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秸秆糖产丁二酸放线杆菌的CO_2固定关键酶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薛培俭 姜绍通 +2 位作者 李兴江 杨为华 潘丽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产丁二酸放线杆菌以秸秆糖为碳源固定CO2过程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是其转化关键酶。文章在菌株酶基因克隆基础上,通过改变pH值、离子和底物,分析了该关键酶的酶特性。结果获得了登录号为EU253567的基因序列,发酵24 h时其酶活超过... 产丁二酸放线杆菌以秸秆糖为碳源固定CO2过程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是其转化关键酶。文章在菌株酶基因克隆基础上,通过改变pH值、离子和底物,分析了该关键酶的酶特性。结果获得了登录号为EU253567的基因序列,发酵24 h时其酶活超过700 U/mg。离子分析结果表明,Mn2+与Mg2+对该酶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u2+则对酶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围绕底物的酶促动力学分析表明,该酶对HCO3-的Km为7.0×10-2mol/L,即该酶对HCO3-的亲和力较弱,这表明发酵体系应保持高浓度的HCO3-。分析可知,关键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酶活力,从而能够间接指导发酵工艺,提高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CO2固定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秸秆水解糖发酵制备L-乳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兴江 杨为华 +1 位作者 姜绍通 潘丽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69-173,共5页
以秸秆水解液为原料发酵制备高光学纯度L-乳酸将有效提升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基于发酵过程中存在代谢抑制的现象,通过正交试验与神经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秸秆液糖质量浓度优化以及活性炭与大孔树脂对秸秆液抑制的脱除研究,并结合菌株... 以秸秆水解液为原料发酵制备高光学纯度L-乳酸将有效提升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基于发酵过程中存在代谢抑制的现象,通过正交试验与神经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秸秆液糖质量浓度优化以及活性炭与大孔树脂对秸秆液抑制的脱除研究,并结合菌株好氧特性进行摇瓶转速的优化。正交试验表明:秸秆糖质量浓度、活性炭添加量、大孔树脂含量及摇瓶转速4个因素对米根霉发酵秸秆糖制备L-乳酸均具有显著影响,在正交试验组中最佳实验结果为L-乳酸产量为82.8g/L。BP神经网络预测秸秆糖质量浓度为126g/L、活性炭添加量为2.48g/L、大孔树脂含量为1.6g/L及500mL摇瓶转速为234r/min时发酵最佳,该条件下验证实验L-乳酸产量为86.9g/L。通过正交试验及神经网络预测分析提高了米根霉发酵秸秆液制备L-乳酸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水解液 米根霉 L-乳酸 正交设计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保健啤酒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崔亚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200-17201,17207,共3页
[目的]研究利用蛹虫草发酵液制取虫草保健啤酒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发酵液生物活性物质检测方法,为虫草保健啤酒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筛选出合适的蛹虫草菌株,然后以蛹虫草一次发酵液与麦芽汁混合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在30L发酵... [目的]研究利用蛹虫草发酵液制取虫草保健啤酒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发酵液生物活性物质检测方法,为虫草保健啤酒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筛选出合适的蛹虫草菌株,然后以蛹虫草一次发酵液与麦芽汁混合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在30L发酵罐中采用单罐低温发酵方法,接着检测发酵液理化、感官指标以及应用HPLC法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该虫草啤酒的理化和感官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酒精、总酸、双乙酰、真正发酵度分别达到4.6%vol、1.8mg/100ml、0.02mg/g、71%;获得了富含虫草生物活性成分的虫草保健啤酒。当发酵周期为240h时,发酵液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22.3和11.8μg/ml;发酵周期为144h时,甘露醇含量达到最高,为19.75mg/L。[结论]该发酵方法可以使虫草啤酒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且赋予了啤酒虫草生物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啤酒 生物活性物质 腺苷 虫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4
