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前列腺癌诊疗的PSMA靶向放射性小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佺 周雨萱 +3 位作者 蔡舒玥 彭莹 邱玲 林建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男性身体健康。自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被证实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PSMA靶向放射性药物在前列腺癌诊治中取得显著进展,有效提高了前列...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男性身体健康。自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被证实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PSMA靶向放射性药物在前列腺癌诊治中取得显著进展,有效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与治疗效果。文章就近年来PSMA靶向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探针结构设计理念并总结临床经验,以期对前列腺癌放射性诊疗分子探针的开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分子探针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P-1靶向分子探针助力乳腺癌诊断的最新进展及展望
2
作者 蔡舒玥 谢佺 +3 位作者 周雨萱 刘清竹 邱玲 林建国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4,共6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具有高度侵袭性与转移性,近年其发病率逐步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随着对乳腺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神经毡蛋白-1(neuropilin-1,NRP-1)作为一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具有高度侵袭性与转移性,近年其发病率逐步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随着对乳腺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神经毡蛋白-1(neuropilin-1,NRP-1)作为一种跨膜蛋白,被证实与乳腺癌特别是TNBC的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利用核医学、光学及多模态等成像技术可以无创、实时、精准地检测NRP-1的表达和分布,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以及治疗和疗效监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核医学探针将放射性核素(如^(68)Ga、^(99m)Tc等)与特定的靶向配体结合,从而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或组织,并通过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实现对乳腺癌的灵敏特异性诊断。随着医学影像及各交叉学科的发展,靶向NRP-1的多模态分子探针[^(68)Ga]Ga-NODAGA-K(Cy5)DKPPR将PET的高灵敏度和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的高分辨率优势相结合,实现乳腺癌术前精确诊断并在术中提供实时荧光导航,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切除肿瘤。本文对NRP-1靶向分子探针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缺点进行系统比较,并阐述各类探针在乳腺癌诊疗领域的适用范围及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乳腺癌靶向分子探针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神经毡蛋白-1 肿瘤诊断 分子成像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生物体内PQQ-DA痕量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毛师师 周杏琴 +2 位作者 钦晓峰 徐希杰 谢敏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2-487,共6页
以磁性Fe_3O_4为内核,对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包裹和修饰,制备了对吡咯并喹啉醌-多巴胺(PQQ-DA)具有高识别性、高选择性的磁性纳米分子印迹材料,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了生物体内PQQ-DA的含量。结果显示,PQQ-DA在0.02... 以磁性Fe_3O_4为内核,对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包裹和修饰,制备了对吡咯并喹啉醌-多巴胺(PQQ-DA)具有高识别性、高选择性的磁性纳米分子印迹材料,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了生物体内PQQ-DA的含量。结果显示,PQQ-DA在0.02~0.1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 6,检出限为0.2×10^(-11) mg/mL,加标回收率为88.7%~95.5%,相对标准偏差为2.6%~3.2%。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生物体内PQQ-DA痕量产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分子印迹 吡咯并喹啉醌-多巴胺(PQQ-DA)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 固相萃取 痕量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植入治疗兔VX2肺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栋辉 杨敏 +3 位作者 徐宇平 王立振 刘璐 黄培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与目的新型放射性植入剂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适用于实体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兔VX2肺肿瘤经32P-CP-PLLA粒子瘤体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后PET/CT显像及病理学的变化,分... 