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相流检测ECT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雷 王保良 +2 位作者 冀海峰 黄志尧 李海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3-477,共5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难以解决的提高数据采集速度与降低噪声之间的矛盾以及抗杂散电容干扰等问题 ,基于电荷放大原理 ,研制了一种高速电容数据采集电路 .与充放电及交流法原理电路相比 ,在一个测量周期内 ,只需一次充放电即可完成对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难以解决的提高数据采集速度与降低噪声之间的矛盾以及抗杂散电容干扰等问题 ,基于电荷放大原理 ,研制了一种高速电容数据采集电路 .与充放电及交流法原理电路相比 ,在一个测量周期内 ,只需一次充放电即可完成对电容的测量 ,不产生脉动噪声 ,故无需滤波器 ,易于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 .同时采用了并行测量方式、高速芯片和高速通讯等优化措施 .经测定对 12电极电容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速度可达 6 0 0幅 /s.对杂散电容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系统灵敏度为 4 .8V/p F,可分辨的最小电容变化量为 0 .5 f F,满足工业实用化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检测 ECT 数据采集系统 电容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电容传感器 电荷放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两相流流型显示和空隙率测量的电容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志尧 王保良 李海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Based on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technique, a novel method for flow pattern display and voidage measurement of two-phase flow was proposed. A 12-electrode ECT measurement system was developed. The weighted b... Based on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technique, a novel method for flow pattern display and voidage measurement of two-phase flow was proposed. A 12-electrode ECT measurement system was developed. The weighted back projection algorithm was selected as the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flow pattern display. Combining the principle of Tikhnov regularization theory with the ART(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algorithm, a new quantitative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implement voidage measurement of two-phase flow.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gas-liqiud two-phase flow and gas-solid fluidized bed showed that the developed measurement system was successful. The speed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of flow pattern display was greater than 20 frames per second. The maximum error of voidage measurement is less than 5% and the time of voidage measurement is less than 2 sec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流型 空隙率 电容层析成像 测量 12电极 ECT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检测18电极ERT系统软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英 黄志尧 +1 位作者 王保良 李海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电阻层析成像 (ERT)系统传感器的敏感场受被测介质分布的影响 ,这一“软场”特性是 ERT应用于两相流参数测量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从分析多个影响灵敏场分布的因素出发 ,通过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 ERT“软场”特性的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 电阻层析成像 (ERT)系统传感器的敏感场受被测介质分布的影响 ,这一“软场”特性是 ERT应用于两相流参数测量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从分析多个影响灵敏场分布的因素出发 ,通过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 ERT“软场”特性的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离散相介质的存在对激励电极和测量电极附近区域灵敏场的影响比较大 ,对管道中心区域的影响则比较小 .同时离散相介质所在处灵敏度的绝对值、所占区域及电导率值与连续相介质的电导率的差值越大 ,对灵敏场分布的影响也越大 .本研究为克服“软场 "问题 ,提高图像重建质量提供了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检测 18电极ERT系统 软场特性 电阻层析成像系统 电阻测量 电导率 灵敏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传感器新型微弱电容测量电路 被引量:54
4
作者 王雷 王保良 +2 位作者 冀海峰 黄志尧 李海青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3-277,共5页
基于电荷放大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电容传感器的微弱电容测量电路。该电路具有较强的抗杂散电容性能 ;较好的解决了电子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对测量分辨率的影响问题 ;该电路无需滤波器 ,基于该新型电路的电容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达到很... 基于电荷放大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电容传感器的微弱电容测量电路。该电路具有较强的抗杂散电容性能 ;较好的解决了电子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对测量分辨率的影响问题 ;该电路无需滤波器 ,基于该新型电路的电容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达到很高的数据采集速度。试验测试表明该电路线性度好 ,灵敏度为 4 .8m V/f F,分辨率可达到 0 .5 f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 测量 传感器 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参数测量ERT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英 黄志尧 +1 位作者 冀海峰 李海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2-385,共4页
基于灵敏度理论建立了电阻层析成像(ERT)图像重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将Tikhonov正则化技术和代数重建技术(ART)相结合的组合型ER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表明,该算法较为稳定,能克服测量数据波动对图像重建的影响,同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灵敏度理论建立了电阻层析成像(ERT)图像重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将Tikhonov正则化技术和代数重建技术(ART)相结合的组合型ERT图像重建算法.研究表明,该算法较为稳定,能克服测量数据波动对图像重建的影响,同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的灵敏度系数图像重建算法相比,该算法在图像重建质量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参数测量 电阻层析成像 ERT 图像重建算法 TIKHONOV正则化 代数重建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和模糊模式识别的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邵晓寅 黄志尧 +1 位作者 冀海峰 李海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621,共6页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和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别提出了一种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的新方法。建立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流型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并结合SIRT(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算法进行图像重建。