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与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苗 王志慧 +2 位作者 刘军 付建红 秦新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比较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骏枣与灰枣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枣营养品质之间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与枣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从土壤养分、微生物角度研究枣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叶城骏枣与灰枣土壤养分... 比较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骏枣与灰枣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枣营养品质之间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与枣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从土壤养分、微生物角度研究枣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叶城骏枣与灰枣土壤养分、枣营养品质指标,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优势门属微生物进行冗余分析,研究枣营养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微生物功能类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土壤的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含量显著不同;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TN(全氮)值,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AN(速效氮)值。两种主栽红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示,骏枣土壤微生物在细菌水平上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性和多样性,薄壁杆菌属(Gracilibacillus)、芽胞杆菌目(Bacillales)等溶磷微生物、固氮微生物等功能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和占比较高,差异显著;枣营养品质,尤其是不可溶膳食纤维、Fe、K、Zn的含量差异明显。而不可溶膳食纤维、K、蔗糖含量与TP(全磷)、OM(有机质)存在显著负相关;Fe、Zn含量与薄壁杆菌属、芽胞杆菌目等九类功能微生物存在显著正相关;Mg、可溶性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与Paenibacillaceae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的枣营养品质与土壤养分、微生物功能类群具有密切的联系,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也影响着枣果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土壤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营养品质 相关性 微生物功能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野果林杏鬃球蚧寄生蜂资源调查
2
作者 曹竹君 张振宇 +2 位作者 康宁 赵倩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983,共13页
【目的】研究新疆西天山野果林外来入侵物种杏鬃球蚧Sphaerolecanium prunastri Fonscolombe的寄生蜂资源,为利用本土寄生蜂防治该外来入侵害虫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野外采集寄主并进行室内饲养,获得杏鬃球蚧寄生性天敌,并运用形态学... 【目的】研究新疆西天山野果林外来入侵物种杏鬃球蚧Sphaerolecanium prunastri Fonscolombe的寄生蜂资源,为利用本土寄生蜂防治该外来入侵害虫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野外采集寄主并进行室内饲养,获得杏鬃球蚧寄生性天敌,并运用形态学、DNA条形码鉴定物种。【结果】共获得寄生蜂7种,其中中国新记录3种(食蚧点刻跳小蜂Discodes coccophagus Ratzeburg、园囿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hortulanus Erdos、提亚长尾啮姬小峰Aprostocetus trjapitzini Kostjukov),同时提供了7种寄生蜂的28S rDNA及COI基因序列及其Genebank登录号。【结论】松毛虫楔缘金小蜂Pachyneuron solitarium(Hartig)为野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 Ldb上的优势寄生蜂,园囿花翅跳小蜂为野杏树Armeniaca vulgaris Lamarck上的优势寄生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鬃球蚧 小蜂总科 新记录种 DNA条形码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lA、RhlB基因表达对微生物采油的影响
3
作者 王慊 樊永红 +2 位作者 郭斌 麦迪努尔 秦新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7,295,共9页
为了探究RhlA、RhlB基因表达在微生物采油中对降黏效果的影响,建立了RhlA和RhlB基因实时荧光绝对定量(Q-PCR)方法,测定不同培养时期的铜绿假单胞菌X7发酵液和克拉玛依油田不同地层水的RhlA、RhlB基因表达量,并测定其鼠李糖脂产量、表面... 为了探究RhlA、RhlB基因表达在微生物采油中对降黏效果的影响,建立了RhlA和RhlB基因实时荧光绝对定量(Q-PCR)方法,测定不同培养时期的铜绿假单胞菌X7发酵液和克拉玛依油田不同地层水的RhlA、RhlB基因表达量,并测定其鼠李糖脂产量、表面活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及原油降黏率。结果表明,RhlA、RhlB基因表达量与鼠李糖脂产量、表面活性、乳化活性及原油降黏率呈正相关。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RhlA、RhlB基因表达量不断升高并在24 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并于60 h趋于平稳,RhlA、RhlB基因表达量最大值分别为2.51×106和3.25×105 copies/µL,发酵液中12~60 h期间鼠李糖脂产量快速上升,并在60 h时达到最大值(824.08 mg/L);发酵液的表面活性、原油乳化活性及稠油降黏率也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并分别在24、48、60 h时达到最大。发酵液中的鼠李糖脂粗提物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一定的极端条件下稳定发挥作用。RhlA、RhlB基因很可能通过影响鼠李糖脂产量、表面活性、乳化活性及原油降黏率对微生物采油产生影响。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生物表面活性相关功能基因表达对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对推进微生物采油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功能基因 稠油降黏 微生物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双峰驼乳乳清蛋白的乳化特性