作者 李荣杰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73-76,78,共5页
概述了3种不同的诱变剂(物理诱变剂、化学诱变剂和生物诱变剂)对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诱变效应、作用机制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生物 诱变育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蛋乳的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汪芳 王宇建 章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1-152,共2页
采用适当方法将蛋液杀菌,然后加入到灭菌乳中进行发酵,制成凝固型发酵蛋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3h,糖加入量8%,蛋液加入量7%,接种量3%。
关键词 杀菌 凝固型 发酵 蛋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麦芽糖研制的工艺简介 被引量:6
6
作者 汪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4-144,共1页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麦芽糖主要以液体麦芽糖为主,麦芽糖的含量普遍在40%~50%左右.为了得到超高纯度麦芽糖,为生产结晶的麦芽糖打下基础,笔者对高纯度麦芽糖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高纯度麦芽糖 复合糖化 工艺研究 超高纯度 生产工艺 麦芽糖 简介 国内市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连续酸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杰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为玉米芯酸解制备木糖提供借鉴。[方法]对玉米芯酸解制备木糖的酸解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最佳的酸解方法。[结果]试验发现,采用连续酸解工艺可以有效提升酸解液浓度,在固液比1∶3的情况下,总还原糖浓度提升84.2%;木糖渣中残余半纤维... [目的]为玉米芯酸解制备木糖提供借鉴。[方法]对玉米芯酸解制备木糖的酸解工艺进行研究,探讨最佳的酸解方法。[结果]试验发现,采用连续酸解工艺可以有效提升酸解液浓度,在固液比1∶3的情况下,总还原糖浓度提升84.2%;木糖渣中残余半纤维降低54.2%,提升吨玉米芯产木糖量6.1%。采用连续酸解,较小的固液比有助于提升所得酸解液糖浓度,考虑到搅拌运转,固液比以1∶3为宜。相较固液比1∶5、1∶4,总还原糖浓度提升分别达到27.4%、12.4%。[结论]建立了玉米芯的连续酸解工艺流程,为玉米芯的再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半纤维素 连续酸解 木糖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链霉菌产ε-聚赖氨酸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束震 崔刚 《农技服务》 2010年第9期1250-1252,共3页
通过各单因素试验并结合正交试验分析,结果确定白色链霉菌最佳产ε-聚赖氨酸条件为葡萄糖5%、硫酸铵1.5%、酵母膏0.7%、初始pH6.8、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和发酵时间72h,在该条件下所得的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含量达0.60g/L。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白色链霉菌 发酵条件 防腐剂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蒸汽爆破预处理酶解制糖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之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5期33-34,共2页
采用蒸汽爆破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比较了直接汽爆与酸法汽爆的固形物得率并通过酶解试验检验两者的爆破效果。实验表明酸法汽爆总固形物损失率为27.98%,直接汽爆法总固形物损失率为37.0%;酸法汽爆固形物酶解72h后,酶解率为77.0%,而... 采用蒸汽爆破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比较了直接汽爆与酸法汽爆的固形物得率并通过酶解试验检验两者的爆破效果。实验表明酸法汽爆总固形物损失率为27.98%,直接汽爆法总固形物损失率为37.0%;酸法汽爆固形物酶解72h后,酶解率为77.0%,而直接汽爆法为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蒸汽爆破 酸法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色谱分离技术在柠檬酸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小芬 胡富贵 《农业灾害研究》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高效色谱分离技术制取柠檬酸的条件。[方法]对原料采取离交与脱色组合预处理措施,探讨最佳工艺。[结果]结果表明,控制进料液透光率≥80%、铁离子≤1.0mg/L、吸附流速为3~4m/h、回填流速2~3m/h、洗脱流速4~5m/h、再生流速4... [目的]探讨高效色谱分离技术制取柠檬酸的条件。[方法]对原料采取离交与脱色组合预处理措施,探讨最佳工艺。[结果]结果表明,控制进料液透光率≥80%、铁离子≤1.0mg/L、吸附流速为3~4m/h、回填流速2~3m/h、洗脱流速4~5m/h、再生流速4~5m/h是最佳处理方法。[结论]研究结果为高效色谱分离技术制取柠檬酸提供了理论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预处理 色谱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兰素的合成与分离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礼旺 《农技服务》 2010年第8期1038-1039,共2页
