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与城际铁路对广州市春节旅客运输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苏跃江 魏广奇 谭云龙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空前加快,使得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群呈现功能全、规模大、间距小、联系紧密等特点,因而在这些地区形成了城市密集区。城市密集区的出现使传统的以公路客运等为主导的运输方式不能有效地满足居民... 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空前加快,使得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群呈现功能全、规模大、间距小、联系紧密等特点,因而在这些地区形成了城市密集区。城市密集区的出现使传统的以公路客运等为主导的运输方式不能有效地满足居民快速出行需求,城际铁路及高速铁路应运而生。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城际铁路及高速铁路网络逐步完善,广州地区对外交通客运结构将发生巨大改变。以春运期间旅客运输为例,分析了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对广州地区传统铁路客运、公路客运及航空客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 广州 春运 旅客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立交规划红线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琢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2期8084-8088,共5页
针对目前广州市道路立交红线控制不合理的现状,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角度对全市立交红线的控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立交红线的控制方法和用地指标标准,为广州市城市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立交 规划 红线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中间站类型与规模的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石红文 罗良鑫 鲍同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2期83-87,共5页
公交中间站是实现旅客沿途乘降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公交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地发展与公共交通发展初期,简单的公交中间站设置便可满足车辆停靠与旅客乘降需求.但当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公共交通线路规模不断扩张时,在某些线路密... 公交中间站是实现旅客沿途乘降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公交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土地发展与公共交通发展初期,简单的公交中间站设置便可满足车辆停靠与旅客乘降需求.但当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公共交通线路规模不断扩张时,在某些线路密集、人流众多的公交中间站点,简单的站点设立方式已不能满足车辆停靠及旅客乘降需求,车站在站滞留时间过长,公交服务水平急速下降.此时,必须对车站的形式、规模进行必要的研究,以保证能力与需求的良好协调,从而降低车辆在站滞留时间,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保障公交的正常运营.针对此问题,论文对公交中间站的形式分类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公交中间站通过能力的计算以及广州公交运营实际,研究了通过车辆停靠数、旅客乘降量以及用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公交站形式与规模的方法,并举出了实例,可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中间站 形式 规模 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出租车基础费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郁葱 罗嘉陵 潘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8,共6页
出租车是城市客运交通中最为活跃的方式之一,制定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出租车运价,可直接作用于居民的交通出行成本,从而影响出行者的选择行为,达到平衡交通方式和出行时空的目的。基础费率作为出租车运价制定的基础和依据,确定一种... 出租车是城市客运交通中最为活跃的方式之一,制定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出租车运价,可直接作用于居民的交通出行成本,从而影响出行者的选择行为,达到平衡交通方式和出行时空的目的。基础费率作为出租车运价制定的基础和依据,确定一种合理的出租车基础费率模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多方式城市交通路网为研究基础,建立双层规划模型来研究城市客运出租车基础费率问题,上层目标为交通系统的总成本最小,下层为多方式交通网络平衡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与MSA迭代加权法的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为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构建了简单路网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系统总成本最小,该模型可求得较为合理的出租车最优基础费率,且系统内各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也较为合理。在政府指导出租车定价的过程中,可根据出租车基础费率与运价体系的关系,设计最优的出租车定价方案,从而达到降低社会总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出租车 基础费率 双层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设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罗京 谭云龙 韩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8-251,共4页
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确定是快速路设计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加合理地确定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的长度,引入微观交通仿真方法,基于主线和匝道在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服务交通量,利用微观交通仿真系统TPSS对不同情形下加速车道长度对合流... 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确定是快速路设计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加合理地确定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的长度,引入微观交通仿真方法,基于主线和匝道在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服务交通量,利用微观交通仿真系统TPSS对不同情形下加速车道长度对合流区服务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快速路合流区加速车道长度的合理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路合流区 加速车道长度 服务水平 设置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公路流水数据的通勤车辆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魏广奇 苏跃江 +1 位作者 吴德馨 袁敏贤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7-244,共8页
