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转型发展思考——以宜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1
作者 熊斌勇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高等教育总体上分为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教育部给应用型高校的定位是:应用型高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 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高等教育总体上分为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教育部给应用型高校的定位是:应用型高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运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宜春学院 转型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 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高校 人才培养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数字素养水平测度及培育策略
2
作者 钟漪萍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学界对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数字素养研究较少,基于数字素养内涵,结合经济类专业本科生专业特色,从数字技术基础技能使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安全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数字素养。结果显示:1.经济类专业... 学界对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数字素养研究较少,基于数字素养内涵,结合经济类专业本科生专业特色,从数字技术基础技能使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安全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数字素养。结果显示:1.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能力较低,引致其数字素养水平不高;2.相较于低年级经济类专业本科生,高年级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数字技术基础技能使用能力与数据安全能力水平较高,但在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安全能力方面差异不明显;3.数字经验对数字技术基础技能使用、数据安全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能力水平能力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构建全面的数字素养培育课程体系、加强数字技术与经济类专业融合等培育策略提升经济类专业本科生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类专业本科生 数字素养 培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其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茹莉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105-110,共6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但传统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能力、形式重于内容、实践目标不明确、实践实验平台建设不够、保障体系欠缺、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实践教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但传统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能力、形式重于内容、实践目标不明确、实践实验平台建设不够、保障体系欠缺、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经济管理类专业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实践教学目标、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分级机构加强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经济管理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与第三产业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宜春市1991-2013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兰平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在参考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研究经验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1991-2013年反映宜春市旅游发展与第三产业增长及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宜春市第三产业增长及经济增长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第... 在参考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研究经验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1991-2013年反映宜春市旅游发展与第三产业增长及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宜春市第三产业增长及经济增长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第三产业增长及经济增长对旅游发展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36和0.33,支持了旅游发展能促进第三产业及经济增长的结论,为地方政府的产业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第三产业增长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关系及其收敛性、动态演进分析——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5
作者 贺建清 伍莉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48-55,共8页
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处于上... 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动态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耦合水平较低,贵州和云南一直处于极度失调阶段,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由极度失调阶段过渡到严重失调阶段;上海则在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之间徘徊;浙江由严重失调阶段进入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阶段;江苏省由轻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勉强协调阶段;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度存在δ-收敛和β-收敛;耦合协调水平差异在扩大,出现了多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耦合关系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达峰背景下庐山风景区低碳转型策略研究
6
作者 易艳 李鑫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在碳达峰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在探究低碳转型发展策略,其中,旅游业的碳排放贡献度决定了其包含的各项相关要素都应当尽快进行低碳转型。通过聚焦庐山风景区,探究庐山风景区的低碳转型策略。运用“自下而上法”测算碳源,结合分类加总思路... 在碳达峰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在探究低碳转型发展策略,其中,旅游业的碳排放贡献度决定了其包含的各项相关要素都应当尽快进行低碳转型。通过聚焦庐山风景区,探究庐山风景区的低碳转型策略。运用“自下而上法”测算碳源,结合分类加总思路测算碳汇,再运用包含情景模拟的Kaya模型对庐山风景区进行碳达峰预测,在保证如期实现景区碳达峰的目标下,依据对碳源碳汇测算数据的分析以及碳达峰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低碳转型策略。研究表明,庐山风景区在减少碳源方面,应当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引进并使用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减少旅游各环节的能源浪费,同时运用大数据监测碳排放;第二阶段在强化第一阶段的技术及能源要求下,增加经济性碳补偿措施和对旅游者、经营主体以及本地居民的低碳倡导。在增强碳汇方面主以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碳汇,辅以水域植被的培植以提高水域固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源碳汇 低碳转型 庐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A公司为例
7
作者 何荣宣 占鹏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我国大步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小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小企业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要长期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 我国大步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小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小企业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要长期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必须培养属于本公司自己的人才,因此,必须把员工培训纳入中小企业的重要日程。本文以A公司为例,阐明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员工培训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肖新成 谢德体 倪九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三峡库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该区域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为明确库区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以三峡库区典型面源污染治理区的忠县为例,利用生态农业... 三峡库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该区域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为明确库区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以三峡库区典型面源污染治理区的忠县为例,利用生态农业发展和面源污染治理相关方面的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三峡库区忠县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背景下的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路径。通过设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政策与措施、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发展、耦合状态的4个潜变量及其所对应的观测变量,根据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感性认识,提出了6个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设计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与农业资源利用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79,说明政府的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与农业发展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80,说明面源污染的减排措施与政策对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利用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77,说明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具有正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85,说明研究区面源污染减排措施对耦合态势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具有正向作用且作用较大,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91和0.89,说明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系统的耦合符合其本质的运行规律发展。综合考虑上述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增汇下的农业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影响系统耦合的关键,这是理解系统耦合的一个有效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面源污染 减排增汇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系统耦合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农技术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宜春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冷小黑 张小迎 曹建华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以江西宜春312户林农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林农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林农林业技术需求意愿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重要程度、对林业政策稳定性的评价和过去技术应用效果的... 以江西宜春312户林农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林农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林农林业技术需求意愿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重要程度、对林业政策稳定性的评价和过去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在家劳动力人数、林地与公路的距离等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 技术需求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林农户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宜春市的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小迎 冷小黑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7-49,共3页