4
作者 高胜寒 苗灏 +6 位作者 牛晴 刘恩慧 贺蕊琪 霍辰坤 张飞 杨洁 赵仲凯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1,共7页
本实验以驼乳乳清蛋白(camel whey protein,CWP)和牛乳乳清蛋白(bovine whey protein,BWP)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水相与油相比例(8∶2、7∶3、5∶5、3∶7、2∶8,V/V)条件下乳液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相体... 本实验以驼乳乳清蛋白(camel whey protein,CWP)和牛乳乳清蛋白(bovine whey protein,BWP)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水相与油相比例(8∶2、7∶3、5∶5、3∶7、2∶8,V/V)条件下乳液的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使得两种蛋白稳定的乳液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增加,当油相体积分数≥70%,乳液不再分层。在相同水相与油相比例下,CWP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优于BWP,CWP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更小的液滴粒径尺寸((722.41±77.91)nm,油相体积分数为30%),所带Zeta电位绝对值高于30 mV((33.58±0.15)mV,油相体积分数为20%),其乳化稳定性相较于BWP稳定乳液提升约2倍以上。本研究表明CWP可作为优质乳化剂稳定Pickering乳液并应用于功能性驼乳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乳清蛋白 Pickering乳液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枇杷花药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高枫 邓国翠 +2 位作者 张伍 张野驰 龚燕兵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大多依赖传粉者实现繁殖成功以保证产量。花药微生物能影响植物的花粉活力,其组成也可能受到传粉者访问的影响;理解花药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构建模式对于提高果树的繁殖适合度具有潜在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仍... 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大多依赖传粉者实现繁殖成功以保证产量。花药微生物能影响植物的花粉活力,其组成也可能受到传粉者访问的影响;理解花药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构建模式对于提高果树的繁殖适合度具有潜在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仍相对缺乏。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传粉者访问前(套袋组)与访问后(访问组)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花药中真菌与细菌的组成及差异。结果显示,传粉者访问未显著改变花药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组成,套袋组中优势真菌科为枝孢菌科与球腔菌科,访问组优势真菌科则为枝孢菌科与梅奇酵母科。此外,两组中优势细菌科均为产碱杆菌科与欧文菌科。研究结果表明,枇杷花药微生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传粉者不是驱动花药微生物群落构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者访问 花药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技术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异色瓢虫发育历期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李婷婷 孔文亭 +4 位作者 解津刚 张连军 李源 刘宁 刘小宁 《中国棉花》 2025年第3期8-14,共7页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观察并比较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及其亲本新棉1号(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的形态、发育历期,并通过Holling(霍林)Ⅱ模型拟合研究取食表达ds...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观察并比较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及其亲本新棉1号(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的形态、发育历期,并通过Holling(霍林)Ⅱ模型拟合研究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3龄、4龄异色瓢虫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与取食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在发育历期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3龄、4龄异色瓢虫幼虫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的日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参数以及搜寻效应与取食非转基因棉棉蚜的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异色瓢虫幼虫的发育历期、3龄、4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dsAgCYP6CY3转基因棉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棉蚜 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 发育历期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Holling模型 捕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马鹿抗氧化基因 PRDX 1的功能初探
7
作者 布威海丽且姆·阿巴拜科日 艾合麦提尼亚孜·艾合麦提江 +1 位作者 乃比江·麦图荪 单文娟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1230,共15页
