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聂正明 吴爱群 李寄云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对30例成人头颈矢状断标本和100例下颌骨标本进行了解剖和观测。发现翼颌间隙的空间大小和下牙槽神经、下颌舌骨神经、舌神经的毗邻关系以及下颌孔的位置都有明显的变动范围。这些变动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成败有密切关系。提出进针... 对30例成人头颈矢状断标本和100例下颌骨标本进行了解剖和观测。发现翼颌间隙的空间大小和下牙槽神经、下颌舌骨神经、舌神经的毗邻关系以及下颌孔的位置都有明显的变动范围。这些变动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成败有密切关系。提出进针点的部位可在下颌第三磨牙(牙合)面颊缘延长线上方0.5~1.0cm相对的颊粘模处,针刺方向与水平正中线的角度为43.7度,进针深度为22.6mm。认为常规的下牙槽神经阻滞有时会出现切牙麻醉不全,这可能与下颌舌骨神经的高位分支或舌神经与下颌舌骨神经有交通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槽神经 阻滞麻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子宫颈癌根治术有关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金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6-237,共2页
与子宫颈癌根治术有关的解剖学研究进展王金兰综述邱实范天生审校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 ̄[1]。1911年Wertheim提出经腹子宫切除术及选择盆底淋巴结清扫,奠定了近代宫颈... 与子宫颈癌根治术有关的解剖学研究进展王金兰综述邱实范天生审校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 ̄[1]。1911年Wertheim提出经腹子宫切除术及选择盆底淋巴结清扫,奠定了近代宫颈癌根治术的基础。宫颈癌根治术因其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根治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马氏钳蝎粗毒对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毒性 被引量:31
3
作者 董伟华 孔天翰 +2 位作者 郑智敏 刘桂亭 田爱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应用产于河南的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hi)分泌的粗毒(scorpion venom crude,SVC)处理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观察了SVC对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及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SVC可以抑制Eca109细胞的生长,SVC的... 本文应用产于河南的马氏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hi)分泌的粗毒(scorpion venom crude,SVC)处理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观察了SVC对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及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SVC可以抑制Eca109细胞的生长,SVC的浓度为0.017μg/ml,处理细胞24、48、72hr后,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达35.6%、39.5%、36.9%;SVC亦可抑制Eca109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的活性,对细胞呈现细胞毒性作用,SVC浓度为0.017μg/ml、0.034μg/ml、0.085μg/ml时,对Eca109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分别达63%、56%、59%。SVC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培养 蝎毒类 食管肿瘤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马氏钳蝎蝎毒素对Eca109细胞的杀伤及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董伟华 藏梦维 +3 位作者 孔天翰 郑智敏 钱玉珍 刘桂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1-255,共5页
本文研究了河南马氏钳蝎蝎毒(SVC)的三个分离毒素:SVCⅠ、SVCⅡ及SVCⅢ对Eca109细胞株的杀伤及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SVCⅠ和SVCⅡ对Eca109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它们对Eca109细胞的半数杀伤... 本文研究了河南马氏钳蝎蝎毒(SVC)的三个分离毒素:SVCⅠ、SVCⅡ及SVCⅢ对Eca109细胞株的杀伤及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SVCⅠ和SVCⅡ对Eca109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它们对Eca109细胞的半数杀伤浓度(LC_(50))分别为7.999μg/ml、4.499μg/ml;SVCⅡ和SVCⅢ处理细胞96h后,对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IR%)分别达83.47%和92.29%;SVCⅡ、SVCⅢ对Eca109细胞的集落抑制率分别达81.3%、80.1%,它们对Eca10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900μg/ml、3.099μg/ml;经SVCⅡ、Ⅲ作用后,Eca109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亦明显减少;MTT法的实验结果显示,SVCⅡ、Ⅲ对Eca109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未观察到SVCⅠ对Eca109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 马氏钳蝎 蝎毒素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肌粘膜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爱群 李寄云 +6 位作者 聂正明 张静 马钊 楚宪襄 李志栋 解邦杰 郭宝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为颌面外科设计颊肌粘膜瓣修复腭裂和口咽部肿瘤术后创面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52侧成人头颈矢状断标本,借助解剖显微镜解剖和观察了颊肌粘膜瓣的神经和血管来源、行径、分支和分布特点。