背景与目的新型放射性植入剂32P-磷酸铬-聚-L-乳酸(32P-CP-PLLA)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适用于实体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兔VX2肺肿瘤经32P-CP-PLLA粒子瘤体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后PET/CT显像及病理学的变化,分析32P-CP-PLLA粒子植入对荷VX2肺癌兔肿瘤生长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24只荷瘤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1组-3组为治疗组;4组为对照组。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总放射性活度为93MBq、185MBq和370MBq的32P-CP-PLLA粒子分别植入1组、2组和3组肿瘤组织内。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分别在治疗后第0天、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进行18F-FDG PET/CT显像,观察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的变化。最后1次PET/CT显像后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比较肿瘤细胞形态和凋亡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第0天时,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SUVmax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14天,1组、2组和3组SUVmax值分别为1.1±0.19、0.80±0.10和2.85±0.15,均较对照组(5.61±0.50)明显下降。第7天-第14天时,1组和2组SUVmax较第3天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治疗后第3天-第14天,3组SUVmax较第0天显著上升,并在第7天达到峰值,后明显下降。同期3组SUVmax明显低于对照组SUVmax。HE染色显示近粒子处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严重。3组可见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1组-2组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bcl-2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bax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cl-2/bax比值明显下调(P<0.05)。凋亡基因的表达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32P-CP-PLLA粒子持续照射可直接杀伤VX2肿瘤细胞从而抑制其葡萄糖代谢功能。远离粒子处虽可见存活肿瘤细胞,但凋亡基因表达明显异于对照组。32P-CP-PLLA粒子可通过电离辐射诱导bcl-2和bax基因参与VX2移植瘤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32P-CP-PLLA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影像技术用于视网膜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媛 王柯 杨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4-317,共4页
分子影像技术是传统医学影像学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结合而产生的新兴成像技术,可基于生物分子水平显示体内正常及异常生物进程,现已用于研究视网膜疾病。本文基于视网膜疾病发病机制,对分子影像技术用于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正电子断层扫描成像的^(68)Ga标记PM_(2.5)模拟粒子的制备及其活体示踪
6
作者 潘栋辉 徐宇平 +5 位作者 王辛宇 王立振 严骏杰 施冬健 杨敏 陈明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9-676,共8页
将黑色素纳米颗粒(melanin nanoparticle,MNP)经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制备得到PEG-MNP,随后通过与放射性的^(68)Ga^(3+)离子螯合,高标记产率地制备得到^(68)Ga-PEG-MNP,标记产物稳定性良好。进一步将^(68)Ga-PEG-MNP... 将黑色素纳米颗粒(melanin nanoparticle,MNP)经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饰制备得到PEG-MNP,随后通过与放射性的^(68)Ga^(3+)离子螯合,高标记产率地制备得到^(68)Ga-PEG-MNP,标记产物稳定性良好。进一步将^(68)Ga-PEG-MNP通过雾化方式制备得到^(68)Ga-PEG-MNP PM_(2.5)(particulate matter _(2.5),size<_(2.5)μm)模拟颗粒,其经雾化小鼠吸入体内后,通过正电子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成像对小鼠进行全身显影,结果可见雾化的^(68)Ga-PEG-MNP PM_(2.5)模拟颗粒可由气管向肺部双叶区域扩散,并滞留于肺。体内的PET成像结果与离体放射自显影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断层扫描成像 ^(68)Ga 黑色素纳米颗粒 细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死亡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莉娟 龚涛 +4 位作者 王丽 李粉 杨星昊 李朝军 陈华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0-963,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死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槲皮素预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16h,然后以CSE刺激不同时间,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四甲基偶氮...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死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槲皮素预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16h,然后以CSE刺激不同时间,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素明显减少了CSE诱导的Beas-2b细胞死亡,并对CSE处理后细胞活力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槲皮素还明显提高了CSE诱导的Beas-2b细胞中HO-1的蛋白表达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槲皮素对于CSE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死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中CSE诱导的HO-1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CSE BEAS-2B细胞 HO-1 细胞死亡 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的定量荧光纳米微球免疫层析检测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艺 丁新良 +3 位作者 张珏 周彬 郭明明 黄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79,共5页
