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药剂丸粒化包衣对萝卜幼苗的安全性及桃蚜的生物活性评价
1
作者 李思毅 杨帆 +3 位作者 王攀 史晓斌 李超 司升云 《长江蔬菜》 2025年第6期26-32,共7页
为筛选适合萝卜种子丸粒化包衣且对桃蚜有较高活性的内吸性药剂,采用灌根法测定7种药剂对萝卜桃蚜的校正死亡率,筛选出3种高活性药剂分别按药种比0.25∶100、0.5∶100、1∶100、2.5∶100、5∶100和10∶100进行丸粒化包衣处理,评价其对... 为筛选适合萝卜种子丸粒化包衣且对桃蚜有较高活性的内吸性药剂,采用灌根法测定7种药剂对萝卜桃蚜的校正死亡率,筛选出3种高活性药剂分别按药种比0.25∶100、0.5∶100、1∶100、2.5∶100、5∶100和10∶100进行丸粒化包衣处理,评价其对萝卜出苗率的影响及对桃蚜的校正死亡率。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WG)、25%噻虫嗪WG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灌根处理对萝卜桃蚜的室内生物活性最高,且持效期长;药后7~14 d,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在92.78%~100%;其他依次为20%烯啶虫胺WG、50%吡蚜酮WG、70%吡虫啉WG和20%啶虫脒WG。对幼苗安全性及生物活性测定表明,25%噻虫嗪WG、10%氟啶虫酰胺WG、22.4%螺虫乙酯SC适合的种子丸粒化药种配比分别为(0.5~2.5)∶100、(1.0~2.5)∶100、(1.0~2.5)∶100。本研究为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丸粒化包衣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实现作物苗期蚜虫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 桃蚜 种子丸粒化 药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甜瓜根腐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梦娟 周婷婷 +6 位作者 韩盛 古勤生 吴会杰 麦合木提江·米吉提 张泽一 美热邦·牙克甫 玉山江·麦麦提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3,共9页
为明确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甜瓜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对该地区的甜瓜根腐病样品进行采集、病原分离与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TEF1-α+RPB2)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分离菌株... 为明确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甜瓜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对该地区的甜瓜根腐病样品进行采集、病原分离与鉴定,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并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TEF1-α+RPB2)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分离菌株。结果显示,伽师县甜瓜根腐病原菌主要为镰状孢新赤壳菌(Neocosmospora falciformis)、大豆镰刀菌(Fusarium glycines)和腐皮新赤壳菌(N. solani)。其中,菌株Z3、Z11和Z27致病性强,将其接种至同一甜瓜品种测定致病力,均能显著降低甜瓜植株的根长、株高、茎鲜质量和根鲜质量,病情指数分别为68、84和74。菌株Z11(Fusarium glycines)的致病力最强。首次鉴定出镰状孢新赤壳菌和大豆镰刀菌为新疆甜瓜根腐病的致病病原,丰富了甜瓜根腐病的病原学研究,为甜瓜根腐病的诊断、防治以及抗病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根腐病 镰状孢新赤壳菌 大豆镰刀菌 致病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I和ND5基因序列的新疆黑腿星翅蝗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分化
3
作者 张悦 李金星 +2 位作者 王阳 任金龙 赵莉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探究新疆黑腿星翅蝗(Calliptamus barbarus barbarus)不同地理种群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选取12个地理种群109条线粒体COI和ND5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测序。通过联合两个基因分析该蝗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探讨遗传多样... 为探究新疆黑腿星翅蝗(Calliptamus barbarus barbarus)不同地理种群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选取12个地理种群109条线粒体COI和ND5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测序。通过联合两个基因分析该蝗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探讨遗传多样性与气象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黑腿星翅蝗12个地理种群COI和ND5联合基因表现出高遗传多样性(Hd为0.9333~1.0000,Pi为0.0606~0.3253),各种群间多存在中度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较为密切(Fst为0.1062,Nm为2.11)。AMOVA分析显示种群间的遗传差异来源于种群内部(89.68%),Mantel检验显示遗传分化Fst与地理距离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4034,P=0.037)。黑腿星翅蝗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拔,这将为后续解析该蝗在新疆的种群进化历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腿星翅蝗 地理种群 COI ND5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昭苏县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
