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5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恪钢 张文静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7-714,共8页
目的:分析215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 OM)的发生风险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15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分析215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 OM)的发生风险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15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结束后是否合并OM分为发生OM组和未发生OM组。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筛选与患者OM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OM的准确性和效能。结果:入组患者中男131例,女84例,年龄52~77岁,平均(64.57±7.04)岁,发生OM患者89例,发生率为41.4%。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饮酒史(OR=12.302,95%CI:1.836~82.441)、肿瘤长径(OR=2.092,95%CI:1.221~3.584)、手术时间(OR=1.018,95%CI:1.005~1.031)、术中出血量(OR=1.012,95%CI:1.002~1.022)、含氟尿嘧啶方案(OR=6.450,95%CI:1.266~32.858)、化疗6个周期(OR=1.056,95%CI:1.002~1.112)、化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OR=1.143,95%CI:1.074~1.217)为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发生OM的独立危险因素,化疗前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OR=0.922,95%CI:0.865~0.983)、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OR=0.985,95%CI:0.973~0.997)为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发生OM的独立保护因素。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模型拟合度较高(χ2=4.999,P=0.758);ROC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发生O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32(95%CI:0.777~0.887),显著高于各因素独立预测效能。结论:饮酒史、肿瘤长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化疗方案及时间、化疗前血清ALB、PA、IL-6均为术后辅助化疗的口腔癌患者发生OM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化疗 口腔黏膜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微小RN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林娜 张靖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 背景 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机体免疫-炎症指标是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预后的常用指标,目前从微小RNA(miR)方面评估的研究较少,有待临床探究。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在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0例单纯脓毒症患儿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AA、IL-6、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3p、miR-182-5p、miR-128-3p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SAA、IL-6、TNF-α及miR水平对脓毒症并发AKI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观察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28 d后观察组74例患儿生存,26例患儿死亡。生存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均低于死亡患儿(P<0.05)。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预测的AUC为0.926(95%CI=0.856~0.969,P<0.05)。结论 脓毒症并发AKI患儿血清SAA、IL-6、TNF-α、miR-21-3p、miR-182-5p、miR-128-3p异常高表达,临床检测各项指标水平对患儿预后评估有较高价值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C分区法的手术入路决策在腮腺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曹昶 张知妍 +8 位作者 何佳潞 陈塑 杨帆 孟沙沙 李岱蔚 董永涛 颜洁 孙艳 朱桂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30,共14页
目的评估一种基于ABC分区法的手术入路决策,在腮腺肿瘤内镜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美观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接受免充气内镜下腮腺肿瘤切除术的95例患者。根据是否应... 目的评估一种基于ABC分区法的手术入路决策,在腮腺肿瘤内镜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美观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接受免充气内镜下腮腺肿瘤切除术的95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ABC分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统计围手术期及随访数据。结果ABC分区法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涎瘘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均少于非分区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分区法组术后美观效果评价的视觉模拟评分为(1.63±0.88)分,分区法组为(1.35±0.82)分,2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美观效果均较为满意。结论采用ABC分区法匹配相应手术入路,可以提高腮腺肿瘤内镜手术的效率和微创性,加快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法 腮腺内镜手术 内镜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109所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姚宗会 马琼 +2 位作者 张琦 李伦 李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2-638,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多所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内18处地市109所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依据CLSI2017年版判读。使用WH... 目的了解河南省多所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内18处地市109所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依据CLSI2017年版判读。使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计37283株肠杆菌科细菌纳入分析,菌株数居前五位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及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酶抑制剂复方合剂、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B及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多在60%以上,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3.8%~58.8%。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出率分别为各自菌种的2.7%和24.4%,共有12个地区CRKP的检出率超过20%。重症监护室(ICU)CREC和CRKP的检出率远高于非ICU(P<0.05)。三级医院CRKP的检出率远高于二级医院(P <0.05)。不同地区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明显差异。结论河南省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级医院细菌耐药率高于二级医院,不同地区的差异明显。迫切需要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重视感染部位病原菌分离培养,提高病原菌的诊断水平,助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肠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河南省56所三级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9