结果:颊肌粘膜瓣的感觉神经是颊... 目的:为颌面外科设计颊肌粘膜瓣修复腭裂和口咽部肿瘤术后创面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52侧成人头颈矢状断标本,借助解剖显微镜解剖和观察了颊肌粘膜瓣的神经和血管来源、行径、分支和分布特点。结果:颊肌粘膜瓣的感觉神经是颊神经,运动神经为面神经的颊支,其在第2、3磨牙相对的颊区与颊神经交通。颊肌粘膜瓣主要有三条动脉:颊动脉、面动脉和上牙槽后动脉的颊侧分支;其静脉较动脉丰富,向后注入翼丛,向前回流至面前静脉。并对颊肌和粘膜进行了测量,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论:颊肌粘膜瓣是修复腭裂和口咽部肿瘤术后创面理想的粘膜瓣,临床可根据需要设计瓣的范围。在瓣的蒂部应掌握适当厚度,以防止瓣的血管和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肌粘膜瓣 颊动脉 颊神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间管切开减压术的应用解剖研究
6
作者 孔抗美 王卫东 +1 位作者 吴爱群 李明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为确定颈后路椎间管切开减压术中神经根的减压范围,进一步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在17具成人颈椎标本上,测量了椎间管长度及内径,神经根与脊髓的夹角,神经根与椎间管上下径与前后径乘积之比值;钩突的高、宽、厚度,并摹... 为确定颈后路椎间管切开减压术中神经根的减压范围,进一步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在17具成人颈椎标本上,测量了椎间管长度及内径,神经根与脊髓的夹角,神经根与椎间管上下径与前后径乘积之比值;钩突的高、宽、厚度,并摹拟手术。结果:椎间管长度平均为5.74mm,上下径平均为9.01mm,前后径平均为6.13mm,神经根与脊髓矢状面平均夹角为58.16°,水平面为9°~38°,神经根与相应椎间管上下径与前后径乘积之比为1:3.68~1:6.96。钩突平均高度为5.47mm,平均宽度为11.21mm,平均厚度为4.76mm。提示:颈椎间关节的最佳切除范围为由内侧向外侧切除约6mm,小于该范围,易造成减压不充分,大于该范围,对减压无太大改善;过多切除椎间关节,将破坏颈椎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管 椎间关节切除术 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裴李岗文化期人环椎、枢椎形态学观测
7
作者 谢继辉 李鸣 +3 位作者 郭海旺 王永奎 陈雪梅 王又林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45-47,共3页
的 :了解 90 0 0a前的古代人和现代人头颈部活动的特点 ,比较分析颈椎形态与其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手册所载的人类学观测和统计方法 ,用游标卡尺对古代人与现代人各 2 4个环椎和枢椎的横突孔、横突后沟、上、下关节面、齿突... 的 :了解 90 0 0a前的古代人和现代人头颈部活动的特点 ,比较分析颈椎形态与其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手册所载的人类学观测和统计方法 ,用游标卡尺对古代人与现代人各 2 4个环椎和枢椎的横突孔、横突后沟、上、下关节面、齿突凹各项进行了观测。结果 :古代人环椎上、下关节面比现代人面积大 (P <0 .0 5 ) ;横突孔开口向后外上方的现代人 ( 5 2 % )比古代人 ( 4 6% )占比例多 ;齿突后倾位的古代人 ( 5 9.5 % )较现代人 ( 70 % )少。结论 :说明人类头颈部活动范围逐渐加大 ,是由于人类环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椎 枢椎 古代人 形态学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子宫颈癌手术有关部位的盆丛神经分布定性定量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邱实 王金兰 +4 位作者 王永奎 范天生 吴义勋 乔玉环 董长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20,共4页
取24例(48侧)子宫切除手术病人的近子宫端骶子宫韧带和子宫主韧带及子宫颈癌根治术16例(32侧)远子官侧的骶子宫韧带和子宫主韧带材料。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图像分析法测得在骶子宫韧带后部深层和子宫主韧带外侧部(远子宫侧... 取24例(48侧)子宫切除手术病人的近子宫端骶子宫韧带和子宫主韧带及子宫颈癌根治术16例(32侧)远子官侧的骶子宫韧带和子宫主韧带材料。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图像分析法测得在骶子宫韧带后部深层和子宫主韧带外侧部(远子宫侧)含副变感神经丰富,密度比值(面积%)最高,分别为74%和67.7%。提示:在子宫颈癌根治术时为预防尿潴留的发生需对上述二部位的盆丛神经分支进行保留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子宫韧带 子宫主韧带 盆丛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化蝎毒素Ⅳ对神经损伤康复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雷留根 孔天翰 +1 位作者 韩雪飞 范天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6,共6页
