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走中追逐理想--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73,共15页
文章论述了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在建系的历史、学科的建设、音乐创作、艺术实践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武汉音乐学院建院60周年暨民乐系建系50周年之际,"武音"民乐人回首过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关键词 武汉音乐学院 民乐系 建系历史 学科的建设 音乐创作 艺术实践 辉煌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音乐艺术高素质、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4-288,共5页
高等音乐艺术类院校是人类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专门人才,肩负着重要责任。当前,对于音乐艺术类高等院校如何全面提高质量,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 高等音乐艺术类院校是人类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音乐艺术专门人才,肩负着重要责任。当前,对于音乐艺术类高等院校如何全面提高质量,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思考,推动探索实践。文章主要就高等专业音乐艺术院校高素质、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高素质 多样化 拔尖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传承·创新·发展——“纪念黄海怀逝世40周年·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系列活动”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共7页
2007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了由武汉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和附中承办的"纪念黄海怀逝世40周年.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系列活动。来... 2007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了由武汉音乐学院与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和附中承办的"纪念黄海怀逝世40周年.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系列活动。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代表83人与会。会议共收到提交的论文近40篇,编印了30万字的《论文集》。"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举行了4场"专家论坛与学术研讨会"、1场"学术座谈会",举办了"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武汉音乐学院二胡作品音乐会"。学者们认为这次内容丰富、成果丰硕的会议"是中国二胡界的盛事,必将对新世纪二胡艺术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怀 新世纪二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学术论坛 胡志平二胡独奏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二胡作品音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起板(民乐三重奏)
4
作者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1-91,共1页
民乐三重奏《大起板》根据板胡独奏曲《大起板》编曲而成,是为二胡、琵琶、筝三件丝弦乐器而编创的。在写法上重视运用民族乐器的演奏法。
关键词 民乐 演奏技法 民族乐器 独奏曲 演奏法 音乐学院 文学硕士 组合特点 二胡 作者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编钟、编磬系列击槌的研究与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2-84,共3页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编磬再现于世 ,是我国音乐界一大幸事 ,它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大奇迹。本文以二期改善编钟、编磬的音质为研究目的 ,对影响编钟、编磬音质的另一重要因素———编钟、编磬击槌 。
关键词 编钟 编磬 系列击槌 研究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二胡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艺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4,共5页
20世纪二胡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二胡这一乐器历经千年来最为迅猛的一个时期,百年的历程就是一个继承、借鉴与创新的过程。对20世纪二胡艺术发展历程的总结与审视,对于新世纪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二胡音乐作品和杰出的... 20世纪二胡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二胡这一乐器历经千年来最为迅猛的一个时期,百年的历程就是一个继承、借鉴与创新的过程。对20世纪二胡艺术发展历程的总结与审视,对于新世纪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二胡音乐作品和杰出的代表人物为主线,对20世纪二胡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简要的分析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二胡艺术 创新与发展 创作与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声作韵 细腻入微 蒋凤之二胡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艺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100,共7页