5
作者 齐文凯 李轶 +13 位作者 朱应杰 姚宗会 马琼 闫文娟 荆楠 郭长城 王健 李伦 阙蔚鹏 郭利敏 胡冬梅 田育佼 贾向红 秦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9-605,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5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按照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9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9年56所三... 目的了解河南省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56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按照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9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9年56所三级医院共收集临床分离菌株758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0861株,占27.5%;革兰阴性菌55015株,占7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表皮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E)和其他葡萄球菌属细菌(不包括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各自菌种的32.6%、56.9%和77.1%。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1%和0.4%。除肺炎克雷伯菌外的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多数菌属耐药率低于1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0%和27.3%,省内不同地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4%和16.4%。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小于2%。结论河南省三级医院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和耐药率高于全国水平且不同地区差异显著。临床医师应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重点细菌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分布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应杰 李轶 +13 位作者 齐文凯 姚宗会 马琼 闫文娟 荆楠 郭长城 王健 李伦 阙蔚鹏 郭利敏 胡冬梅 田育佼 贾向红 秦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2-718,共7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河南省微生物联盟统一检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依据CLSI-M1002019年版判读。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 目的了解河南省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河南省微生物联盟统一检测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依据CLSI-M1002019年版判读。结果收集2019年1—12月河南省部分二级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菌株45643株,革兰阳性菌占21.2%,革兰阴性菌占78.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其他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6%、36.9%和43.8%。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1.9%。肠杆菌目中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他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依然保持着高度敏感性,大多数菌属的耐药率均<12%;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3%和20.1%,不同区域耐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二级医院门急诊标本送检率低,无菌体液标本占比少。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且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迫切需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高送检意识,防止耐药菌株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考
7
作者 刘战歌 杨东亚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0,共2页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与其它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谈点体会。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要牢固树立档案为医院管理工作和患者...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与其它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现结合工作实际,就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谈点体会。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要牢固树立档案为医院管理工作和患者服务的思想。其次,要充分认识档案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 档案工作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 平顶山市 档案人员 医院档案工作 医院管理 档案管理网络 档案领导机构 信息咨询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无痕的舌癌颈淋巴清扫与游离皮瓣修复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帆 曹昶 +6 位作者 孟莎莎 夏辉 王晓毅 张壮 李春洁 门乙 朱桂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颈淋巴清扫和修复重建是口腔癌治疗的两大重要内容。颈淋巴清扫和修复重建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但都是在开放手术下完成。该文报道一种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的颈淋巴清扫术;同期口内肿瘤根治性切除和经口原位血管吻合的旋髂浅动脉穿支... 颈淋巴清扫和修复重建是口腔癌治疗的两大重要内容。颈淋巴清扫和修复重建手术方法多种多样,但都是在开放手术下完成。该文报道一种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的颈淋巴清扫术;同期口内肿瘤根治性切除和经口原位血管吻合的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颈淋巴清扫切口位于发际内,隐匿不可见,术后颈部无暴露性手术疤痕。现就这一术式作以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腔镜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 无痕 经口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对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保护机制
9
作者 张帅军 张锦 +2 位作者 杜旭辉 黄兴裕 牛英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4-828,共5页
目的由Hedgehog-Gli信号通路探讨跑台运动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15)、造模组(Z,35)。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的少量脂肪,造模组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0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 目的由Hedgehog-Gli信号通路探讨跑台运动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15)、造模组(Z,35)。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的少量脂肪,造模组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0周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验证造模。将成功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戊酸雌二醇阳性对照组(P)和跑台运动组(E),每组各10只。P组以0.184 mg/(kg·d)的标准灌服戊酸雌二醇混悬液,其他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每日一次,E组同时进行每周5 d,每次30 min的中等强度跑台训练,干预12周后取材,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骨钙素(OC)的水平,Micro-CT检测骨密度,强度仪上检测骨力学性能,Western blot检测股骨中Shh、Ptc、Smo及Gli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相比,M组骨形成代谢指标、骨密度值、骨力学性能和股骨Shh、Ptc、Smo及Gli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与M组相比,P组和E组骨形成代谢指标、骨密度值、骨力学性能和股骨Shh、Ptc、Smo及Gli蛋白表达均上升(P<0.01);与P组相比,E组股骨Shh、Ptc、Smo及Gli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12周跑台运动可通过上调股骨Shh、Ptc、Smo及Gli的表达介导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调节,改善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Hedgehog-Gli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1410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0