研制了一种快速、定量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检测水体中MC-LR含量。基于竞争法原理,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建立MC-LR免疫层析法,并对该试剂考察其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指标。经过对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参数的优化,即检测... 研制了一种快速、定量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用于检测水体中MC-LR含量。基于竞争法原理,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建立MC-LR免疫层析法,并对该试剂考察其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稳定性等指标。经过对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参数的优化,即检测线抗原浓度、微球标记量和结合垫微球浓度的选择,加样15 min后,获得了MC-LR荧光免疫层析法的工作直线,方法灵敏度0.195μg/L,回收率99.4%,变异系数小于10%,与MC-LF交叉反应率低,与市售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试剂在37℃稳定保存6 d。本研究研制的荧光免疫层析试剂灵敏、稳定、准确,可快速、定量检测水样中MC-LR含量,操作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 微囊藻毒素 纳米微球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增强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斌 刘太香 +5 位作者 白明 王伟 刘锐 邓婷 周礼鲲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能否增强阿司匹林(aspirin)对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选取HT-29、HCA-7、Moser和DLD-1细胞系,设置空白对照组、芹菜素(10μmol/L)组、阿司匹林(2.5、5、10 mmol/L)组、联合用药组。MT...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能否增强阿司匹林(aspirin)对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选取HT-29、HCA-7、Moser和DLD-1细胞系,设置空白对照组、芹菜素(10μmol/L)组、阿司匹林(2.5、5、10 mmol/L)组、联合用药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不同处理方式对Moser细胞环氧合酶-2(cy 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处理方式对由TNF-α诱导的IκBα降解的抑制,以此来反映不同处理方式对NF-κB活性的影响。结果:芹菜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增强阿司匹林对表达COX-2的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并协同增强阿司匹林对COX-2表达的抑制和对TNF-α诱导的IκBα降解的抑制。结论:芹菜素能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而增强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阿司匹林 结肠癌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苷元抗炎机制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抗晶晶 刘晓宁 殷志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88,共6页
牛蒡子苷元是从牛蒡子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元在炎症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综述国内外关于牛蒡子苷元抗炎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将来研究的方向,为研究与开发以牛蒡子苷元为原料... 牛蒡子苷元是从牛蒡子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元在炎症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综述国内外关于牛蒡子苷元抗炎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将来研究的方向,为研究与开发以牛蒡子苷元为原料的抗炎新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元 抗炎机制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色谱法研究吡咯并喹呤醌与D-丝氨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杏琴 钦晓峰 +1 位作者 张建康 曹国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6-200,共5页
D-丝氨酸(DSer)作为一种新的神经递质存在于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吡咯并喹呤醌(PQQ)能够促进神经因子的产生和神经保护作用。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吡咯并喹呤醌(PQQ)与DSer反应中游离PQQ的浓度,通过化学反应动... D-丝氨酸(DSer)作为一种新的神经递质存在于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吡咯并喹呤醌(PQQ)能够促进神经因子的产生和神经保护作用。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吡咯并喹呤醌(PQQ)与DSer反应中游离PQQ的浓度,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PQQ与DSer的作用,为PQQ在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信息。采用四丁基溴化铵为离子对试剂,PQQ与DSer孵育反应后各物质在Amethyst C18-P柱上的分离度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4.2%~99.3%,相对标准偏差为1.05%~2.03%。PQQ-DSer反应的平均速率常数分别为0.032 h-1(25℃)、0.07 h-1(37℃)、0.17 h-1(50℃);平均反应活化能为54.7 kJ/mol;半衰期分别为22.0 h(25℃)、9.8 h(37℃)和3.99 h(50℃)。动力学结果显示PQQ对脑内DSer的平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方法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色谱 吡咯并喹呤醌 D-丝氨酸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烷基酚诱导大鼠支持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昳 袁春涛 +2 位作者 吴江 屠志刚 韩晓冬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9-536,共8页
