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脉散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莫惠晴 丘琴 +4 位作者 覃春萍 李鹏飞 刘晓芳 史俊豪 古宝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180,共10页
生脉散为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现代临床上生脉散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还有抗休克及抗肿瘤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生脉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 生脉散为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现代临床上生脉散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还有抗休克及抗肿瘤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生脉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概念对生脉散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提出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酮A等成分可作用生脉散的质量标志物,为生脉散的质量控制以及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散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梅芳 刘媛媛 +3 位作者 丘琴 蒙雪雁 江露娟 史俊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0,共6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及浆膜、眼、皮肤、心肺、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如何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及提高RA患者的生活质...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及浆膜、眼、皮肤、心肺、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如何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及提高RA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民族药中广泛存在具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药物,从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肠道菌群等方面对民族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该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 抗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质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蒙雪雁 江露娟 +3 位作者 丘琴 叶梅芳 刘媛媛 甄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3,共6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R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中医药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及诊治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证实中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疗效明确,...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R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中医药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及诊治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证实中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小的特点,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研究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中药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发挥其效用价值的关键,也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化及世界化的根本保障,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中药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为促进治疗类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新药研发,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了研究思路。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对中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质量标志物的研究进行综述和总结,并对此类中药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为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研究和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质量标志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鹏飞 丘琴 +4 位作者 覃春萍 莫惠晴 刘晓芳 史俊豪 古宝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玉屏风散为扶正固本的经典名方,主治表虚自汗证,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等药理作用,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总结了近年来玉屏风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 玉屏风散为扶正固本的经典名方,主治表虚自汗证,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等药理作用,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总结了近年来玉屏风散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对玉屏风散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揭示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汉黄芩素、槲皮素、山柰酚、亥茅酚苷、芒柄花素、白术内酯Ⅰ-Ⅲ、黄芪皂苷Ⅰ-Ⅱ、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β-谷甾醇、黄芩素、大豆皂苷、黄芪皂苷Ⅳ、异黄芪皂苷Ⅰ-Ⅱ、β-香树脂醇、异紫花前胡内酯可作为玉屏风散的质量标志物,可为建立玉屏风散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汤治疗肝胆疾病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覃春萍 丘琴 +4 位作者 李鹏飞 莫惠晴 史俊豪 刘晓芳 古宝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8-214,共7页
茵陈蒿汤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是治黄疸第一良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和退黄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方有保护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等保肝利胆作用,临床上以治疗黄疸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为主。综述了茵陈蒿汤在化学成... 茵陈蒿汤源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是治黄疸第一良方。具有清热、利湿、解毒和退黄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方有保护肝损伤及抗肝纤维化等保肝利胆作用,临床上以治疗黄疸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为主。综述了茵陈蒿汤在化学成分,肝胆疾病的治疗及其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这一概念中的五原则途径和以现代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代谢组学研究、网络药理学等来预测分析茵陈蒿汤质量标志物。