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 被引量:39
1
作者 于晓军 王海鹏 +1 位作者 赖小平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83-386,共4页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参与度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难点,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一文作者思维活跃,设想将损伤原因和死亡原因及其参与度、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等问题统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参与度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难点,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一文作者思维活跃,设想将损伤原因和死亡原因及其参与度、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等问题统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编辑部请有关专家审阅此文后认为,该文章作者的某些观点新颖、独到,但也有部分观点存在商榷之处。如死亡诱因能否归类至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的参与度是否必然大于50%?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欢迎广大法医工作者就上述问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完善和指导法医死亡学的理论与鉴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死亡方式 参与度 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Y-STR基因座荧光复合扩增系统的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石美森 李英碧 +3 位作者 邓建强 冀强 于晓军 侯一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4-206,209,共4页
目的建立9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提高Y-STR的法医学检测效能。方法6-FAM标记DYS434、Y-GATA-A10、DYS438、DYS439,HEX标记DYS531、DYS557、DYS448,TAMRA标记DYS456、DYS444引物,PCR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得到结果,考察扩增系统的... 目的建立9个Y-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系统,提高Y-STR的法医学检测效能。方法6-FAM标记DYS434、Y-GATA-A10、DYS438、DYS439,HEX标记DYS531、DYS557、DYS448,TAMRA标记DYS456、DYS444引物,PCR复合扩增,毛细管电泳得到结果,考察扩增系统的个体识别能力、灵敏度、特异性、组织同一性。结果所建立的9个Y-STR复合扩增系统分型清晰,单倍型多样性达0.9968,特异性好,灵敏度高(0.5ngDNA),并且在男女混合斑检验上较常染色体STR分型更有优势。结论9个Y-STR复合扩增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对建立Y染色体STR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和进行法医学混合斑物证鉴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STR 复合扩增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溺死法医学鉴定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汪家文 于晓军 王晓雁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在硅藻检验、水中浮游生物叶绿素(A)检测、血液化学和组织化学检验等方面的最新文献报道,并对各种溺死检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在硅藻检验中,硝酸乙醇法、破机罐法及微波消解法,可缩短检验时间,提高办案效率;酶消化法及... 综述了近年来在硅藻检验、水中浮游生物叶绿素(A)检测、血液化学和组织化学检验等方面的最新文献报道,并对各种溺死检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在硅藻检验中,硝酸乙醇法、破机罐法及微波消解法,可缩短检验时间,提高办案效率;酶消化法及PCR法硅藻检出率高,适用于可疑水样中硅藻密度低等情况。早期器官组织中浮游生物叶绿素(A)、血液和组织中其他生化指标,可作为鉴定溺死的重要参考。微量元素锶检测可用于鉴定海水中溺死。另外,硅藻及其他浮游生物遗传多态性片断PCR,可望成为新的、灵敏的溺死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水 综述[文献类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器官肺的体积、密度检测及其医学和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晓军 赖小平 +3 位作者 樊瑜波 于文 李晋川 刘卯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51-253,F0002,共4页
目的积累不同种族人体器官组织体积和密度的基本数据。为病理学和法医学尸检提供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电子智能化体积-密度仪,同步检测正常人及各种疾病死者肺的质量、体积、密度。结果获得正常肺和不同程度弥漫性肺水肿病变... 目的积累不同种族人体器官组织体积和密度的基本数据。为病理学和法医学尸检提供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电子智能化体积-密度仪,同步检测正常人及各种疾病死者肺的质量、体积、密度。结果获得正常肺和不同程度弥漫性肺水肿病变器官体积和组织密度;在2例医源性循环超负荷和水中毒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中,用肺密度值证实了常规病理组织学形态不典型的严重低渗性肺水肿。结论大体检测器官密度对尸体解剖的综合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体积 组织密度 体质人类学 尸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学因果关系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紫艳 于晓军 +2 位作者 王海鹏 朱光辉 张传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856-861,共6页
法医学鉴定和司法审判都是基于相关证据,执果索因的思辨过程,包括简单的一因一果和复杂的多因一果,甚至一因多果和多因多果的情况[1-5]。法医学因果关系是探讨构建法医学鉴定的唯一性因果证据链或证据体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1)如何取... 法医学鉴定和司法审判都是基于相关证据,执果索因的思辨过程,包括简单的一因一果和复杂的多因一果,甚至一因多果和多因多果的情况[1-5]。法医学因果关系是探讨构建法医学鉴定的唯一性因果证据链或证据体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1)如何取证、循证、论证;(2)充分必要、整合理论、确定关联的证据规则;(3)伤病的空间、时间、作用、量化的因果关系;(4)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的死因分析理论,统一死因与伤因的分类;(5)法医学鉴定的事实因果关系及其原因力与法官审判的法律因果关系的区别与适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因果关系 事实因果关系 法律因果关系 死因分析 伤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费用合理性的法医鉴定若干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于述伟 于晓军 黄鹏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第5期34-36,共3页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医疗费用合理性鉴定的案件明显增多。但是,因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法规,使得鉴定结论主观随意性强,部门行业和地区差异大。本文从法医角度,对医院内部小环境导致医疗费用虚高现象及其合理性评估这一层面进行分析探...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提高,医疗费用合理性鉴定的案件明显增多。但是,因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法规,使得鉴定结论主观随意性强,部门行业和地区差异大。本文从法医角度,对医院内部小环境导致医疗费用虚高现象及其合理性评估这一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解决当今百姓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为完善医疗监督体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合理性 法医临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HSP70和Fos蛋白的表达及其法医病理学意义
