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湖泊富营养化的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的构建和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友 鲍素敏 韦朝领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6,共4页
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以完整微生物活细胞为载体的主要用来检测环境污染物的传感器,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本文中仅就用于指示淡水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微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机理、方法、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 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以完整微生物活细胞为载体的主要用来检测环境污染物的传感器,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本文中仅就用于指示淡水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微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机理、方法、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湖泊 富营养化 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赖氨酸发酵罐搅拌器的改造 被引量:5
2
作者 洪厚胜 骆巍 +2 位作者 郭翠 李冬冬 张庆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3-85,87,共4页
针对300 m3 L-赖氨酸发酵罐搅拌器不能满足发酵工艺传质混合要求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造方案,并采用CFD软件对改造前后搅拌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改造后的搅拌器强化了混合效果,改善了气液传质。改造后经过46批发酵实验,L-赖氨... 针对300 m3 L-赖氨酸发酵罐搅拌器不能满足发酵工艺传质混合要求的实际情况,提出改造方案,并采用CFD软件对改造前后搅拌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改造后的搅拌器强化了混合效果,改善了气液传质。改造后经过46批发酵实验,L-赖氨酸的糖酸转化率相比未改造发酵罐高2%,且产量更稳定。最后提出搅拌器继续改造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赖氨酸 搅拌器 发酵 改造 混合 传质 溶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桶装液体灌装生产线的研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文友 胡振泉 叶保华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5年第4期4-6,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灌装系统的原理以及质量流量计在桶装液体灌装线中的应用和整条自动灌装生产线的特点。
关键词 质量流量计 高精度计量 桶装 灌装生产线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健茶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杜传来 孙晶 吴鹏 《保鲜与加工》 CAS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以甘草、胖大海、菠萝和乌龙茶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清咽利嗓复合保健茶饮料。针对其配方、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品最佳配方为:茶叶4g/L、中草药5g/L、菠萝汁70g/L、蔗糖45g/L;茶叶最佳萃取工艺为:温度80℃,间7min,... 以甘草、胖大海、菠萝和乌龙茶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清咽利嗓复合保健茶饮料。针对其配方、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品最佳配方为:茶叶4g/L、中草药5g/L、菠萝汁70g/L、蔗糖45g/L;茶叶最佳萃取工艺为:温度80℃,间7min,茶水比1︰80,萃取次数1次;利用壳聚糖澄清菠萝汁最佳工艺为:在40℃、pH值为3的条件下,以0.6g/L用量间歇搅拌1h后离心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菠萝 复合保健茶 配方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蛋白粉替代鱼粉对生长育肥猪的影响
5
作者 张槐椿 薛东风 +1 位作者 夏元庆 朱克松 《饲料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37-39,共3页
选用45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5头,研究氨基酸蛋白粉替代鱼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饲养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蛋白粉与鱼粉在设定的范围内(3%)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即... 选用45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5头,研究氨基酸蛋白粉替代鱼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饲养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蛋白粉与鱼粉在设定的范围内(3%)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即添加一定比例的氨基酸蛋白粉或鱼粉(1%~3%)均可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添加氨基酸蛋白粉和鱼粉均可显著降低饲养成本(P<0.05);在第二阶段添加3%的氨基酸蛋白粉替代鱼粉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蛋白粉 鱼粉 生长育肥猪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ECA共混物相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席 贺冉冉 +4 位作者 朱林林 高雨 李宗群 王传虎 王伯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38,142,共5页