4
作者 曾明昊 田柏硕 +2 位作者 曲铭妤 刘琦 陈晶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7-592,共6页
新疆昭苏县年均气温低,小麦条锈菌可独立完成周年循环,同时当地可能与西邻的哈萨克斯坦存在菌源交流。为了明确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构成,对2023年采自新疆昭苏县10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共监测到16个生理小... 新疆昭苏县年均气温低,小麦条锈菌可独立完成周年循环,同时当地可能与西邻的哈萨克斯坦存在菌源交流。为了明确该地区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构成,对2023年采自新疆昭苏县10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共监测到16个生理小种,其中CYR34、CYR30、贵22-13及Su11-2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21.62%、10.81%、10.81%和9.45%;贵农22类群为优势类群,出现频率高达39.19%。抗条锈病基因Yr1、YrA、Yr3、Yr6、YrVir1-4、YrSu和Yr9的毒性频率均大于70%,而抗条锈基因Yr3b+4b、YrJu1-4、Yr1,YrKy1-4、Yr10,Yr24/26和Yr5还可利用。这说明新疆昭苏县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丰富,CYR34已成为该地区的流行小种,部分抗锈基因已基本丧失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昭苏县 小麦条锈菌 生理小种 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菌孢子捕捉和real-time PCR技术的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孢子动态监测及病情估计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奥霖 商昭月 +8 位作者 张美惠 王贵 胡小平 徐飞 孙振宇 曹世勤 刘伟 范洁茹 周益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6,72,共9页
利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结合real-time PCR定量技术,分别对种植高抗、中感和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田间空气中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real-time PCR定量与传统的显微观察计数两种方法测得的孢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 利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结合real-time PCR定量技术,分别对种植高抗、中感和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的田间空气中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real-time PCR定量与传统的显微观察计数两种方法测得的孢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两种病菌孢子计数方法在同一抗性品种上监测到的孢子浓度动态相近。此外,两种方法测得的孢子浓度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空气中的白粉病菌孢子浓度主要与空气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田间空气中白粉病菌孢子浓度分别建立了基于累积孢子浓度的田间病情估计模型。分析发现,基于两种孢子浓度测定方法建立的病情估计模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real-time PCR定量技术测定的孢子浓度在构建白粉病病情估计模型上具有一定可行性。该结果为real-time PCR定量技术与病菌孢子捕捉技术相结合用于小麦白粉病的监测和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病菌孢子捕捉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原菌监测 病情估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分离自新疆不同枣树样本的花叶伴随病毒基因组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单佳祁 刘保军 +3 位作者 张李娅 王澍 李克梅 白剑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7,142,共11页
近几年来,新疆南部红枣各种植区大面积发生疑似枣树花叶伴随病毒病症状的病害,造成枣树叶片出现花叶卷曲,枣果畸形失去商品价值,甚至大量落果,造成绝收绝产。对于引起此病害的病原现在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新疆南部红枣种植区采集病叶,... 近几年来,新疆南部红枣各种植区大面积发生疑似枣树花叶伴随病毒病症状的病害,造成枣树叶片出现花叶卷曲,枣果畸形失去商品价值,甚至大量落果,造成绝收绝产。对于引起此病害的病原现在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从新疆南部红枣种植区采集病叶,通过高通量测序证实病叶中存在枣树花叶伴随病毒(jujube mosaic-associated virus,JuMaV),将JuMaV的2个分离株AKS和YPH的全序列(登录号分别为MW892537和OL739568),与已发表的枣树枣花叶伴随病毒(JuMaV-Z6)的全序列(登录号:KX852476.1)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JuMaV-AKS和JuMaV-YPH与JuMaV-Z6的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99.54%和95.93%,氨基酸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8.48%。