7
作者 王曙光 徐小虎 +4 位作者 陈玉川 成建定 胡丙杰 陈梅珍 黄旭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再灌注心脏不同区域HSP70和Fos蛋白表达的规律 ,为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所致心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再灌注心脏不同区域HSP70和Fos蛋白表达的规律 ,为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所致心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再灌注HSP70和Fos蛋白在心肌组织表达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心肌组织无Fos和HSP70表达。心肌缺血 15min再灌注 0 5h后Fos蛋白即在缺血区域表达 ,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增强 ;非缺血区域 1h始有表达 ,缺血区域表达明显强于非缺血区域。心肌缺血区域再灌注 1h后HSP70始有表达 ,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表达增强 ;非缺血区域心肌 2h始有表达 ,且明显弱于缺血区域。再灌注早期HSP70和Fos首先在心肌内层表达 ,随着时间延长表达向心肌外层扩展。【结论】心肌缺血 /再灌注早期不同时间HSP70和Fos蛋白表达有不同的区域性及强度 ,有可能为早期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HSP70 FOS蛋白 表达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鉴定用密度仪的设计
8
作者 陈寒 李晋川 +1 位作者 樊瑜波 于晓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4期50-52,共3页
在法医鉴定工作或科学研究领域,组织器官密度的精确测量常常是重要的环节。作者针对目前法医密度测定尚无精确且易于操作的专用仪器的情况,研制了一种法医鉴定用密度仪。在描述整个仪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系统在实验... 在法医鉴定工作或科学研究领域,组织器官密度的精确测量常常是重要的环节。作者针对目前法医密度测定尚无精确且易于操作的专用仪器的情况,研制了一种法医鉴定用密度仪。在描述整个仪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最后采用C++Builder中的TClientDataSet创建客户端数据集用于管理所获得的有效数据。整套软硬件系统运行可靠、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密度仪 重量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过劳死模型的建立及其代谢-功能-形态学变化
9
作者 刘霞 李嘉敏 +2 位作者 郑永霞 肖旭东 于晓军 《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9-446,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过劳死的发生和死亡机制及其法医学鉴定。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45只(急性过劳死组、过劳存活组),建立负重力竭游泳合并睡眠剥夺的重度疲劳模型,记录行为、饮食、体质量、呼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观察生... 目的探讨急性过劳死的发生和死亡机制及其法医学鉴定。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45只(急性过劳死组、过劳存活组),建立负重力竭游泳合并睡眠剥夺的重度疲劳模型,记录行为、饮食、体质量、呼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观察生理功能。死后解剖取材,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GCMS检测血清、心肌、肝物质代谢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死亡率达33.3%。心肌中氨基丁酸、花生四烯酸含量降低;血清中尿素含量降低,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升高;肝组织中,组氨酸等氨基酸含量升高;血生化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升高,葡萄糖和尿酸降低;血清及心、肝组织等能量代谢通路扰动;3 d后实验组大鼠出现心电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急性过劳死组大鼠出现心室颤动和扑动;超声心动图示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下降;心肌颗粒性肿胀、肌质凝集,脑干暗神经元增多;血清尿素、蛋氨酸、苯丙氨酸差异代谢物变化的组合与过劳高度相关,确诊率达90.6%。结论急性过劳死可引发多器官代谢-功能-形态联动性变化,死亡机制可能为全身多器官功能失调,特别是中枢性衰竭和心脏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劳死 代谢-功能-形态联动 死亡机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族22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石美森 百茹峰 +1 位作者 于晓军 唐剑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36-1142,共7页
调查了广东汉族群体22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情况,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通过自行建立的两组Y-ST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Multiplex Ⅰ: DYS505,DYS533,DYS576,DYS588,DYS634,DYS643;Multiplex Ⅱ: DYS461,DYS48... 调查了广东汉族群体22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情况,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通过自行建立的两组Y-ST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Multiplex Ⅰ: DYS505,DYS533,DYS576,DYS588,DYS634,DYS643;Multiplex Ⅱ: DYS461,DYS481,DYS504,DYS508,DYS607)和应用进口Powerplex Y System(DYS19,DYS389Ⅰ/Ⅱ, DYS390,DYS391,DYS392,DYS393,DYS385,DYS437,DYS438,DYS439),对广东汉族216名无关男性个体进行22个STR基因座的复合分型,用ABI310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统计22个Y-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并结合已公开发表的其他12个群体“扩展单倍型”的数据资料,分析广东汉族群体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3组复合扩增系统均可成功进行分型,基因多样性GD值在0.3299(DYS634)~0.9425(DYS385);22个Y-STR基因座共同构成的单倍型214种,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9。