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绥县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美权 《果农之友》 2024年第7期146-149,共4页
甘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但作为主要的制糖原料,随着经济的发展,鲜食甘蔗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欢。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从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方... 甘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但作为主要的制糖原料,随着经济的发展,鲜食甘蔗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欢。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从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甘蔗种植户提供帮助,从而助力其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栽培技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绥县肉芥菜冬种技术简介
2
作者 谢梓源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118-120,共3页
肉芥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进一步提高肉芥菜的产量和品质,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为例,简单介绍了当前该县肉芥菜冬季种植现状,详细阐述了肉芥菜冬种技术环节,包括优... 肉芥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进一步提高肉芥菜的产量和品质,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为例,简单介绍了当前该县肉芥菜冬季种植现状,详细阐述了肉芥菜冬种技术环节,包括优选良种、田块选择、播种育苗、土地准备、合理移栽等方面,并从中耕除草、水分管理、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深入分析田间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芥菜 种植技术 田间管理 广西扶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扶绥县蔗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升级转型对策研究
3
作者 黄凤敏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1期67-69,共3页
食糖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对蔗糖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对研究其升级转型对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广西扶绥县甘蔗种植为例,首先分析了当地蔗糖产业的发展态势,随后对蔗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发展对策和建... 食糖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对蔗糖产业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对研究其升级转型对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广西扶绥县甘蔗种植为例,首先分析了当地蔗糖产业的发展态势,随后对蔗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扶绥县蔗糖产业在经过转型升级之后,成功对当前产业链进行了拓展,并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糖业品牌。未来,相关人员需要持续对蔗糖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转型对策,以便进一步推动我国蔗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转型升级 蔗糖产业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4
作者 林安清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4期51-52,共2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地位不可忽视,所以在本文中我想谈一下与农业发展实际相关的土壤与肥料技术利用,例如,当前土肥技术发展的困境,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土肥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农业 农村地区 土壤肥料管理 土壤肥料推广 工作困境 发展路径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绥县马铃薯、甘蔗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5
作者 方雄武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6期90-91,共2页
产业扶贫在扶绥县得到落实,扶绥县结合县区土壤、环境、人力、农作物等方面情况,充分分析本土缺陷和优势。不断针对农作物甘蔗的生长、除虫、施肥等生长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最适合本土生长的农作物,在不断摸索中发现马铃薯既可以高效... 产业扶贫在扶绥县得到落实,扶绥县结合县区土壤、环境、人力、农作物等方面情况,充分分析本土缺陷和优势。不断针对农作物甘蔗的生长、除虫、施肥等生长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最适合本土生长的农作物,在不断摸索中发现马铃薯既可以高效栽培又可以和甘蔗作套种,解决了甘蔗在本土连年被虫害不得高产的情况。扶绥县利用马铃薯栽培技术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了周边县区产业扶贫的落实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甘蔗 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蔗鱼共生”助力崇左甘蔗产业振兴——以扶绥县为例
6
作者 梁团团 何远兰 《广西糖业》 2022年第6期43-46,共4页
崇左市是全国重要甘蔗生产基地,素有“中国糖都”之称。为解决近年干旱对甘蔗生产带来的影响,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产出,崇左市开展了新型水产养殖与甘蔗种植相结合,探索出“蔗鱼共生”模式,成效良好。通过陆基圆池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罗非鱼... 崇左市是全国重要甘蔗生产基地,素有“中国糖都”之称。为解决近年干旱对甘蔗生产带来的影响,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产出,崇左市开展了新型水产养殖与甘蔗种植相结合,探索出“蔗鱼共生”模式,成效良好。通过陆基圆池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罗非鱼、胡子鲶、加州鲈鱼等鱼类,并将养殖尾水定期排出,储存、调制成水肥进行甘蔗灌溉,构建了“甘蔗—渔业—肥—甘蔗”高效生态模式,蔗鱼综合种养模式可实现利润约21697元/hm^(2),较传统甘蔗种植模式利润提高约18712元/hm^(2),增长约6.3倍。“蔗鱼共生”模式通过灌溉增加甘蔗单产,同时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益,解决了陆基圆形池养殖尾水排放问题,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用养结合、鱼蔗共赢”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及经济效益,促进甘蔗和渔业产业共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鱼共生 高密度养殖 甘蔗种植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律蛇肺炎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7