环氧化腰果酚醋酸酯(ECA)是具有多种优异特性的新型增塑剂,可利用其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增塑改性。为研究PVC和EC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5种不同质量比(100/0、70/30、50/50、30/70和0/100)的PVC/EC... 环氧化腰果酚醋酸酯(ECA)是具有多种优异特性的新型增塑剂,可利用其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增塑改性。为研究PVC和EC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5种不同质量比(100/0、70/30、50/50、30/70和0/100)的PVC/ECA模型,模拟计算PVC/ECA体系的溶度参数、可混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径向分布函数,分析了PVC和ECA相互作用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PVC/ECA组分间溶度参数差为0.93(J/cm^3)1/2,PVC与ECA具有相似的结合能分布,组分间相容性良好。通过温度-比容关系得到的PVC,70PVC/30ECA,50PVC/50ECA和30PVC/70EC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368.6.351.8、325.8、289.3 K。PVC与ECA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范德华力为主,ECA与PVC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有利于形成相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ECA 相容性 相互作用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与ATBC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席 贺冉冉 +4 位作者 李良 朱林林 高雨 王传虎 王伯良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1,76,共4页
为研究聚偏二氟乙烯(PVDF)与环保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通过建立不同ATBC含量(0、30%、50%、70%)的PVDF/ATBC模型,模拟分析PVDF/ATBC体系的溶度参数、径向分布函数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研... 为研究聚偏二氟乙烯(PVDF)与环保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通过建立不同ATBC含量(0、30%、50%、70%)的PVDF/ATBC模型,模拟分析PVDF/ATBC体系的溶度参数、径向分布函数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研究结果表明,PVDF与ATBC溶度参数差Δδ为0.77(J·cm^(-3))^(1/2),二者相容性较好。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表明,不同比例PVDF/ATBC共混,组分的相容性均较好,ATBC能使不同PVDF链间相互作用减弱,PVDF与ATBC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当ATBC含量分别为30%、50%、70%时,PVDF/ATBC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PVDF(238.6 K)相比,分别降低了20.1、38.6、67.6 K。因此,ATBC成功增塑改性PV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ATBC 相互作用 相容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产中耐高温α-淀粉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石飞虹 周友超 +1 位作者 郭翠 张灿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6,共3页
通过对一株高产耐高温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以及在摇瓶和20L发酵罐上进行的耐高温α-淀粉酶液态发酵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确定发酵培养基所采用的最佳氮源为豆饼水解液,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液化液。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对一株高产耐高温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以及在摇瓶和20L发酵罐上进行的耐高温α-淀粉酶液态发酵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确定发酵培养基所采用的最佳氮源为豆饼水解液,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液化液。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液化液12.5%,豆饼粉5%,豆饼水解液2.5%,(NH4)2SO40.5%,摇瓶产酶活可达5000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0%,20L发酵罐产酶活达到了12000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碳源 发酵 耐高温Α-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处理乳酸废水系统酸化后系统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晓春 刘莹莹 任自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603-8605,8608,共4页
[目的]为IC厌氧反应器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IC厌氧反应器酸化后,通过调整运行控制参数对系统进行恢复,对从开始恢复到系统运行稳定这一期间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酸化后系统的特征为:酸化系统出水的pH值下降至3.0-4... [目的]为IC厌氧反应器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IC厌氧反应器酸化后,通过调整运行控制参数对系统进行恢复,对从开始恢复到系统运行稳定这一期间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酸化后系统的特征为:酸化系统出水的pH值下降至3.0-4.0,正常系统出水的pH值为6.0-7.0;酸化系统出水的COD上升至2 000-3 000 mg/L,正常系统出水的COD为1 000-1 500 mg/L,酸化系统的COD去除率由正常系统的75%下降至45%;酸化系统出水的挥发性有机酸(VFA)浓度超出正常系统VFA值的10倍,酸化系统出水的VFA浓度从正常系统的3.0 mmol/L上升至35 mmol/L。调整运行参数28 d后,系统的COD去除率基本恢复,出水VFA浓度也由25 mmol/L恢复至3.0 mmol/L左右。[结论]通过分析系统酸化的原因,经工艺调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酸化IC厌氧反应器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废水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法在线活细胞量传感器在黑曲霉带渣发酵生产柠檬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玉伟 黄明志 +5 位作者 周勇 张继学 杨儒文 冯志菲 常雷 赵亲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共5页
以黑曲霉带渣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培养过程为对象,探讨了用电容法在线活细胞量传感器测量复合培养基中可结团丝状菌的活细胞量的可能性。通过实验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低通滤波值为60,测定频率为双频(580,10 085 kHz)。实验结果表明,... 以黑曲霉带渣发酵生产柠檬酸的培养过程为对象,探讨了用电容法在线活细胞量传感器测量复合培养基中可结团丝状菌的活细胞量的可能性。通过实验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低通滤波值为60,测定频率为双频(580,10 085 kHz)。实验结果表明,电容法活细胞量传感器的电容值与活细胞量之间有着较好的线性对应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在发酵培养液采用带渣发酵的情况下,考察了在线活细胞电容值与常规的离线测定菌浓方法,如细胞干重、波长600nm处吸光度OD600和菌体离心体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20 h,各离线参数与电容值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最好的仅为0.91。同时利用在线活细胞传感器的电容值能较好地估计出比生长速率,比通过在线间接参数OUR、CER估计更准确。因此,电容传感器为黑曲酶带渣发酵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活细胞量传感器 电容值 黑曲霉 复合培养基 带渣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普索烃类转化制氢新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0,共3页