Tikho...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和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别提出了一种油气两相流流型辨识的新方法。建立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流型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Tikhonov正则化原理并结合SIRT(Simultaneous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算法进行图像重建。Tikhonov正则化原理用于克服图像重建过程中的不适定问题,SIRT算法用于提高最终重建图像的质量。根据流型的随机和模糊特性,提出了一种根据管截面重建图像进行流型辨识的模糊流型判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流型辨识新方法是有效的。对于层状流、核心流、环状流、均相流等流型,流型辨识的准确率高于95%,辨识一个流型所用的时间小于0.3秒。对于塞状流,流型辨识的准确率高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流型 模糊模式识别 层析成像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T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的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量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雷 冀海峰 +1 位作者 黄志尧 李海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7-561,共5页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量方法。根据流型几何特征分别建立了空隙率的三个模板库。测量时先对流型进行分类,再调用对应的模板库利用距离测度进行模板匹配,从而得到空隙率。实验...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气液两相流空隙率测量方法。根据流型几何特征分别建立了空隙率的三个模板库。测量时先对流型进行分类,再调用对应的模板库利用距离测度进行模板匹配,从而得到空隙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助于克服测量结果易受流型影响的问题,同时速度优于传统ECT技术方法,获得一个管截面空隙率值所花费的测量时间小于50ms,最大测量误差可小于5%,满足工业在线运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 模式识别 空隙率 两相流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回归在中药过程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代梁 王保良 +3 位作者 黄志尧 李海青 金春晖 鲍立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3期671-672,共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药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变量间相关性对建模的影响,降低了建模维数,实现了中药生产过程参数的在线检测。
关键词 主成分回归 软测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波时域光谱的纸页定量检测新方法(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曹丙花 张光新 周泽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纸页的定量值是纸页的重要参数之一,此参数的测量对造纸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个问题到目前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太赫兹时域光谱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基于飞秒激光技术的光谱测量技术,目前已被初步应用于很多其它领域.本文研究应用太赫兹波... 纸页的定量值是纸页的重要参数之一,此参数的测量对造纸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个问题到目前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太赫兹时域光谱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基于飞秒激光技术的光谱测量技术,目前已被初步应用于很多其它领域.本文研究应用太赫兹波时域光谱技术进行纸页定量测量的可行性.提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太赫兹信号幅度衰减,另一种是基于太赫兹信号的延迟时间,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延迟时间方法的线性性能优于基于幅度的方法.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结果再次表明基于延迟时间的性能优于基于幅度衰减的方法.研究表明应用太赫兹波信号的延迟时间进行纸页定量检测是可行的,此方法有可能为纸页定量检测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时域光谱 定量(单位面积纸的重量) 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热耦合空分塔混合建模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正兵 刘兴高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34-2338,共5页
空分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业,其能耗是该行业发展的瓶颈。内部热耦合空分塔(ITCASC)改变了传统空分塔结构,可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是空分节能控制研究的前沿。本文提出了一种ITCASC混合建模方法,用液相组成、压强和相平衡温度的PCA... 空分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行业,其能耗是该行业发展的瓶颈。内部热耦合空分塔(ITCASC)改变了传统空分塔结构,可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是空分节能控制研究的前沿。本文提出了一种ITCASC混合建模方法,用液相组成、压强和相平衡温度的PCA-CGA-RBF统计模型,代替传统机理建模中泡点法计算温度的过程,可以显著提高模型求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模型求解时间从机理模型的31.06 s减少为11.18 s,减少了64.01%,而模型精度基本不变,有助于进一步的优化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热耦合空分塔 混合建模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统计量在气固流化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明阳 黄志尧 +1 位作者 王保良 李海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0-68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进行气固流化床流化状态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对气固流化床压力波动信号的非高斯性检验,验证了压力波动信号的非高斯性,并以双谱幅值的平均值为特征值,得到了不同流化状态下压力波动信号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同时... 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进行气固流化床流化状态分析的新方法.通过对气固流化床压力波动信号的非高斯性检验,验证了压力波动信号的非高斯性,并以双谱幅值的平均值为特征值,得到了不同流化状态下压力波动信号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同时利用高阶谱分析方法对压力波动信号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同流化状态下信号的双谱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阶谱分析方法对气固流化床流化状态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流化状态的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流化床 气固两相流 压力波动 高阶统计量 非高斯性检验 高阶谱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节能的操作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家标 刘兴高 闫正兵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96-400,405,共6页
在已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7个效率相关参数预测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操作优化研究。以能量损失最低为目标,以一次风量、二次风量为优化变量,约束条件考虑了安全性与环保性的要求。通过与随机方向法比较,选择了复合形优化算法;编制优化程... 在已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7个效率相关参数预测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操作优化研究。以能量损失最低为目标,以一次风量、二次风量为优化变量,约束条件考虑了安全性与环保性的要求。通过与随机方向法比较,选择了复合形优化算法;编制优化程序后,用实际数据进行模拟运行。结果表明,优化后可将该炉总当量热损失率均值降低18.3%,从12.25%降至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能量损失 复合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