作者 农惠成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水律蛇肺炎的诱发因素,指出高温高湿环境、营养不均衡及新引进蛇携带病原体为主要诱因。症状方面,急性病例表现为肺部炎症、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及呼吸困难;慢性病例则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和体质衰弱。通过采用青霉素与链... 本文深入分析了水律蛇肺炎的诱发因素,指出高温高湿环境、营养不均衡及新引进蛇携带病原体为主要诱因。症状方面,急性病例表现为肺部炎症、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及呼吸困难;慢性病例则出现持续性呼吸困难和体质衰弱。通过采用青霉素与链霉素联合疗法进行治疗,以及加强饲养环境管理、清洁消毒和蛇只健康监测等措施,以控制疫情蔓延、提升养殖成活率和蛇类整体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类养殖 疫病 防治 养殖管理 动物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甘蔗品种(系)在扶绥蔗区的种植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文 梁阗 +6 位作者 何为中 谢金兰 谭宏伟 覃振强 卢永锋 梁承周 唐仕云 《广西糖业》 2021年第1期18-21,共4页
引进甘蔗优良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为扶绥蔗区选择新品种种植提供参考;2018~2019年引进桂糖08-120、桂糖08-1180、桂糖08-1589、福农41号等4个品种(系),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进行一新一宿2年对比试验,调查各品种(系)农艺、产量性状及产量... 引进甘蔗优良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为扶绥蔗区选择新品种种植提供参考;2018~2019年引进桂糖08-120、桂糖08-1180、桂糖08-1589、福农41号等4个品种(系),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进行一新一宿2年对比试验,调查各品种(系)农艺、产量性状及产量、品质等。结果表明,相比新台糖22号,引进的4个品种的宿根发株率和蔗糖分均表现增加或提高;其中,桂糖08-1589宿根发株率最高93.1%,平均产量最高108.19t/hm2、增产11.17%,蔗糖分15.64%、提高0.3%,蔗糖含量最高16.92t/hm2、增幅13.30%,综合性状表现排第一;桂糖08-120宿根发株率92.4%,平均产量106.30t/hm2、增产9.23%,蔗糖分15.62%、提高0.28%,蔗糖含量16.60t/hm2、增幅11.18%,综合性状表现列第二;桂糖08-1180平均产量95.39t/hm2,蔗糖分15.58%、提高0.24%;福农41号蔗糖分最高为15.67%、提高0.33%,平均产量76.62t/hm2。桂糖08-1589、桂糖08-120高产高糖、宿根性好、发株强,建议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产量 蔗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种质资源的梢腐病抗性评价
9
作者 张池 许誉芝 +10 位作者 魏乙斌 姜春秀 杨世常 李火建 伍玉玲 陈珺 曾力方 黄凤敏 杨光琴 张木清 暴怡雪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34-2343,共10页
甘蔗梢腐病是我国甘蔗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给甘蔗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筛选和培育抗梢腐病甘蔗种质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通过在广西丁当和云南德宏进行为期3 a的田间试验,分析2015—2017年甘蔗梢腐... 甘蔗梢腐病是我国甘蔗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给甘蔗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筛选和培育抗梢腐病甘蔗种质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通过在广西丁当和云南德宏进行为期3 a的田间试验,分析2015—2017年甘蔗梢腐病的田间自然发病数据,评价了我国选育引进的98份甘蔗种质的抗病性,旨在为甘蔗抗病育种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梢腐病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显著差异,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示为丁当>德宏。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种质、年份、地点、月份、种质×年份、种质×地点、地点×月份均对梢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具有极显著影响(P<0.001)。其中,种质和年份对甘蔗梢腐病的影响最大,表明梢腐病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控制。比较不同地点的气象条件发现,梢腐病发病程度与气温和年降雨量呈现正向相关趋势。在98个甘蔗种质中,16个种质表现为高抗,占比16.33%;32个种质表现为抗病,占比32.65%;18个种质表现为中抗,占比18.37%;24个种质表现感病,占比24.49%;8个种质表现高感,占比8.16%。其中,高抗甘蔗种质CP94-1100、Q202、ROC21、ROC23、粤糖93-159、桂糖02-1247、桂糖02-208、桂糖02-761、桂糖03-1403、粤甘16、桂糖05-3846、桂糖05-827、ROC22、粤糖00-236、粤糖89-240和粤糖94-128可考虑用作亲本进行抗病育种。而表现为高感的甘蔗种质CP72-2086、PINDAR、ROC26、桂糖02-619、桂糖05-2743、桂糖05-322、柳城03-182、水电25则需要谨慎应用。总之,本研究筛选出在不同环境下具有稳定抗性的种质,对后续种质的利用和抗性种质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梢腐病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残速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唐上位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27-28,共2页