JuMaV-AKS和JuMaV-YPH与JuMaV-Z6在反转录酶(RT)和RNA酶H(RNase H)编码区有较大差异,表明枣树花叶伴随病毒在新疆的红枣上正在发生变异,但还未成为新的种,暂时统一称为枣树花叶伴随病毒XJ分离株(JuMaVXJ)。上述结果为新疆红枣花叶病病原的确认并为该病害的精准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枣树 枣树花叶伴随病毒 全核苷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穴粉虱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罗闻芙 张伟 +3 位作者 王文卿 吴玉华 吾尔尼沙·卡得尔 马德英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葡萄穴粉虱是近年来入侵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种新害虫,明确其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危害情况,可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了解葡萄穴粉虱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结果... 【目的】葡萄穴粉虱是近年来入侵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种新害虫,明确其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危害情况,可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了解葡萄穴粉虱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葡萄穴粉虱属过渐变态。成虫复眼红棕色,翅膀表面覆盖白色蜡粉。卵倒锥形。若虫共4龄,扁椭圆形,体缘有蜡丝,末龄若虫在体壳内化蛹。4龄若虫(拟蛹)有半透明和黑色2型,越冬型4龄若虫(拟蛹)为黑色且有金属光泽。该虫在吐鲁番1年发生3~4代。越冬代成虫于4月上中旬破蛹羽化,开始在葡萄园危害,5月中旬第1代若虫孵化,5月下旬为孵化高峰;6月中旬2代若虫开始孵化,6月下旬—7月初为孵化高峰,世代重叠严重,10月中下旬之后以越冬代蛹在枯叶和枯枝上越冬。除为害葡萄外,葡萄穴粉虱还危害五叶地锦等葡萄科植物。【结论】在葡萄冬季埋土前或春季上架时,清除枯枝落叶可以大量减少越冬虫源,减轻防治压力。5月中旬第一代若虫孵化高峰期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在重点开展葡萄园防治的同时,应加强对五叶地锦等园林植物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穴粉虱 形态学 生物学 特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不同菌型棉蚜体内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安哲 牛瑞昌 +9 位作者 朱香镇 王丽 张开心 李东阳 姬继超 牛林 高雪珂 雒珺瑜 崔金杰 马德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77-228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菌型棉蚜体内微生物种类与丰度的差异。【方法】通过HiSeq平台对不同菌型棉田棉蚜体内共生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绿盲蝽体内共生菌的种类与多样性。【结果】对照组与沙雷氏菌型、汉密尔顿菌型棉... 【目的】研究不同菌型棉蚜体内微生物种类与丰度的差异。【方法】通过HiSeq平台对不同菌型棉田棉蚜体内共生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绿盲蝽体内共生菌的种类与多样性。【结果】对照组与沙雷氏菌型、汉密尔顿菌型棉蚜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相对物种丰度分别占97.42%、95.55%和92.78%。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优势菌科均为肠杆菌科,但相对丰度有所差异,相对丰度分别占96.14%、81.285%和84.22%。汉密尔顿菌型棉蚜与沙雷氏菌型棉蚜其体内汉密尔顿菌属与沙雷氏菌属微生物丰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分别占比77.40%和12.04%。【结论】棉田中含有沙雷氏菌与汉密尔顿菌的棉蚜其体内微生物丰度受到显著影响,其体内汉密尔顿菌属与沙雷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棉蚜 微生物 沙雷氏菌 汉密尔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对新疆博州6种优势蝗虫潜在宜生区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金星 邵路 +5 位作者 管廷贤 黄晶晶 靳茜 道尔洪·毕亚克 任金龙 赵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1,共11页
以新疆博州为研究区域,采用2015~2018年和2021~2022年实地调查的6种优势蝗虫233个地理分布点数据,结合24项环境变量,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了其宜生区分布的影响因子和相关生态位参数。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筛选出的11个变量模拟效... 以新疆博州为研究区域,采用2015~2018年和2021~2022年实地调查的6种优势蝗虫233个地理分布点数据,结合24项环境变量,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了其宜生区分布的影响因子和相关生态位参数。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筛选出的11个变量模拟效果较好,各模型的平均AUC值均大于0.85;贡献率分析表明,影响6种蝗虫宜生区分布的生境因子主要为海拔、土壤含水量、坡度和植被覆盖度,累计贡献率均在40%以上,其他生境因子因蝗虫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整体而言,6种蝗虫高宜生区面积比例最小,其面积均小于全州面积的5%。