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xA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小峰 葛保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1953-11956,共4页
转录因子FoxA1通过与染色体结合释放出DNA结合位点对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进行调控。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组织中FoxA1表达上调,参与肿瘤生长调控,揭示FoxA1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获得FoxA1基因和蛋白序列... 转录因子FoxA1通过与染色体结合释放出DNA结合位点对信号转导和细胞增殖进行调控。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组织中FoxA1表达上调,参与肿瘤生长调控,揭示FoxA1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获得FoxA1基因和蛋白序列的基础上,对其结构、性质以及与其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FoxA1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A1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D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於露 赵小峰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3期1-2,6,共3页
细胞周期的失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是G1/S期转换的正性调控因子。Cyclin D3的失调在肿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成为肿瘤遗传学、肿瘤病因学等众多领域的新的研究热... 细胞周期的失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是G1/S期转换的正性调控因子。Cyclin D3的失调在肿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成为肿瘤遗传学、肿瘤病因学等众多领域的新的研究热点。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获得Cyclin D3基因和蛋白序列的基础上,对其结构、性质以及与其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Cyclin D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 D3 生物信息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素对晶体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惠仁 胡书群 +1 位作者 任孝衡 向仁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9-160,共2页
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alditol:NADP oxidoreductase,EC 1.1.1.21)以NADPH为辅酶催化醛糖的还原反应。已有证据表明,它在糖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寻找有效,低毒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 reductaseinhi... 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alditol:NADP oxidoreductase,EC 1.1.1.21)以NADPH为辅酶催化醛糖的还原反应。已有证据表明,它在糖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寻找有效,低毒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 reductaseinhibitor,A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素 醛糖还原酶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57
4
作者 朱曙东 赵皓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24,共5页
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朱曙东,赵皓(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室徐州221002)1前言氨基酸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1958年,Spackman等 ̄[1,2]首先介绍了用离子交换色谱与柱后茚三酮衍生结合... 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朱曙东,赵皓(徐州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室徐州221002)1前言氨基酸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1958年,Spackman等 ̄[1,2]首先介绍了用离子交换色谱与柱后茚三酮衍生结合的方法分析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 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乙醇系统RP-HPLC分析PTC-氨基酸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曙东 赵惠仁 赵皓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首次报道了用乙醇作梯度洗脱有机相分离PTC-氨基酸的新方法。同乙腈相比,乙醇毒害性小、价廉、易得。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乙醇洗脱分辨率、灵敏度、准确度均佳,可成为PTC-氨基酸分析的一种极有前途的新方法。
关键词 乙醇 PTC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损伤大鼠皮层神经元及抑制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活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灿 纵艳艳 张光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206,共5页
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 ,采用乳酸脱氢酶 (LDH)测定和32 P参入方法 ,研究谷氨酸 (Glu)对皮层神经元损伤 ,钙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Ca MK )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Glu(50- 1 0 0 0μmol· L-1)作用 1 0 min,导致皮层... 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胎鼠皮层神经元 ,采用乳酸脱氢酶 (LDH)测定和32 P参入方法 ,研究谷氨酸 (Glu)对皮层神经元损伤 ,钙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Ca MK )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Glu(50- 1 0 0 0μmol· L-1)作用 1 0 min,导致皮层神经元Ca MK 活性立即明显下降 ,神经元形态及 LDH释放早期无明显改变 ,2 4 h时 LDH释放显著增加 ,神经元损伤 .N-甲基 - D-天冬氨酸 (NMDA)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 (MK- 80 1 )明显降低 LDH释放 ,保护Ca MK 活性 ,而非 NMDA受体拮抗剂 6,7-二硝基喹口恶啉二酮 (DNQX)无保护作用 .去除胞外 Ca2 +可明显保护 Ca MK 活性 .Ca MK 抑制剂 KN- 62可明显拮抗 Ca MK 活性下降 ,部分保护神经元损伤 .结果提示 ,Glu兴奋毒引起皮层神经元迟发性损伤和 Ca MK 活性早期明显下降 ,主要由 NMDA受体介导和胞外 Ca2 +内流增加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蛋白激酶 神经元 大脑皮层 CaMK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鲁勤 姜岩 +1 位作者 郭玉琳 赵惠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42-543,共2页