农作物生产中可能受到各类病害侵害,此时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若出现药物滥用情况,会导致土壤和产品上残留药物,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该文介绍了农残速测技术应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农产品安全性,满足大众对绿... 农作物生产中可能受到各类病害侵害,此时可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若出现药物滥用情况,会导致土壤和产品上残留药物,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该文介绍了农残速测技术应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农产品安全性,满足大众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速测技术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桂糖49号组培苗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阗 卢文 +4 位作者 何为中 罗亚伟 高轶静 游建华 谭宏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苗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桂糖49号茎尖脱毒健康组培苗为材料,分别设置株行距为40 cm×1.2 m、50 cm×1.2 m、60 cm×1.2 m、70 cm×1.2 m、80 cm×1.2 m、90 cm&#... [目的]探讨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苗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桂糖49号茎尖脱毒健康组培苗为材料,分别设置株行距为40 cm×1.2 m、50 cm×1.2 m、60 cm×1.2 m、70 cm×1.2 m、80 cm×1.2 m、90 cm×1.2 m共6种密度(处理A~F)种植,调查组培苗新植蔗分蘖率、分蘖苗成茎率、有效蔗茎数、株高、茎径、蔗芽数、新植蔗和宿根蔗产量等。[结果]株距在40~90 cm·株-1之间,组培苗新植蔗分蘖率、成茎率、株高、茎径等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递减;单株有效芽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甘蔗有效茎数、产量和单位面积有效蔗芽数以B处理(株距50 cm)最高,分别为94590株·hm^(-2)、53.99 t·hm^(-2)和1327098个·hm^(-2),A处理(株距40 cm)次之,分别为94455株·hm^(-2)、53.02 t·hm^(-2)和1294034个·hm^(-2),F处理(株距90 cm)最低,分别为76050株·hm^(-2)、44.16 t·hm^(-2)和1143032个·hm^(-2);下茬宿根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产量等性状,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适当的种植密度对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提高甘蔗产量具有显著效果。桂糖49号组培苗以行距1.2 m、株距40~50 cm种植,其农艺性状和产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组培苗 种植密度 有效茎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阗 杨尚东 +4 位作者 谭宏伟 何为中 卢文 谢金兰 王南通 《中国糖料》 2019年第4期11-17,2,共7页
研究一次性施用甘蔗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旨在解决甘蔗生产中施肥次数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缓释甘蔗专用肥6个配方肥一次性施用,进行一新一宿2年的栽培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甘蔗的农艺、经济性状及效... 研究一次性施用甘蔗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旨在解决甘蔗生产中施肥次数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缓释甘蔗专用肥6个配方肥一次性施用,进行一新一宿2年的栽培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甘蔗的农艺、经济性状及效益。结果表明,与CK相比,缓释肥具有增加甘蔗分蘖的功效,前期甘蔗株高显著增高、茎径增粗;其中,新植蔗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产量比CK增产10.27%~15.36%,差异显著;宿根蔗施用缓控释肥A、B、C、D、E、F处理产量比CK增产2.05%~9.28%,但差异不显著。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具有提高甘蔗产量的功效;尤其新植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可提高甘蔗分蘖,增加有效茎数,增产效果显著;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虽然甘蔗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劳力成本显著下降;新植蔗或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中,E处理施肥量2 250 kg/hm2(含增效剂8 kg/t)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一次性施用 缓释肥 产量 蔗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糖新品种机械平茬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丽敏 梁阗 +7 位作者 何为中 刘红坚 罗亚伟 卢文 谭宏伟 周会 唐娟 高轶静 《广西糖业》 2022年第6期19-22,共4页
为了明确机械平茬技术对桂糖新品种宿根蔗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对桂糖55号、桂糖57号和桂糖58号的宿根蔗进行机械平茬试验,结果显示,宿根蔗机械平茬后有效降低了桂糖55号和桂糖57号的破头率和桂糖55号和桂糖58号的枯心率,有效茎和产... 为了明确机械平茬技术对桂糖新品种宿根蔗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对桂糖55号、桂糖57号和桂糖58号的宿根蔗进行机械平茬试验,结果显示,宿根蔗机械平茬后有效降低了桂糖55号和桂糖57号的破头率和桂糖55号和桂糖58号的枯心率,有效茎和产量均有所增加,但与不平茬处理间未达显著差异(P>0.05),机械平茬对株高、茎径及锤度影响不明显。3个品种均适合推广应用机械化平茬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甘蔗 桂糖新品种 机械平茬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崇左蔗区2022年糖料蔗生产调查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宇驰 刘晓婷 +5 位作者 黄莹 樊保宁 卢文 张福健 丁美花 吴建明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0期48-51,共4页
崇左市是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蔗区,为全面地了解该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于2022年采用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面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蔗区的甘蔗苗情、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2022年崇左蔗区甘蔗种植面积... 崇左市是广西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蔗区,为全面地了解该蔗区糖料蔗生产情况,于2022年采用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面上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蔗区的甘蔗苗情、种植面积、品种结构、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2022年崇左蔗区甘蔗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增幅2.81%;苗情总体较好,有足够的苗数,但阴雨寡照天气较多造成株高较去年矮;螟虫为害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宿根蔗黑穗病高发,逐年愈发严重,需引起重视;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建议加快优良甘蔗新品种的培育及推广应用,加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苗情 面积 品种 黑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崇左糖料蔗种植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团团 《广西糖业》 2022年第5期5-8,共4页