蒋凤之的二胡演奏素以典雅、深邃、手法细腻而富于变化著称,在他的演奏中.有意识地将中国音乐艺术表现中的旋律加花手法、声韵变化以及虚实处理在二胡这件乐器上发挥到了极致,这是蒋凤之二胡演奏艺术最具特色之处。文章通过分析他演奏... 蒋凤之的二胡演奏素以典雅、深邃、手法细腻而富于变化著称,在他的演奏中.有意识地将中国音乐艺术表现中的旋律加花手法、声韵变化以及虚实处理在二胡这件乐器上发挥到了极致,这是蒋凤之二胡演奏艺术最具特色之处。文章通过分析他演奏的《汉宫秋月》、《病中吟》等二胡曲的表现手法,重点对蒋凤之二胡艺术中的声韵变化及其技法形态作了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凤之 二胡艺术 声、韵 表现手法 技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筝曲若干特征之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尹璐 赵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在我国古筝五大流派中,潮州筝派独树一帜。潮州筝曲总体上承袭了潮州细乐与弦诗乐清新细腻的音乐风格,不同筝家的订谱和演奏在遵循流派共性风格的基础上又体现了各自的个性特点。文章从潮州筝曲的记谱、调式、变奏、板式、音律、演奏技... 在我国古筝五大流派中,潮州筝派独树一帜。潮州筝曲总体上承袭了潮州细乐与弦诗乐清新细腻的音乐风格,不同筝家的订谱和演奏在遵循流派共性风格的基础上又体现了各自的个性特点。文章从潮州筝曲的记谱、调式、变奏、板式、音律、演奏技法等方面对潮州筝曲的特征,以及潮州筝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许守诚先生个性特点予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筝曲 许守诚 记谱 调式 变奏 板式 音律 演奏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琴歌、筝歌为表现形式的弹唱曲探微 被引量:5
9
作者 赵毅 徐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文章通过梳理有关琴歌和筝歌音乐文献,对两者在弹唱曲中具有典型性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在归纳有辞无谱、有辞有谱的琴歌和唐传筝曲衍生的筝歌的基础上,分析了弹唱曲中“以辞和曲”和“以腔融辞”两个类型的构成情况,以及琴歌、筝歌... 文章通过梳理有关琴歌和筝歌音乐文献,对两者在弹唱曲中具有典型性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在归纳有辞无谱、有辞有谱的琴歌和唐传筝曲衍生的筝歌的基础上,分析了弹唱曲中“以辞和曲”和“以腔融辞”两个类型的构成情况,以及琴歌、筝歌在弹唱实践中“声”与“韵”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唱曲 琴歌 筝歌 以辞和曲 以腔融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筝摇指和音色构成技术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0,117,共4页
古筝的主要流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在传统摇指运用上不同的技术特点,它对表现地方音乐风格有非常大的作用,文章归纳、分析了对传统古筝摇指的发展、创新及组合技术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构成古筝摇指不同音色的几个要素的概念,并... 古筝的主要流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在传统摇指运用上不同的技术特点,它对表现地方音乐风格有非常大的作用,文章归纳、分析了对传统古筝摇指的发展、创新及组合技术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构成古筝摇指不同音色的几个要素的概念,并简述了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 摇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及其当今教学中的问题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3-139,共7页
文章以古筝的演奏技法为切入点,以其发展过程中的流变为脉络,记述古筝在初创时期(战国时期)和繁荣时期(唐代)的演奏技法概况,辨析近代形成的古筝各流派演奏技法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特点,阐述当前古筝演奏技术训练中存在的不同观念以及个人... 文章以古筝的演奏技法为切入点,以其发展过程中的流变为脉络,记述古筝在初创时期(战国时期)和繁荣时期(唐代)的演奏技法概况,辨析近代形成的古筝各流派演奏技法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特点,阐述当前古筝演奏技术训练中存在的不同观念以及个人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 演奏技法 流变 流派 文化内涵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怀先生二胡演奏风格特色探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坚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通过对黄海怀先生创作、移植并演奏的二胡名曲《赛马》、《江河水》、《梆子风》的分析,从旋律、弓法、指法三方面探讨黄海怀先生的创作思想。
关键词 黄海怀 二胡 演奏 风格特色 赛马 江河水 梆子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胡曲《汉宫秋月》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及其表现技巧 被引量:11
13
作者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58-62,共5页