不同蝗虫的高宜生区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意大利蝗和黑条小车蝗的高宜生区分布于博州西部(温泉县),宽须蚁蝗和小米纹蝗的高宜生区分布于博州中部和西部(博乐市和温泉县),黑腿星翅蝗的高宜生区分布于博州中部(博乐市和精河县),西伯利亚蝗的高宜生区分布于博州中部的赛里木湖(博乐市)。在高宜生区应进行蝗虫的长期监测和防治,中宜生区是蝗虫潜在暴发概率最大的区域,需要进行短期重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州 宜生区 生境因子 蝗虫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明昊 吕振豪 +4 位作者 郑明远 黄倩楠 吴伟 刘琦 陈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新疆伊犁地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其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100×10^(4)hm^(2)以上。为明确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遗传结构,2021年,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县共采集到32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 新疆伊犁地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其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100×10^(4)hm^(2)以上。为明确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遗传结构,2021年,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县共采集到32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小麦条锈菌SSR引物进行了群体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地区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12%,群体内遗传变异占88%,不同群体间存在频繁的菌源交流,其中察布查尔县与新源县群体菌源交流最为频繁(N_(m)=4.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伊犁 小麦条锈菌 SSR 群体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虫害生物防治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意义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帕提玛·乌木尔汗 马德英 牙森·沙力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5期124-127,共4页
植物虫害生物防治作为农学、生态学等领域的重要课程,承载着培养专业人才、传承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发展的多重使命。建设好案例库不仅意味着学生能够掌握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的专业知识,还意味着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宏... 植物虫害生物防治作为农学、生态学等领域的重要课程,承载着培养专业人才、传承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发展的多重使命。建设好案例库不仅意味着学生能够掌握植物虫害生物防治的专业知识,还意味着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宏大主题,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观。为提高我国植物虫害生物防治课程的教学水准,提出该课程案例库建设意义,完善植物虫害生物防治课程教学体系,整合国内外现有成果,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建设园林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虫害防治省级案例课程建设平台库,优质师资队伍及高质量教学设施和载体,以实现课程体系的高质量建设和应用。结果表明,该规划将提高病虫害防治技能的教学效果,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师日常的工作效率,促进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应用,促进园林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虫害 生物防治 案例库建设 应用意义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虫复合技术在梨火疫病疫木生物转化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磊磊 杜会英 +8 位作者 盛强 魏志鹏 张广杰 徐安东 王易芳 杨文君 王赞 马德英 黄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93-2400,共8页