作者 曹飞 俞文豪 +5 位作者 唐晓男 马子冬 常廷民 龚亚斌 廖明娟 康小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3-762,共10页
背景与目的:LINC01410是长度为647 bp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其异常表达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LINC01410促进... 背景与目的:LINC01410是长度为647 bp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其异常表达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LINC01410促进ES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防治ESCC提供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方法:应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2(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 2,GEPIA2)在线分析LINC01410在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ESCC数据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总生存期的关系;采用基因探针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LINC01410可能调控的信号转导通路。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ESCC患者新鲜肿瘤组织标本62例,并选取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本项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编号:2018036;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编号:2019-018)。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LINC0141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应用LV-NC、LV-over/LINC01410转染EC109细胞并建立稳定过表达细胞株EC109/NC、EC109/OE,采用shRNA-NC、shRNA-LINC01410转染EC9706细胞并建立稳定敲降细胞株EC9706/NC、EC9706/KD;应用RTFQ-PCR检测LINC01410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噻唑蓝比色法[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INC01410对T细胞因子/淋巴增强因子1(T cell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 1,TCF/LEF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EPIA2分析显示,在ESCC组织中LINC014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食管正常组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LINC01410的ESCC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LINC01410的患者(P=0.042)。RTFQ-PCR检测结果显示,在ESCC组织中LINC014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LINC01410高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与食管正常上皮细胞HEEC相比,LINC01410在EC109、EC9706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5);LINC01410在EC109/OE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1),而在EC9706/KD细胞中显著下调(P<0.01)。MTT结果显示,EC109/OE细胞48 h时细胞活性显著高于EC109/NC细胞(P<0.01);EC9706/KD细胞48 h时细胞活性显著低于EC9706/NC(P<0.01)。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EC109/NC细胞相比,EC109/OE细胞克隆数显著增多;与EC9706/NC细胞相比,EC9706/KD细胞克隆数明显减少(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EC109/OE细胞株迁移的细胞数显著多于EC109/NC细胞(P<0.01),而EC9706/KD细胞迁移的细胞数显著少于EC9706/NC细胞(P<0.01)。GSEA分析显示,Wnt/β-catenin、EMT等信号转导通路显著富集在高表达LINC01410的ESCC组织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示,EC109/OE细胞中TCF/LEF1启动子活性显著高于EC109/NC细胞,EC9706/KD细胞中TCF/LEF1启动子活性显著低于EC9706/NC细胞(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EC109/NC细胞相比,EC109/OE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而N-cadherin、β-cantenin、cyclin D1、c-Myc等蛋白显著上调;与EC9706/NC细胞相比,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而N-cadherin、β-cantenin、cyclin D1、c-Myc等蛋白显著下调。结论:LINC01410具有促进ES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MT、Wnt/β-catenin等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长链非编码RNA-LINC01410 增殖 迁移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清敏 丁红霞 叶晓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54-3060,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住院的82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 目的探讨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住院的82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为≤7 d组、>7 d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维生素D、TG/HDL-C水平,分析维生素D、TG/HDL-C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者TG/HDL-C水平,相对危险度(R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维生素D、TG/HDL-c联合对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交互作用及预测价值。结果>7 d组住院时间长于≤7 d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HDL-C高于≤7 d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7 d组,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缺乏患者占比高于≤7 d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呈负相关(r=-0.733,P<0.001),TG/HDL-C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呈正相关(r=0.830,P<0.001);校正后logistic回归显示,维生素D(95%CI:0.482~0.694)、TG/HDL-C水平(95%CI:1.053~1.392)仍是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维生素D不足、缺乏、严重缺乏患者TG/HDL-c水平高于充足患者(P<0.05);维生素D缺乏与TG/HDL-C升高共存所致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7 d的RR为15.867,为次相乘模型;维生素D、TG/HDL-C联合预测住院T2DM血糖达标时间的AUC为0.929,大于维生素D、TG/HDL-c(Z=3.849、3.526,P<0.05)。结论住院T2DM患者维生素D、TG/HDL-C与血糖达标时间密切相关,二者同时暴露可影响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且维生素D、TG/HDL-c联合预测住院T2DM血糖达标时间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交互作用 2型糖尿病 血糖达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100284通过miR-217/MAPK1调控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及其对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艳伟 米彩锋 +1 位作者 牛丽林 杨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4-1195,共12页