本研究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与白血病发病、预后及治疗的相关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对 3 7例白血病患者在初诊时及化疗后 2周分别采集静脉血 ,测定其血浆IL 18水平 ,以18名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组。结... 本研究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8(IL 18)水平与白血病发病、预后及治疗的相关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对 3 7例白血病患者在初诊时及化疗后 2周分别采集静脉血 ,测定其血浆IL 18水平 ,以18名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 ,白血病患者血浆IL 18水平治疗前略高于正常水平 ,但差异无显著性。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IL 18水平升高显著 (173 2 7± 3 4 2 4pg/ml)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IL 18水平 (111.82± 50 .56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 (13 5.82± 47.0 0pg/ml)。化疗后 ,白血病各组患者血浆IL 18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白血病患者血浆IL 18水平是不均一性的 ,而其化疗后血浆IL 18水平均明显减低。这一点预示着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与其血浆IL 18水平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血病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 被引量:4
8
作者 裴冬生 赵惠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6-578,共3页
白细胞介素 18 (IL 18)是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IL 18能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干扰素 γ (IFN γ)、IL 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等细胞因子 ,增强天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细胞毒作用 .IL 18结构... 白细胞介素 18 (IL 18)是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IL 18能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干扰素 γ (IFN γ)、IL 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等细胞因子 ,增强天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细胞毒作用 .IL 18结构上与IL 1相似 ,而功能更接近IL 12 ,IL 18与IL 12均能诱导Th1细胞产生IFN γ ,存在协同效应 ,但它们的作用途径不同 .IL 18在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信号转导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功能调控与脑缺血 被引量:5
9
作者 侯筱宇 张光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0,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L 型电压门控钙通道 (L typevoltage gatedcalciumchannels ,L VGCCs)由α1C(D)亚基和辅助亚基组成。α1C亚基的C 端包含多个功能结构域 ,可分别与钙调素、钙调蛋白酶、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Src家族酪氨酸蛋白激酶 (Srcfami... 中枢神经系统L 型电压门控钙通道 (L typevoltage gatedcalciumchannels ,L VGCCs)由α1C(D)亚基和辅助亚基组成。α1C亚基的C 端包含多个功能结构域 ,可分别与钙调素、钙调蛋白酶、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Src家族酪氨酸蛋白激酶 (Srcfamilyproteintyrosinekinases ,SrcPTKs)等相互作用 ,从而参与L VGCCs的功能调控。SrcPTKs介导的两种钙通道———L VGCCs和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 methyl D aspartate ,N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 脑缺血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功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酪氨酸蛋白专一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曙东 赵文君 张光毅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5期561-565,共5页
以偶联磷酸化酪氨酸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免疫原免疫兔获得抗血清.自抗血清中分离获得抗体.自酪胺合成磷酸酪胺,并偶联到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上.抗体经磷酸酪胺-Sepharose4B亲和柱纯化,所得抗... 以偶联磷酸化酪氨酸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免疫原免疫兔获得抗血清.自抗血清中分离获得抗体.自酪胺合成磷酸酪胺,并偶联到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上.抗体经磷酸酪胺-Sepharose4B亲和柱纯化,所得抗体专一性强,Dotblot显示:抗体仅对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包括酪氨酸磷酸化的血清白蛋白,溶菌酶,卵清蛋白起抗原抗体反应,而不识别非酪氨酸磷酸化的溶菌酶,卵清蛋白,也不识别作为免疫原的骨架成分BSA,也不识别丝氨酸磷酸化的卵清蛋白和苏氨酸磷酸化的卵清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酪氨酸蛋白 抗体 制备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受体可逆磷酸化及其功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灿 张光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5-318,共4页