旨在探讨塔里木马鹿抗氧化功能基因过氧化物酶1(PRDX 1)在氧化应激中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塔里木马鹿PRDX 1基因(CeyPRDX 1)过表达载体(pLJM1-CeyPRDX 1-EGFP)感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通过MTT法建立HaCaT细胞在高温、... 旨在探讨塔里木马鹿抗氧化功能基因过氧化物酶1(PRDX 1)在氧化应激中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塔里木马鹿PRDX 1基因(CeyPRDX 1)过表达载体(pLJM1-CeyPRDX 1-EGFP)感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通过MTT法建立HaCaT细胞在高温、盐(NaCl)和过氧化氢(H 2O 2)等胁迫条件下的损伤模型。在这3种氧化应激胁迫条件下检测过表达CeyPRDX 1基因对细胞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JC-1)、活性氧(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SOD1、PTEN和Caspase-3等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200 mmol·L^(-1)的NaCl干预细胞24 h、0.50 mmol·L^(-1)的H 2O 2处理细胞12 h和42℃培养细胞4 h选为细胞氧化损伤的最佳胁迫条件。在此胁迫条件下,过表达CeyPRDX 1基因能够增加细胞存活率,并减少由NaCl、H 2O 2和高温等胁迫条件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ROS以及MDA含量,从而有效降低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损伤。qRT-PCR结果表明,在3种胁迫条件下,与未感染和感染空载慢病毒的HaCaT细胞相比,感染CeyPRDX 1过表达慢病毒的HaCaT细胞中SOD 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而PTEN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CeyPRDX 1基因可能在塔里木马鹿适应极端干旱环境和耐受高盐饮食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SOD1、PTEN和Caspase-3等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PRDX 1基因 HACAT细胞 CeyPRDX 1过表达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疆甜菜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8
作者 王泽玉 多芝贤 +6 位作者 陈海军 孙剑 齐树森 魏国坤 张菡 杨洁 秦亚楠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59-71,共13页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中致腐微生物进行筛选和鉴定,明确造成甜菜腐败的优势致腐菌。【结果】甜菜中的微生物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腐败甜菜中主要的优势细菌为明串珠菌、泛菌和植物乳杆菌属,优势真菌为酵母菌。整个微生物群落在这些优势细菌的驱动下促使甜菜腐败,含糖量下降。通过对筛选出的60株细菌和44株真菌进行鉴定发现甜菜中优势致腐细菌和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XJ-4和Aspergillus alliaceus A-4。【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新疆甜菜贮藏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贮藏期 蔗糖含量 微生物群落演替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小胸鳖甲抗冻蛋白基因的克隆和抗冻活性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赵干 马纪 +3 位作者 薛娜 杨长庚 专芳芳 张富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7-673,共7页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昆虫抗冻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结合3’-RACE扩增的方法,从新疆荒漠昆虫准噶尔小胸鳖甲Microderapunctipenisdzunarica中获得了长约294bp不含信号肽的抗冻蛋白cDNA片段,命名为MpAFP5,其全长...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昆虫抗冻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结合3’-RACE扩增的方法,从新疆荒漠昆虫准噶尔小胸鳖甲Microderapunctipenisdzunarica中获得了长约294bp不含信号肽的抗冻蛋白cDNA片段,命名为MpAFP5,其全长序列为363bp(GenBank注册号为AY821792)。基因测序结果表明,MpAFP5cDNA片段与加拿大拟步甲DendroidescanadensisAFP8基因片段、黄粉甲TenebriomolitorTHP4-9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达68.4%和71.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70%和81%。将MpAFP5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重组质粒pGEX4T-1-MpAFP5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能够表达融合抗冻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7kD,Western印迹分析证明MpAFP5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细菌的抗冻实验结果显示准噶尔小胸鳖甲融合抗冻蛋白对细菌具有显著的抗冻保护作用,保护效果与抗冻蛋白剂量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小胸鳖甲 抗冻蛋白 RT-PCR 融合蛋白 抗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盐穗木GRAS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周莲洁 杨中敏 +1 位作者 张富春 王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097,共7页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法从藜科盐穗木属盐生植物盐穗木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盐胁迫响应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片段,结合SMARTTMRACE技术获得了盐穗木GRAS转录因子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2 090bp,含有1 635bp的阅读框,294bp的5′-UTR...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法从藜科盐穗木属盐生植物盐穗木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盐胁迫响应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片段,结合SMARTTMRACE技术获得了盐穗木GRAS转录因子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2 090bp,含有1 635bp的阅读框,294bp的5′-UTR和161bp的3′-UTR,编码544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1.503kD,理论等电点为6.1。系统进化树和Blast同源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GRAS家族特有的C端保守结构域,并与葡萄GRAS家族蛋白VvSCL13聚集在一起,故将该基因命名为HcSCL13(GenBank登录号KC68640)。