随着居民利用高速公路进行通勤出行车辆的增加,高速公路缓行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目前,解决上述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而实现有针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需要对高速公路收费流水数据进行精确... 随着居民利用高速公路进行通勤出行车辆的增加,高速公路缓行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目前,解决上述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而实现有针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需要对高速公路收费流水数据进行精确的挖掘分析,掌握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运行状态与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基于高速公路收费流水数据,借助K-means++聚类方法识别使用高速公路日常通勤的车辆,进一步分析通勤车辆的出行时空分布特征.从通勤出行的角度,挖掘城市通勤快速出行廊道分布,研究高速公路网与城市道路网络的关系,对提高交通系统效率和缓解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高速公路收费流水数据 通勤识别 特征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规层面交通影响评价必要性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苏跃江 戈春珍 钟志新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6-130,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展开,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建设项目周边的交通环境,缓解项目周边交通压力,但同时显露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回顾我国交通影响评价发展历程和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传统交通影响评... 近年来,随着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展开,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建设项目周边的交通环境,缓解项目周边交通压力,但同时显露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回顾我国交通影响评价发展历程和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传统交通影响评价的不足,分析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政府部门提前介入交评工作能实现单体项目与区域交评的有效衔接、基于交通容量反控开发强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影响评价 控制性详细规划 交通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卡数据估计交通小区的公交OD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苏跃江 龙小强 吴德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340-343,共4页
公交客流OD是公交线网优化、评估的基础数据;也是公交运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而公交站点OD是区域公交OD客流的基本单元。在分析利用IC卡数据挖掘公交站点OD客流原理的基础上,梳理公交站点OD推算小区OD的影响因素,引入公交站点至小... 公交客流OD是公交线网优化、评估的基础数据;也是公交运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而公交站点OD是区域公交OD客流的基本单元。在分析利用IC卡数据挖掘公交站点OD客流原理的基础上,梳理公交站点OD推算小区OD的影响因素,引入公交站点至小区之间的距离权重系数以及地块用地分配权重系数,构建了公交站点OD推算交通小区OD的模型算法;并对比分析不同参数构建模型的优劣。同时,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交站点OD 交通小区OD 模型算法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饱和交通流情况下道路饱和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余一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331-335,共5页
道路饱和度是交通流量与道路通行能力的比值,为道路交通运行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当交通流处于过饱和状态时,实测的饱和度值无法反映真实的交通负荷,可能造成相关决策的重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交通流参数的相互关系,研究了过饱和... 道路饱和度是交通流量与道路通行能力的比值,为道路交通运行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当交通流处于过饱和状态时,实测的饱和度值无法反映真实的交通负荷,可能造成相关决策的重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交通流参数的相互关系,研究了过饱和交通流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交通流速度-密度相互关系为依据,提出了过饱和交通流情况下道路饱和度的测算方法。研究成果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解决了过饱和交通流的道路饱和度分析问题,可以为交通流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公路) 过饱和 交通流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区共享停车泊位分配模型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文会 苏永民 +1 位作者 戴静 王连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6,共8页
为了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减少停车后步行距离,根据商业区和居住区停车需求时段的错峰特征,建立共享停车泊位利用率最大化和步行距离最小化的双目标泊位分配模型.模型考虑了停车泊位供需空间和时间冲突特征,界定了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采... 为了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减少停车后步行距离,根据商业区和居住区停车需求时段的错峰特征,建立共享停车泊位利用率最大化和步行距离最小化的双目标泊位分配模型.模型考虑了停车泊位供需空间和时间冲突特征,界定了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多目标搜索算法求解.以聊城市金鼎商圈为例,调研了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停车泊位数量、高峰时段停车需求和平均步行距离等模型参数.通过算法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停车共享分配模型可用于居住区共享停车泊位分配,有效地提高了泊位利用率,降低了停车后的平均步行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共享停车 泊位分配 粒子群多目标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方法 被引量:19
11
作者 苏跃江 温惠英 +1 位作者 韦清波 吴德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3,共8页
结合传统抽样调查数据和交通大数据,研究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方法.根据传统入户抽样调查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车辆拥有、人口,以及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出行频次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获取居民初步出行特征;基于手机信令... 结合传统抽样调查数据和交通大数据,研究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方法.根据传统入户抽样调查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车辆拥有、人口,以及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出行频次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获取居民初步出行特征;基于手机信令、IC、AFC、GPS等大数据,通过出行时间分布、OD分布和出行方式结构对居民的出行特征进行综合矫正分析;最后,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比研究传统抽样调查和多元数据融合分析方法可知,传统抽样调查居民出行漏报率为30%,每天出行2次的比例相差39.5%,全方式非通勤出行比例、晚高峰公交和地铁出行比例分别相差7.4%、8.1%和12.6%.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方法,在总量上有效挖掘居民出行的沉默需求,在时空分布上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是一种研究居民出行特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居民出行特征 多源数据融合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客列车合理接续条件的发车时刻确定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玲玲 王慈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时,为使各方向旅客列车的到达时刻相互衔接.以缩短旅客中转换乘时间,应用同余理论,分析了2列不同方向的旅客列车到达途中大站时刻的相互关系.以先到达中转站的列车发车时刻为基点,用代数方法计算出后到达列车的... 编制旅客列车运行方案时,为使各方向旅客列车的到达时刻相互衔接.以缩短旅客中转换乘时间,应用同余理论,分析了2列不同方向的旅客列车到达途中大站时刻的相互关系.以先到达中转站的列车发车时刻为基点,用代数方法计算出后到达列车的发车时刻,进而找出可行解.对于多列旅客列车相互衔接的情况,可化为2列列车接续问题,利用导出的合理发车时刻的算法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客列车 接续时间 合理发车时刻 同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共汽电车管理对策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跃江 周芦芦 +1 位作者 钟志新 胡郁葱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0期46-51,共6页