崇左市糖料蔗种植面积全区第一,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文章结合糖料蔗生产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崇左蔗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情况,找出制约应用的关键问题,并对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进... 崇左市糖料蔗种植面积全区第一,但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文章结合糖料蔗生产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崇左蔗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情况,找出制约应用的关键问题,并对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崇左在糖料蔗生产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建议,为有效解决崇左蔗区降水不足,提高水肥药利用率,实现糖料蔗增产增收,推动蔗区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产业化建设,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崇左 糖料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根蔗一次性施用专用缓释肥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文 卢永锋 +3 位作者 王南通 梁承周 梁阗 何为中 《广西糖业》 2022年第1期9-12,共4页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宿根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推广甘蔗一次性施肥提供参考。该试验设置3个处理,处理A为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N∶P∶K=20∶7∶15)1.875 t/hm^(2);处理B为常规施肥,施用复合肥(N∶P∶...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宿根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推广甘蔗一次性施肥提供参考。该试验设置3个处理,处理A为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N∶P∶K=20∶7∶15)1.875 t/hm^(2);处理B为常规施肥,施用复合肥(N∶P∶K=15∶15∶15)2.475 t/hm^(2);CK(空白对照)不施肥。调查各处理宿根蔗的农艺性状、产量,比较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的宿根蔗产量比常规施肥、CK分别增产4.96 t/hm^(2)、24.64 t/hm^(2),比常规施肥、CK分别增收4939.3元/hm^(2)、6812.8元/hm^(2)。根据该试验的结果,宿根蔗一次性施用专用缓释肥,可增加产量,减少施肥量和施肥次数,降低施肥成本,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节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蔗 一次性施用 缓释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最佳养殖模式探讨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玉颖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6期24-25,共2页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牛羊养殖业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发展最快、潜力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养殖人员的收入,促进就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在我国...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牛羊养殖业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发展最快、潜力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养殖人员的收入,促进就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在我国主要的牛羊养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差距 养殖人员 政策措施 牛羊养殖 畜牧业 促进就业 发展过程中 农村地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十四五”糖业发展新思路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长言 《广西糖业》 2021年第3期64-66,共3页
文章分析了广西糖业的瓶颈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探讨广西糖业发展的新思路,提出以甘蔗种植为轴,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潜力,大幅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关键词 新思路 瓶颈 效益 融合产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及示范成效
19
作者 黄金娟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1期56-57,共2页
2017-2020年,扶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了水稻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应用工作。通过建立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项目区,采取种子处理技术、秧田阻隔和带药移栽预防病虫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科学用药技术、无人机... 2017-2020年,扶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了水稻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应用工作。通过建立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项目区,采取种子处理技术、秧田阻隔和带药移栽预防病虫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科学用药技术、无人机飞控防控等绿色植保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防治成本明显下降,防治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绿色防控 融合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套种推广栽培技术要点
20
作者 黄善权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4期69-70,共2页
农作物间作套种的耕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的生产潜力,以实现粮食的增收,进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玉米套种栽培技术,希望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玉米种植 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