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表明,HcSCL13基因在盐胁迫后表达呈明显上调,初步推测Hc-SCL13基因可能与盐穗木的耐盐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HcSCL13基因 克隆 盐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胁迫对新疆耐盐植物藜叶片钾、钠元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姚世响 陈莎莎 +1 位作者 徐栋生 兰海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81-2284,共4页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具有应用前景的盐生及耐盐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NaCl和KCl长期胁迫下新疆耐盐植物藜叶片K和Na元素的含量,以半定量RT...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具有应用前景的盐生及耐盐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NaCl和KCl长期胁迫下新疆耐盐植物藜叶片K和Na元素的含量,以半定量RT-PCR方法对参与离子转运的3个基因NHX,VP1和VAP-C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就不同盐胁迫对K和Na元素含量影响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1)藜在低浓度NaCl胁迫时可选择性吸收钾离子,从而避免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积累;(2)藜在高浓度NaCl胁迫时有较强的富集钠离子能力,过量的钠离子可通过液泡膜离子转运系统区隔至液泡,进而维持细胞质内正常的钾钠离子平衡;(3)藜不能耐受高浓度KCl胁迫,可能与其在细胞质内积累大量的钾钠离子有关。研究初步表明,藜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NaCl胁迫,且对Na+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这为今后利用其改良盐渍化土地及开发这一耐盐植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植物 钾、钠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离子转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新疆出血热病毒S和M基因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阳 刘东亮 +7 位作者 汪梅芳 武勇凯 王咏星 李轶杰 彭倩 马洁 杨建华 孙素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选取新疆出血热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n,Gc)和S基因(编码核蛋白NP)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部分片段的嵌合,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分别免疫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将NP... 目的选取新疆出血热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n,Gc)和S基因(编码核蛋白NP)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部分片段的嵌合,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分别免疫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将NP(aa1~482)、NP2(aa170~305)和糖蛋白Gn(aa529~820)、Gc(aa1050~1697)片段,及Gc-NP2片段分别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构建重组质粒,用重组质粒免疫小鼠,通过T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和ELISA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pVAX1-NP2实验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6 400,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两组的IFN-γ的表达水平也高达(865.15±6.29)pg/mL及(1727.21±33.93)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VAX1-NP2及pVAX1-Gn实验组IL-4的表达水平为(19.11±1.20)pg/mL和(20.07±1.67)pg/mL,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5±1.82)pg/mL(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多个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体。各重组质粒都激起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效果最好,可将其作为新疆出血热病毒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出血热病毒 基因免疫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昆虫光滑鳖甲cDNA文库的构建及功能基因筛选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长庚 张富春 马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09-114,共6页
以过冬后早春的新疆荒漠拟步甲属昆虫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成虫为研究材料,应用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技术,通过总RNA提取,反转录合成cDNA,定向构建至噬菌体载体λTripEx2,经体外包装构建了光滑鳖甲的cDNA... 以过冬后早春的新疆荒漠拟步甲属昆虫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成虫为研究材料,应用SMARTTM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技术,通过总RNA提取,反转录合成cDNA,定向构建至噬菌体载体λTripEx2,经体外包装构建了光滑鳖甲的cDNA表达文库。测试结果表明库容量为2.2×106,重组率为84.8%。通过对cDNA文库克隆的序列测定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28个光滑鳖甲表达序列标签(ESTs),包括17个EST(60.7%)与NCBI中已注册的已知功能基因相似性较高,另外的11个EST(39.3%)则没有发现与之相似的序列,推测可能是功能未知的新基因。同时,利用PCR扩增文库技术从cDNA文库中克隆获得了光滑鳖甲的抗冻蛋白基因,初步表明光滑鳖甲cDNA表达文库构建的成功,为深入研究新疆荒漠昆虫的抗冻机理及发现新的昆虫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鳖甲 CDNA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 抗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家蚕抗菌肽基因突变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忠渊 毛新芳 +1 位作者 张兰廷 张富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7-156,共10页