谷氨酸受体( Glu Rs) C 端区存在被多种蛋白激酶磷酸化的位点, 同时又能被多种蛋白磷酸酶去磷酸化,磷酸化的结果可使 Ca2 + 内流增加, 增强 Glu Rs 功能; 去磷酸化作用则相反. 正常情况下 Glu Rs 可逆磷酸... 谷氨酸受体( Glu Rs) C 端区存在被多种蛋白激酶磷酸化的位点, 同时又能被多种蛋白磷酸酶去磷酸化,磷酸化的结果可使 Ca2 + 内流增加, 增强 Glu Rs 功能; 去磷酸化作用则相反. 正常情况下 Glu Rs 可逆磷酸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突触可塑性机制如长时程增强( L T P) 中起重要作用, 而在病理状态如缺血性脑损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受体 蛋白激酶 蛋白磷酸酶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x小鼠肿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仁仙 尤红娟 +3 位作者 徐龙涛 孙亚峰 王慧 裴冬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HBxAg体外表达细胞株,以便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和HBxAg的致癌作用及机理。方法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HBX的cDNA,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通过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HBX转染到小鼠肿瘤细胞株(EL4)中。结果RT-...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HBxAg体外表达细胞株,以便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和HBxAg的致癌作用及机理。方法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HBX的cDNA,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通过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HBX转染到小鼠肿瘤细胞株(EL4)中。结果RT-PCR及蛋白质印迹的实验结果表明,HBX基因在小鼠肿瘤细胞EL4细胞中得到了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HBx的小鼠肿瘤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HBX基因和HBx的致癌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X 细胞株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耗竭对纹状体神经元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幽婷 唐放鸣 +2 位作者 王德广 丁允闽 金国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116,T020,共7页
为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多巴胺对纹状体内各类神经元的影响 ,本实验用 6 -OHDA损毁大鼠一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以耗竭该侧纹状体内的多巴胺 ,再进行 4血管结扎造成全脑缺血模型 ,3 0 min后分别复灌 6、12、2 4h,行连续冰冻切片 ... 为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多巴胺对纹状体内各类神经元的影响 ,本实验用 6 -OHDA损毁大鼠一侧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以耗竭该侧纹状体内的多巴胺 ,再进行 4血管结扎造成全脑缺血模型 ,3 0 min后分别复灌 6、12、2 4h,行连续冰冻切片 ,以焦油紫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 ,用 calbindin-D2 8k及 parvalbum in两种钙结合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反应。结果显示 :(1)焦油紫染色 :缺血 3 0 min复灌 6 h即可见多巴胺未耗竭侧纹状体内神经元损伤比耗竭侧者明显加重 ,复灌 12及 2 4h组双侧差别更为显著 ;图像分析测定单位面积内焦油紫染色细胞面积总和 ,各实验组两侧间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 ;(2 ) calbindin-D2 8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各组内多巴胺未耗竭侧纹状体 calbindin-D2 8k阳性反应明显比耗竭侧减弱 ,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变浅 ,图象分析显示其光密度明显低于耗竭侧 ;(3 ) parvalbumin免疫组化反应 :同时间组双侧纹状体 parval-bum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差别 (P>0 .0 5 ) ,但随复灌时间的延长 ,双侧阳性细胞数均有降低。以上结果提示 :脑缺血时大量释放的 DA是纹状体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纹状体内的 calbindin-D2 8k投射神经元对脑缺血及 DA含量的变化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结合蛋白 多巴胺 脑缺血 纹状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筱宇 张光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多巴胺(dopamine ,DA) 是哺乳动物脑内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但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DA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有重要作用。缺血时DA 的酶促氧化和自身氧化导致自由基的产生被认为是... 多巴胺(dopamine ,DA) 是哺乳动物脑内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但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DA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有重要作用。缺血时DA 的酶促氧化和自身氧化导致自由基的产生被认为是DA 神经毒性的主要原因,但这一观点尚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重点从DA 受体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DA 调控兴奋性氨基酸兴奋毒性等方面,对DA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脑缺血 自由基 受体 兴奋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中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光玉 赵升皓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66-268,共3页
应用^(125)I—钙调素(CAM)覆盖(Overlay)技术,从家兔阑尾(B细胞)、肠系膜淋巴结(T、B细胞)和脾脏(T、B细胞)淋巴细胞胞浆中分别检测到19、20和16种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其中均含有80、78、70、63、50、41、36、22、17和13.5KD CaMBP,... 应用^(125)I—钙调素(CAM)覆盖(Overlay)技术,从家兔阑尾(B细胞)、肠系膜淋巴结(T、B细胞)和脾脏(T、B细胞)淋巴细胞胞浆中分别检测到19、20和16种钙调素结合蛋白(CaMBP),其中均含有80、78、70、63、50、41、36、22、17和13.5KD CaMBP,以17KD和13.5KD CaMBP含量最为丰富,且与CaM结合呈部分钙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钙调素 钙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阑尾B淋巴细胞中一种新的钙结合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光玉 赵升皓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61-66,共6页
