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应用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艳 杜相学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对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实施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前后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重点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 目的:探讨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对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实施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前后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重点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标本送检率、消毒合格率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处理依从性、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及感染例次之间的差异。结果:实施后高风险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95%,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2.79%,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94%,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后高风险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率为71.87%,治疗性抗生素使用后标本送检率为54.21%,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高风险科室消毒合格率及医务人员依从性均显著低于实施后;实施前后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上呼吸道、泌尿道及浅表切口。结论: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实施后有效增加了消毒合格率及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依从性,进一步提升了抗生素合理应用水平,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预防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1q21获得/扩增型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史镜铂 于丽明 +1 位作者 郑伟 崔思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02,共9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肿瘤,其特点之一是细胞遗传学异常,染色体1q21的额外拷贝(1q21+)被认为是MM中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之一,会出现在约40%的新诊断MM患者中。尽管多项研究表明1q21+是MM一项独立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肿瘤,其特点之一是细胞遗传学异常,染色体1q21的额外拷贝(1q21+)被认为是MM中最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之一,会出现在约40%的新诊断MM患者中。尽管多项研究表明1q21+是MM一项独立的不良预后指标,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MM预后评估系统将1q21+视作高危因素,但其预后价值仍存争议。1q21不同拷贝数之间的差异在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耐药性和疾病的早期进展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临床治疗中也变得愈发重要,目前已应用的多种治疗方案也无法完全克服1q21+的不良预后效果。本文将从发生机制、预后意义、临床治疗等方面对1q21+型M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核型 染色体1q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伴多发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肖静 吴玉芬 +2 位作者 徐亮 黄勇 刘聿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背景与目的部分肺癌患者除原发灶外,还伴多发纯的磨玻璃影(pure ground-glass opacities,pGGO),本研究对pGGO的数目、分布、形态特征进行评估。对没有手术切除的pGGO进行CT随访,观察其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在CT图像上伴有多发pGGO... 背景与目的部分肺癌患者除原发灶外,还伴多发纯的磨玻璃影(pure ground-glass opacities,pGGO),本研究对pGGO的数目、分布、形态特征进行评估。对没有手术切除的pGGO进行CT随访,观察其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在CT图像上伴有多发pGGO的肺癌病例。结果pGGO的数目总共207个,最大直径2mm-31mm。原发灶和pGGO都可出现分叶。183(88.4%)处pGGO边缘清晰或为圆形。87处pGGO中,经外科手术切除17处病变,病理结果为:AAH13例,BAC3例,局灶性纤维化1例。120处随访的pGGO,CT随访的中位时间是61.5个月,113(94.2%)处病变没有变化,1处缩小,6处消失。结论肺癌和pGGO中可以出现在相同和/或不同的叶。大多数pGGO的大小在随访期间没有变化。很多小的病变在病理上诊断为AAH和BAC。这些数据证明外科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对余下的pGGO的预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磨玻璃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细支气管肺泡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P16,Survivin和Rb基因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7
4
作者 国丽 黄超 +4 位作者 叶美 徐淑媛 季步欣 王玉红 纪全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380-2382,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中P16、Survivin和R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方法:收集106例胃癌患者和18例健康成人体检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全血DNA,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检测P16、Survivin和R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分析实... 目的:研究胃癌中P16、Survivin和R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方法:收集106例胃癌患者和18例健康成人体检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全血DNA,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检测P16、Survivin和R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06例病例组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72.6%(77例甲基化阳性)对照组甲基化仅为1例,病例组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Survivi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6%(7例甲基化阳性)对照组甲基化率0;病例组R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17.9%(19例甲基化阳性)对照组甲基化仅为1例。统计学分析P(p16)=5.097E-08,P(Survivin)=0.262,P(Rb)=0.187。结论:胃癌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可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可将p16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作为胃癌早期筛选指标。Survivin和R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改变,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是否存在其他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启动子区甲基化 P16、Survivin和Rb基因 M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建平 王克芳 +4 位作者 吕宝玉 肖海云 闫荣 赵沁 李芝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调查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其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4所医院的住院食管癌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就医情况问卷、健康素养调... 