为了改变抗菌肽的结构参数,探讨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采用PCR扩增和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对新疆家蚕抗菌肽基因进行改造及原核表达蛋白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α-螺旋、两亲性、疏水性、净正电荷数和关键氨基酸的替换等参数是相互依赖... 为了改变抗菌肽的结构参数,探讨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采用PCR扩增和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对新疆家蚕抗菌肽基因进行改造及原核表达蛋白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α-螺旋、两亲性、疏水性、净正电荷数和关键氨基酸的替换等参数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协同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参数的改变都会影响抗菌肽整体的活性。α-螺旋是抗菌肽功能有效性的结构基础,但其所处的位置可能并不影响抗菌活性;两亲性结构是抗菌肽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重要结构;疏水性程度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多肽的阳离子能够增加抗菌活性,但正电荷数和抗菌活性之间无绝对正相关性;色氨酸的存在及抗菌肽的C-末端酰胺化能增强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家蚕抗菌肽 结构参数 基因突变 结构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子蓬PEPC基因原核表达及其重组菌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耐受力解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刚 兰海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67-1775,共9页
该研究在Escherichia coli Transetta(DE3)中表达了C4盐生植物异子蓬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并进行了酶学特性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以期初步阐明PEPC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生物学功能,为异子蓬PEPC的非生物胁迫的抗性... 该研究在Escherichia coli Transetta(DE3)中表达了C4盐生植物异子蓬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并进行了酶学特性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以期初步阐明PEPC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生物学功能,为异子蓬PEPC的非生物胁迫的抗性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基于5′-RACE技术获得异子蓬PEPC全长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P985714),构建了E.coli Transetta::pGEX-4T-1-PEPC重组菌株。通过分光光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分别测定了PEPC重组蛋白的酶活和含量,并检测E.coli Transetta::pGEX-4T-1-PEPC重组菌株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耐受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PEPC基因的cDNA全长为2 901bp,编码966个氨基酸,与甜菜(Beta vulgaris)PEPC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90%,具有PEPC的典型保守结构域(PEPcase)以及VlTAHPTQsiRR和VMIGYSDSgKDAG活性位点;PEPC蛋白属PEPC-1型的不含信号肽的非分泌型亲水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融合GST的PEPC蛋白的分子量约130~140kD;在37℃用0.8 mmol/L IPTG诱导E.coli Transetta::pGEX-4T-1-PEPC重组菌株显示出更高的PEPC酶活及含量,而且E.coli Transetta::pGEX-4T-1-PEPC重组菌在200~800mmol/L NaCl、5%~20%聚乙二醇(PEG)6 000、25℃~52℃温度范围、50~400μmol/L甲基紫精和pH 3.0~11.0的非生物胁迫下生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研究表明,异子蓬PEPC基因的表达提高了E.coli耐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子蓬 C4盐生植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步层析法分离毕赤酵母工程菌中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 被引量:2
16
作者 窦君 郑树涛 +1 位作者 王娉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10-714,共5页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等三步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毕赤酵母工程菌所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结果表明,三步层析后,SDS电泳显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7.0 kDa;所纯化的新疆家蚕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纯化...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等三步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毕赤酵母工程菌所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结果表明,三步层析后,SDS电泳显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7.0 kDa;所纯化的新疆家蚕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纯化工艺的建立,为新疆家蚕抗菌肽在饲料添加剂、农用抗生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家蚕抗菌肽 离子交换层析 疏水作用层析 分子排阻层析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灰绿藜NHX1基因转化新疆大叶苜蓿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竟丽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抗盐碱苜蓿的新品种,但苜蓿的品种直接影响着其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因此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叶苜蓿转基因体系对于大叶苜蓿抗逆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 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抗盐碱苜蓿的新品种,但苜蓿的品种直接影响着其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因此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叶苜蓿转基因体系对于大叶苜蓿抗逆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inn.)