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宜春市林业外来生物入侵研究
- 1
-
-
作者
罗天相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83-2384,共2页
-
文摘
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很大,已成为全球性环境和经济问题。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宜春市在林业生产中也有生物入侵的困扰。该市入侵物种繁多、侵入方式多样,需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
林业生产
生物多样性
生态保护
-
Keywords
LUO Tian-xiang ( College of Agric, Yichun University, Yichun, Jiangxi 336000 )
-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宜春市发展绿色食品蔬菜的思考
- 2
-
-
作者
李润根
-
机构
江西省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江西园艺》
2001年第2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宜春市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蔬菜
政府职能
科技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建设
专业化
产业化
-
分类号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陈路扬
刘为军
杜国平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
文摘
要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就必须进行土地整理。目前 ,中国继而从土地整理的潜力很大 ,其重点在农村地区 ,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农业进行整理。而农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原则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 ,实现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获取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统一的综合效益 ,即生态型土地整理。
-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农地整理
生态型土地整理
-
Keywords
total cultivated land dynamic equilibrium
land arrangement
farm land arrangement
ecological land arrangement
-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苎麻不同繁殖材料比较试验报告
被引量:7
- 4
-
-
作者
汪剑鸣
孙学兵
熊国新
-
机构
江西省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72-74,89,共4页
-
文摘
对苎麻扦插苗、种根苗、实生苗等不同繁殖材料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纤维产量、纤维品质、经济性状、光合强度和株高整齐度等方面,扦插苗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
关键词
苎麻
繁殖材料
比较试验
-
Keywords
Ramie
Propagation material
Comparative test
-
分类号
S56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浅谈微生物农业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吕爱清
刘桂华
-
机构
江西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9-141,共3页
-
文摘
阐述了微生物农业的理论依据如营养结构原理、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加环原理和熵增原理等,分析了微生物农业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培育生物量资源、应用微生物技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及引进新物种、开发生态位、增加多功能环、提高系统生产力的对策。
-
关键词
微生物农业
生态位
多功能环
结构调整
-
Keywords
Microbial agriculture, Niche, Multi-function links
-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网地结合饲养方式对肉仔鸡的影响
被引量:6
- 6
-
-
作者
彭赟
苏标松
-
机构
江西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26-26,共1页
-
-
关键词
网地结合
饲养方式
肉仔鸡
-
分类号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西省可持续食物安全评价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吕爱清
卞新民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9-823,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波动
效率与区域食物安全05JA790069)
+2 种基金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东南丘陵区优质高效种植业结构模式与技术研究2001BA508B-15)
江西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粮食风险演替规律及对策研究05yj25)
宜春市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JXYC2005KNA011)共同资助
-
文摘
选取化肥用量等23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江西省可持续食物安全度。结果表明,1978—2003年江西省可持续食物安全度逐步提高,目前食物处于安全水平。江西省食物生产因子、资源禀赋因子和气候因子安全水平较高,对食物安全较有保障;食物保障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安全水平偏低,是可持续食物安全的薄弱环节;可持续环境因子的安全水平正逐步加强,有利于提高可持续食物安全度。
-
关键词
可持续食物安全
评价
层次分析
实证研究
-
Keywords
Sustainable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Case study
-
分类号
F224.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赣西北红壤区观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4
- 8
-
-
作者
罗天相
刘莎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宜春学院图书馆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2-1013,1031,共3页
-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2002046)
-
文摘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了位于赣西北红壤区的宜春市观光生态农业的开发背景、条件及布局构想,从开发区位的选择、整体规划、复合化和特色化、可持续发展观等多个角度予以阐述。为有效解决宜春市旅游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及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观光生态农业
旅游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江西省有机蔬菜发展对策探讨
被引量:5
- 9
-
-
作者
李润根
廖振军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共3页
-
-
关键词
有机蔬菜
江西省
发展对策
农业总产值
农产品出口
国民经济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抗真菌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熊国新
罗天相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6,共3页
-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2002046)
-
文摘
随着抗真菌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转基因作物释放后对生态环境及其他方面产生的潜在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抗真菌转基因植物可能产生基因的污染与漂移,通过持续强选择压导致有害病原真菌的协同进化;同时,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后可能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是转基因植物的外来入侵现象。
-
关键词
抗真菌转基因植物
生物多样性
基因漂移
协同进化
生态风险
-
分类号
