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生态建构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勃然 赵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0,共7页
本文阐述生态语言学的缘起、产生背景和该视域下的三个主要外语教学观(环境观、互动发展观、能动观),分析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失衡状况和可能的修复路径,并以东北大学为案例,探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 本文阐述生态语言学的缘起、产生背景和该视域下的三个主要外语教学观(环境观、互动发展观、能动观),分析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失衡状况和可能的修复路径,并以东北大学为案例,探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生态建构。其实践成果和经验可助推国内外语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用、学,改善以往类似课程建得多、用得少、黏性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维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学习者 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 交际能力 组成部分 教育学 文化教育 文化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考试与评价机制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系统论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慕辉 王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5-168,共4页
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始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声音和批评压力,也是长期困扰公共外语教育界的棘手老问题。众多外语教育研究者已经从教学过程的各种维度来系统展开相关研究工作,然而,深度扩展的理论研究似乎并不能有效扭转大学英语教育... 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始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声音和批评压力,也是长期困扰公共外语教育界的棘手老问题。众多外语教育研究者已经从教学过程的各种维度来系统展开相关研究工作,然而,深度扩展的理论研究似乎并不能有效扭转大学英语教育的低效问题。从教育系统论的研究角度出发,考察第三方考试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对学习与教学主体的各种影响效用,宏观把握评价机制对于教学过程的系统论影响和深入探索教学改革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质量 学习能力 教育系统论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方检验在大学生英语期末成绩与学习方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晋丹星 《海外英语》 2019年第5期68-69,共2页
用卡方检验分析在大学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平时课堂积累、期末前的集中复习、两者结合或是两者都不采用这几种方式与期末成绩是否有相关性,这样也能对大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的学习有一些帮助。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对现在大学生看待英语学习... 用卡方检验分析在大学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平时课堂积累、期末前的集中复习、两者结合或是两者都不采用这几种方式与期末成绩是否有相关性,这样也能对大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的学习有一些帮助。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对现在大学生看待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方式进行一些思考和启发,让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有一个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方检验 英语期末成绩 课堂 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因果连接词使用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黎梦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8期98-99,共2页
连接是一种语篇衔接手段,恰当使用连接词能有效提高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该研究基于“TECCL”语料库与“Crown”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大学生与母语使用者英语书面语语料,调查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因果连接词的情况,发现:第一,... 连接是一种语篇衔接手段,恰当使用连接词能有效提高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该研究基于“TECCL”语料库与“Crown”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大学生与母语使用者英语书面语语料,调查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因果连接词的情况,发现:第一,中国大学生大部分因果连接词的使用频率与母语使用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二,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一些因果连接词存在严重的过度使用情况。根据以上发现,该文建议高校教师在今后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因果连接词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适当地使用因果连接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连接词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外语学科建设”十院长谈
6
作者 陈彦旭 范武邱 +8 位作者 郭英剑 何宁 蒲若茜 曲涛 尚必武 王钢 王丽丽 张智义 纪秀明 《语言教育》 2024年第3期1-26,共26页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当下我国外语学科如何发展?外语教育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守正与创新?本刊诚邀国内多位知名外语学院院长分别从学科建设、本硕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改革、学科智能平台建构、数智融合学科范式转换、国际化“在地”...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当下我国外语学科如何发展?外语教育教学如何提质增效、守正与创新?本刊诚邀国内多位知名外语学院院长分别从学科建设、本硕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改革、学科智能平台建构、数智融合学科范式转换、国际化“在地”发展模式等角度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 新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中国城市传记写作热的观察与思考
7