的Na^+/H^+反向运输体基因Cg-NHX1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上,并转化入根瘤农杆菌EHA105,以5-7d苗龄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重组EHA105介导的子叶浸染法将Cg-NHX1基因导入新疆大叶紫花苜蓿中,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提取转基因植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和Southem blot分析,结果表明Cg-NHX1基因已经被整合到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基因组中。研究成功地获得灰绿藜NHX1基因转化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植株,并在新疆大叶紫花苜蓿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茵液浓度OD600nm为0.2-0.3,浸染时间20min适宜于子叶愈伤诱导,有利于基因转化植株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叶紫花苜蓿 灰绿藜Cg-NHXl基因 转基因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β-1,3-葡聚糖酶基因(BG1)在不同组织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娟 兰海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2-718,共7页
【目的】研究拟南芥β-1,3-葡聚糖酶基因(BG1)在不同组织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方法】研究以拟南芥为材料,以28SrRNA为内参,利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了低温(4℃)、高温(37℃)、NaCl胁迫(200 mmol/L)和与之等渗的PEG(21.5%)干旱胁迫... 【目的】研究拟南芥β-1,3-葡聚糖酶基因(BG1)在不同组织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方法】研究以拟南芥为材料,以28SrRNA为内参,利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了低温(4℃)、高温(37℃)、NaCl胁迫(200 mmol/L)和与之等渗的PEG(21.5%)干旱胁迫处理在不同组织(叶、薹、花、果)中BG1的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植株中,BG1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不同:花、果>叶>薹。(2)胁迫处理对BG1的表达量有影响。在叶中,盐胁迫不影响其表达,其他处理都使其表达量减少;在薹中,除低温处理使其表达量明显增加,其他情况的表达都减少,37℃和干旱胁迫后几乎不表达;在花中,NaCl胁迫处理后表达量明显增加,PEG处理及高温胁迫后表达量下降;在果实中,BG1在PEG胁迫后表达量稍有增加,而37℃和盐胁迫表达稍有下降。【结论】在正常植株中,BG1的表达具有差异性;BG1对各种胁迫处理的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β-1 3-葡聚糖酶基因(BG1) 半定量RT-PCR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在1,3-丙二醇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忠贞 刘宏娟 +2 位作者 张建安 刘德华 张富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8-51,共4页
系统论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1,3-丙二醇生产菌株的代谢途径、调节子和关键酶改造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1 3-丙二醇 基因工程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耐盐植物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CaBADH)的克隆、盐胁迫表达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0
作者 袁军文 谷丽丽 +2 位作者 陈莎莎 徐栋生 兰海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3-1279,共7页
【目的】为开展植物耐盐基因工程提供候选基因。【方法】研究以新疆耐盐植物藜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藜中克隆到BADH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对其在不同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将该基因构建至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CN2300上。... 【目的】为开展植物耐盐基因工程提供候选基因。【方法】研究以新疆耐盐植物藜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藜中克隆到BADH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对其在不同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将该基因构建至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CN2300上。【结果】(1)经测序分析并与藜科其他植物进行同源性比对显示,得到的序列为藜的BADH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503bp,编码500个氨基酸;(2)以BADH基因核心序列设计引物对此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RT-RCR分析,发现其本底表达量较高,以100mmol/LNaCl处理2、5、12和24h后其表达量没有明显增加趋势,而以50mmol/LNaCl或KCl长期胁迫后其表达量则比对照和100mmol/L时的表达量高;(3)经双酶切鉴定,已成功将CaBADH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N2300,得到重组质粒pCN2300-CaBADH。【结论】研究为进一步从生理和分子水平阐明藜的耐盐机制提供了一定参考。并为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耐盐作物新品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 盐胁迫 表达分析 表达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