈文 +1 位作者 刘小琪 王冬婵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8期45-48,共4页
三亚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海鲜鱼类资源丰富。为调查鱼类物种信息,统计市场价格信息,通过走访三亚市和陵水县市场,借助专业书籍对其外在形态的描述鉴定各种鱼类;汇总其价格并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共统计出三亚共有14目31科45种,陵水共有7目2... 三亚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海鲜鱼类资源丰富。为调查鱼类物种信息,统计市场价格信息,通过走访三亚市和陵水县市场,借助专业书籍对其外在形态的描述鉴定各种鱼类;汇总其价格并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共统计出三亚共有14目31科45种,陵水共有7目24科36种,大多数海水鱼价格集中在50~100元和100元以上两个区间。综上,三亚市场中海水鱼及淡水鱼种类均比陵水市场丰富,鱼类价格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 陵水 市场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5年海南三亚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小锋 范荣 +3 位作者 王学林 张雪彬 曹明 杨光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海南地区种植的厚皮甜瓜新品种,以从全国各地广泛征集而来的180个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抗性、产量、品质等方面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光皮甜瓜中‘S35’‘蜜世界’‘S41’‘D13’‘玉姑’‘S66’‘欣源欣... 为了筛选出适合海南地区种植的厚皮甜瓜新品种,以从全国各地广泛征集而来的180个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抗性、产量、品质等方面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光皮甜瓜中‘S35’‘蜜世界’‘S41’‘D13’‘玉姑’‘S66’‘欣源欣红瑞’‘欣源红宝’‘D11’‘甜瓜14001号’等品种综合表现较突出,网纹甜瓜中‘Q5’‘T1’‘y-14’‘欣红密25号’‘sy-m402’‘西州密25号’‘S49’‘S72’‘S78’‘S77’‘S48’等品种综合表现较突出,该21个甜瓜品种可在海南进行推广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品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豇豆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秋洁 符启位 +5 位作者 王爽 黄国宋 刘勇 叶其宏 吴乾兴 孔祥义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38-42,共5页
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对海南三亚地区采集的豇豆枯萎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将豇豆枯萎病病原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10种常用药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乙蒜素、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3... 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对海南三亚地区采集的豇豆枯萎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将豇豆枯萎病病原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10种常用药剂对病原菌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乙蒜素、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3种药剂对豇豆枯萎病具有较好抑制作用,其EC_(50)值分别为47.42、33.58、74.26μg/mL;EC_(90)值分别为196.69、325.26和581.06μg/mL;a值分别为2.074 4、1.299 6和1.434 4,表明豇豆枯萎病病原菌对该3种药剂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枯萎病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南三亚大珠母贝不同年代种群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柳明 喻达辉 +1 位作者 黄桂菊 卢传亮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26-31,共6页
利用10个多态微卫星标记对中国海南三亚海域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3个不同年代(2007、2009和2010)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每个群体30个样品。10个位点共扩增出6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2—8)个,3个群体分别丢失了1、... 利用10个多态微卫星标记对中国海南三亚海域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3个不同年代(2007、2009和2010)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每个群体30个样品。10个位点共扩增出6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2—8)个,3个群体分别丢失了1、2和4个稀有等位基因。平均期望杂合度(Hc)、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各群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杂合子缺失。30个数据中(3个种群×10个位点)有18个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两两群体间的平均近交系数(FIS)介于0.2273~0.2601之间,平均遗传分化指数(FST)介于0.0204~0.0462,遗传分化显著(P〈0.01)。结果表明,3个年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已经出现了逐渐降低的趋势,遗传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近交程度增加,因此,人工繁育工作中应注意避免近亲繁殖和遗传多样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母贝 微卫星 不同年代群体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鹿回头虫黄藻(Effrenium voratum)的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龙超 罗肇河 +3 位作者 韦章良 杨芳芳 李茹 龙丽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本文对分离于我国海南三亚鹿回头海域的两株虫黄藻SYSC-14-11和SYSC-2-8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描述了两株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并与世界其他地理区系的Effrenium属虫黄藻进行了差异性比... 本文对分离于我国海南三亚鹿回头海域的两株虫黄藻SYSC-14-11和SYSC-2-8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描述了两株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并与世界其他地理区系的Effrenium属虫黄藻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发现本研究中的两株虫黄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与Effrenium属虫黄藻模式种Effrenium voratum基本一致,推测本文中的两株Effrenium属虫黄藻均为E.voratum。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热带海域虫黄藻的物种多样性,为完善我国的虫黄藻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黄藻 共生藻科 Effrenium属 形态学 系统发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康森”对海南三亚设施农业的危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小锋 李劲松 +2 位作者 杨沐 陈明乐 梁智钧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1年第2期20-21,共2页