林果疫木枝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农林废弃物处理以及植物疫病防控的难点,也是农业环境科学与植物保护科学交叉研究的新方向。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梨火疫病疫木为靶标,采用菌-虫(白星花金龟,Protaet... 林果疫木枝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农林废弃物处理以及植物疫病防控的难点,也是农业环境科学与植物保护科学交叉研究的新方向。本试验以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梨火疫病疫木为靶标,采用菌-虫(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联合,开展菌剂、牛粪香梨枝条配比、酵化时间的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明确疫木发酵关键技术参数,以及白星花金龟最佳取食组合。试验结果表明,5种腐解菌+牛粪处理最高发酵温度均已超过55℃,其中EM菌剂腐解效果最好,LK菌剂次之。发酵产物经菌虫复合转化12 d后,幼虫质量增加5.32~8.38 g,虫砂量可达36.93~83.55 g,虫砂转化率最高可达94.26%。综合考虑降低牛粪添加比例、酵化时间及物料处理成本,LK菌剂、添加40%的牛粪及酵化25 d为白星花金龟幼虫最佳取食组合方案,且发酵产物以及白星花金龟转化产物虫体和虫砂中均未检测出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研究表明,微生物与白星花金龟相结合对香梨疫木枝条有较好的转化率,通过白星花金龟实现了疫木枝条的资源化利用,且阻断了疫木枝条传播病源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火疫病菌 库尔勒香梨 疫木枝条 白星花金龟 腐解菌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紫苜蓿叶象内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和分子鉴定
13
作者 王阳 刘晓晴 +1 位作者 任金龙 赵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0-1168,共9页
紫苜蓿叶象Hypera postica Gyllenhal是为害新疆苜蓿生产的主要害虫。为明确新疆紫苜蓿叶象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的分布特征、感染成因和所属超群,本研究对新疆6地区20县市的紫苜蓿叶象进行样本采集,基于Wolbachia表面蛋白基因wsp和多... 紫苜蓿叶象Hypera postica Gyllenhal是为害新疆苜蓿生产的主要害虫。为明确新疆紫苜蓿叶象内共生菌Wolbachia感染的分布特征、感染成因和所属超群,本研究对新疆6地区20县市的紫苜蓿叶象进行样本采集,基于Wolbachia表面蛋白基因wsp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系统(MLST)的5个基因(gatB、coxA、hcpA、ftsZ和fbpA)进行扩增和测序,对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供试样本感染Wolbachia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在新疆20个县市供试样本中,仅在昌吉州和博州6个县市的紫苜蓿叶象种群中有Wolbachia感染,其中在呼图壁县的感染率(58%)最高,在阜康市感染率(6%)最低;Wolbachia感染率仅与样地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单基因数据集ML树和多基因数据集贝叶斯树分析结果均表明,新疆紫苜蓿叶象种群感染的Wolbachia菌株wHypera4具有独特性,属于A超群,而不是先前已知的B超群,这为挖掘新的生物防治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苜蓿叶象 WOLBACHIA WSP基因 MLST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对新疆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超 刘怀 +3 位作者 郭文超 程登发 张云慧 吐尔逊·阿合买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48-2354,共7页
为明确降水在中国新疆地区对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影响,揭示制约马铃薯甲虫分布扩散的关键环境因子,为马铃薯甲虫的持续防控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结合新疆历史降水数据,对马铃薯甲虫现有分布区内的降水时空格局展开分析,比较了马... 为明确降水在中国新疆地区对马铃薯甲虫分布的影响,揭示制约马铃薯甲虫分布扩散的关键环境因子,为马铃薯甲虫的持续防控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结合新疆历史降水数据,对马铃薯甲虫现有分布区内的降水时空格局展开分析,比较了马铃薯甲虫危害程度与降水时空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现主要分布于新疆年降水量在150 mm以上地区,早期定殖的地区降水量大于后期定殖区,其扩散方向为自西向东,同时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马铃薯甲虫危害程度也随着经度增加而递减,早期发现马铃薯甲虫的地区受危害程度较重。降水量减少导致的水分缺乏对马铃薯甲虫的分布扩散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分布 年降水量 空间格局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解毒基因在棉蓟马生长发育中及甲维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15
作者 辛渺渺 王晓云 +9 位作者 姬继超 高越 雒珺瑜 张银宝 刘军 张文斌 王冬 陈亮亮 帕提玛·乌木尔汗 崔金杰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9,共12页
【目的】明确棉蓟马(Thrips tabaci)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的序列结构,及相关基因在棉蓟马生长发育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为甲维盐)胁迫下的表达情... 【目的】明确棉蓟马(Thrips tabaci)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基因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的序列结构,及相关基因在棉蓟马生长发育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为甲维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方法】基于棉蓟马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挖掘了CYP450基因和GST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以棉蓟马cDNA为模板进行扩增。