利用Phenyl-Sepharose和Sephacryl S-200柱层析,从家兔阑尾B淋巴细胞中,部分纯化了一种新的钙结合蛋白(caBP)。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得CaBP表观分子量为10400,而用凝胶过滤法测得分子量为21000,故称为CaBP_(21)。显然CaB... 利用Phenyl-Sepharose和Sephacryl S-200柱层析,从家兔阑尾B淋巴细胞中,部分纯化了一种新的钙结合蛋白(caBP)。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得CaBP表观分子量为10400,而用凝胶过滤法测得分子量为21000,故称为CaBP_(21)。显然CaBP_(21)是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CaBP_(21)等电点为5.4,在SDS-PAGE中的迁移不受Ca^(2+)的影响,而在非变性甘油PAGE中,有Ca^(2+)时迁移比缺Ca^(2+)时慢。CaBP_(21)对猪脑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PDE)和鸡砂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活性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B细胞 钙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蛋白激酶Fyn突变体FynY531F与FynK299M活性的鉴定
17
作者 侯筱宇 杜彩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33-937,共5页
Fyn是Src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Src family of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SrcPTKs)中的一员,在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和存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分子克隆手段构建Fyn突变体FynY531F(酪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和FynK299M(赖氨酸突变为甲硫氨... Fyn是Src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Src family of protein tyrosine kinases;SrcPTKs)中的一员,在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和存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分子克隆手段构建Fyn突变体FynY531F(酪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和FynK299M(赖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检测突变体对NMDA受体亚基NR2A的磷酸化作用以鉴定其激酶活性.根据GenBank提供的大鼠Fyn的cDNA序列(NM-012755),采用RT-PCR扩增野生型Fyn(wFyn)目的基因,应用定点突变技术扩增活化型Fyn(FynY531 F)目的基因,并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技术扩增失活型Fyn(FynK299 M)目的基因,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免疫印迹分析显示,wFyn、FynY531F及FynK299M重组体均能在COS-7细胞表达.将构建的3个重组体分别与NMDA受体亚基NR2A的表达质粒共转染COS-7细胞.结果显示,活化型Fyn能够使NR2A酪氨酸磷酸化,而失活型Fyn则没有表现出激酶活性.结果表明,本文成功构建了野生型、活化型及失活型Fyn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揭示Fyn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N 克隆 表达 NMDA受体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混指示剂的PCR系统使用与评测
18
作者 金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21-22,共2页
[目的]研究预混系统对于PCR以及其下游试验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采用"dye"及"density"预混的PCR系统与正常PCR系统进行PCR以及下游试验,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Nano Drop2000检测。[结果]预混系统与正常系统对于PC... [目的]研究预混系统对于PCR以及其下游试验是否会产生影响。[方法]采用"dye"及"density"预混的PCR系统与正常PCR系统进行PCR以及下游试验,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Nano Drop2000检测。[结果]预混系统与正常系统对于PCR产物的特异性以及质量未见明显差别。[结论]预混系统也完全适合于下游的转化、连接、酶切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预混系统 正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骈[3,4-d]嘧啶-2,4-二酮类化合物对PDE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俞良莉 王礼琛 +2 位作者 黄嘉梓 朱克近 张传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81-383,共3页
茶碱是一典型的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结构类似核酸代谢物,易进入细胞内。口服、注射均易吸收,与腺苷酸(AMP),鸟苷酸(GMP)环化酶激动剂无交互作用,其副作用有恶心、胃肠道出血、中枢兴奋等。
关键词 嘧啶类 磷酸二酯酶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上与突触外的NMDA受体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兴宇 高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3-829,共7页
突触上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与学习记忆以及细胞的存活有着密切关系,而定位于突触外的NMDA受体则参与了细胞死亡通路的激活.本文主要从突触NMDA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出发,阐述突触上与突触外NMDA受体分布的原... 突触上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与学习记忆以及细胞的存活有着密切关系,而定位于突触外的NMDA受体则参与了细胞死亡通路的激活.本文主要从突触NMDA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出发,阐述突触上与突触外NMDA受体分布的原因,阐明其介导不同信号通路的具体分子机制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扮演的角色.最后,以突触外的NMDA受体为靶点,对AD疾病的治疗提出合理的展望,以期推动对该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上 突触外 NMDA受体 细胞外调节激酶(ERK)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 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