作者 刘潇 刘川鄂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近年来城市传记写作热持续升温,相关作品获得了较多关注和较高评价。城市传记写作成为“现象”,源于中国都市化程度加剧和城市巨大变化的时代驱动,是改革开放实绩的形象记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积极体现,也是中国区域文学写作在非虚构领... 近年来城市传记写作热持续升温,相关作品获得了较多关注和较高评价。城市传记写作成为“现象”,源于中国都市化程度加剧和城市巨大变化的时代驱动,是改革开放实绩的形象记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积极体现,也是中国区域文学写作在非虚构领域的题材延伸。21世纪初西方著名城市传记《伦敦传》《巴黎传》的成功写作,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写作参照,也激发了中国作家写作自己城市的雄心。李鲁平的《武汉传》的古今通联,线索清晰,血肉丰满,神形兼备,但也有进一步考量的空间。史传性、真实性、文学性是城市传记写作应该共同遵循的原则。拥抱都市、拥抱全球化,把城市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个人来写,是深化和提升城市传记写作值得注意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传记 《武汉传》 全球化 个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性理论”视角下的语言习得研究:理论发展、实证研究与展望
8
作者 宋开颜 常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7,共10页
“可加工性理论”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一语习得和特殊人群的语言习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理论在国内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实证研究也较少。本文首先梳理该理论的理... “可加工性理论”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一语习得和特殊人群的语言习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理论在国内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实证研究也较少。本文首先梳理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包括“词汇功能语法”以及该理论的思想渊源;接着阐述和解读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新发展,包括“无标记对齐假说”“话题假说”;随后回顾在该理论框架下开展的二语习得研究、一语习得研究以及特殊人群的语言习得研究,并总结分析相关研究方法;最后对该理论进行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加工性理论 无标记对齐假说 话题假说 语言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一样的“水浒”——间接翻译与形象构建
9
作者 王运鸿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0,F0003,共9页
目标语导向下,间接翻译具有与直接翻译相同的功能,这使其成为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本文从形象学视角出发,聚焦《水浒传》间接译本Robbers and Soldiers,探讨间接翻译如何影响中国文学与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由于中介译本的滤镜... 目标语导向下,间接翻译具有与直接翻译相同的功能,这使其成为翻译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领域。本文从形象学视角出发,聚焦《水浒传》间接译本Robbers and Soldiers,探讨间接翻译如何影响中国文学与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由于中介译本的滤镜效果,间接翻译抹去了儒家传统的忠义思想,增加爱情和女性母题,给西方读者呈现出一个浸润着个人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间接翻译虽受到中介译本的影响,但它对中国文学文化形象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间接翻译 形象构建 性别伦理 形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北美体育学科研究动向--从Kinesiology的使用说起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广进 毕进杰 +2 位作者 王锐 向有明 谭广鑫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5,共5页
在北美地区,体育学界认为Kinesiology是体育学科的名称,但是对该观点也存在争议;在什么是Kinesiology核心和内涵等界定上也面临着困境,在对此争鸣的基础上,一些美国学者提出了解决困境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一些美国学者对Kinesiology作为... 在北美地区,体育学界认为Kinesiology是体育学科的名称,但是对该观点也存在争议;在什么是Kinesiology核心和内涵等界定上也面临着困境,在对此争鸣的基础上,一些美国学者提出了解决困境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一些美国学者对Kinesiology作为体育学科名称的美国高校评估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初步得出了在北美地区体育学科名称术语的变迁,是与北美地区体育学者对科学的解读密不可分,即Kinesiology更接近科学本义——可重复性,这使得Kinesiology逐步成为北美地区体育学科的通用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科 运动机能学 北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境顺应与翻译策略 被引量:65
11
作者 李锦 廖开洪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本文探讨了文化语境的顺应性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指出在直译、意译及意义补全等翻译策略中文化语境的顺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译员应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弥补文化缺省,避免翻译中出现文化信息传递障碍,以取得等值的翻译。
关键词 顺应论 文化语境 翻译策略 等效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说类话语标记的句法语义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才英 赵春利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84,共10页
本文着重研究句首言说类话语标记的句法、语义和功能特征。第一,基于言说类话语标记与后续句的话语关系,可分为两种话语标记类型:自述式和对祈式。第二,回顾汉英学界对言说类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重新厘清话语标记的语法性质:话语标记小... 本文着重研究句首言说类话语标记的句法、语义和功能特征。第一,基于言说类话语标记与后续句的话语关系,可分为两种话语标记类型:自述式和对祈式。第二,回顾汉英学界对言说类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重新厘清话语标记的语法性质:话语标记小句与话语内容小句间的复句关系,可解读为话语上的标记与内容的关系、语用上的元语言与对象语言的关系以及句法上的述宾关系。第三,根据语言事实和逻辑范畴,可把言说类话语标记划分为四种语义类型:质的确切性、量的简括性、关系的诚信性、模态的客观性。第四,根据言说类话语标记与后续命题句的语义关系,提出言说类话语标记具有促解增信功能,并做出验证和认知解释。最后,讨论言说类话语标记的研究对语义语法理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促解增信 语义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境顺应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兼谈语用翻译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5