2010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三亚市六镇两区受灾,受灾人口1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66.67公顷。三亚市区是热带设施农业的重要示范区域,受"康森"影响,设施大棚受灾较为严重。为此,笔者于2010年7月18~23日对三亚主要设施... 2010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三亚市六镇两区受灾,受灾人口1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66.67公顷。三亚市区是热带设施农业的重要示范区域,受"康森"影响,设施大棚受灾较为严重。为此,笔者于2010年7月18~23日对三亚主要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设施建设、结构设计及防御措施做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今后三亚及相同气候区域设施农业防风救灾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三亚市 危害调查 台风 海南 受灾人口 受灾面积 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冬季温室棉花株高矮化控制技术研究
10
作者 王沛政 刘平 +1 位作者 龚举武 袁有禄 《中国棉花》 2016年第3期22-23,共2页
为解决海南三亚温室棉花茎秆较弱、易于倒伏问题,2014年和2015年冬季在海南三亚温室内利用缩节胺对棉花生长进行了调控实验研究。调控方法是在棉花生长的4个时期(2014年为现蕾期、盛蕾期、开花期和盛花期,2015年为1叶期、现蕾期、盛蕾... 为解决海南三亚温室棉花茎秆较弱、易于倒伏问题,2014年和2015年冬季在海南三亚温室内利用缩节胺对棉花生长进行了调控实验研究。调控方法是在棉花生长的4个时期(2014年为现蕾期、盛蕾期、开花期和盛花期,2015年为1叶期、现蕾期、盛蕾期和开花期),每公顷喷施缩节胺的量设3个处理,分别为105g,135g和165g。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的4个时期(1叶期、现蕾期、盛蕾期、开花期),温室棉花喷施缩节胺矮化效果显著,每公顷喷施135g和165g时,株高可以分别控制在55cm和48cm。该高度可以预防温室棉花倒伏。温室棉花矮化种植利于通风透光,促进棉花早熟,对棉花南繁育种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 温室 棉花 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皮网纹甜瓜在海南三亚的生长结果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玲 梁昕景 +4 位作者 王学林 陈硕 马亚龙 曹明 杨小锋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75,共5页
为筛选适合海南三亚地区冬季推广种植的绿皮网纹甜瓜品种,对32个甜瓜品种2018—2019年的植物生育期、田间生长情况、果实品质等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2个甜瓜品种的果实发育期在48~67 d,均表现为中晚熟;生长势和综... 为筛选适合海南三亚地区冬季推广种植的绿皮网纹甜瓜品种,对32个甜瓜品种2018—2019年的植物生育期、田间生长情况、果实品质等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2个甜瓜品种的果实发育期在48~67 d,均表现为中晚熟;生长势和综合抗病性大多表现为较强和强;大多数品种不裂果,只有3个品种有裂果现象;果肉大多为红色脆肉型,个别品种表现为绿色软肉型;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在6.4%~14.5%,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4.3%~19.8%,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以上的品种有‘金凤凰’‘翠蜜’‘吉丰蜜1号’。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翠蜜’‘吉丰蜜2号’‘吉丰蜜16号’‘富友17号’和‘欣红密8号’等5个品种表现优良,适合在海南三亚地区冬季大棚内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甜瓜 绿皮 海南 品种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黑山羊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菅忆晨 卢晨阳 +6 位作者 王占铭 李世杰 朱建明 任瑞雪 赵华林 司红彬 菅复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2-87,共6页
为了明确三亚市海南黑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三亚市100份黑山羊新鲜粪便样品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进行显微镜检查,并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DNA)位点分别... 为了明确三亚市海南黑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三亚市100份黑山羊新鲜粪便样品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进行显微镜检查,并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DNA)位点分别对毕氏肠微孢子虫、芽囊原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及隐孢子虫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黑山羊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3%(83/100),混合感染率为48%(48/100);通过显微镜检测到5种球虫和2种线虫,球虫和线虫感染率分别为75%(75/100)和46%(46/100);通过PCR方法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贾第虫和芽囊原虫3类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20%(20/100)、11%(11/100)和5%(5/100);经测序及种系发育分析发现毕氏肠微孢子虫CHG28和BEB6两种基因型,芽囊原虫仅发现ST10基因型,贾第虫基因型为Assemblage E,无隐孢子虫感染。结果表明海南黑山羊寄生虫感染普遍,有必要加强黑山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黑山羊 肠道原虫 检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和文昌稻田蜻蜓目成虫群落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霞 谭燕华 +3 位作者 易小平 伍苏然 张丽丽 郭安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11-2716,共6页
