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校史教育资源为载体,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以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为例
1
作者 郑利 《教师》 2014年第28期26-27,共2页
一部校史,蕴含着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学校精神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最宝贵的教育财富之一。校史教育资源是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程的重要资源。以校史教育资源为载体,在教学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展中,突破... 一部校史,蕴含着历史传统、文化氛围、学校精神等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最宝贵的教育财富之一。校史教育资源是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程的重要资源。以校史教育资源为载体,在教学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展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情境创设中,注重学生的道德践行,这是促进初中思品课有效性提升的三条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史教育资源 思品课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考——基于2024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
作者 程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65,共4页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它要求语文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的优点、创新点、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改...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它要求语文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的优点、创新点、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对命题策略与方法的探究中,为中考语文命题提供有益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中考语文命题 情境创设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以情境教学促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希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4期51-53,共3页
近年来,新课改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再简单地停留在让学生吸收知识层面,而在于逐步拓展至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方面。“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教师需要完成更多教学任务,进而引起了教师有关... 近年来,新课改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再简单地停留在让学生吸收知识层面,而在于逐步拓展至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方面。“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教师需要完成更多教学任务,进而引起了教师有关学生在学业压力减少的情况下应选择何种途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这一问题的思考。随着情境教学理念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有所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依托情境而进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本文针对“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基于对现状及常见问题的归纳与论述,展开对学科教学中有关情境创设的探讨。经由分析发现,应将教材作为情境创设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增强情境创设内容的丰富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可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积极探索。本文所述旨在增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双减”政策 情境创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化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邱联妹 《化学教与学》 2015年第1期20-21,共2页
预习属于教学的组成环节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的同时,若能提供给学生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预习指导,对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大有裨益。文章对课前预习作业设计应当具有趣味性、关联性,问题的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具有提... 预习属于教学的组成环节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的同时,若能提供给学生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预习指导,对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大有裨益。文章对课前预习作业设计应当具有趣味性、关联性,问题的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具有提示性以及问题的呈现要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预习 课前作业 问题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衔接·进阶·融通”:物理活动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申洁 《江苏教育》 2022年第27期49-52,共4页
“衔接·进阶·融通”视域下的物理活动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应关注情境的活动性和综合性,聚焦关键能力培养。教师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情境时,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引发认知冲突为生长点,以技术支撑为立足点,在课程实施过... “衔接·进阶·融通”视域下的物理活动情境创设的研究与实践,应关注情境的活动性和综合性,聚焦关键能力培养。教师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情境时,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引发认知冲突为生长点,以技术支撑为立足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进阶·融通 物理活动情境 研发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学生实验课堂效率的思考与实践——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邱联妹 《化学教与学》 2016年第10期87-89,共3页
学生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课前预习、过程评价、课后预习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实验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学生实验 课前预习 开放式评价 课后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生活场景,实施化学教学——“生活中的化学智慧”教学设计和反思
7
作者 邱联妹 《化学教与学》 2016年第2期67-69,共3页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作者根据上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内容设计了织物纤维的鉴别、真假牛奶的鉴别、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和钙片中元素含量测定四个教学板块,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作者根据上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内容设计了织物纤维的鉴别、真假牛奶的鉴别、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和钙片中元素含量测定四个教学板块,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实验鉴定 对比分析 数据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新颁课程标准 实施初中“基础实验”——一节“基础实验”公开观摩课的纪实与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沈伟红 《化学教与学》 2013年第2期27-29,63,共4页
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首次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列入"科学探究"一级主题内的二级主题。文章对一节"基础实验"公开观摩课进行了纪实描述和反思,并与过去的"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组织形式、操作技能水平和问... 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首次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列入"科学探究"一级主题内的二级主题。文章对一节"基础实验"公开观摩课进行了纪实描述和反思,并与过去的"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组织形式、操作技能水平和问题探究等三个方面对比两者间存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基础实验 公开观摩课 纪实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方法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利 《成才之路》 2018年第35期24-25,共2页
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方面之一。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一个"明确"、两个"转变"、三个"教会"和三个"创设"。要明... 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大方面之一。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一个"明确"、两个"转变"、三个"教会"和三个"创设"。要明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要转变认识和转变教学观念;要教会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教会学生阅读材料;要创设自主学习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创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自主学习 预习 阅读 情境 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清泉,让英语思政润泽学生心田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元 《江苏教育》 2021年第83期27-31,共5页