目的:调查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其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4所医院的住院食管癌患者34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就医情况问卷、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健康坚韧性评定量表修订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组成。结果 :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为33.75%,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得出影响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的上游因素为:家庭成员中有无医疗卫生工作者、户口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中游因素为: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健康价值观、外源性健康控制观、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下游因素为: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慢性病。结论:食管癌患者就医延迟现象比较普遍,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及时就医,从而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态学模型 食管癌 就医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技术改良 被引量:9
6
作者 牛洪欣 徐忠法 +2 位作者 张西坤 王若谷 王丽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3-55,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新技术、新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兔30只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为嵌插组、改良嵌插组和经皮穿剌组。分别按不同方法建立肝癌模型,于建模后第1、2、3周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肝... 目的探讨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新技术、新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兔30只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为嵌插组、改良嵌插组和经皮穿剌组。分别按不同方法建立肝癌模型,于建模后第1、2、3周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肝脏成瘤及转移情况,比较各组转移率,并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30只动物建模成功28只,成功率93%,经皮穿剌组有2只肝脏未见种植灶,嵌插组和改良嵌插组全部种植成功。改良嵌插组腹壁转移率显著低于嵌插组和经皮接种组。结论改良嵌插法3周内不会形成接种部位腹壁以及远处的转移,是一种理想的移植性肝癌模型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VX2肿瘤 模型 嵌插改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孙亚红 张卫华 +5 位作者 任国华 盛立军 安玉姬 宋鹏远 王淑兰 何伟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8-870,共3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目前尚无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本研究通过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观察其对晚期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获益的情况。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全组均采用二线... 背景与目的:晚期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目前尚无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本研究通过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观察其对晚期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获益的情况。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全组均采用二线以上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加卡培他滨。每例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2~7个周期),共114个周期。结果:30例患者客观有效率(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80%,进展(PD)占26.7%;中位缓解期4.5个月,中位生存期10.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者占33.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者占30.1%,Ⅲ~Ⅳ度手足综合征占8.8%。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使治疗延期。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二线治疗胃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疾病控制率高,对多程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的选择,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吉西他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宋鹏远 孙亚红 +1 位作者 郭亚 盛立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7-890,共4页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A)与肝切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2月6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其中肝转移灶 MA 治疗28例(MA 组),手术切除34例(手术组),比较2组无病生存期...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行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A)与肝切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2月6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其中肝转移灶 MA 治疗28例(MA 组),手术切除34例(手术组),比较2组无病生存期(DFS)、生存期(OS)、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MA 组住院时间(5.9±0.9)d,显著短于手术组(11.8±6.9)d(t =-4.487,P =0.001);MA 组治疗费用(2.9±0.5)万元,显著少于手术组(5.5±0.8)万元(t =14.949,P =0.000);MA 组重度并发症发生率0,显著低于手术组26.5%(9/34)(Fisher’s 检验,P =0.003)。MA 组与手术组累积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检验:χ2=2.010,P =0.156);MA 组与手术组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检验:χ2=0.307,P =0.580)。结论 MA 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微创、经济、安全有效,治疗效果不逊于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手术切除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后肿瘤相关性死亡危险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庞敏 盛立军 +5 位作者 宿超 宋鹏远 安玉姬 何伟娜 张卫华 张亚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108-2110,21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研究在我科行经皮微波消融术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一般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以期发现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危险...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研究在我科行经皮微波消融术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一般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以期发现肿瘤相关性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示,瘤直径<3 cm与≥3 cm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81.8%(9/11)、40.7%(24/59),接受辅助治疗与非接受辅助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58.3%(21/36)、29.4%(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为肿瘤分期、肿瘤直径与术后辅助治疗(均P<0.05)。