提示绿原酸、滨蒿内酯、茵陈色原酮、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可作为该复方的Q-marker,以期为茵陈蒿汤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化学成分 肝胆疾病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荔枝叶的抗炎机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祁金丽 梁洁 +5 位作者 黄冬芳 陈辉华 韦金玉 胡珏 刘星晨 黄团心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064-1071,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研究荔枝叶的抗炎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查找荔枝叶化学成分,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ADME五项原则筛选出活性成分;基于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研究荔枝叶的抗炎作用机制,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查找荔枝叶化学成分,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ADME五项原则筛选出活性成分;基于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各成分靶点;并利用Disgenet数据库获取炎症基因;采用Venny2.1.0数据库获得成分靶点与炎症基因的交集靶点作为潜在抗炎靶点,并将其输入STRING 11.0数据库获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DAVID 6.8数据库对抗炎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荔枝叶“活性成分-抗炎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CCK-8法检测荔枝叶醇提物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检测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结果:从荔枝叶中筛选到9个活性成分,潜在抗炎靶点47个,127种GO生物功能,68条KEGG信号通路,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相关通路。细胞实验表明荔枝叶醇提物浓度为12.5,25,50μg/mL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没有毒性,可降低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导致的TNF-α、IL-6的释放量,对COX-2蛋白的表达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构建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构图揭示了荔枝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达到抗炎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荔枝叶抗炎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叶 抗炎 网络药理学 体外细胞实验 中药 活性成分 靶点 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肉的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晶晶 马玉明 +5 位作者 彭嘉文 梁炎丽 陆春莲 郑飘雪 秦祖杰 梁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4,共5页
龙眼肉中化学成分丰富,其主要含有糖类、脂类、氨基酸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等。现代药理作用较广,有抗焦虑、抗氧化、抗应激、抗菌、抗衰老、抑肿瘤等的功效,并且还能够影响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力以及促进睡眠,其使用前景巨大。通过... 龙眼肉中化学成分丰富,其主要含有糖类、脂类、氨基酸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等。现代药理作用较广,有抗焦虑、抗氧化、抗应激、抗菌、抗衰老、抑肿瘤等的功效,并且还能够影响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力以及促进睡眠,其使用前景巨大。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对龙眼肉相关信息进行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研究思路,从不同配伍、不同加工处理方法、成分与药效相关联、不同提取方法、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化学成分可测性、传统药性7个方面对龙眼肉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龙眼肉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肉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和正交设计优选肺炎开闭合剂提取工艺
8
作者 奉虹丽 杨梅 +5 位作者 蒙泔竹 杨旭 唐丹丹 赵湘培 孙宗喜 奉建芳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118-123,128,共7页
本研究旨在优选出肺炎开闭合剂的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法和正交设计,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水倍量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提取量及浸... 本研究旨在优选出肺炎开闭合剂的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熵权法和正交设计,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水倍量为考察因素,以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提取量及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肺炎开闭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2次,首次加12倍量水,浸泡1 h,提取1 h;第2次加10倍量水,提取1 h。3批样品试验数据组间无明显差异。优选出提取工艺稳定且可行,为今后肺炎开闭合剂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开闭合剂 AHP-熵权法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史俊豪 丘琴 +4 位作者 刘晓芳 古宝浚 甄汉深 蒙雪雁 叶梅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8,共12页
佛手为中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应用广泛且历史悠久。佛手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多糖类等,其传统功效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佛手在抗菌、抗肿瘤、降血脂等方面也有着较好的药... 佛手为中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应用广泛且历史悠久。佛手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多糖类等,其传统功效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佛手在抗菌、抗肿瘤、降血脂等方面也有着较好的药理活性。整合归纳了佛手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念,基于植物亲缘学、成分有效性、可测性等方面对佛手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建立科学的佛手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质量标志物 香叶木苷 橙皮苷 佛手多糖 佛手柑内酯 柠檬油素 柠檬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龙血竭对原发性高血压食蟹猴血压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雪湾 钟建雄 +4 位作者 岳桂华 林发全 熊万娜 黎芳 梁健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龙血竭对原发性高血压(EH)食蟹猴血压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取EH食蟹猴16只,随机分成龙血竭高剂量组(0.72 g/kg)、龙血竭低剂量组(0.18 g/kg)、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7.52 mg/kg)和模型组,以正常血压食蟹猴为空白...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龙血竭对原发性高血压(EH)食蟹猴血压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取EH食蟹猴16只,随机分成龙血竭高剂量组(0.72 g/kg)、龙血竭低剂量组(0.18 g/kg)、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7.52 mg/kg)和模型组,以正常血压食蟹猴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4周,观察给药前后血压以及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TCMSP和PubMed数据库搜索CDB成分,结合CNKI及NCBI收录的龙血竭主要化学成分,确定化合物成分。通过DRAR-CPI数据库预测成分靶点;通过TTD数据库搜索疾病靶点并筛选得到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对靶点进行KEGG、GO及网络互作分析和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给药后龙血竭高剂量组可降低收缩压(P<0.01)、舒张压(P<0.05),龙血竭低剂量组未显示降低舒张压作用(P>0.05);龙血竭高剂量组给药后第3、4周抑制血小板(P<0.05);CDB对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具有缩短作用(P<0.05)。筛选得到18个化合物、116个成分靶点、46个疾病靶点。GO分析发现龙血竭在防治EH上与血液循环、血压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对脂质的反应及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响应等生物过程相关;与分子换能器活性、信号受体活性、核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分析结果靶点主要富集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肾素分泌、内分泌抵抗及代谢途径等通路及途径上。