13
作者 廖开洪 李锦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5期92-95,共4页
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指导,旨在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标准和翻译研究的影响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本文着重探讨了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指出翻译中词义的恰当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译文才能实现原... 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指导,旨在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标准和翻译研究的影响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本文着重探讨了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指出翻译中词义的恰当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译文才能实现原文文化信息的传递,获得原文与译文的对等转换,从而取得接近等效的语用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文化语境 词义选择 等效翻译 翻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语境在口译中的适应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锦 廖开洪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47,共3页
语境主要分为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笔者认为,口译时译员应恰当地适应语境,领会原文的意义和功能,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才能提高口译的速度与质量,避免误译和错译。[作者简介]李锦(1963-),女,四川成都人,暨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 语境主要分为上下文、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笔者认为,口译时译员应恰当地适应语境,领会原文的意义和功能,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才能提高口译的速度与质量,避免误译和错译。[作者简介]李锦(1963-),女,四川成都人,暨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教学研究;      廖开洪(1965—),男,湖南望城人,暨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上下文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畴原型观照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被引量:3
15
作者 颜方明 秦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132,共2页
影视片名翻译过程涉及的认知加工客体是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资源,译者在客体之间寻找相似性和相关性的时候,范畴原型起着重要的作用。影视片名的翻译需要充分考虑语言形式审美范畴和文化审美范畴的因素。笔者从范畴原型视角出发揭示... 影视片名翻译过程涉及的认知加工客体是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资源,译者在客体之间寻找相似性和相关性的时候,范畴原型起着重要的作用。影视片名的翻译需要充分考虑语言形式审美范畴和文化审美范畴的因素。笔者从范畴原型视角出发揭示片名翻译中译者认知思维的再创造过程,从支配翻译转换的“动因”层面对该过程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片名 范畴原型 语言形式 文化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翻译单位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杨榕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3,共5页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有声思维法,探讨受试在科技与文学语篇英译汉过程中选取的主观翻译单位和客观翻译单位的特点,并期望实验结果对大学本科翻译教学的课程设置及课堂操作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 实证研究 有声思维法(TAPs) 主观翻译单位 客观翻译单位 翻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谭恩美两部长篇小说的叙事风格 被引量:7
17
作者 谭岸青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谭恩美 长篇小说 叙事风格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卢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88,共5页
认知语言学是新兴的边缘科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加以考察。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区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其中定量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认知语言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认知... 认知语言学是新兴的边缘科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加以考察。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区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其中定量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认知语言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多元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碧莲创作论——兼谈美籍华裔英语作家的世界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丹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3-105,共3页
关键词 美籍华裔英语作家 世界性 任碧莲 文学创作论 小说 文学主人公 文化身份 族裔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翻译意象再创造的审美层次论——以庞德的意象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汉译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秦倩 颜方明 《外语与翻译》 2019年第2期33-37,I0001,共6页
庞德著名的意象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铁站》)在中国已有近三十个译本,但这些译本或多或少存在语义和审美瑕疵。本文拟从原诗意象的语义与审美信息分析出发,提出诗歌翻译意象再创造过程的审美层次观,主张诗歌译者应充... 庞德著名的意象诗“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地铁站》)在中国已有近三十个译本,但这些译本或多或少存在语义和审美瑕疵。本文拟从原诗意象的语义与审美信息分析出发,提出诗歌翻译意象再创造过程的审美层次观,主张诗歌译者应充分考虑意象的语义信息,表层审美形式和深层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再创造 意象 审美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