二胡曲《汉宫秋月》系刘天华先生所传,经刘天华先生诸弟子发扬光大。特别是蒋风之先生,他所演奏并整理的《汉宫秋月》,指法的吟、猱、绰、注,运弓的细腻多变,大大丰富了此曲的表现力,使此曲成为二胡曲中一首经典性的、意境很深的代表作... 二胡曲《汉宫秋月》系刘天华先生所传,经刘天华先生诸弟子发扬光大。特别是蒋风之先生,他所演奏并整理的《汉宫秋月》,指法的吟、猱、绰、注,运弓的细腻多变,大大丰富了此曲的表现力,使此曲成为二胡曲中一首经典性的、意境很深的代表作品。二胡曲《汉宫秋月》源于粤胡曲《汉宫秋月》,是1929年刘天华先生根据粤胡曲《汉宫秋月》的唱片记谱、整理出来的。粤胡曲《汉宫秋月》则源于琵琶曲《汉宫秋月》的第一段(见1916年出版的沈肇州所编《瀛洲古调》)。实际上,除了《瀛洲古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宫秋 二胡曲 表现技巧 美学思想 表现结构 刘天华 丰富内涵 虚实相生 演奏者 音乐演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扬琴演奏与内心听觉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志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各种技术的训练与发展是完善扬琴演奏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培养和发展扬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获得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演奏者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乐感是对音乐的体味和感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既包含对音... 各种技术的训练与发展是完善扬琴演奏艺术表现的手段,而培养和发展扬琴演奏者的音乐内心听觉能力,是获得良好乐感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演奏者音乐素质优劣的重要尺度。乐感是对音乐的体味和感悟,是音乐感知能力的综合体验。它既包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又包含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等。让学生有高质量的听觉感受能力,在听觉概念上努力培养学生对优质音响的听觉形象是扬琴演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琴演奏 音乐内心听觉 培养 音乐想象 音乐记忆 听觉感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扬琴演奏与内心听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志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8-110,共3页
对于学习扬琴演奏艺术来说,系统掌握演奏技巧、正确运用其技术与方法非常重要,但完美高超的技术仅仅具备了艺术表现的基本手段。如何更深层地揭示音乐的深刻内涵,使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得到完美的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笔者认为:在扬琴教... 对于学习扬琴演奏艺术来说,系统掌握演奏技巧、正确运用其技术与方法非常重要,但完美高超的技术仅仅具备了艺术表现的基本手段。如何更深层地揭示音乐的深刻内涵,使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得到完美的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笔者认为:在扬琴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和发展演奏者的内心听觉能力,正确理解技术与音乐的辩证关系是提高演奏艺术的关键。为此,文章对内心听觉的培养与训练及如何进行内心情感与音乐听觉形象的建立作出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琴演奏 内心听觉 培养 训练 内心情感 听觉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古筝协奏曲的演奏与教学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165-166,共2页
现今,在古筝演奏与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古筝协奏曲已被业内专家所认可,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作曲家相继为古筝谱写优美动听的古筝协奏曲。这种可喜可贺的现象不仅从乐曲的形式和风格上丰富了古筝的演奏与教学,而且使古筝的演奏技巧有了更广... 现今,在古筝演奏与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古筝协奏曲已被业内专家所认可,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作曲家相继为古筝谱写优美动听的古筝协奏曲。这种可喜可贺的现象不仅从乐曲的形式和风格上丰富了古筝的演奏与教学,而且使古筝的演奏技巧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调动了教师们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推进了古筝演奏与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 协奏曲 演奏与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扬琴的音色与击弹方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3-68,共6页
关键词 音色 扬琴演奏 演奏技巧 演奏技能 琴竹 演奏者 击弦点 直接影响 发音 琴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已有曲调进行加工改编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作曲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3,共3页
文章是根据 1 997年 1 0月在武汉举行的“黄海怀二胡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成。从民间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器乐曲目文献 ;深刻的意境内涵 ;丰富的。
关键词 民族器乐 曲调 加工改编 移植 作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筝早期谱式与弦式流变脉络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文通过对古筝的早期谱式与弦式流变情况的梳理,假存见最早的筝谱集《仁智要录》和至今仍存活于民间的“二四谱”为分析材料,以期归纳出古筝早期以数字弦位记谱的方式和渐变的定弦形式的脉络。
关键词 古筝 谱式 弦式 数字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琵琶曲中的模拟音效——兼谈左右手技法的运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4-179,共6页
模拟音乐在各类琵琶乐曲中,从象征性到几可乱真的不同程度模拟,并不是生搬硬套的或者卖弄技巧的存在于乐曲中,而是有机的结合于乐曲中。它们通过左、右手各种技法的模拟运用,使音乐形象更加逼真鲜明、精彩别致,是乐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 琵琶 演奏 模拟音效 技法 传统乐曲 锣鼓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