烷基酚作为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已经对男性生殖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比研究不同烷基酚对雄性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各种烷基酚,包括甲基酚,丁基酚和壬基酚处理支持细胞后,对比研究它们对支持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外... 烷基酚作为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已经对男性生殖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比研究不同烷基酚对雄性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各种烷基酚,包括甲基酚,丁基酚和壬基酚处理支持细胞后,对比研究它们对支持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外基质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类烷基酚在处理12 h内均能诱导细胞膜通透性(以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泄漏率表示)增加,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其中丁基酚和壬基酚的作用强于甲基酚;当处理时间增加至24 h时,各组LDH的泄漏率均在较低浓度即达到最大(丁基酚和壬基酚5×10-8mol/L,甲基酚10-7mol/L)并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增大.此外,各种烷基酚处理均能增加支持细胞层粘连蛋白产生量,并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其中丁基酚的刺激作用强于甲基酚和壬基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酚 对比 LACTATE dehydrogenase泄漏 层粘连蛋白 支持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那嗪的绿色合成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敏 陈正平 +1 位作者 刘春仪 唐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7-571,共5页
引言丁苯那嗪(tetrabenazine,商品名Xenazine,Nitoman)(1)是用于治疗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的药物。
关键词 绿色化学 丁苯那嗪 亨廷顿舞蹈病 药物合成 水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超灵敏均相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艺 黄飚 +2 位作者 钮伟民 赵灿培 金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2-437,共6页
目的基于多克隆抗体免疫分析,构建并优化一种超灵敏、均相的光激化学发光法(AlphaLISA),用以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方法采用竞争原理,MC-LR人工抗原偶联的发光微球与标准品或样品MC-LR共同竞争限量一抗,再被二抗捕获,... 目的基于多克隆抗体免疫分析,构建并优化一种超灵敏、均相的光激化学发光法(AlphaLISA),用以检测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含量。方法采用竞争原理,MC-LR人工抗原偶联的发光微球与标准品或样品MC-LR共同竞争限量一抗,再被二抗捕获,然后再通过生物素-亲和素与感光微球形成成免疫复合物,此时感光微球与发光微球发生接近,则产生并传递能量,发出特殊荧光。选择了合适的一抗和二抗工作稀释度,比较缓冲体系和反应时间的作用,从而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即筛选合适的一抗和二抗反应浓度、缓冲体系和反应时间,从而构建了MC-LR AlphaLISA检测法,其总反应时间40 min,灵敏度0.006μg·L^-1,可测线性范围0.006~5μg·L^-1,变异系数小于10%,平均添加回收率107.7%,与MC-RR和MC-RY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3.2%和0.91%。结论本研究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免疫反应迅速,适用于多样本量水体的MC-LR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毒素-LR 化学发光测定法 均相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阿比特龙的合成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亚明 顾晓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9期39-41,共3页
以去氢表雄酮为原料,经与水合肼缩合、碘代、再与3-吡啶溴化镁发生偶联反应、乙酰化等4步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醋酸阿比特龙,总收率为51.4%。产物结构经1 HNMR、元素分析表征。
关键词 去氢表雄酮 醋酸阿比特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2R-IgG间接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分析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艺 周颖 +6 位作者 周衍 马骐 叶燕 殷皓 俞蕾 周彬 王春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02-1809,共8页
