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安市农业植物保护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成立 代伟程 +2 位作者 李龙 吴红燕 刘运山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4期98-99,共2页
介绍了泰安市农业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情况,指出农业植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农业植保体系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加强农业植保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农业植保体系 问题 意义 对策措施 山东泰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杜春莲 韩浩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338-339,共2页
根据泰安市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探讨符合新型职业农民意愿的农业技术推广途径。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机构设置 成效 问题 对策 山东泰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粮食产区多元化农业主导产业的培植壮大——以山东泰安为例
3
作者 张国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期9-10,共2页
关键词 山东泰安 农业生产 粮食产区 主导产业 多元化 优质专用小麦 调整产业结构 农民人均纯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泰安市有机蔬菜股份制合作社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迎新 张磊 +3 位作者 邹辉 窦延平 刘金良 袁洋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泰安市 有机蔬菜股份制合作社 形成 运作方式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常见蔬菜水果的亚硝酸盐残留现状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鞠国栋 李传华 +4 位作者 周海燕 张力伟 王琦 李龙 刘德军 《农技服务》 2013年第12期1274-1275,共2页
为评价泰安市常见蔬菜水果亚硝酸盐的食用安全性,对泰安市生产的常见水果共计4个品种26个样品,蔬菜9个品种72个样品进行了随机抽样,参照国家标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了蔬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泰安市常见蔬菜水果亚硝酸... 为评价泰安市常见蔬菜水果亚硝酸盐的食用安全性,对泰安市生产的常见水果共计4个品种26个样品,蔬菜9个品种72个样品进行了随机抽样,参照国家标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了蔬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泰安市常见蔬菜水果亚硝酸盐污染情况总体较轻,含量为ND^2.36,平均0.18 mg/kg,远低于WHO/FAO的规定值。同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水果 亚硝酸盐 污染现状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冬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以山东泰安2006~2007年度小麦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国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2期70-71,共2页
该文以泰安市为实例,以当地常年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2006~2007年度泰安小麦生长期间秋末及冬春气温升高对小麦生长的影向,剖析了春季寒流(倒春寒)对旺长小麦的严重危害及加重小麦冻害的其它相关原因,提出了泰安及山东应对气温升高,... 该文以泰安市为实例,以当地常年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2006~2007年度泰安小麦生长期间秋末及冬春气温升高对小麦生长的影向,剖析了春季寒流(倒春寒)对旺长小麦的严重危害及加重小麦冻害的其它相关原因,提出了泰安及山东应对气温升高,预防或减轻小麦冻害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冻害发生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市大蒜异常生长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春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9期136-136,138,共2页
近些年泰安市大蒜异常生长现象普遍,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大蒜异常生长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控制措施,以促进泰安市大蒜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 大蒜异常生长 现状 原因 防治对策 山东泰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泰安荷兰豆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
8
作者 刘长庆 《植物医生》 2000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荷兰豆 褐玉病 白粉病 潜叶蝇 症状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马甲营 曹庆 +2 位作者 万卫东 乔红霞 姚军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年第4期43-44,61,共3页
我国现有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大多分布零散、大小不均、作物单一,很难实现规模生产,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基地整体生产力是持续开展有机农业生产的关键。
关键词 有机农业 生产基地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茶园绿盲蝽在不同寄主上的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波 陈美楠 +1 位作者 曹德航 马成立 《落叶果树》 2017年第5期41-44,共4页
绿盲蝽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严重危害而影响茶树产量和茶叶品质。为了解绿盲蝽在不同寄主上的发生情况,对春秋两季泰安茶园中的茶树以及周边杂草上的绿盲蝽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绿盲蝽主要发生在茶树上;秋季杂草上... 绿盲蝽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严重危害而影响茶树产量和茶叶品质。为了解绿盲蝽在不同寄主上的发生情况,对春秋两季泰安茶园中的茶树以及周边杂草上的绿盲蝽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绿盲蝽主要发生在茶树上;秋季杂草上的绿盲蝽数量显著高于茶树。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秋季对茶园周围杂草上的绿盲蝽进行集中灭杀,从而减少虫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茶树 杂草寄主 发生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大有机蔬菜特色产业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庆 路一珍 +3 位作者 张磊 赵学宁 王梅 杨晓宏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5期61-63,共3页
近年来,肥城市建立了高标准生产基地,确保了有机蔬菜的质量;着力培植"龙头,"带动了有机蔬菜的发展;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出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培育品牌,增创有机农业发展优势,促进了有机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关键词 有机农业 经营模式 品牌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平原小麦成本现状及控制对策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国华 殷复伟 +2 位作者 杜春莲 陈慧增 董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107-108,共2页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泰安平原小麦成本现状,并提出了成本控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小麦 成本现状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城市农业的功能、风险及发展建议
13
作者 骆洪义 李永伟 +2 位作者 吴修波 王兆翠 王琦 《中国果菜》 2013年第9期39-42,共4页
本文探讨了城市农业的内涵、功能以及发展城市农业的优势条件,分析了在发展城市农业的过程中可能的风险及相应的规避措施,并提出了发展城市农业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农业 内涵 功能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杂交春棉在泰安地区的试验评价
14
作者 王琦 董伟 蔚大青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泰安地区 试验评价 春棉 杂交 科技进步 品种结构 产业化发展 种植面积 实用技术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伟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9,共5页
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原有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品牌化策略,这需要分析目前农业品牌中的问题与思路,改造传统营销方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发挥企业和部门的作用,加快培育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够引领农业发展的企业群体,以取得较好的市场... 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原有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品牌化策略,这需要分析目前农业品牌中的问题与思路,改造传统营销方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发挥企业和部门的作用,加快培育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够引领农业发展的企业群体,以取得较好的市场分额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农业 现代农业 都市型现代农业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旗叶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孟维伟 张永丽 +2 位作者 马兴华 石玉 于振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84-1892,共9页