实验用大鼠20只,结扎坐骨神经以造成神经慢性机械压迫-痛觉过敏动物模型。实验组从手术后第2天开始经腹腔注射纯化蝎毒素Ⅳ,每日注射600mg/kg,持续用药,选用辐射热测痛.本实验用电生理学方法结合HRP逆行追踪技术进... 实验用大鼠20只,结扎坐骨神经以造成神经慢性机械压迫-痛觉过敏动物模型。实验组从手术后第2天开始经腹腔注射纯化蝎毒素Ⅳ,每日注射600mg/kg,持续用药,选用辐射热测痛.本实验用电生理学方法结合HRP逆行追踪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纯化蝎毒素Ⅳ对神经损伤后形态和功能的恢复以及对神经损伤性痛觉过敏的解除都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素 神经损伤 康复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促进坐骨神经中不同纤维成分再生—电生理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天翰 范天生 +4 位作者 韩雪飞 雷留根 郭漳生 张建民 郭洪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实验运用屈肌反射-HRP逆行追踪结合实验,对电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干中躯体运动及感觉纤维成分的再生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电针组足底施予45±5V屈肌反射阈刺激,可引起短潜伏期的A类及长潜伏期的C类纤维传入反应;对照组足底经65... 本实验运用屈肌反射-HRP逆行追踪结合实验,对电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干中躯体运动及感觉纤维成分的再生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电针组足底施予45±5V屈肌反射阈刺激,可引起短潜伏期的A类及长潜伏期的C类纤维传入反应;对照组足底经65±5V屈肌反射阈刺激后,仅见C类纤维传入所引起的屈肌反射。电针组右侧脊神经节内主要为大、小两种圆形细胞被标记,而对照组右侧脊神经节内标记细胞却均为淡染的小圆形细胞。电针组脊髓前角内浓染的标记细胞呈大多角状。电针组脊神经节及脊髓前角内标记细胞百分率及神经再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电针组坐骨神经干中感觉纤维及躯体运动纤维终末向各自支配区的再生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本文结果提示:电针促进坐骨神经中不同纤维成分的再生可能具有定向诱导轴突支芽、加快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等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屈肌反射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神经在下颌第三磨牙区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聂正明 吴爱群 李寄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本文在53侧成人头部标本上对舌神经在下颌第三磨牙区的毗邻关系进行了研究。舌神经在第三磨牙后区多为扁圆形,在第三磨牙舌侧多为扁平形,平均横径为1.7mm,舌神经距第三磨牙槽嵴的垂直距离为11.2mm、距第三磨牙远中距离为9.0mm、距牙槽... 本文在53侧成人头部标本上对舌神经在下颌第三磨牙区的毗邻关系进行了研究。舌神经在第三磨牙后区多为扁圆形,在第三磨牙舌侧多为扁平形,平均横径为1.7mm,舌神经距第三磨牙槽嵴的垂直距离为11.2mm、距第三磨牙远中距离为9.0mm、距牙槽骨舌侧骨板的水平距离为3.0mm、距下颌舌骨肌附着缘的距离为6.2mm。对拔除第三磨牙时,损伤舌神经的解剖学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防止其损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神经 下颌 第三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害性刺激、电针镇痛后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爱群 方智慧 +4 位作者 朱君明 楚宪襄 王金兰 范天生 任朝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2-167,共6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OM)镇痛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位杂交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正常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SOM神经元的基因表达;伤害性刺激、单纯针刺和电针镇痛(EA)对PAG内SOM多肽合成的调...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SOM)镇痛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原位杂交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观察正常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SOM神经元的基因表达;伤害性刺激、单纯针刺和电针镇痛(EA)对PAG内SOM多肽合成的调控,以探讨伤害性刺激和电针对PAG内SOM在基因转录水平的激活影响。结果:正常情况下PAG内有一定的SOMmRNA表达,伤害性刺激和单纯电针后SOMmRNA表达增强,EA后进一步增强。结论:(1)SOM可能参与痛觉调制;(2)SOM可能参与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中脑导水管 周围灰质 电针 伤害性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大鼠海马后脑干有关镇痛核团5-HT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艳 吴爱群 +2 位作者 张静 方智慧 周延斌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 :探讨刺激大鼠海马后脑干镇痛核团 5 HT的变化 ,分析海马在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 4组。A组 :正常对照组 ,不给动物任何处理 ;B组 :疼痛组 ,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2 5g/L多聚甲醛 0 4ml作... 目的 :探讨刺激大鼠海马后脑干镇痛核团 5 HT的变化 ,分析海马在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分为 4组。