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中生的体质指数、膳食知识掌握水平、静坐时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罗维 季烨林凡 彭驰 张翠军 曹彦俊 郑清 黄玉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25-2032,共8页
背景在我国高中普遍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了解高中生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的改变十分必要,但目前尚缺乏聚焦三者间关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了解我国高中生的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并分析... 背景在我国高中普遍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了解高中生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的改变十分必要,但目前尚缺乏聚焦三者间关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了解我国高中生的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于2019年1—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七大区的23个省份抽取6213名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个人和家庭信息、BMI、膳食宝塔知识测试(DPKT)、静坐时长4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6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5%。结果不同地区、省份、年级、家庭人口数、父亲学历高中生的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省份、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高中生的DPK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省份、城乡分布、年龄、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高年生的静坐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β=-0.05)、静坐时长(β=0.07)、家庭人口数(β=0.03)、父亲学历(β=0.05)、家庭年收入(β=0.05)是高中生DPKT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DPKT得分(β=0.07)、家庭人口数(β=-0.03)、父亲学历(β=0.04)是高中生静坐时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高中生的BMI处在参考范围内,但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偏低、静坐时长偏长问题突出。膳食知识掌握水平与静坐时长互为最大影响因素,父亲学历是影响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和静坐时长的主要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保健服务 体质指数 膳食宝塔知识测试 静坐时长 影响因素研究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式高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蓝晒艺术创作
2
作者 朱礼枭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4-70,共7页
以“蓝晒艺术创作”为跨学科项目教学主题,通过了解蓝晒制作方法与原理、优化蓝晒制作工艺、蓝晒原理再应用三个环节,形成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融合化学、信息技术、美术等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迁移运用蓝... 以“蓝晒艺术创作”为跨学科项目教学主题,通过了解蓝晒制作方法与原理、优化蓝晒制作工艺、蓝晒原理再应用三个环节,形成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融合化学、信息技术、美术等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迁移运用蓝晒艺术蕴含的光化学原理,落实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渗透以宏微结合视角分析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感受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 项目式教学 跨学科实践 蓝晒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析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第1-2题
3
作者 张玲娟 《地理教学》 2014年第20期44-45,10,共3页
对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第1、2题进行评析,认为素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古文作品《桃花源记》,内容融合了"文学味"与"地理味",具有新颖性和富有意境美,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基本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试题评析中得到的教学启示是... 对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第1、2题进行评析,认为素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古文作品《桃花源记》,内容融合了"文学味"与"地理味",具有新颖性和富有意境美,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基本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试题评析中得到的教学启示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开展复习巩固基础、创新情境开展探究掌握规律、创设情境进行巩固提高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 江苏卷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曹彦俊 罗维 彭驰 季烨林凡 张翠军 黄玉 郑清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43-2252,共10页
背景目前有关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研究以各省、市内局部地区较为多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全域研究甚少。各类学校在普遍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势必延长了高中生本已较长的静坐时间。这种趋势是否对高中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一定的... 背景目前有关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研究以各省、市内局部地区较为多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全域研究甚少。各类学校在普遍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势必延长了高中生本已较长的静坐时间。这种趋势是否对高中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亟待开展全域范围的调查研究。目的调查并分析我国七大地区城乡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出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均衡提升的赋能路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3月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七大地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高中学校按照市区县与乡镇村进行分层抽样,然后随机整群分别选取市区县高中学校和乡镇村高中学校各1所,共62所学校42523名在读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研,同时收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数据(BMI反映身体发育水平,肺活量反映身体功能,坐位体前屈反映躯体柔韧度,引体向上、50 m跑、立定跳远反映上下肢爆发力量水平,1 min仰卧起坐反映躯体核心力量水平,800 m跑、1000 m跑反映心肺耐力水平),并运用非参数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42523名高中生的中位年龄为16.0(16.0,17.0)岁;男生20074名(47.2%)、女生22449名(52.8%),市县区21725名(51.1%)、镇乡村20798名(48.9%)。七大地区高中生性别、城乡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大地区高中男生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前三的地区如下:身高(华北>东北>华中)、体质量(东北>华北>华中)、BMI(华中>东北>华北)、肺活量(东北>华中>华南)、50 m跑(华南>华中>华东)、立定跳远(华南>华北>西北)、坐位体前屈(华南>西南>华中)、引体向上(华南>西南>西北)、1000 m跑(华南>华中>西南)。市县区高中男生的肺活量成绩高于镇乡村,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1000 m跑成绩低于镇乡村(P<0.001)。七大地区高中女生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前三的地区如下:身高(华北>东北>西北)、体质量(东北>华北>西北)、BMI(东北>华北>西北)、肺活量(东北>华南>华中)、50 m跑(华南>华中>华东)、立定跳远(华南>华北>华中)、坐位体前屈(东北>华中>华南)、1 min仰卧起坐(华北>华中>华东=西南)、800 m跑(东北>华中>华南)。