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与氮肥共施对甘蔗产量和糖分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廖芬 桂杰 +4 位作者 秦翠鲜 李傲梅 陈忠良 覃剑锋 杨柳 《中国糖料》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目的】探求生物炭对大田新植甘蔗生长的效应,从而为甘蔗生产上应用生物炭和制定氮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以甘蔗品种‘GT11’和‘B8’为材料,设置低氮N 120 kg/hm^(2)和高氮N 600 kg/hm^(2)2个氮水平,生物炭C0、C10和C2... 【目的】探求生物炭对大田新植甘蔗生长的效应,从而为甘蔗生产上应用生物炭和制定氮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以甘蔗品种‘GT11’和‘B8’为材料,设置低氮N 120 kg/hm^(2)和高氮N 600 kg/hm^(2)2个氮水平,生物炭C0、C10和C20 t/hm^(2)3个水平,调查测定炭氮配施对甘蔗农艺生长、氮积累量和氮利用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生物炭可适当增加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和株高,生物炭虽对产量增加无明显效应,但能够提高甘蔗糖分0.19%~0.82%,从而使产糖量增加了1.93%~10.77%。高炭处理下甘蔗氮累积量增加了0.41%~4.74%,但对氮利用率未起到显著提高作用。【结论】生物炭对新植甘蔗的分蘖、氮累积量及糖度累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效应因品种而异,氮在其中的作用大于生物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炭 氮利用率 产量 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生物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蔗地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钟德发 冯斌 +3 位作者 陈家福 邓宇驰 文长 刘恒见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为探明牛粪生物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蔗地土壤的影响,设置3个处理:A为施生物有机肥,施肥量为4500 kg/hm^(2),其中基肥1500 kg/hm^(2),追肥3000 kg/hm^(2);B为施生物有机肥+复合肥,施肥量为生物有机肥375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 为探明牛粪生物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蔗地土壤的影响,设置3个处理:A为施生物有机肥,施肥量为4500 kg/hm^(2),其中基肥1500 kg/hm^(2),追肥3000 kg/hm^(2);B为施生物有机肥+复合肥,施肥量为生物有机肥375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其中基肥施生物有机肥1500 kg/hm^(2),追肥施生物有机肥225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C为常规施肥(CK),施肥量为复合肥2250 kg/hm^(2),其中基肥750 kg/hm^(2),追肥1500 kg/hm^(2)。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出苗率、分蘖率、病虫害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处理A的株高与对照相当,无显著差异,处理B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A、B处理的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5.96%、10.73%,各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A、B处理的蔗糖分分别比对照高0.6%、0.3%,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除全氮含量外,A、B处理的其他各项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A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A处理的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磷、全钾含量土壤分别比对照高11.55%、1.87%、26.41%、15.14%、40.30%、6.10%,B处理的这些指标含量分别比对照高9.67%、3.67%、28.84%、18.65%、34.33%、8.81%;除速效氮、全钾含量外,A、B处理的其他指标均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A、B处理间差异不显著。A、B处理砂粒含量比对照高,粘粒含量比对照低,其中A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各处理的粉砂、粉粒含量差异不显著。A、B处理的土壤容重均比对照显著减小,A处理最小,A、B处理间差异不显著;A、B处理的土壤孔隙度显著比对照大,其中A处理最大,A、B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相当,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B处理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物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种植模式对甘蔗产量及效益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梁阗 罗亚伟 +7 位作者 游建华 高轶静 何为中 谭宏伟 周柳强 刘丽敏 刘红坚 李涛 《中国糖料》 2023年第2期41-46,共6页
以人工种植为对照,采用整杆即切种式种植机和预切种式种植机进行甘蔗不同机械种植模式比较试验,分析各种植模式作业质量、效率、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表明:即切种式种植和预切种式种植伤芽率分别为12.4%、9.7%,种茎破头率分别... 以人工种植为对照,采用整杆即切种式种植机和预切种式种植机进行甘蔗不同机械种植模式比较试验,分析各种植模式作业质量、效率、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差异。结果表明:即切种式种植和预切种式种植伤芽率分别为12.4%、9.7%,种茎破头率分别为9.1%、5.8%,均高于人工种植伤芽率的2.4%和种茎破头率的4.7%;预切种式种植萌芽率最高为50.1%,显著高于即切种式种植的42.9%;人工种植有效茎数和成茎率分别为79290条/hm^(2)和60.4%,显著高于预切种式种植的72330条/hm^(2)和49.9%;三种种植模式甘蔗分蘖率、株高、茎径及产量差异不显著;与人工种植相比即切种式种植工效提高3.18倍、作业成本降低1209元/hm^(2)、减收463元/hm^(2),预切种式种植工效提高3.78倍、作业成本减少947元/hm^(2)、减收2902元/hm^(2)。机械种植可以提高工效、减少用工成本,以整杆即切种式种植作业成本、产量及收益优于预切式机械种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机 种植模式 甘蔗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糖55号的选育 被引量:11
4
作者 贤武 邓宇驰 +2 位作者 经艳 谭芳 王伦旺 《中国糖料》 2021年第2期15-19,共5页
‘桂糖55号’(试验代号:‘桂糖08-120’)是以‘新台糖24号’为母本,‘云蔗89-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选拔实生苗宿根蔗,采用“五圃制”常规选育技术选育成的甘蔗新品种。在2015—2017年度广西区域试验中,‘桂糖55号’平均产蔗量为... ‘桂糖55号’(试验代号:‘桂糖08-120’)是以‘新台糖24号’为母本,‘云蔗89-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选拔实生苗宿根蔗,采用“五圃制”常规选育技术选育成的甘蔗新品种。在2015—2017年度广西区域试验中,‘桂糖55号’平均产蔗量为110.55 t/hm2,比‘新台糖22号’增产26.81%;全期平均蔗糖分为14.82%,比‘新台糖22号’高0.35个百分点。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桂糖55号’出苗好,前期生长快、封行早,成茎率高,有效茎多,中茎,易脱叶,早中熟、高糖、丰产稳产,宿根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广西蔗区种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桂糖55号 选育 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叶残株不同处理方式对宿根蔗出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亚伟 梁阗 +7 位作者 黄金生 高轶静 何为中 谭宏伟 周柳强 刘丽敏 刘红坚 李涛 《甘蔗糖业》 2022年第4期13-18,共6页
生产上,甘蔗收获后蔗叶残株处理通常有原地覆盖(或人工收集隔行覆盖)、蔗叶残株原地焚烧、机械粉碎还田、人工捡拾和机械打捆捡拾等几种方式,为了解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宿根蔗的影响,进行了留宿蔗地蔗叶残株不同处理方式对宿根蔗出苗生长... 生产上,甘蔗收获后蔗叶残株处理通常有原地覆盖(或人工收集隔行覆盖)、蔗叶残株原地焚烧、机械粉碎还田、人工捡拾和机械打捆捡拾等几种方式,为了解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宿根蔗的影响,进行了留宿蔗地蔗叶残株不同处理方式对宿根蔗出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蔗地残株粉碎+平茬、残株焚烧、残株粉碎和捡拾清理均能有效提高宿根蔗的萌芽出苗率,促进蔗苗的生长和分蘖。其中,以残株粉碎+平茬处理最优,其宿根蔗的出苗率、分蘖率、苗高和叶长分别比原地覆盖(对照)提高14.6%(绝对值)、16.2%(绝对值)、35.3%、16%,可以替代蔗叶残株焚烧,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栽培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蔗 蔗叶残株 农艺性状 栽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