介绍了香兰素的主要化学与生物合成方法以及分离提取的特征反应,对超临界CO2萃取、吸附分离、溶剂抽提、水结晶提纯、大孔沸石提取和液-液及液-固萃取器萃取等各种分离提取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香兰素 合成 分离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热息痛活性炭脱色工艺指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雪锋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102-104,共3页
取一定的扑热息痛粗晶体,按m(扑热息痛晶体)∶m(水)=1∶9的比例加水,制成扑热息痛粗品溶液。首先,取相同体积的扑热息痛粗品溶液,分别加入产地为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的活性炭2.0%(加入量按溶液中扑热息痛的质量计算),在80℃水浴条件... 取一定的扑热息痛粗晶体,按m(扑热息痛晶体)∶m(水)=1∶9的比例加水,制成扑热息痛粗品溶液。首先,取相同体积的扑热息痛粗品溶液,分别加入产地为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的活性炭2.0%(加入量按溶液中扑热息痛的质量计算),在80℃水浴条件下脱色15 min,根据滤液透光率筛选脱色效果最好的活性炭;然后,利用脱色效果最好的活性炭,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进行了活性炭不同添加量、脱色温度和脱色时间对扑热息痛粗品溶液脱色效果试验,以筛选适宜的因素指标。结果表明:河北产活性炭脱色效果较好,活性炭适宜添加量为扑热息痛溶液质量的2.0%,适宜脱色温度为80℃,适宜脱色时间为40 min,脱色后滤液透光率均>93%。采用该脱色工艺结晶后的产品颜色呈雪白色,达到优级扑热息痛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热息痛 活性炭 脱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色氨酸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辉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对谷氨酸棒杆菌JZ3356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溶氧浓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NH4)2SO440 g/L、苯丙氨酸0.2 g/L、酪氨酸0.2 g/L、玉米浆25 mL/L、KH2PO410 g/L、MgSO4.7H2O4 g/L... 对谷氨酸棒杆菌JZ3356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溶氧浓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NH4)2SO440 g/L、苯丙氨酸0.2 g/L、酪氨酸0.2 g/L、玉米浆25 mL/L、KH2PO410 g/L、MgSO4.7H2O4 g/L、Na2SO40.002 g/L、FeSO4.7H2O0.01 g/L、VB1100μg/L和VH50μg/L,流加糖为浓度70%的葡萄糖(质量体积比);最佳发酵条件为pH值6.8,温度35℃,接种量10%,溶氧浓度控制在2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菌种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尚海涛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50-52,81,共4页
通过固体平板法,从温泉水样中筛选出1株耐热脂肪酶产生菌X-33。对该菌株进行了产酶条件的初步探索,得出其摇瓶发酵条件为:2%可溶性淀粉,3%酵母膏,MgSO4.7ddH2O 0.1%,K2HPO40.1%,三丁酸甘油酯乳化液0.1%,起始pH值7.5,通气量50 mL/250 mL... 通过固体平板法,从温泉水样中筛选出1株耐热脂肪酶产生菌X-33。对该菌株进行了产酶条件的初步探索,得出其摇瓶发酵条件为:2%可溶性淀粉,3%酵母膏,MgSO4.7ddH2O 0.1%,K2HPO40.1%,三丁酸甘油酯乳化液0.1%,起始pH值7.5,通气量50 mL/250 mL摇瓶,250 r/min,发酵温度37℃,发酵周期24 h。该酶在60℃条件下温浴30 min,可保留部分活性。为鉴定该菌株,克隆并测序了其16S rDNA基因序列,NCBI上比对分析表明,该菌株与sphingomonas yabuuchiae(鞘氨醇单胞菌)有最紧密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筛选 16S R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浓度酒精发酵条件下酵母菌生理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荣杰 《农技服务》 2009年第9期122-123,共2页