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YP450、GST蛋白结构特征。采用浸叶法测定甲维盐对棉蓟马成虫的室内毒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分析CYP450基因和GST基因在棉蓟马不同发育阶段和甲维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了3个CYP450基因CYP4C101、CYP4C102、CYP6K1和2个GST基因GST1、GSTX1。理化分析结果表明CYP4C101、CYP4C102、CYP6K1、GST1和GSTX1蛋白分别包含507、528、513、215和207个氨基酸残基,均为亲水性蛋白。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棉蓟马CYP4C101与褐花蓟马(Frankliniella fusca)CYP4C1同源性最高,棉蓟马的CYP4C102、CYP6K1、GST1均与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和褐花蓟马中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近,棉蓟马GSTX1与西花蓟马的GSTX1同源性最高。结构域预测表明CYP4C101、CYP4C102、CYP6K1具有CYP450的保守结构域,GST1、GSTX1具有GST的保守结构域。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维盐处理48 h的亚致死浓度LC20为4.01 mg·L^(-1)。qRT-PCR结果表明,CYP4C101、CYP4C102、CYP6K1、GST1、GSTX1基因在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成虫羽化后第9天表达水平最高。同时,在甲维盐LC20剂量胁迫24 h下,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其中CYP4C101、CYP4C102、CYP6K1分别显著上调至4.43倍、22.91倍、8.48倍,GST1、GSTX1分别显著上调至9.06倍和5.26倍;经甲维盐LC20剂量胁迫48 h后,CYP4C102、CYP6K1表达量分别显著上调至3.84倍、1.43倍,CYP4C101、GSTX1、GST1表达量虽上调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论】本研究在棉蓟马中克隆得到的3个CYP450基因和2个GST基因,均在棉蓟马成虫羽化后第9天表达量最高。甲维盐LC20剂量胁迫下,这5个解毒基因被诱导表达的时间不同,但都可能参与棉蓟马对甲维盐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可为后续CYP450、GST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蓟马 解毒基因 甲维盐 基因表达 亚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橡胶林下4种中药材的适生性及其主要病害鉴定
16
作者 高越新 刘琦 +4 位作者 李迎宾 刘屹湘 李健强 骆焱平 李媛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6,共12页
【目的】研究阳春砂仁、益智、牛大力和滇黄精4种中药材在橡胶林下的适生性、病害发生情况及主要病原。【方法】通过林下中药材生长指标调查、存苗率统计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评估林下中药材的适生性。调查病害种类,结合潜在病原物的分... 【目的】研究阳春砂仁、益智、牛大力和滇黄精4种中药材在橡胶林下的适生性、病害发生情况及主要病原。【方法】通过林下中药材生长指标调查、存苗率统计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评估林下中药材的适生性。调查病害种类,结合潜在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柯赫氏法则,确定引起中药材地上部病害的主要病原。【结果】阳春砂仁、益智和牛大力在橡胶林下的生长适应性较强,且橡胶林下种植中药材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降低部分重金属离子含量。7—11月为滇黄精、益智和阳春砂仁叶部病害的发病高峰期。滇黄精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为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阳春砂仁和益智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为棒状新拟盘多毛孢(Neo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牛大力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为假白黄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pseudochroleuca);3种病原多基因联合鉴定支持率分别为92%、100%和100%。其中,暹罗炭疽菌对滇黄精的侵染、假白黄螺旋聚孢霉对牛大力的侵染为首次报道。【结论】在海南橡胶林下开展阳春砂仁、益智和牛大力种植是可行的,但应关注这些品种在林下生境中新病害的发生及流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中药材 林下种植 适生性评价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克梅 日孜旺古丽 董艳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威胁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随机调查了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在新疆的分布;运用鉴别寄主法鉴定新疆大豆孢囊线虫的生理小种;室内盆栽法测定新疆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抗病性。结果表明...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威胁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随机调查了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在新疆的分布;运用鉴别寄主法鉴定新疆大豆孢囊线虫的生理小种;室内盆栽法测定新疆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大豆孢囊线虫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为4号生理小种,新疆主栽大豆品种均为高感品种,研究结果将为控制新疆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 生理小种 分布 高感品种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安阳市棉田和玉米田蚜虫及其寄生性天敌种群发生动态