市县区高中女生的身高、体质量、BMI成绩高于镇乡村,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 min仰卧起坐、800 m跑成绩低于镇乡村(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引体向上成绩与BMI、1000 m跑成绩呈负相关,与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呈正相关(P<0.05),坐位体前屈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000 m跑次之;1000 m跑成绩与BMI、肺活量、引体向上成绩呈负相关,与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呈正相关(P<0.05),引体向上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坐位体前屈次之。女生1 min仰卧起坐成绩与BMI、肺活量、立定跳远、800 m跑成绩呈正相关,与50 m跑、坐位体前屈成绩呈负相关(P<0.05),BMI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坐位体前屈次之;800 m跑成绩与BMI、50 m跑、坐位体前屈成绩呈负相关,与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成绩呈正相关(P<0.05),坐位体前屈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MI次之。结论我国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男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与镇乡村相当,但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女生的身体发育水平高于镇乡村女生。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上下肢爆发力量、躯体核心力量、心肺耐力水平均显著低于镇乡村。除身体发育水平以外,华南地区的高中一、二年级男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测试成绩水平的优势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质健康测试 城乡 心肺耐力 爆发力 核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5
作者 沈鹤军 侍崇艳 +2 位作者 郑清 黄玉 景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6,共8页
目的:调查我国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省数据)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的静... 目的:调查我国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省数据)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的静坐时长和健康素养。采用Kruskal-Wallis H法、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静坐时长与健康素养总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素养总评分在不同地区、城乡分布、家庭年收入、父母亲学历、年龄、性别的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坐时长在不同地区、家庭年收入、父母亲学历、性别的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不同年龄、城乡分布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健康素养总评分与家庭年收入、母亲学历呈正相关,与父亲学历、静坐时长呈负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β比较显示,父亲学历(-0.32)>家庭年收入(0.15)>母亲学历(0.09)>平均每天静坐时长(-0.02),即父亲学历的影响最大,家庭年收入次之;静坐时长与家庭年收入、母亲学历呈正相关,与健康素养总评分呈负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β比较显示,家庭年收入(0.14)>母亲学历(0.13)>健康素养总评分(-0.02),即家庭年收入的影响最大,母亲学历次之。结论:我国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每天静坐时间总体较长,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健康素养水平和静坐时长互为负相关,且受高中生父母学历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静坐时长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焕庸线”两侧高中生健康素养与静坐时长态势特征调查研究
6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罗维 季烨林凡 彭驰 张翠军 曹彦俊 郑清 黄玉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33-2242,共10页
背景目前“胡焕庸线”的学术价值已经延伸至其他相关学科,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差异较为明显的特点,本研究借鉴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旨在探索按照“胡焕庸线”的人口密度分布界定标准,深入研究了“胡焕庸线”两侧城乡高中生的健康... 背景目前“胡焕庸线”的学术价值已经延伸至其他相关学科,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差异较为明显的特点,本研究借鉴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旨在探索按照“胡焕庸线”的人口密度分布界定标准,深入研究了“胡焕庸线”两侧城乡高中生的健康素养和静坐时长的态势特征。目的调查分析“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城乡高中生健康素养与静坐时长的现状态势特征,为改善我国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1—3月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内的62所学校高一、高二学生进行健康素养与静坐时长的调研(统一提前邮寄配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与静坐时间调查问卷各12400份)。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方差膨胀系数,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最后纳入健康素养调查问卷9057份,其中东南半壁7489份(82.7%),西北半壁1568份(17.3%);纳入静坐时间调查问卷8031份,其中东南半壁6614份(82.4%),西北半壁1417份(17.6%)。东南半壁高中生健康素养评分、静坐时长均高于西北半壁(Z=-4.009、-9.198,P<0.001)。东南半壁年龄为17、18岁,女性,城乡,父亲学历为大专以下、大专,母亲学历为大专、本科,家庭年收入为1~万、5~万、8~万、>10万元,家庭人口数为1、3、7、9、≥10人的高中生健康素养评分均高于西北半壁(P<0.05);东南半壁年龄为15、16、18岁,男女,城乡,父亲学历为大专以下、大专,母亲学历为大专以下,家庭年收入为<1万、2.5~万、5~万、8~万、>10万元,家庭人口数为3、4、5、6人的高中生静坐时长均长于西北半壁(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东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家庭年收入(β=0.324)和母亲学历(β=0.644)均呈正相关,但与健康素养评分(β=-0.015)和父亲学历(β=-0.212)均呈负相关(P<0.05);标准化回归系数β比较,家庭年收入(0.164)>母亲学历(0.131)>父亲学历(-0.056)>健康素养评分(-0.050)。西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健康素养评分(β=0.017)、父亲学历(β=0.789)、母亲学历(β=0.540)均呈正相关(P<0.05);标准化回归系数β比较,父亲学历(0.163)>母亲学历(0.111)>健康素养评分(0.056)。结论东南半壁高中生健康素养评分、静坐时长均高于西北半壁。东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家庭年收入和母亲学历呈正相关,但与健康素养评分和父亲学历呈负相关;西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与健康素养评分父母亲学历均呈正相关。家庭年收入对东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影响的权重最高,父亲学历对西北半壁高中生静坐时长影响的权重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焕庸线 东南半壁 西北半壁 高中生 健康素养 静坐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
7
作者 吕维红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0,共2页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从创设教学情境、实现角色转变和改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 学生潜能 低阶思维 高阶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鹏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80,M0003,共3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课程理念,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指导学生完成良好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生物科学史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被引量:2
9