A组 :正常对照组 ,不给动物任何处理 ;B组 :疼痛组 ,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2 5g/L多聚甲醛 0 4ml作为疼痛模型 ;C组 :谷氨酸钠组 ,将疼痛模型动物经腹腔注射 2 0g/L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 ,按GeorgePaxions定位图谱用微玻管将 0 5 μl(1mg/L)L 谷氨酸钠 (L GLU)注射入大鼠右侧海马 ;D组 :生理盐水组 ,同上向疼痛模型动物海马内注射 0 5 μl生理盐水。 4组动物均于 2h后处死 ,常规灌注冰冻切片 ,采用SABC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中缝大核 (NRM) 5 HT神经元阳性细胞个数及光密度等均值。结果 :疼痛刺激后 ,PAG、NRM内 5 HT水平较正常显著增高 (P <0 0 5 ) ,谷氨酸钠组则较疼痛组进一步增加。结论 :海马兴奋后 ,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 ,使 5 HT大量释放 ,参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5-羟色胺 内源性镇痛系统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2Dok PTB结构域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阎志勇 吴爱群 +4 位作者 张勇 由振东 路长林 周明明 何成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 :制备p6 2DokPTB结构域的GST融合蛋白。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编码p6 2DokPTB结构域的cD NA ,并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4T 3中 ,转化大肠杆菌BL 2 1,构建成表达GST PTB融合蛋白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 ,经Glutathion Sepharose 4... 目的 :制备p6 2DokPTB结构域的GST融合蛋白。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编码p6 2DokPTB结构域的cD NA ,并将其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 4T 3中 ,转化大肠杆菌BL 2 1,构建成表达GST PTB融合蛋白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 ,经Glutathion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 ,用SDS PAGE进行分析 ,该融合蛋白的表达量超过菌体总蛋白的 2 5 %。结果 :获得重组GST PTB融合蛋白 ,纯度在 95 %以上 ,产物得率约 75 %。结论 :成功制备高纯度p6 2DokPTB结构域的GST融合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p6 2DokPTB结构域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2Dok PTB结构域 重组蛋白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巴氏染色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蒲明秋 葛秀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2-163,共2页
改良巴氏染色效果观察蒲明秋,葛秀峰巴氏染色广泛应用于食管、阴道脱落细胞染色历时已久,优点甚多。但此法用药量大,细胞核及核仁着色深,易过染,背景模糊,细胞结构显示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参照国外文献巴氏染色改良法,并与传... 改良巴氏染色效果观察蒲明秋,葛秀峰巴氏染色广泛应用于食管、阴道脱落细胞染色历时已久,优点甚多。但此法用药量大,细胞核及核仁着色深,易过染,背景模糊,细胞结构显示不十分理想。为此,我们参照国外文献巴氏染色改良法,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染色 组织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RNA对人脑垂体瘤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建祯 付瑞锋 +3 位作者 张鹏远 宋乐 臧卫东 牛光明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RNA对人脑垂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探讨以VEGF反义RNA进行垂体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VEGF反义cDNA、正义VEGFcDNA质粒转染垂体瘤细胞 ,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鉴定其表达 ,测定被转染细胞生长...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反义RNA对人脑垂体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探讨以VEGF反义RNA进行垂体瘤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VEGF反义cDNA、正义VEGFcDNA质粒转染垂体瘤细胞 ,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鉴定其表达 ,测定被转染细胞生长率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经鉴定被转染的垂体瘤细胞有外源性VEGF反义基因的整合及表达 ,其VEGF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但其生长速率无明显减慢。结论 :VEGF在垂体瘤血管形成及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可能成为基因治疗垂体瘤的优选靶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RNA 脑垂体瘤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帕金森氏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明付 张华 +4 位作者 吴金良 郭漳生 林玲 汤善钧 周祥庭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用Wistar大白鼠64只,经微量注射6-羟多巴胺入右侧黑质区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和黑质及尾壳核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如下:①64只大鼠中,35只(54.7%)恒定转向左侧且结果稳定,与帕金森氏病的症状相类似,被视为帕金... 