Q75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
题名药用野生稻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的抗性
被引量:6
- 11
-
-
作者
杨士杰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0-570,共1页
-
文摘
对药用野生稻杂交后代进行接虫试验和自然鉴定,研究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抗虫稳定性。结果表明:药用野生稻亲本Pc和种间杂交后代品系Ac鄄1、Ac鄄3对稻纵卷叶螟表现较高抗虫性,可为选育抗虫品种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稻纵卷叶螟
杂交后代
抗性
自然鉴定
AC-3
抗虫品种
稳定性
栽培稻
抗虫性
种间
亲本
选育
-
Keywords
O.officinalis Wall
Filial generation
Rice leaf roller
Resistance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1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药用野生稻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的抗性试验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杨士杰
谌校清
-
机构
江西省宜春学院农学院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四中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34-35,共2页
-
文摘
为了探明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虫稳定性,对其杂交后代进行了接虫试验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亲本药用野生稻PC和种间杂交后代品系AC 1、AC 3对稻纵卷叶螟表现较高抗虫性,可为选育抗虫品种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杂交后代
稻纵卷叶螟
药用野生稻
抗性试验
抗虫品种
自然鉴定
种间杂交
栽培稻
品系
抗虫性
-
Keywords
Oryzq officinalis wall
filial generation
rice leaf roller
resistance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柿广翅蜡蝉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6
- 13
-
-
作者
罗天相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77,共2页
-
文摘
研究测算了柿广翅蜡蝉的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并与实际发生情况作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虫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 6±0 8)℃,有效积温为(1430 8±111 8)日·度。柿广翅蜡蝉在宜春市全年发生的理论代数为2 01代,与实际发生2代一致。
-
关键词
柿广翅蜡蝉
发育
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理论代数
宜春市
-
分类号
S43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药用野生稻杂交后代对白背飞虱的抗性
被引量:5
- 14
-
-
作者
杨士杰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6,共2页
-
文摘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法、分蘖期蜜露测定法和成株期田间自然种群发生鉴定法,研究了以黑选A为母本与父本药用野生稻杂交的后代对白背飞虱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父本药用野生稻(PC)及杂交后代Ac-1、Ac-3对白背飞虱表现出较高抗性。
-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杂交后代
抗性
白背飞虱
-
分类号
S51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采前套袋对桃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 15
-
-
作者
廖振军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296-297,共2页
-
文摘
采用对果实称重量、量直径、打孔和Lab色空间法对桃进行套袋处理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测验进行分析 ,研究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袋能有效地改善果实的果色 ,增加重量和大小 ,使硬度变小 ,提高果实品质。
-
关键词
桃
套袋
品质
-
Keywords
peach
covering fruit with bag
quality
-
分类号
S662.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微重力处理的玉春萝卜变异效应的试验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杨士杰
-
机构
江西省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648-648,654,共2页
-
文摘
模拟太空育种实验条件 ,对白玉春萝卜种子进行微重力处理 ,并研究其变异效应。结果种子发芽率高 ,出苗整齐 ,出叶速度快 ,叶片数多 ,叶大 ,采收期长 ,产量高 ,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种子可长时间满足市场需要。
-
关键词
微重力处理
白玉春萝卜
种子处理
变异效应
种子发芽率
根系生长
-
Keywords
Treatment of micro-gravity, Radish seed
-
分类号
S631.104.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花生秧青贮饲喂肉牛效果试验
被引量:21
- 17
-
-
作者
丁松林
-
机构
江西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
2002年第3期30-30,共1页
-
文摘
选择 1岁左右、体重 2 5 0kg左右的西杂生长肥育牛 (♂ ) 15头进行饲喂试验。结果对照组平均每头日增重为 0 98kg ,试验Ⅰ组为 1 0 2kg ,试验Ⅱ组为 1 2 4kg。试验Ⅰ组、Ⅱ组平均每头日增重比对照组多 0 0 4kg、0 2 6kg ,每天每头分别比对照组净增收益 0 2 5元、1 84元 。
-
关键词
饲养效果
花生秧
青贮
肉牛
-
分类号
S816.53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S823.92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常用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杨士杰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43-1143,共1页
-
文摘
几种常用药剂对比试验表明,喷用5%锐劲特SC750 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最佳,且持效期长;在早稻4(2)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可替代甲胺磷使用。
-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防治
比较
-
Keywords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
Prevention and cure
Comparison
-
分类号
S435.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有机蔬菜间套作原理和技术
被引量:4
- 19
-
-
作者
李润根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3年第6期1-3,共3页
-
文摘
详细介绍了蔬菜间作套种防治病虫害原理,有机蔬菜间作套种原则、类型及要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有机蔬菜
间作原理
套种原则
果桑
花卉
林业
病虫害防治
中草药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红壤丘陵区茶园土壤剖面特性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6
- 20
-
-
作者
罗天相
-
机构
宜春学院农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
文摘
通过4年对江西省遂川县高、低产茶园土壤的剖面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有效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容重较轻,土壤颗粒构成砂粘粒多、粉粒少,壤质土壤及丰富的土壤有机质等是红壤丘陵区高产茶园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茶园土壤的改善措施。
-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茶园
土壤剖面
茶园土壤
红壤丘陵区
剖面特性
土壤有机质
土层深厚
土壤疏松
土壤颗粒
遂川县
江西省
-
分类号
S571.106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