结论正确掌握肿瘤分期、直径的大小、积极的术后辅助治疗能减少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术后肿瘤相关性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波消融术 肿瘤相关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舌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梅 徐忠法 +3 位作者 陶阳 潘毅 于洋 赵文川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舌部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5例舌部AC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在25例患者中,20例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2~24年,拒绝手术并失访者5例,采用直接法统计分析3、5、10和15... 目的探讨舌部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5例舌部AC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在25例患者中,20例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2~24年,拒绝手术并失访者5例,采用直接法统计分析3、5、10和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95%、58.82%、28.57%和10.00%。结论舌部ACC不易及时确诊、肿瘤生长缓慢、易复发且伴有远处转移,故手术切除应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舌肿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直肠良恶性梗阻的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祝谦 张义同 王子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良恶性梗阻内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X线透视或(和)内镜引导下,对30例结肠、直肠梗阻患者实施了支架置入术,梗阻部位位于直肠20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2例,乙状结肠3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2例。结果30例结肠、直肠...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良恶性梗阻内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X线透视或(和)内镜引导下,对30例结肠、直肠梗阻患者实施了支架置入术,梗阻部位位于直肠20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2例,乙状结肠3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2例。结果30例结肠、直肠梗阻患者中,放置了31枚结、直肠支架。支架置入一次成功率93%,支架放置成功者肠梗阻症状均即刻解除,未出现与支架置入相关的并发症。恶性狭窄患者生存时间平均达271d。结论经肛门放置内支架治疗结肠、直肠梗阻,具有微创、安全、见效快、重复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术后并发症少,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支架 结肠梗阻 直肠梗阻 治疗 介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用安罗替尼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庞敏 盛立军 +4 位作者 宿超 安玉姬 宋鹏远 张亚非 梁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559-2562,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单用安罗替尼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维持治疗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确诊的已给予一线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化疗4~6个周期,处于稳定状态SCLC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目的分析探讨单用安罗替尼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维持治疗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确诊的已给予一线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化疗4~6个周期,处于稳定状态SCLC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安罗替尼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安慰剂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KPS评分、NSE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PFS为5.2个月(95%CI:4.8~5.6),对照组的PFS为3.0个月(95%CI:2.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SE水平在治疗第4、6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在治疗第6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其中3/4级的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为4%;两组总不良反应及3/4级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安罗替尼对广泛期SCLC维持治疗效果确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小细胞肺癌 维持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合物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香山 程绍梅 +3 位作者 郭京艳 李成军 李爱萍 韩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44-3446,3449,共4页
目的探讨接合物蛋白(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8—2013年经手术治疗的50例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 目的探讨接合物蛋白(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8—2013年经手术治疗的50例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正常者甲状腺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与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RKL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CRKL的表达阳性率和CRKL表达的平均吸光度(MO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组(P<0.05)。CRKL表达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灶数目均无关(P>0.05),与有无侵犯被膜、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RKL在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均呈高表达,且与两者的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均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瘤 接合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舍瑞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国华 马玫丽 +1 位作者 安玉姬 盛立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2-994,共3页