蜻蜓目(Odonata)昆虫生活在不同的湿地中,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评估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的生物指标。弄清海南稻田蜻蜓目成虫群落组成和种群发展动态,可以为评价海南稻田环境质量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对热带地区三亚市和亚热带地区文昌市的... 蜻蜓目(Odonata)昆虫生活在不同的湿地中,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评估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的生物指标。弄清海南稻田蜻蜓目成虫群落组成和种群发展动态,可以为评价海南稻田环境质量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对热带地区三亚市和亚热带地区文昌市的第1季和第2季稻田蜻蜓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蜻蜓群落在海南两季水稻不同生长期都稳定存在,种类有5~15种,数量为每百丛(3.70±0.67)~(14.00±0.57)头。蜻蜓群落多样性指数(H′)为2.007~2.193,均匀性指数(J)为0.786~0.808,优势集中性指数(C)为0.148~0.190。三亚和文昌分别采集到蜻蜓成虫3科15种和2科17种,第2季种类多于第1季,共有物种11种,两季群落相似系数(Cs)为0.701,优势种相似系数(Cs)为0.857。在三亚两季的分蘖期、花期和结实期个体数量有显著差异,而文昌两季不同时期个体数量无显著差异。三亚位于南繁区,杯斑小蟌(Agriocnemis femina)、翠胸黄蟌(Ceriagrion auranticum)和截斑脉蜻(Neurothemis tullia)可能是对南繁稻田环境变化敏感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 文昌 稻田 蜻蜓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三亚地区葫芦科作物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的鉴定 被引量:41
14
作者 包海清 许勇 +2 位作者 杜永臣 李劲松 杨晓峰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在冬季对海南省三亚地区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模式的西瓜、甜瓜、南瓜、丝瓜和西葫芦以及野西瓜上采集的共9个白粉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根据一系列甜瓜白粉病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定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在冬季对海南省三亚地区不同地点、不同栽培模式的西瓜、甜瓜、南瓜、丝瓜和西葫芦以及野西瓜上采集的共9个白粉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根据一系列甜瓜白粉病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初步确定海南三亚地区葫芦科作物白粉病菌存在S.fuliginea的两个生理小种,即小种1和小种2France,且优势生理小种是小种2France。另外,还有新的生理小种存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科作物 白粉病 生理小种 小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剑旱黄瓜在海南三亚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萨日娜 刘琳帅 +2 位作者 樊超 董得建 马启慧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161-162,共2页
黄瓜是我国常用瓜类蔬菜之一,它不仅营养丰富、果实鲜美、产量高,而且经济效益也较好,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1]。海南省三亚市属于热带地区,其独具优越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发展冬季瓜菜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 黄瓜是我国常用瓜类蔬菜之一,它不仅营养丰富、果实鲜美、产量高,而且经济效益也较好,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1]。海南省三亚市属于热带地区,其独具优越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发展冬季瓜菜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2]。海南省冬种黄瓜的主要品种有绿优3号、绿美人青瓜、华抗一号、南优二号青瓜等水黄瓜,极少甚至是见不到东北种植的旱黄瓜。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提供的绿剑旱黄瓜[3]为材料,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南繁基地(海南省三亚市荔枝沟镇)的温室大棚中进行,研究其栽培技术,为北菜南种的实施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黄瓜 海南省 三亚市 栽培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 瓜类蔬菜 营养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崖州区芒果栽培管理技术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
16
作者 王雪平 尤育权 +3 位作者 吴文华 谷超 符琳沁 肖红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63-68,共6页
芒果具有“热带果王”之称,芒果种植产业是三亚市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果实品质是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栽培管理技术对果实品质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解三亚市芒果栽培管理技术现状,以三亚市芒果最大产区崖州区种植... 芒果具有“热带果王”之称,芒果种植产业是三亚市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果实品质是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栽培管理技术对果实品质起决定性作用。为了解三亚市芒果栽培管理技术现状,以三亚市芒果最大产区崖州区种植主体为典型代表,就肥水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控管理等技术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旨在为进一步优化三亚市芒果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促进芒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肥水管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 病虫害综合防控 现状 发展建议 海南三亚 崖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典型岸礁礁石表生藻席群体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17
作者 胡思敏 周天成 +4 位作者 张琛 贾男 刘胜 李涛 黄晖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5,共11页