目的 探究环状RNA(circ_100284)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通过调控miR-21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侵袭及其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的敏感性。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ESCC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qRT-PCR检... 目的 探究环状RNA(circ_100284)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通过调控miR-21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侵袭及其对5-氟尿嘧啶(5-FU)化疗的敏感性。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ESCC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qRT-PCR检测ESCC组织和细胞中circ_100284的表达。使用浓度逐渐增加的5-FU处理ESCC细胞KYSE450以建立5-FU耐药KYSE450细胞系(KYSE450-R),MTT实验检测KYSE450和KYSE450-R细胞的IC_(50)。qRT-PCR检测KYSE450和KYSE450-R细胞中circ_100284、miR-217和MAPK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1蛋白的表达。取KYSE450-R细胞,设置:(1)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si-NC组(转染si-NC)、si-circ_100284组(转染si-circ_100284)、pc-Control组(转染pc-Control)、pc-circ_100284组(转染pc-circ_100284)、pc-circ_100284+mimic NC组(转染pc-circ_100284和mimicNC)与pc-circ_100284+miR-217mimic组(转染pc-circ_100284和miR-217mimic),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2)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si-NC组(转染si-MAPK1的阴性对照)、si-MAPK1组(转染si-MAPK1)、si-MAPK1+inhibitor NC组(转染si-MAPK1和inhibitor NC)与si-MAPK1+miR-217inhibitor组(转染si-MAPK1和miR-217 inhibitor),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AP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将circ_100284-WT或circ_100284-MUT报告质粒、MAPK1-WT或MAPK1-MUT报告质粒分别与miR-NC或miR-217 mimic共转染KYSE450-R细胞48 h,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测定荧光素酶相对活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irc_100284在ESCC中呈高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ESCC组织中circ_100284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健康人食管上皮细胞HEEC比较,ESCC细胞系TE-11、ECA09和KYSE450中circ_100284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KYSE450细胞比较,KYSE450-R细胞的IC_(50)增加,circ_100284、MAPK1表达增加但miR-217表达被抑制(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_100284组细胞活力被抑制,细胞侵袭数减少,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与pc-Control组比较,pc-circ_100284组细胞活力和细胞侵袭数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而pc-circ_100284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miR-217过表达逆转(P<0.05)。与si-NC组比较,si-MAPK1组细胞活力被抑制,细胞侵袭数减少,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而si-MAPK1对ES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miR-217 inhibitor逆转(P<0.05)。circ_100284与miR-217、miR-217与MAPK1具有靶向关系。结论 circ_100284通过调控miR-217/MAPK1进而增强ESCC细胞的侵袭能力,抑制ESCC细胞对5-FU化疗的敏感性,在ESCC中发挥促癌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_100284 miR-217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食管癌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与诊疗:疾病的时间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军芳 安汝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5,共4页
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有着巨大区别。病人当下的即刻体验是在主观时间持续流动的意义上而言的,而医生则根据对客观时间的测量来将病人的不适体验归结为某种疾病类型。病人的不适体验是具体的,医生的诊疗方案是抽象的;前者的基础是主观时间... 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有着巨大区别。病人当下的即刻体验是在主观时间持续流动的意义上而言的,而医生则根据对客观时间的测量来将病人的不适体验归结为某种疾病类型。病人的不适体验是具体的,医生的诊疗方案是抽象的;前者的基础是主观时间,后者则是客观时间。医生和病人对于时间的不同理解在为前者探讨疾病的时间哲学提供不同视角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有效交流制造着障碍。基于此,疾病的时间现象学分析有助于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观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诊疗 疾病 时间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作用机制
14
作者 徐良 阎晓霞 +5 位作者 李龙飞 张胜杰 张宇 吴秀丽 任之强 曹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79-1982,1987,共5页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由于血供受损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骨科疑难性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运用化痰祛瘀中药内服治疗早期ONFH,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ONFH...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由于血供受损导致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骨科疑难性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运用化痰祛瘀中药内服治疗早期ONFH,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此外,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在ONFH治疗中呈现巨大潜力。“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是中医骨伤科关于骨修复的重要理论,其原本用于描述骨折愈合的持续、渐进过程,而股骨头坏死的血供破坏,必有血瘀,整个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需要良好的血供支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新生则骨合,这与骨折修复的过程不谋而合,因此,本文将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探讨PRP联合化痰祛瘀中药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去新生骨合 富血小板血浆 化痰祛瘀 中药 非创伤性 股骨头坏死 骨修复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硬化患者血清Dickkopft-1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张艳飞 刘爱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Dickkopft-1(DKK1)蛋白在鼓室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20例鼓室硬化患者(鼓室硬化组)外周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KK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结果。结果鼓室硬化患者血清D... 目的探讨Dickkopft-1(DKK1)蛋白在鼓室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及20例鼓室硬化患者(鼓室硬化组)外周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DKK1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结果。结果鼓室硬化患者血清DKK1表达水平28.10(26.24,31.28)pg/ml,低于对照组的32.50(27.74,63.08)pg/ml(P<0.05)。结论DKK1蛋白可能与鼓室硬化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 Dickkopft-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微导管引流及胸腔内药物治疗恶性胸水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鲁琦 杜长梅 陈鲁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91-592,共2页