结论龙血竭对EH食蟹猴具有降压作用,抑制高血压状态下的血小板聚集,缩短高血压状态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其降压作用可能与AVPR1A、GATM、F7等靶点,调控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 食蟹猴 原发性高血压 血小板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的凹叶景天正丁醇部位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梅芳 魏怡林 +6 位作者 刘媛媛 江露娟 蒙雪雁 丘琴 甄汉深 黄凤音 甄丹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4-911,共8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凹叶景天正丁醇部位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Thermo ODS-2 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D)-0.1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凹叶景天正丁醇部位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Thermo ODS-2 HYPERSIL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D)-0.1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以异槲皮苷为参照峰,建立10个不同产地凹叶景天药材正丁醇部位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法测定凹叶景天正丁醇部位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异槲皮苷的含量。结果10个不同产地凹叶景天的正丁醇部位共标定18个共有峰,相似度为0.702~0.974,指认出3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异槲皮苷。聚类分析将样品聚为3类,筛选主成分4个,累计的总方差贡献率为93.447%。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异槲皮苷在测定范围内(7.07~106.08,1.51~22.68,22.86~342.80μg·m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3%,97.38%,100.25%,RSD值分别为3.02%,1.38%,2.59%。10个不同产地的凹叶景天药材正丁醇部位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分别为0.2754~2.3050,0.0320~0.3419,0.6477~5.4040 mg·g^(-1)。3种成分的含量高低顺序整体上呈现出:异槲皮苷>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酸、异槲皮苷含量最高的产地为浙江宁海,没食子酸含量最高的产地为广西隆安县。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良好,为凹叶景天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景天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的龙利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秦威 丘琴 +4 位作者 庾丽峰 刘媛媛 叶梅芳 史俊豪 甄汉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对龙利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Thermo Fisher Hypersil GOLD色谱柱(50 mm×2.1 mm),以1%甲酸溶液-甲醇作为流...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对龙利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Thermo Fisher Hypersil GOLD色谱柱(50 mm×2.1 mm),以1%甲酸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质谱采用正、负离子监测模式,以及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功能,分析鉴定龙利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结合高分辨质谱提供的二级碎片信息、精准分子量、谱库匹对和相关文献,共鉴定出12个化学成分,包括4个苯丙素类成分,3个生物碱类成分,2个有机酸类成分,3个其他类成分。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鉴定龙利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龙利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利叶 化学成分 乙酸乙酯部位 UPLC-Q-Exactive Orbitrap H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尾菜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小青 胡筱希 +3 位作者 唐红珍 梁臣艳 覃喜军 刘振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1-2138,共8页
为筛选牛尾菜抗氧化作用的药效活性物质,提升牛尾菜的药材质量控制标准,该研究测定了13批牛尾菜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将共有峰与抗氧化的抑制率进行关联性分析,并进行单体化合物抗... 为筛选牛尾菜抗氧化作用的药效活性物质,提升牛尾菜的药材质量控制标准,该研究测定了13批牛尾菜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将共有峰与抗氧化的抑制率进行关联性分析,并进行单体化合物抗氧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该文建立了含有14个主要共有峰的13批牛尾菜HPLC指纹图谱。(2)13批牛尾菜样品聚为两类。(3)指纹图谱中的1、2、3、5、6、9、14号峰面积与抗氧化效果呈正相关,4、7、8、10、11、12号峰与抗氧化效果呈负相关,其中9、11、3、4、5号峰的VIP值均大于1。(4)9号峰为齐墩果酸,10号峰为熊果酸,9号峰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大。该研究认为牛尾菜抗氧化作用不是单一成分起作用,而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其中9号峰(齐墩果酸)可能是牛尾菜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尾菜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抗氧化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23
14
作者 张妍妍 韦建华 +3 位作者 卢澄生 何泽源 甘金月 冯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4-241,共8页
桃仁为我国传统常用活血类中药材,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北、山东、贵州、湖北等省。以山东产质优。桃仁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类、氰苷、黄酮类、脂肪酸类、甾醇类、桃仁蛋白等成分,传统认为桃仁氰苷中的苦杏仁苷是其特征性成... 桃仁为我国传统常用活血类中药材,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北、山东、贵州、湖北等省。以山东产质优。桃仁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类、氰苷、黄酮类、脂肪酸类、甾醇类、桃仁蛋白等成分,传统认为桃仁氰苷中的苦杏仁苷是其特征性成分。对桃仁资源、化学成分、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挥发油、氰苷、黄酮、桃仁蛋白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分析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议对桃仁进行挥发油、氰苷、黄酮类、脂肪酸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聚焦其中甾醇类、桃仁蛋白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桃仁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挥发油 氰苷 黄酮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祛瘀散结胶囊质量标志物预测
15
作者 甘金月 丘海芯 +6 位作者 王宝林 刘振杰 陈道峰 高红伟 奉建芳 唐红珍 覃喜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S01期309-314,共6页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祛瘀散结胶囊质量标志物。采用HPLC法建立祛瘀散结胶囊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筛选批次间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对筛选出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祛瘀散结胶囊质量标志物。采用HPLC法建立祛瘀散结胶囊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筛选批次间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对筛选出的标志性成分进行靶点和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14个共有峰的指纹图谱;通过对照品指认了7个共有成分,经化学模式识别,筛选出4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结合网络药理学,认为4种化合物可以作为祛瘀散结胶囊潜在的质量标志物。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单可行,结合网络药理学得到相关靶点和通路,可作为潜在的药效关联物质,为后期的药效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散结胶囊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网络药理学 质量标志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气口服液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巧明 崔晓娟 +5 位作者 黄晓燕 谢胜 杨正腾 林忆龙 奉建芳 王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80-3286,共7页