礁石表生藻席(epilithic algal matrix,EAM)是珊瑚礁区普遍存在的底质类型,在初级生产、营养供应、沉积物富集及珊瑚礁底质演变等关键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功能。为了解礁石表生藻席的群体特征与分布规律,于2022年1月、4月、7月、10月在... 礁石表生藻席(epilithic algal matrix,EAM)是珊瑚礁区普遍存在的底质类型,在初级生产、营养供应、沉积物富集及珊瑚礁底质演变等关键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功能。为了解礁石表生藻席的群体特征与分布规律,于2022年1月、4月、7月、10月在三亚典型岸礁区设置了调查断面(1m、3m、6m),通过水肺潜水方法调查了礁石表生藻席的分布范围及对不同基底的选择性,同时采集了不同底质类型(分枝状、团块状、坪状珊瑚礁石)中珊瑚碎片上的藻席样品,分析了藻席的群体特征及其时空分布差异。结果显示,礁石表生藻席分布具有显著空间差异但无明显的季节差异,覆盖率在1m和6m水深处较高,平均为66.96%,与活珊瑚覆盖率呈现负相关的关系。礁石表生藻席偏爱孔隙度高的硬质基底表面,在坪状珊瑚礁石上具有最高的覆盖度(~98%),但团块状珊瑚礁石上的藻席具有最高的藻体高度[(11.16±0.68)mm]、密度[(118.51±33.64)g·m^(-3)]和有机质含量[(102.49±32.94)g C·m^(-2)],可能与团块状珊瑚礁石具有较高的表面孔隙度有关。藻席的表观特征与生物量均有水深和季节的差异,3m水深处最高,1m最低,在时间上则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说明温度和光照是影响藻席特征变动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三亚鹿回头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礁石表生藻席均为>5mm的多沉积物型藻席(long sediment-laden algal turfs,LSATs),这种类型的藻席不利于珊瑚幼体附着和植食性鱼类摄食。藻席表观特征与有机质含量有明显的底质和时空差异,藻席中丰富的有机质可为众多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提供食物,可能在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石表生藻席 覆盖率 表观特征 时空差异 三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设施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
18
作者 杨玉文 孟永红 +2 位作者 李磊 关巍 赵廷昌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09,共4页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春季甜瓜生产基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危害设施甜瓜的生产。结合海南当地企业的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套涵盖甜瓜全生育期的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可为田间生产提供...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春季甜瓜生产基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危害设施甜瓜的生产。结合海南当地企业的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套涵盖甜瓜全生育期的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可为田间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甜瓜 海南省 细菌性果斑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19
作者 冯焕德 朱敏 +1 位作者 汪秀华 陈业渊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1期44-53,共10页
为探明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并为杧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71个有代表性的果园土样进行采集,分析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0~20cm土层中土壤pH值平均为5.76,63.38%的杧果园... 为探明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并为杧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71个有代表性的果园土样进行采集,分析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0~20cm土层中土壤pH值平均为5.76,63.38%的杧果园土壤pH值处于适宜杧果生长的5.50~7.50范围内,36.62%的杧果园土壤pH值低于5.50,20~40cm土层中最适宜杧果生长的5.50~7.50的土壤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53.53%,46.48%的杧果园土壤pH值低于5.50;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4.15g/kg,有59.28%的果园有机质低于15.00g/kg,20~4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0.70g/kg,有78.87%的果园有机质低于15.00g/kg。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铜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锌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交换性钙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含量呈显著负相关;20~4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钙成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与交换性钙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铁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防止土壤进一步酸化和提升有机质水平是海南杧果主产区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杧果主产区 土壤PH值 有机质 分布特征 土壤养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和鸡滑液囊支原体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琛璐 张艳 +3 位作者 刘海隆 晁哲 魏立民 刘光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探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采集来自海口、文昌、琼海、儋州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的13个不同规模鸡场未经MG、MS疫苗免疫的文昌鸡血样172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MG、MS血清... 为探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鸡毒支原体(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S)的感染情况,采集来自海口、文昌、琼海、儋州4个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的13个不同规模鸡场未经MG、MS疫苗免疫的文昌鸡血样1726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MG、MS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MG和MS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2.00%和31.75%;4个地区以琼海市的MG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68.00%;儋州市的MS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36.67%;冬季MG的感染率较高,抗体阳性率达47.48%,夏、秋两季MS的感染率较高,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85%和35.87%;成年文昌鸡MG和MS的抗体阳性率高于雏鸡和育成鸡(P<0.05),分别为74.45%和59%;小规模场的MG、MS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4.10%和46.45%;不同养殖类型的文昌鸡以商品代蛋鸡MG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83.33%,商品代肉鸡MS的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37.04%。结果表明,海南省文昌鸡主要养殖地区普遍存在MG、MS感染。提示各养殖地区应针对性地加强对文昌鸡MG和MS的防控,以减少疫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鸡滑液囊支原体 血清学 文昌鸡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