目的:应用榄香烯乳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旨在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持续微导管引流法,对40例患者行榄香烯乳液胸腔内注入。结果:恶性胸水控制率为85.0%,腔内注药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及胸痛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 目的:应用榄香烯乳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旨在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持续微导管引流法,对40例患者行榄香烯乳液胸腔内注入。结果:恶性胸水控制率为85.0%,腔内注药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及胸痛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可以缓解。结论:持续微导管引流胸液后腔内注药的方法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榄香烯乳液是一种控制恶性胸水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恶性胸水 微导管 引流 药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导管引流及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鲁琦 陈鲁豫 杨海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 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 ,治疗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 ,采用微导管引流胸液及腔内药物注入法。对照组 42例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胸水控制率为 1 0 0 % ,达到完全好...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 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 ,治疗组4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 ,采用微导管引流胸液及腔内药物注入法。对照组 42例按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胸水控制率为 1 0 0 % ,达到完全好转 93 % ,部分好转 7%。对照组胸水控制率为 86% ,达到完全好转 76% ,部分好转 1 0 % ,好转 1 4%。结论 微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和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便、安全 ,疗效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导管引流 胸腔内给药 治疗 结核性胸腔积液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yclin D1表达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及意义 被引量:24
18
作者 侯卫东 胡学信 刘艳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86-139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Cyclin D1表达上调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分析二者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PTC和5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Cyclin D1表达上调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分析二者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PTC和5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桥本甲状腺炎15例、滤泡性腺瘤12例)中Cyclin D1的表达;采用PCR法及DNA测序法检测上述标本中BRAF(V600E)突变状况,分析Cyclin D1表达上调和BRAF(V600E)突变的相关性及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52例PTC中Cyclin D1阳性率为84.6%,免疫反应评分(4.6±2.4)与甲状腺良性病变(1.3±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5,P<0.01);Cyclin D1表达上调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肿瘤分期(Ⅲ+Ⅳ期)及BRAF(V600E)突变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结节数目及直径无关。52例PTC中BRAF(V600E)突变率63.5%,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突变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AF(V600E)突变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及肿瘤分期(Ⅲ+Ⅳ期)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结节数目及直径无关。BRAF(V600E)突变组中Cyclin D1表达强度更强,阳性率显著高于野生组(突变组100%,野生组57.9%),免疫表达评分均值高于野生组[突变组(5.7±1.6),野生组(4.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2,P<0.05)。结论 Cyclin D1表达上调与BRAF(V600E)突变呈正相关,二者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PTC侵袭转移能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CYCLIN D1 BRA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0
19
作者 谭小欣 曹向军 曹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信息监测系统、现场查看及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法监测2010年1月—2015年3月某院脊柱外科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调查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对其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信息监测系统、现场查看及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法监测2010年1月—2015年3月某院脊柱外科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调查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监测326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15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发病率4.60%。年龄≥60岁、非层流手术室、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非术前30 min内、术前住院日>3 d、手术持续时间>3 h、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较高(均P<0.01)。结论患者年龄大、手术室净化级别低、未规范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长、术前住院时间长以及合并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均是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改非 马福刚 +3 位作者 李鹏飞 陈志行 王沂娟 母国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92-692,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术后 早期 肠内营养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