18
作者 樊承汉 朱香镇 +5 位作者 雒珺瑜 高雪珂 王冬 陈亮亮 帕提玛·乌木尔汗 崔金杰 《中国棉花》 2025年第3期19-23,共5页
为了明确河南省安阳市棉田蚜虫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在棉花和玉米上的发生动态,于2023年在棉花和玉米主要生育时期,对2种作物上的蚜虫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蚜茧蜂和蚜小蜂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安阳市棉花上蚜虫的发生盛期在5月24日... 为了明确河南省安阳市棉田蚜虫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在棉花和玉米上的发生动态,于2023年在棉花和玉米主要生育时期,对2种作物上的蚜虫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蚜茧蜂和蚜小蜂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安阳市棉花上蚜虫的发生盛期在5月24日至6月7日,6月7日达到峰值,百株虫量达到38052.00头;玉米上蚜虫的发生盛期在8月30日至9月25日,9月6日达到峰值,百株虫量达到13444.33头。棉花上蚜小蜂发生高峰期主要为7月上中旬,滞后于蚜虫,7月19日峰值百株虫量为25.33头;棉花上蚜茧蜂数量少于蚜小蜂,在6月7日、6月15日、7月5日百株虫量均达2.67头。玉米上这2种寄生性天敌发生量少,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可见,在棉田和玉米田对蚜虫实施生物防治时,应分别在5月中旬和8月底蚜虫爆发前期进行。研究结果为今后传统生物防治的开展及当地蚜虫防控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市 棉花 玉米 蚜虫 发生动态 寄生性天敌 蚜小蜂 蚜茧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森锰锌对地熊蜂采集蜂生存和摄食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孟宪飞 王斐然 +3 位作者 田宝莲 代江瑞 牙森·沙力 罗术东 《中国蜂业》 2025年第5期51-55,共5页
为探讨代森锰锌对地熊蜂采集蜂的生存和摄食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田间残留浓度1μg/g和3μg/g的代森锰锌作为处理浓度,对熊蜂采集蜂开展为期10天的持续暴露试验,并监测了农药暴露后采集蜂糖水摄食量及生存情况。结果表明,在农药暴露... 为探讨代森锰锌对地熊蜂采集蜂的生存和摄食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田间残留浓度1μg/g和3μg/g的代森锰锌作为处理浓度,对熊蜂采集蜂开展为期10天的持续暴露试验,并监测了农药暴露后采集蜂糖水摄食量及生存情况。结果表明,在农药暴露后20天,3μg/g处理组采集蜂的生存率显著降低至10.53%,而1μg/g处理组的生存率为35.13%,与对照组(29.32%)相比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代森锰锌暴露后第1至第5天,采集蜂的糖水摄食量显著增加了0.022~0.070 g。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糖水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代森锰锌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可为野外熊蜂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森锰锌 地熊蜂 采集蜂 生存 糖水摄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白沙新建茶园主要害虫天敌种群与害虫消长动态分析
20
作者 韩芳滨 于广威 李超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3-32,共10页
为了更系统地探究海南白沙地区茶园中茶树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类,以及害虫的发生规律,2023年全年对海南白沙一新建茶园内的害虫和天敌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茶园中有害的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主要由直翅目、蜚蠊目、半翅目、... 为了更系统地探究海南白沙地区茶园中茶树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类,以及害虫的发生规律,2023年全年对海南白沙一新建茶园内的害虫和天敌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茶园中有害的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主要由直翅目、蜚蠊目、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蜱螨目组成;从种群数量来看,以半翅目为主,占害虫总数的43.66%;天敌以蜘蛛为主,占天敌总数的33.33%。共鉴定出茶树害虫为昆虫纲7目,42科69种,蛛形纲1目2科2种;鉴定出天敌:昆虫纲6目16科22种;蛛形纲1目,4科11种。在海南白沙的自然条件下4种害虫[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茶黄蓟马Scirtothripsdorsalis Hood、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全年均发生,茶黄蓟马和绿盲蝽在上半年为害较严重,而小贯小绿叶蝉、茶蚜在下半年为害较严重。调查结果可为海南白沙的茶树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沙 海南 茶树害虫 种群动态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