用Wistar大白鼠64只,经微量注射6-羟多巴胺入右侧黑质区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和黑质及尾壳核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如下:①64只大鼠中,35只(54.7%)恒定转向左侧且结果稳定,与帕金森氏病的症状相类似,被视为帕金森氏病旋转鼠模型。②在旋转鼠右侧黑质和尾壳核内,酪氨酸羟化酶样(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末稍明显减少或消失,而左侧黑质和尾壳核内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6-羟多巴胺能选择性地损毁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纤维末稍,从而建立稳定的帕金森氏病旋转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多巴胺 动物模型 震颤性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对人肿瘤细胞株和动物移植性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郑智敏 王成裕 +3 位作者 董伟华 田中岭 韩雪飞 孔天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用人食管癌Eca109、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和艾氏腹水癌(EAC)小鼠检测了马氏钳蝎 蝎毒(SVC)体外、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SVC的浓度为0. 017 mg/L,处理Eca 109细胞24、 48、72h后,... 用人食管癌Eca109、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和艾氏腹水癌(EAC)小鼠检测了马氏钳蝎 蝎毒(SVC)体外、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SVC的浓度为0. 017 mg/L,处理Eca 109细胞24、 48、72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35. 6%、39. 5%、36, 9%;MTT显色法表明,SVC浓度为0. 017、 0.034、0.085 mg/L时,对Eca109细胞的毒性作用分别达 63%、56%、59%。 SVC对体外培养的 HeLa细胞作用不明显。 SVC腹腔注射于EAC小鼠,其剂量为每kg体重 0. 1、0. 3 mg,连续给药 10 d,EAC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 52.0%、54.4%,差异显著(P<0. 05);在停药第 10 d时,EAC小 鼠的体重抑制率亦有明显差异。结果证明:SVC对Eca 109细胞和EAC小鼠有抑制作用,对HeLa 细胞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抗肿瘤作用 马氏钳蝎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对人血淋巴细胞诱变性及细胞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董伟华 孔天翰 +2 位作者 郑智敏 刘桂亭 范天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101-103,203,共3页
马氏钳蝎粗分蝎毒1(Scorpion Venom Crude 1,SVC_1)和粗分蝎毒2(Scorpion Venom Crude 2,SVC_2)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血淋巴细胞48h,细胞SCE频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升高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细胞的生长分裂阻滞,SVC_21... 马氏钳蝎粗分蝎毒1(Scorpion Venom Crude 1,SVC_1)和粗分蝎毒2(Scorpion Venom Crude 2,SVC_2)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血淋巴细胞48h,细胞SCE频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升高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细胞的生长分裂阻滞,SVC_21:500、1:250及1:100三个浓度组几乎未见细胞分裂相,SVC_11:100组第一周期中期分裂相增至29%(空白对照15%),第三周期中期分裂相降至30%(空白对照46%)差异显著(P<0.05)。经SVC_1与SVC_2处理后,淋巴细胞变小,胞核固缩,核质致密浓染,呈退行性表现.结果表明,马氏钳蝎蝎毒对人血淋巴细胞无诱变作用,但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淋巴细胞 诱变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素Ⅳ的中枢镇痛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雷留根 王成裕 +2 位作者 韩雪飞 孔天翰 范天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31-34,共4页
从东亚钳蝎粗毒中分离纯化出蝎毒素Ⅳ,经套管注入侧脑室,用辐射热测痛和屈肌反射检测两种方法,观察蝎毒素Ⅳ的中枢镇痛作用,结果蝎毒索Ⅳ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缩腿潜伏期,并可显著抑制C纤维诱发的屈肌反射。提示蝎毒素Ⅳ具有显著的中... 从东亚钳蝎粗毒中分离纯化出蝎毒素Ⅳ,经套管注入侧脑室,用辐射热测痛和屈肌反射检测两种方法,观察蝎毒素Ⅳ的中枢镇痛作用,结果蝎毒索Ⅳ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缩腿潜伏期,并可显著抑制C纤维诱发的屈肌反射。提示蝎毒素Ⅳ具有显著的中枢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 屈肌反射 镇痛 蝎毒素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