作者 彭菲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23,共2页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各种社会文化表现,它是个人融入文化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学生隐性学力的具体表现。本文探讨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立足知识的相关点、寻求心灵的交流点、挖掘情感的激发点、找准背景的切入点,并将它们融入生物科学史...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各种社会文化表现,它是个人融入文化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学生隐性学力的具体表现。本文探讨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立足知识的相关点、寻求心灵的交流点、挖掘情感的激发点、找准背景的切入点,并将它们融入生物科学史,用来提升学生的德行、志向、情感、审美等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史 人文素养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思维的“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菲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37,共4页
在"染色体变异"这节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建构模型、设问讨论、再构模型等学生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从激发思维、发展思维,到提升思维、活跃思维,最终内化思维,始终基于"科学思维"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 在"染色体变异"这节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建构模型、设问讨论、再构模型等学生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从激发思维、发展思维,到提升思维、活跃思维,最终内化思维,始终基于"科学思维"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染色体变异"这一内容中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和多倍体育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维 染色体变异探究 探究模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级新概念管理四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志强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概念管理 国家教育方针 学校教育 学校管理 学校工作 管理活动 管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学生理性思维的“基因突变”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菲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32,共2页
通过模型与建模、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批判性思维等方法进行“基因突变”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 理性思维 基因突变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矫治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志强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10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高中 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矫治策略 现代化教学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切入点突破“细胞增殖”复习的难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鹏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7期28-31,共4页
“细胞增殖”所涉及知识内容多,加之其过程本身又较为抽象,是高中学生生物学学习的一大难点。在对该专题的复习教学中,以“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切入点,理解细胞增殖过程,突破难点,达成复习目标。
关键词 细胞增殖专题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突破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变换”思想和生活材料建构原电池模型——从陌生新型电池到经典烧杯模型
15
作者 周春美 周青山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96,共6页
提出基于“等效变换”思想的建模新方法,开发用生活材料自制原电池模型的学具,帮助学生把陌生情境的新型电池一步步变换为经典的烧杯模型。首先识别实物装置中的四个“关键要素”,用铝丝圈表示正极和负极,用橡皮筋表示电子导体,用丝绸... 提出基于“等效变换”思想的建模新方法,开发用生活材料自制原电池模型的学具,帮助学生把陌生情境的新型电池一步步变换为经典的烧杯模型。首先识别实物装置中的四个“关键要素”,用铝丝圈表示正极和负极,用橡皮筋表示电子导体,用丝绸表示离子导体,搭建原始模型;然后通过弯折、拉伸、裁剪等“作用等效”的方式多次变换“可变要素”,把原始模型变形为学生熟悉的形式。以浓差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熔盐电池、固体电解质电池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电池 模型认知 等效变换 自制学具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美育功能中的作用
16
作者 罗志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美育功能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章建构自主探究型教学
17
作者 狄贤超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3-24,共2页
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数、理、化、生的研究对象各不相同,但它们同是探究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变化规律和本质,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有众多的共同点,并且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现实中的问题是不带有“生物学”“物理”“化学”... 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数、理、化、生的研究对象各不相同,但它们同是探究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变化规律和本质,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有众多的共同点,并且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现实中的问题是不带有“生物学”“物理”“化学”等的标签的,而可能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的保护” 中学 生物学 课程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平衡的调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18
作者 吕维红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4期40-42,共3页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复习课教学中,通过图示整合,设问导学,引导学生模型构建,形成知识体系;强化知识联系,形成逻辑程序;深化分析探究,促进迁移运用。以提升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内化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血糖平衡 图示整合 生物学核心素养 问题驱动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布白”
19
作者 吕维红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12期13-14,共2页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阐述了"布白"对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及应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教学 布白 应用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引导探索法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费志泽 叶文斌 姚荣茂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4,共4页
化学教学中引导探索法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溧阳中学(213300)费志泽,叶文斌,姚荣茂等近年来,化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论,化学教学中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化学教学中引导探索法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溧阳中学(213300)费志泽,叶文斌,姚荣茂等近年来,化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论,化学教学中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引导探索法 非智力因素 实验研究 化学教学质量 实践与思考 演示实验 化学教学过程 信息交换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