广东汉族和潮汕汉族的遗传距离最近(?0.0030),与东北汉族的遗传距离最远(0.0195)。22个Y-STR基因座联合检测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对建立Y染色体STR数据库,研究群体遗传学和进行法医学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复合扩增 遗传多态性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法检验硅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孙维琦 于晓军 李坦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法医鉴定学 微波消解法 检验 硅藻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制作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吕俊耀 于晓军 刘卯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1-53,共3页
石蜡切片及HE染色一直是组织学、病理组织学和法医病理学等生物医学的最基本和最普遍形态学检验技术,人们早已习惯地称之为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其制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组织学观察、检验和诊断结果。特别是对于临床病理学诊断和法医... 石蜡切片及HE染色一直是组织学、病理组织学和法医病理学等生物医学的最基本和最普遍形态学检验技术,人们早已习惯地称之为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其制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组织学观察、检验和诊断结果。特别是对于临床病理学诊断和法医病理学鉴定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检验技术 组织切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S1基因克隆及其在大鼠脑皮层的表达与神经元衰老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宝恒 傅玉才 +4 位作者 史桂芝 许铭炎 耿义群 徐小虎 许锦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0-768,共9页
长寿保障基因 LAG1 是从酵母中克隆的与酵母寿命相关的基因,随酵母生命衰老而表达发生变化. 对大鼠中同源基因LASS1 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其 mRNA 序列不同于 GenBank 中的预测序列,开放阅读框包含 1 053 碱基对,编码蛋白由 3... 长寿保障基因 LAG1 是从酵母中克隆的与酵母寿命相关的基因,随酵母生命衰老而表达发生变化. 对大鼠中同源基因LASS1 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其 mRNA 序列不同于 GenBank 中的预测序列,开放阅读框包含 1 053 碱基对,编码蛋白由 350 个氨基酸组成,内含 Lag1 蛋白家族保守的 Lag1p motif 和 TLC 结构域. 从新生、1 月龄、6 月龄、12 月龄和 24月龄大鼠脑顶叶皮质提取总 RNA,用半定量 RT-PCR 及 RNA 印迹方法对 LASS1 在大鼠脑皮质中的表达随年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出生后 LASS1 表达量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至 6 月龄达高峰,然后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 24 月老龄鼠达最低.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对鼠脑皮层染色发现,神经元阳性染色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 大鼠 LASS1 基因表达在正常衰老过程中发生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S1基因克隆 大鼠 基因表达 神经元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致命性心动过缓血清代谢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嘉燕 王典 +2 位作者 孔璟 王星星 于晓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1-16,20,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致命性心动过缓大鼠血清代谢特征。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心动过缓-死亡(myocardial ischemia-bradycardia-sudden cardiac death,MI-B-SCD)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死后血清代谢谱,结合...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致命性心动过缓大鼠血清代谢特征。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心动过缓-死亡(myocardial ischemia-bradycardia-sudden cardiac death,MI-B-SCD)大鼠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死后血清代谢谱,结合代谢组学策略分析血清代谢特征。结果 MI-B-SCD大鼠血清代谢轮廓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假手术组相比,MI-B-SCD大鼠血清赖氨酸、鸟氨酸、嘌呤、丝氨酸、丙氨酸、尿素、乳酸含量明显升高;琥珀酸、棕榈酸、酮己二酸、甘油醛、己烯二酸、辛二酸含量明显下降,其中多种差异代谢物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MI-B-SCD大鼠血清代谢显著改变,赖氨酸与嘌呤有较高的诊断MI-B-SCD价值,可望为心源性猝死的法医鉴定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肌缺血 心动过缓 血清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满族11个Y-STR基因座多态性及遗传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美森 百茹峰 +1 位作者 张金生 于晓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3-589,共7页
调查了辽宁满族群体11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应用Powerplex Y 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203名满族无关男性个体的11个Y-STR基因座,用ABI31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和单倍型... 调查了辽宁满族群体11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应用Powerplex Y 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203名满族无关男性个体的11个Y-STR基因座,用ABI31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并结合已公开发表的国内其他16个群体相应基因座的遗传学资料,分析其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满族个体中共检出189种单倍型,单倍型频率多样性0.9991,基因多样性GD值在0.4594(DYS391)~0.9258(DYS385a/b);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满族和东北汉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5),与维吾尔族的遗传距离最大(0.1485)。结果表明,11个Y-STR基因座在满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适用于当地区的法医学应用。与其他民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了解满族的起源、迁移以及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遗传多态性 单倍型 满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推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晓雁 于晓军 +2 位作者 徐小虎 汪家文 张维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6-70,共5页