在2004—2005和2005—2006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0、泰山23和泰山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灌水(W0)、拔节水60mm(W1)、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W2)和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灌浆水60mm(W3)4个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耗水特性、旗叶光合作用和产量... 在2004—2005和2005—2006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0、泰山23和泰山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灌水(W0)、拔节水60mm(W1)、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W2)和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灌浆水60mm(W3)4个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耗水特性、旗叶光合作用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2004—2005生长季,济麦20和泰山23均以W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耗水量和灌水效率分别高于和低于W1处理;两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1和W2处理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济麦20的W1和W2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泰山23的W1处理高于W2处理。2005—2006生长季,济麦20和泰山22分别以W1和W2处理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两处理的耗水量(451.3mm和459.2mm)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0处理最高,W3处理最低,其中济麦20的W1处理高于W2处理,而泰山22在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灌水量的增加,土壤供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降低,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增大。济麦20的W0处理的旗叶光合速率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在灌浆初期与W1、W2和W3处理无显著差异,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但W0处理有利于蔗糖向籽粒转移,灌浆后期旗叶中蔗糖滞留较少,这是W0处理的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生理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效率,在未灌底墒水条件下,济麦20和泰山23以拔节水灌60mm或拔节水和开花水各灌60mm为节水高产的模式;在灌底墒水60mm条件下,济麦20以拔节水灌60mm、泰山22以拔节水灌60mm或拔节水和开花水各灌60mm为节水高产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时期 灌水量 小麦 耗水特性 光合作用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施用量对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建勇 高俊杰 +2 位作者 徐守国 史修柱 于贤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2-606,共5页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以蛭石︰羊粪=2:1为基质配方,研究了有机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化肥施用量对番茄氮、磷和钾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化肥可提高番茄产量,促进番茄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磷、钾的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以蛭石︰羊粪=2:1为基质配方,研究了有机基质栽培条件下不同化肥施用量对番茄氮、磷和钾吸收利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化肥可提高番茄产量,促进番茄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磷、钾的吸收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基质中氮、钾的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磷的利用率则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适量施用化肥还可明显促进基质迟效养分转化为速效养分。每形成1 000 kg番茄果实,植株需吸收氮2.540 kg、磷0.751 kg、钾4.347 kg。确定了在有机基质栽培下番茄较佳化肥施用量计算方法为:化肥施用量=(1.5倍番茄目标产量需肥量-有机基质中速效养分量)/化肥中养分吸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无土栽培 有机基质 氮磷钾 吸收规律 速效养分 迟效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2
18
作者 刘长庆 李天玉 +2 位作者 王德科 陈平 周晓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0-182,共3页
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黄瓜产量,改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处理比不施肥增产27.7%,增产幅度高于单施化肥和生物有机肥,化肥和生物有机肥配... 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黄瓜产量,改善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处理比不施肥增产27.7%,增产幅度高于单施化肥和生物有机肥,化肥和生物有机肥配施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黄瓜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26
19
作者 石玉 张永丽 于振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06-1312,共7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12个小麦品种籽粒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进行了分离量化,并根据谷蛋白含量、贮藏蛋白含量及面团稳定时间3个指标对其聚类分析...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12个小麦品种籽粒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进行了分离量化,并根据谷蛋白含量、贮藏蛋白含量及面团稳定时间3个指标对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蛋白质各组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贮藏蛋白的含量是决定蛋白质总含量的主要因素。HMW-GS含量、LMW-GS含量、谷蛋白总含量均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HMW-GS含量与LMW-GS含量的比值(HMW/LMW)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的比值(Gli/Glu)与面团稳定时间呈显著负相关,醇溶蛋白含量与HMW-GS含量的比值(Gli/HMW-GS)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中具有较高的贮藏蛋白含量、HMW-GS含量、LMW-GS含量和HMW/LMW及较低的Gli/Glu,有利于提高强筋小麦的加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蛋白质组分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耐热性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俊杰 李衍素 +2 位作者 张冬梅 殷复伟 于贤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61,共5页
以我国北方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18个豇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夏季田间试验、人工气候室苗期耐高温试验,比较了不同豇豆品种的耐热性。夏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耐热豇豆品种在出苗至齐苗时间、花期株高、茎粗、花梗长度等植物学特征和果荚... 以我国北方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18个豇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夏季田间试验、人工气候室苗期耐高温试验,比较了不同豇豆品种的耐热性。夏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耐热豇豆品种在出苗至齐苗时间、花期株高、茎粗、花梗长度等植物学特征和果荚长度、质量等果实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等生物学性状方面差异显著;地豇豆品种不宜在高温、长日照的夏季种植;豇豆各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早优一号单荚质量和总产量最高。苗期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早优一号相对电导率最低,净光合速率最高,因而比较耐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耐热性 相对电导率 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