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活疫苗免疫猪脾脏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海勇 袁洪兴 +4 位作者 孙泰然 曹静 宋勤叶 李潭清 逯纪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67-1474,共8页
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活疫苗免疫猪脾制备转移因子(TF),检测其免疫活性,为开发新型免疫增强剂和有效防制PRRS提供科学依据。用PRRSV弱毒活疫苗免疫健康育成猪,无菌采集脾,通过透析法从脾提取TF。应用磺基水杨酸法、茚三酮反... 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活疫苗免疫猪脾制备转移因子(TF),检测其免疫活性,为开发新型免疫增强剂和有效防制PRRS提供科学依据。用PRRSV弱毒活疫苗免疫健康育成猪,无菌采集脾,通过透析法从脾提取TF。应用磺基水杨酸法、茚三酮反应和硝酸-钼酸铵试验等方法检测TF的主要成分,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F中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通过鸡红细胞吞噬试验和MTT法,检测TF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调节作用。进而将9头4周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3头。A组每头猪左、右侧耳后分别肌内注射1头份PRRSV疫苗和1mL TF;B组每头猪注射1头份PRRSV疫苗与1mL TF的混合液;C组每头猪注射1头份PRRSV疫苗与1mL生理盐水混合液。免疫后20d,通过MTT法检测每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的增殖活性。制备的TF内无蛋白质成分,含有核酸和18种氨基酸,每毫升TF含核酸21.5μg、总氨基酸3.479mg。TF能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和PBLC增殖活性。当TF与PRRSV疫苗分开或混合注射给4周龄仔猪后,能够显著提高仔猪PBLC的增殖能力。从PRRS弱毒活疫苗免疫猪的脾制备了TF,其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转移因子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检测牛奶中青霉素残留的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泰然 《湖北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11-12,共2页
采用微生物法建立了一种简易检测牛奶中青霉素残留的方法。结果显示该法对样品中青霉素残留的检测限为0.8IU/mL。该法可以检测出牛奶中的青霉素残留,对基层奶牛养殖场检测青霉素残留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青霉素 药物残留 检测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3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天天 张亚楠 +8 位作者 冯亚文 岳怀宁 王亚文 苏恺 袁晨 逯纪成 孙泰然 薛文阁 宋勤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32-2842,共11页
【目的】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30蛋白单克隆抗体,为ASFV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重要试验材料。【方法】应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ASFV p30蛋白,并用该蛋白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 【目的】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30蛋白单克隆抗体,为ASFV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重要试验材料。【方法】应用大肠杆菌表达重组ASFV p30蛋白,并用该蛋白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分泌p30蛋白特异性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腹腔接种小鼠制备腹水抗体;应用ELISA方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类/亚类,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单克隆抗体与p30-N端(1―105位氨基酸)和p30-C端(100―194位氨基酸)区域的反应活性;针对抗体识别的p30蛋白区域合成不同肽段,通过ELISA和斑点免疫印迹法鉴定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应用间接ELISA方法分析单克隆抗体与ASFV p72蛋白、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Cap)蛋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蛋白的交叉反应性,以及ASFV抗血清对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活性的阻断作用。【结果】获得了2株杂交瘤细胞(C7和G10),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C7和G10)都属于IgG1亚类和κ型(IgG1κ),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内C7和G10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1280、1∶640与1∶10^(7)、1∶10^(6);2株抗体均与p30-C端(100―194位氨基酸)区域特异性结合,并识别同一个抗原表位115 CTSSFETLFEQEPSSEVPKD^(134);2株抗体与ASFV p72蛋白、PCV2 Cap蛋白及PEDV S蛋白无交叉反应;ASFV抗血清能有效阻断2株单克隆抗体与p30蛋白结合。【结论】获得2株分泌p3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鉴定了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表位,丰富了p30蛋白的抗原表位信息,为ASFV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p30蛋白 单克隆抗体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方式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泰然 王云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6-28,共3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及经济价值的影响,明确该试验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Ⅰ~Ⅳ不同配方肥料组及对照组,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施...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及经济价值的影响,明确该试验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最佳施肥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Ⅰ~Ⅳ不同配方肥料组及对照组,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施肥方式采用牛粪肥500 kg+尿素25 kg组和专用肥50 kg+尿素25 kg组鲜重分别为5123.7 kg/亩和5122.8 kg/亩,干重为991.5 kg/亩和940.6 kg/亩,GI为40.32 MJ/d和40.43 MJ/d,经济收益为551.7元/亩和481.9元/亩,其干物质产量分别达到940.6 kg/亩和991.5 kg/亩,与对照组相比玉米产量分别提高25.5%和32.3%(P<0.05),GI提高9.09%和9.39%(P<0.01),经济效益增加551.7元/亩和481.9元/亩。综上,牛粪肥500 kg+尿素25 kg和专用肥50kg+尿素25 kg施肥方式利于该地区青贮玉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施肥方式 生产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卡拉病的防治
5
作者 李兰芳 许利军 贾亚池 《北方牧业》 2016年第13期29-29,共1页
安卡拉病为腺病毒感染疾病,因首次发现于巴基斯坦的安卡拉而得名。本病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2天,该病主要侵害肝脏、肺脏等内脏器官,死亡率高;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因此又具有易传播的特点。
关键词 腺病毒感染 肉杂鸡 鸡的品种 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 病主 饲料品质 商品蛋鸡 霉菌毒素污染 葡萄糖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饲和高纤维日粮对家兔生长性能、血清参数和体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郭琛琛 董国权 张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2-86,共5页
文章评估了11周龄到首次分娩期间不同喂养方式对幼兔采食量、瘦素、非酯化脂肪酸、血清总蛋白水平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1周龄母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日粮组(C组)、限饲对照日粮组(T1组)和自由采食高纤维组(T2组)。在... 文章评估了11周龄到首次分娩期间不同喂养方式对幼兔采食量、瘦素、非酯化脂肪酸、血清总蛋白水平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1周龄母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日粮组(C组)、限饲对照日粮组(T1组)和自由采食高纤维组(T2组)。在饲养期间(11~16周),T1组的可消化能、可消化蛋白摄入量最低,同时机体蛋白质、能量和血清瘦素水平在16周和第一次授精表现最低(P<0.05)。各组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日采食量、产仔数、产仔重基本相同(P>0.05)。第一次授精时,所有组机体脂肪含量、血清瘦素和总蛋白水平最高(P<0.05)。T1组和C组分娩前后血清非酯化脂肪酸水平显著高于T2组(P<0.05)。综上所述,家兔在饲养期间和第1次妊娠期间自由采食高纤维日粮,在分娩时脂肪动员较低,并且在分娩后第11天往往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且不影响哺乳期采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纤维 限饲 家兔 生长性能 血清参数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