城市公共汽电车(以下简称"公交")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疫情防控期间,公交既要持续地为居民提供保障性的出行服务,又要有效地控制病毒的传播风险。因此,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交管... 城市公共汽电车(以下简称"公交")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疫情防控期间,公交既要持续地为居民提供保障性的出行服务,又要有效地控制病毒的传播风险。因此,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交管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交客运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以疫情对广州市公交客运影响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等层面,详细梳理日常管理措施和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公交管理对策;系统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主要公交管理对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疫情期间采取开行通勤公交和定制公交、实时控制车厢拥挤度、精确分析乘客出行轨迹等公交管理对策非常必要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汽电车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口车牌识别数据的车辆出行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龙小强 苏跃江 +1 位作者 余畅 吴德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2,共7页
车辆出行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基本组成单元,掌握城市道路网车辆的出行信息,深入挖掘车辆出行特征与规律,能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本文基于卡口车牌识别数据,提出了一套车辆出行分析框架.首先对全路网运行的所有车辆的个体出行进行辨... 车辆出行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基本组成单元,掌握城市道路网车辆的出行信息,深入挖掘车辆出行特征与规律,能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决策信息.本文基于卡口车牌识别数据,提出了一套车辆出行分析框架.首先对全路网运行的所有车辆的个体出行进行辨识,提取所有车辆出行的路径和行程信息,并从个体和集计层面获取车辆出行的规律特征;利用车辆的多日出行信息和统计特征,提出了车辆职住地识别方法;基于外地车的出行特征,利用K-means++算法对外地车进行分类.在实例分析中,以广州市道路网运行车辆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车辆出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本文方法挖掘的信息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牌识别数据 个体出行信息 出行特征 职住地识别 特征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动识别的公交出行行为重构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广奇 苏跃江 余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149,共7页
摸清城市居民的公交通勤出行规律特征,可以更好的为公交运营管理提供支撑.通过挖掘IC卡数据获取公交出行信息是出行行为分析的新手段.根据以活动为基础的出行分析理论,提出以活动区域属性判别为核心的公交出行重构分析方法.通过对公交... 摸清城市居民的公交通勤出行规律特征,可以更好的为公交运营管理提供支撑.通过挖掘IC卡数据获取公交出行信息是出行行为分析的新手段.根据以活动为基础的出行分析理论,提出以活动区域属性判别为核心的公交出行重构分析方法.通过对公交出行的起讫站点进行空间聚类分析,获取居民的主要活动区域;基于居民多日出行信息及相应出行特征指标,分别对居民的居住和工作区域进行识别;根据出行目的地区域的活动属性,对公交出行链进行重构.以广州市为例,对居民公交出行特征规律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出行特征 活动区域识别 活动属性识别 公交出行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机动车增量控制方法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跃江 周芦芦 孟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2,共7页
机动车增量控制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新加坡、东京、香港、上海、北京、贵阳、广州等城市相继从不同角度对机动车总量进行控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动车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使用控制方法不同取得效果差异较大。本文在... 机动车增量控制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近年来,新加坡、东京、香港、上海、北京、贵阳、广州等城市相继从不同角度对机动车总量进行控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机动车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使用控制方法不同取得效果差异较大。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城市实施机动车增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从控制方法、控制车型、竞拍价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控制增量必须同步外市籍车辆管理措施防止"异地上牌、本地使用",增量和存量使用手段需并重从而合理引导车辆拥有和使用,"推拉"政策相结合促进城市交通结构优化,从源头上实现城市规划与交通系统协调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需求管理 增量控制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支付数据的公交车厢满载率实时估算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清波 苏跃江 +2 位作者 高媛 杨敬锋 莫竣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1,89,共8页
针对公交监测和调度中要求实时掌握车厢满载率,以及“一票制”无法获取乘客下车信息等问题,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组合模型,在乘客上车时即推断其出行OD站点,进而融合多源数据实现车厢满载率的实时估算。提出以K近邻算法为组合模型的核心,... 针对公交监测和调度中要求实时掌握车厢满载率,以及“一票制”无法获取乘客下车信息等问题,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组合模型,在乘客上车时即推断其出行OD站点,进而融合多源数据实现车厢满载率的实时估算。提出以K近邻算法为组合模型的核心,针对K近邻推断率过低等问题,研究在更大空间维度分析乘客出行规律并推断下车站点的方法,有效提升历史数据的利用率和下车站点的推断率;此外,针对偶发型乘客缺少历史规律数据的情况,充分利用站点下车客流量先验概率随机分配,实现电子支付乘客OD的全样本推断。利用跟车调查法对不同线路、不同班次的车厢拥挤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能够反映出不同线路、不同站段之间的车厢拥挤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车厢满载率 组合模型 实时估算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