目的优化健脾益气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溶剂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转移率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响应面法、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提... 目的优化健脾益气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溶剂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转移率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响应面法、人工神经网络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3次,每次8倍量水,第1次提取60 min,第2、3次均提取30 min。响应面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精确度一致。结论响应面法、人工神经网络均具有良好的建模能力和预测能力,可用于健脾益气口服液提取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口服液 提取 响应面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13种成分及其配伍前后含量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谭小青 丘海芯 +3 位作者 高红伟 唐红珍 覃喜军 刘振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2-2838,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白头翁皂苷B5、黑海常春藤皂苷A1、白头翁皂苷D、白头翁皂苷A3、α-常春藤皂苷、秦皮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黄柏碱、巴马汀、黄连碱、小檗碱的含量,并...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头翁汤中白头翁皂苷B4、白头翁皂苷B5、黑海常春藤皂苷A1、白头翁皂苷D、白头翁皂苷A3、α-常春藤皂苷、秦皮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黄柏碱、巴马汀、黄连碱、小檗碱的含量,并考察配伍前后其变化。方法白头翁、白头翁汤、缺白头翁阴性汤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24.5℃;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1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00),平均加样回收率94.4%~106.2%,RSD 1.1%~4.2%。在白头翁汤中,双糖类皂苷(白头翁皂苷B4、白头翁皂苷B5)、单糖类皂苷(白头翁皂苷A3、α-常春藤皂苷、黑海常春藤皂苷A1、白头翁皂苷D)含量低于白头翁中,香豆素(秦皮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含量高于缺白头翁阴性汤中,生物碱(小檗碱、黄柏碱)含量低于缺白头翁阴性汤中。结论白头翁汤中生物碱可能与皂苷结合而形成其他化合物,导致两者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化学成分 配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姜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建立及3种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洁 祁金丽 +5 位作者 杨川川 胡珏 陈辉华 曹玉嫔 李耀华 孙正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692,共6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壮药三七姜药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Kinetex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壮药三七姜药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方法Phenomenex Kinetex X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0.8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5μL。以莪术二酮作为参照峰,建立10批三七姜药材的指纹图谱,综合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评价三七姜药材批间质量差异。同法测定10批三七姜药材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结果10批样品中有1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聚类分析可将样品分为3类,筛选出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93.875%。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在测定范围内(2.36~16.52,2.12~14.84,1.49~10.43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0%,101.54%,100.67%,RSD分别为1.85%,1.81%,1.54%;10批三七姜药材中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分别为0.3321~1.4642,0.4757~1.3450,0.3306~1.0465 mg·g^(-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三七姜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姜 原儿茶酸 对羟基苯甲酸 对羟基苯甲醛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的质量控制状况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祁金丽 梁洁 +4 位作者 胡珏 陈辉华 韦金玉 黄冬芳 奉建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5-258,共4页
概括了党参的质量控制以及基于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对党参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近15年关于党参的资料,对资料归类整理,近十几年来学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法等对党参进行质量控制,基于植... 概括了党参的质量控制以及基于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对党参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近15年关于党参的资料,对资料归类整理,近十几年来学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法等对党参进行质量控制,基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不同配伍、化学成分有效性、可测性及入血成分对党参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可将党参多糖、党参炔苷、苍术内酯Ⅱ、苍术内酯Ⅲ、党参碱、木犀草素、党参总黄酮、党参总皂苷、丁香苷作为党参质量标志物的选择对象,以期完善党参的质量评价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质量控制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西咪替丁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瑜 丘琴 何艳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2-736,共5页
建立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西咪替丁含量的方法。在西咪替丁样品溶液中加入Cu2+溶液,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和0.1 mol·L^(-1)盐酸溶液调节溶液至pH 7,并用pH 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维持溶液酸度,西咪替丁与Cu2... 建立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西咪替丁含量的方法。在西咪替丁样品溶液中加入Cu2+溶液,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和0.1 mol·L^(-1)盐酸溶液调节溶液至pH 7,并用pH 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维持溶液酸度,西咪替丁与Cu2+形成稳定的Cu2+-西咪替丁配合物,该配合物在325 nm处产生明显的特征紫外吸收峰,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间接测定西咪替丁的含量。结果显示:西咪替丁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Cu^(2+)-西咪替丁配合物体系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3.00 mg·L^(-1)。对实际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西咪替丁的回收率为95.3%~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西咪替丁 配合物 间接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