推断年龄目前主要依据人体骨骼、软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以及组织中各类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随年龄增长的时序性变化。由于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生理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不同推断年龄的方法均有其应用价值,但也都... 推断年龄目前主要依据人体骨骼、软组织、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以及组织中各类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随年龄增长的时序性变化。由于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生理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不同推断年龄的方法均有其应用价值,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法医学实际检案中如果能综合运用,可提高年龄推断的准确性。本文回顾国内外年龄推断现状,并对各种推断方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分子生物学 年龄推断 骨龄 牙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挫伤后巢蛋白表达与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贾冬梅 何光龙 +5 位作者 周亦武 邓伟年 孙来晶 戴甲培 刘良 徐小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1-164,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撞击大鼠脑挫伤模型,在脑挫伤后不同时间(0.5,6,12h和1,3,7,14,28d)观察nestin蛋白在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撞击大鼠脑挫伤模型,在脑挫伤后不同时间(0.5,6,12h和1,3,7,14,28d)观察nestin蛋白在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表达情况。结果伤后0.5h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强,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8d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恢复至正常组水平,伤侧胼胝体在伤后28d仍有弱表达。结论nest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法医学推断早期脑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nestin可作为判断脑损伤是否存在及区分生前和死后脑损伤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伤 巢蛋白 损伤时间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miniSTR基因座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美森 百茹峰 +2 位作者 于晓军 吕俊耀 陈树添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评价6个miniSTR基因座在DNA高度降解检材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并调查广东汉族人群6个mini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两个复合扩增PCR体系、四色荧光标记及毛细管电泳技术,对D1S1677,D2S441,D4S2364,D10S1248,D14S1434,D22S104... 目的评价6个miniSTR基因座在DNA高度降解检材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并调查广东汉族人群6个mini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两个复合扩增PCR体系、四色荧光标记及毛细管电泳技术,对D1S1677,D2S441,D4S2364,D10S1248,D14S1434,D22S1045基因座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6个miniSTR基因座均获得了清晰的基因型分型结果,扩增片段均小于120bp,分别检出7、7、5、8、8、7个等位基因和14、11、11、19、12、14种基因型,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6个miniSTR基因座在广东汉族群体的个人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分别依次为0.863、0.895、0.792、0.894、0.814、0.904和0.392、0.360、0.353、0.568、0.378、0.513。10例IdentifilerTM试剂盒未能正确分型的高度降解DNA样本,采用6个mini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检测均提高了分型成功率结论6个miniSTR基因座荧光标记复合扩增体系在DNA高度降解检材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在广东地区汉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STR 复合扩增 遗传多态性 降解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7例不同年份中毒尸检资料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曼 郑娜 +6 位作者 周兰 刘茜 张海东 卓荦 刘艳 黄光照 刘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份中毒案例的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方式等相关问题,为此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1957—2008年鉴定的607例中毒案例尸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研究不同年份中毒案例的毒物种类、中毒途径、中毒方式等相关问题,为此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1957—2008年鉴定的607例中毒案例尸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999—2008年218例中毒案例中死者男性居多,30~49岁占50%,中毒以口服方式为主,意外中毒居首位,毒物种类以杀鼠剂、有毒气体、农药类位居前三位。与1983—1998年及1957—1982年的中毒尸检资料对比,不同年份间毒物种类明显变化,近年农药、氰化物中毒减少,杀鼠药、有毒气体及醇类中毒增加,毒品滥用激增。结论农药中毒是长期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类毒物,须对此提高防范意识;对联合中毒日益增多的趋势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中毒 尸体检验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浆膜电击纹”4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晓军 吴德清 刘卯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胸腔 电击伤 皮肤 法医鉴定 物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