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酒精产率不断增加,当葡萄糖浓度为30%(W/V)时,终点酒精浓度最大,达到13.4%(V/V)。胞内海藻糖的积累与起始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葡萄糖浓度为30%和36%(W/V)发酵液中的菌体的胞内海藻糖含量分别是20%(W/V)的2倍和2.4... 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酒精产率不断增加,当葡萄糖浓度为30%(W/V)时,终点酒精浓度最大,达到13.4%(V/V)。胞内海藻糖的积累与起始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葡萄糖浓度为30%和36%(W/V)发酵液中的菌体的胞内海藻糖含量分别是20%(W/V)的2倍和2.4倍。海藻糖积累量一般在葡萄糖利用率达到48%时达到稳定,此时的残糖浓度仍然较高,且酒精浓度仍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浓度 发酵 海藻糖 糖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肖静 《农技服务》 2012年第10期1177-1178,1180,共3页
介绍了抗菌肽的分类、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各方面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抗菌肽 抗菌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淀粉糖工厂的包装车间
17
作者 邓远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我国淀粉糖产量近年来增长很快 ,年总产量超 2 0 0万t。其中 ,山东省的年产量达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新技术、新设备、新的酶制剂的广泛应用 ,使淀粉制糖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与经济效益相比 ,淀粉糖行业的... 我国淀粉糖产量近年来增长很快 ,年总产量超 2 0 0万t。其中 ,山东省的年产量达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新技术、新设备、新的酶制剂的广泛应用 ,使淀粉制糖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与经济效益相比 ,淀粉糖行业的卫生意识还不强 ,尤其是成品的包装车间。与国外同类公司相比差距很大 ,存在任意设计 ,甚至露天包装的现象。为确保产品质量 ,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糖工厂 包装车间 规范化 食品卫生 设计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在木糖醇联产L-阿拉伯糖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荣杰 《生物产业技术》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木糖醇、L-阿拉伯糖是一类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是防龋齿的最好甜味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木糖醇还可制成糖尿病人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在体内缺少胰岛素影响糖代谢情况下,无需胰岛素促进,木糖醇也能透过细胞... 木糖醇、L-阿拉伯糖是一类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是防龋齿的最好甜味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木糖醇还可制成糖尿病人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在体内缺少胰岛素影响糖代谢情况下,无需胰岛素促进,木糖醇也能透过细胞膜,被组织吸收利用,供细胞以营养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 木糖醇 微生物发酵法 生产工艺 应用 联产 营养价值 医药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尚海涛 《农技服务》 2009年第9期157-158,共2页
简述了RNAi的作用机制,围绕其在肿瘤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技术运用在现代医学研究的潜在问题及前景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RNAI 肿瘤治疗 癌症治疗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多黏菌素B的脱色工艺研究
20
作者 张毅 《农业灾害研究》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多黏菌素B的最佳脱色工艺。[方法]对硫酸多黏菌素B的膜脱色和活性炭脱色2种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膜脱色优于活性炭脱色。膜脱色选用3000MD、料液pH为2.5、进料温度为50℃,其脱色率为86%;而活性炭A的脱色条件为... [目的]探讨硫酸多黏菌素B的最佳脱色工艺。[方法]对硫酸多黏菌素B的膜脱色和活性炭脱色2种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膜脱色优于活性炭脱色。膜脱色选用3000MD、料液pH为2.5、进料温度为50℃,其脱色率为86%;而活性炭A的脱色条件为:料液脱色时间为50min、进料温度为55℃,活性炭添加量为25g/L时,其脱色率为75%。[结论]研究结果为硫酸多黏菌素B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多黏菌素B 活性炭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