以江西省宜春市173户生态林经营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模型对生态林建设中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生态林建设中农户经营意愿与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政治背景、林地经营模式、政策等因素... 以江西省宜春市173户生态林经营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logistic模型对生态林建设中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生态林建设中农户经营意愿与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政治背景、林地经营模式、政策等因素呈显著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林农户 经营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的EKC实证检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谷新辉 周桂明 王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56-62,共7页
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过度使用,使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采用江西省2003-2016年的数据,运用EKC曲线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投入量作为农业面源污染指标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 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过度使用,使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采用江西省2003-2016年的数据,运用EKC曲线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投入量作为农业面源污染指标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产值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但并非传统唯一的倒“U”型,而是呈现出新型的倒“N”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面板数据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珍琴 吴迪 肖新成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45-49,116,共6页
碳关税的兴起和发展,使世界经济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国际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对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形成严重冲击。低碳经济将取代传统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低碳与减排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约束要素以及各国参... 碳关税的兴起和发展,使世界经济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国际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对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形成严重冲击。低碳经济将取代传统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低碳与减排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约束要素以及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调整的强制力量。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人们的共识,这意味着我国传统的粗放型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向向低能耗、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集约型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贸易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特产”品牌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振兴 被引量:7
13
作者 谌飞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136-10137,10171,共3页
文章认为,土特产品牌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为此必须构建"一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两层次品牌建设是核心、三组织推动为动力、四化联动是出路"的"1234支撑模型",以实现土特产品牌对区域特色经济振兴... 文章认为,土特产品牌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为此必须构建"一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两层次品牌建设是核心、三组织推动为动力、四化联动是出路"的"1234支撑模型",以实现土特产品牌对区域特色经济振兴的成功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特产品牌 特色经济 “1234支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项目驱动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模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兵红 彭礴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成效显著。通过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中应用项目驱动法,制定项目实施流程、考核及评价指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以专业为主的综合素质。通... 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将项目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成效显著。通过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中应用项目驱动法,制定项目实施流程、考核及评价指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以专业为主的综合素质。通过虚拟公司,由学生完成精心设计的项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实用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春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水平 王贤昀 《中国林业经济》 2010年第1期34-36,40,共4页
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条新路。通过对宜春市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在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政府为主导、生态创造"的原则下,逐步完善开发机制... 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条新路。通过对宜春市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在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政府为主导、生态创造"的原则下,逐步完善开发机制,充分挖掘资源特色,努力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以生态旅游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 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与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新成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3-95,共3页
运用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度量江西省各地市的两者之间的差距,从定性博弈的角度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差距。提出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内规划和实施义务教育... 运用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度量江西省各地市的两者之间的差距,从定性博弈的角度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差距。提出了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内规划和实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义务教育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各地市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辉亮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53-57,共5页
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企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能对江西省各地市的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改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提升和转换能力、国际化发展能力、生态化能力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 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企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为了能对江西省各地市的经济转型升级综合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改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提升和转换能力、国际化发展能力、生态化能力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西省各地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得出结论:经济转型升级能力优良的地市为南昌、九江、赣州和新余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一般的地市为景德镇、宜春、吉安、上饶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有待提升的地市为鹰潭、萍乡、抚州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升级 综合能力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春市禅宗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18
作者 丁水平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0-53,90,共5页
禅宗文化旅游是宜春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是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宜春市应基于有利的开发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禅宗资源,实施禅宗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大力发展禅宗相关产业。以打造顶级禅宗养生产业为发展定位,提炼出"1+... 禅宗文化旅游是宜春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是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宜春市应基于有利的开发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禅宗资源,实施禅宗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大力发展禅宗相关产业。以打造顶级禅宗养生产业为发展定位,提炼出"1+N"的主推概念,推进禅宗与农耕、茶叶、食品、温泉、中药等产业的融合。按照"一线两园一中心"的空间布局,采用大型项目驱动的开发模式,推动禅宗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以"禅宗"为核心的品牌战略,通过规划引领、整合营销,树立禅宗旅游品牌,巩固宜春禅宗圣地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文化旅游 产业开发 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关系分析——以宜春市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小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0-172,共3页
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分析了1989—2009年宜春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对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之间存在正相关,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之... 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分析了1989—2009年宜春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对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之间存在正相关,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之间存在负相关。提出了缩小宜春市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结构调整 收入区域差异 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苏、浙、沪、闽面板数据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新成 周桂明 雷绍海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3-38,共6页
随着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也将会不断增加。研究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苏、浙、沪、闽四省(市)的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了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 随着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也将会不断增加。研究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苏、浙、沪、闽四省(市)的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了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联动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外汇收入 经济发展 面板数据 协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