目的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IgG (PLA2R-IgG)水平是诊断和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重要依据,而目前国内外常规检测手段主要是酶免法。为提升检测的便捷性,同时满足灵敏、宽量程分析需求,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PLA2R-IgG检测技术。方法... 目的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IgG (PLA2R-IgG)水平是诊断和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重要依据,而目前国内外常规检测手段主要是酶免法。为提升检测的便捷性,同时满足灵敏、宽量程分析需求,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PLA2R-IgG检测技术。方法 采用包裹铕元素的微球示踪,对反应步骤进行选择,对微球制备液的p H、微球-抗体反应比例和反应时间优化,本文基于间接法构建了PLA2R-IgG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临床评价。结果 本方法的灵敏度达0.7 RU/ml,标准曲线方程为y=0.771x-1.437,相关系数0.995,线性测量范围为0.7~1 500 RU/ml,回收率为86.27%~98.9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8.13%,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试剂37℃储存10 d稳定。本方法与市售酶免试剂盒相关性为0.953,阴阳性判断一致,对IMN的检出率为76.9%。结论 采用两步法反应的PLA2R-IgG间接荧光定量免疫层析分析,快速、灵敏、准确,具有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 免疫层析 IGG 特发性膜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双半胱乙酯药盒处方
17
作者 虞燕华 陈志明 +2 位作者 吴二明 汪洋 黄荷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0-232,共3页
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双半胱乙酯(ECD)药盒的处方。以ECD药盒中A瓶的pH、B瓶的氯化亚锡含量为考察因素,以药盒与99mTcO4-标记后得到配合物的放射化学纯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效应值曲面图确定优化处方,最后进行验证。试验优化得到回归方程y=0.... 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双半胱乙酯(ECD)药盒的处方。以ECD药盒中A瓶的pH、B瓶的氯化亚锡含量为考察因素,以药盒与99mTcO4-标记后得到配合物的放射化学纯度为考察指标,通过效应值曲面图确定优化处方,最后进行验证。试验优化得到回归方程y=0.567+0.103x1+9.68e-4x2-9.86e-4x13-5.48e-8x23。结合效应值曲面可知,当A瓶的pH为6.4、氯化亚锡含量为65μg时,试验结果最佳。验证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优化处方后的产品明显优于现行产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设计法得到的结果,可以对ECD药盒的处方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半胱乙酯药盒 均匀设计 放射化学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中丁苯那嗪含量
18
作者 王颂佩 李晓敏 +2 位作者 刘春仪 唐婕 陈正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0-801,805,共3页
丁苯那嗪原料药样品用无水冰乙酸-乙酸酐(1+7)混合液溶解,以0.02 mol·L^(-1)高氯酸标准溶液作滴定剂,采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丁苯那嗪原料药中丁苯那嗪含量。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32%~0.40%之间。
关键词 非水电位滴定法 丁苯那嗪 原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双重原发恶性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万莉 钱晓萍 +2 位作者 刘宝瑞 王立峰 胡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9-480,共2页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1%左右,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中则不足1%。而MBC伴发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尤为罕见,多为个案报道,特别是合并发病率低下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近10...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1%左右,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中则不足1%。而MBC伴发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尤为罕见,多为个案报道,特别是合并发病率低下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近10年来报道的白血病伴发MBC发病的仅有国外报道的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原发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99)Tc^m标记胸苷衍生物在小鼠体内分布的比较
20
作者 陆春雄 蒋泉福 +2 位作者 唐婕 谭成 张建康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3-369,共7页
为了找到适合肿瘤显像的99 Tcm标记胸苷衍生物,制备了2个标记物99 Tcm-ANMdU和99 Tcm-NHT,标记率均大于95%,且稳定性好。生物分布结果显示:99 Tcm-ANMdU主要经肾脏代谢,在体内清除比较迅速;99 Tcm-ANMdU注射60min后,荷瘤鼠体内肿瘤的放... 为了找到适合肿瘤显像的99 Tcm标记胸苷衍生物,制备了2个标记物99 Tcm-ANMdU和99 Tcm-NHT,标记率均大于95%,且稳定性好。生物分布结果显示:99 Tcm-ANMdU主要经肾脏代谢,在体内清除比较迅速;99 Tcm-ANMdU注射60min后,荷瘤鼠体内肿瘤的放射性摄取与肌肉、骨和血的放射性摄取的比值达到较高值,分别为1.58±0.17、1.95±0.31和1.17±0.08;99 Tcm-NHT在小鼠体内肝脏和肾脏的放射性摄取很高,说明其主要经肝脏和肾脏代谢,体内的清除相对较慢;99 Tcm-NHT注射120min后,荷瘤鼠体内肿瘤的放射性摄取与肌肉、骨和血的放射性摄取的比值达到较高值,分别为4.41±0.32、2.45±0.24和1.51±0.18。因此,99 Tcm-NHT虽然在体内清除比99 Tcm-ANMdU缓慢,但99 Tcm-NHT在肿瘤的放射性摄取相对较高,可能是潜在的SPECT肿瘤显像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Tc^m标记 胸苷衍生物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