英语教学忽视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决定了英语思政的必要。思想品德形成与英语学习在学生活动这一契合点上产生共振,决定了英语思政的可能。确定性、系统性和贯通性是英语思政的特征,融入课堂教学、课后拓展延伸和教学评价引领是其基本路径... 英语教学忽视价值观教育的不足,决定了英语思政的必要。思想品德形成与英语学习在学生活动这一契合点上产生共振,决定了英语思政的可能。确定性、系统性和贯通性是英语思政的特征,融入课堂教学、课后拓展延伸和教学评价引领是其基本路径,而资源库建设和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是英语思政成功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思政 资源建设 教师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导向的初中物理学习活动设计探究——以苏科版初中物理“弹力”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润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29期67-68,共2页
本文基于问题在学生活动中的重要性,坚持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理念,巧借问题导入,激活学习活动兴趣,相机而问,捕捉问题提出时机,贴近学生学习活动,注重问题品质,以问题引思,激发探究活动愿望,以问题引发思维碰撞,深化学生学习活动,最... 本文基于问题在学生活动中的重要性,坚持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理念,巧借问题导入,激活学习活动兴趣,相机而问,捕捉问题提出时机,贴近学生学习活动,注重问题品质,以问题引思,激发探究活动愿望,以问题引发思维碰撞,深化学生学习活动,最后借助问题总结,帮助学生积淀学习活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初中 物理 学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普教育与初中物理教学相融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学生科普习作活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彬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8期60-61,共2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如何将阅读,观察,实验、表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物理教学走出“第一课堂”,开辟更广阔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第二课堂”,这是当前教学中普遍遇到的而又急... 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如何将阅读,观察,实验、表述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物理教学走出“第一课堂”,开辟更广阔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第二课堂”,这是当前教学中普遍遇到的而又急待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科普习作 教学活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3
作者 顾红洁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第11期79-80,共2页
作为重实验、重操作的学科,初中物理实验等教学环节中如果可以借助教具的合理应用,那么有助于增强物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与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需求,探讨了自制教具的一些应用作业... 作为重实验、重操作的学科,初中物理实验等教学环节中如果可以借助教具的合理应用,那么有助于增强物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与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需求,探讨了自制教具的一些应用作业与策略,希望不断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教具 初中物理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姥姥进大观园》文本解读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4期10-11,共2页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四十回,是《红楼梦》中最具感染力的内容之一,历来备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当前,关于教材选文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讲解和解读版本众多,相关见地亦不计其数,但围绕"红学"视...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四十回,是《红楼梦》中最具感染力的内容之一,历来备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当前,关于教材选文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讲解和解读版本众多,相关见地亦不计其数,但围绕"红学"视角研究的居多。笔者以为,该篇选文现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篇目,在解读上应根据课标要求,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编者、教材之间的多元对话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初中语文教学 刘姥姥 选文 课标要求 新课标 文本解读 多元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生为本构建开放的历史教学模式
15
作者 陶璇 《成才之路》 2016年第17期52-52,共1页
要提高现代公民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历史教学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因此,要转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还要构建开放的历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开放.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开放 人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勤 《教师》 2021年第9期55-56,共2页
文章首先对深度学习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并从学生层面及教师层面对阻碍初中生英语深度学习的因素进行分析,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方向提出了初中生英语阅读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17
作者 王梅 《成才之路》 2013年第8期72-73,共2页
“问题式”教学绝不是“问答式”教学,而是课堂对话频生,师生共同感受到在教育活动中自我与他人的充分表现,感知思想品德课堂中充满的教与学的乐趣。
关键词 问题 提问 课堂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领学生浸润在古诗词的一方天地中——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策略
18
作者 陈云钏 《教育家》 2017年第31期56-57,共2页
国学大师辜鸿铭说过,'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也是一部诗教的历史,从文学史上最早记录的文字,到《诗经》《离骚》,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传统诗教积累了大量成... 国学大师辜鸿铭说过,'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也是一部诗教的历史,从文学史上最早记录的文字,到《诗经》《离骚》,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传统诗教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中国古代诗词在苏教版语文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有以单课形式呈现的,如七年级上册《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和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也有以诵读欣赏形式出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四学段(7-9年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方法策略 初中语文 苏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19
作者 丁玫 《教育家》 2017年第31期70-70,共1页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教育应该把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支持环境发展的态度、价值观,树立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现代化教育重要目的。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强调,教育应该把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支持环境发展的态度、价值观,树立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现代化教育重要目的。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作为学校,还可以通过提高中学生的环境素质来带动全社会,提高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意识 中学生 《历史与社会》 学科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趣:走进历史的门票
20
作者 许晓 《教育家》 2017年第27期38-38,共1页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华罗庚也曾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动力的力量,就是兴趣。'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学生只有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习,才会积极思考...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华罗庚也曾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动力的力量,就是兴趣。'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学生只有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习,才会积极思考,课堂才会变得充实精彩,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历史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趣 个性心理特征 走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