目的:观察戈舍瑞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年龄均<40岁,分为试验组(化疗+戈舍瑞林)和对照组(化疗),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正常卵巢功能的恢复率及月经恢复时间... 目的:观察戈舍瑞林对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年龄均<40岁,分为试验组(化疗+戈舍瑞林)和对照组(化疗),每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正常卵巢功能的恢复率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4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恢复正常卵巢功能的比率分别为75%和50%(P=0.013),中位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4.65个月和6.65个月(P=0.0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期间使用戈舍瑞林有效保护卵巢功能,增加恢复正常月经的比率,缩短正常月经恢复时间,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戈舍瑞林 卵巢功能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皮下持续注射给药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广德 李浩 +2 位作者 牛洪欣 王传省 徐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1-663,共3页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山东省肿瘤医院等单位收治的8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比较吗啡持续皮下注射给药与吗啡缓释片联合即释片口服给药在首次疼痛缓解时间、爆发痛次数、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对于中/重度癌痛...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山东省肿瘤医院等单位收治的8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比较吗啡持续皮下注射给药与吗啡缓释片联合即释片口服给药在首次疼痛缓解时间、爆发痛次数、患者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对于中/重度癌痛患者,口服和皮下持续注射吗啡止痛均有效;口服吗啡应是首选给药方式;吗啡持续皮下注射止痛效果迅速、爆发痛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进食困难、大量口服止痛药效果欠佳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皮下给药 中/重度癌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和脑活素治疗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文 孙正芸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节苷脂(GM-1)和脑活素治疗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27例,采用保暖、吸氧、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维持正常血糖、血压、血气...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节苷脂(GM-1)和脑活素治疗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27例,采用保暖、吸氧、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维持正常血糖、血压、血气等常规治疗;Ⅱ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活素静脉注射;Ⅲ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静脉注射。定期观察和随诊颅脑B超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M-1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活素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是治疗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有效药物之一,脑活素治疗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有效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神经节苷脂 脑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薄壁空腔型肺癌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2
17
作者 戚元刚 房泽辉 +1 位作者 王道庆 张晴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43-845,共3页
目的:分析孤立性薄壁空腔型肺癌的CT表现,提高对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孤立性薄壁空腔型肺癌的CT资料,所有病灶壁厚均≤1.2mm。结果:所有孤立型肺癌病灶在CT上均表现为薄壁空腔,病理证实均为腺癌。其中3例空... 目的:分析孤立性薄壁空腔型肺癌的CT表现,提高对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孤立性薄壁空腔型肺癌的CT资料,所有病灶壁厚均≤1.2mm。结果:所有孤立型肺癌病灶在CT上均表现为薄壁空腔,病理证实均为腺癌。其中3例空腔壁不均匀增厚,7例有壁结节,4例空腔内见分隔。结论:对于影像表现为单发薄壁空腔同时伴有空腔壁不均匀增厚或壁结节、腔内有分隔均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改良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童 韩琳 +1 位作者 牛洪欣 张西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对兔VX2肝癌模型制作进行改良,以用于介入治疗学研究,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方法将VX2瘤细胞接种于兔皮下使其成瘤并传代;新西兰兔24只,以改良嵌插法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于建模后7、14、21 d分别行超声、CT... 目的对兔VX2肝癌模型制作进行改良,以用于介入治疗学研究,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方法将VX2瘤细胞接种于兔皮下使其成瘤并传代;新西兰兔24只,以改良嵌插法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于建模后7、14、21 d分别行超声、CT及血管造影检查,用于检测兔肝VX2瘤灶,评估瘤灶生长变化;随后处死动物,进行尸解,评估影像检查结果。结果 24只(100%)动物以改良嵌插法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全部成功。瘤灶以种植后2周CT显示最清楚和典型,直径1 cm^2 cm左右,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动脉早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与周围肝组织分界较清楚。肝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富血供。而种植后超过3周的肿瘤大部分发生坏死。结论嵌插改良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的方法;在对瘤灶进行影像学评价上应尽量选择CT检查,接种后1周左右的瘤灶较小而难以观察;2周左右呈肝动脉源性血供丰富的约1 cm^2 cm的实体瘤,造影征像为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3周以上瘤灶大多出现明显示坏死;因此对1~2cm大小的兔VX2肝癌瘤体,最适合行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癌模型 CT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复方活血巴布膏中肉桂药材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2
19
作者 毕建云 刘善新 +3 位作者 梁瑞雪 王平 苏酩 师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目的优选复方活血巴布膏中肉桂药材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方法以桂皮醛得率为指标,正交试验设计综合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药材中有效成分得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 目的优选复方活血巴布膏中肉桂药材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条件。方法以桂皮醛得率为指标,正交试验设计综合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药材中有效成分得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5 h。结论在该提取条件下,桂皮醛得率、提取率均较高,工艺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活血巴布膏 肉桂 桂皮醛 超临界流体萃取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诱导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武斌 王平 师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9期2158-2160,I000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效果。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把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用DMEM-LG培养基培养;实验组用含有成骨诱导剂的DMEM-LG培养基培...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效果。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把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用DMEM-LG培养基培养;实验组用含有成骨诱导剂的DMEM-LG培养基培养。结果: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且呈梭形;经成骨诱导剂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卵圆形贴壁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茜素红染色出现阳性的钙化结节。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简单、实用,所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诱导后表现了成骨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骨髓贴壁法 成骨诱导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