介绍了丹麦托普索公司的对流式转化(HTCR)、换热式转化(HTER)烃类转化制氢新技术。新技术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最大程度生产氢气的特点,是新建装置及老装置改造的可靠选择。
关键词 托普索 对流式转化 换热式转化 制氢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培育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自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143-8147,共5页
[目的]研究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培育及产业化生产,解决废水处理领域高效厌氧菌种来源不足的困难,为第3代厌氧反应器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方法]采用水力条件更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的IC反应器,用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物,... [目的]研究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培育及产业化生产,解决废水处理领域高效厌氧菌种来源不足的困难,为第3代厌氧反应器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方法]采用水力条件更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的IC反应器,用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物,用柠檬酸废水培育出颗粒污泥菌种。[结果]通过3个月的培育,IC厌氧反应器负荷达到20kg/(m3.d)以上,达到了IC反应器的最佳运行负荷,并成功地在1700m3IC厌氧反应器中培育出厌氧颗粒污泥。[结论]通过一定的控制技术,可以成功培育出高效的厌氧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厌氧颗粒污泥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与ATOC相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13
作者 李席 李建 +4 位作者 贺冉冉 金效齐 秦英月 高雨 王传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3-146,共4页
乙酰柠檬酸三辛酯(ATOC)是一种无毒环保型增塑剂,可用于增塑改性聚氯乙烯(PVC)。为研究PVC与ATOC之间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不同质量含量(100/0,90/10,70/30,50/50和0/100)的PVC/ATOC模型,计算分析了PVC/ATOC体系的相... 乙酰柠檬酸三辛酯(ATOC)是一种无毒环保型增塑剂,可用于增塑改性聚氯乙烯(PVC)。为研究PVC与ATOC之间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不同质量含量(100/0,90/10,70/30,50/50和0/100)的PVC/ATOC模型,计算分析了PVC/ATOC体系的相容性(可混合性、组分溶度参数和径向分布函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研究结果表明,PVC与ATOC溶度参数差为2.0 (J/cm^(3))^(1/2),PVC和ATOC结合能分布相似,组分部分相容。PVC/ATOC共混体系的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进一步证明PVC与ATOC相容,体系分子间的作用主要为范德华(vd W)作用,组分间能够形成氢键,有助于PVC与ATOC形成相容的共混体系。与PVC相比,PVC/ATOC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分别降低了27.1、50.0和113.8 K,增塑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ATOC 相容性 玻璃化转变温度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超滤膜在柠檬酸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熊结青 王浩 +1 位作者 王建国 胡富贵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100,共4页
采用陶瓷超滤膜对柠檬酸浓缩液进行过滤,通过与预涂硅藻土(DE)的板框机过滤后的料液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过滤后的产品质量同样得到改善,从而找出了一种新的提纯工艺.
关键词 陶瓷膜 超滤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喷雾法制备聚乳酸负载萘普生微球
15
作者 朱小龙 胡燕超 +3 位作者 贺冉冉 高雨 李宗群 李席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57,82,共4页
利用静电喷雾技术,以聚乳酸(PLA)为药用载体,设计并制备PLA载萘普生(NPX)药用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复合微球进行分析,研究了注射速度和接收距离对复合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8 kV,注射... 利用静电喷雾技术,以聚乳酸(PLA)为药用载体,设计并制备PLA载萘普生(NPX)药用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复合微球进行分析,研究了注射速度和接收距离对复合微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8 kV,注射速度为0.5 mL/h,接收距离为15 cm时,PLA/NPX复合微球形貌为球形,分散性较好。注射速度、接收距离均能增加微球形貌的不规则程度。PLA/NPX复合微球的晶体结构为无定型,化学组分未有变化,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雾 聚乳酸 萘普生 微球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芽微波干燥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传来 叶洪梅 康永真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研究了不同功率(高火、中火、低火)下香椿芽的微波干燥特性,探讨了微波、真空、冷冻和热风等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芽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芽微波干燥的失水性主要表现为降速干燥过程,不同功率大小影响干燥的速率变化。对不同干... 研究了不同功率(高火、中火、低火)下香椿芽的微波干燥特性,探讨了微波、真空、冷冻和热风等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芽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芽微波干燥的失水性主要表现为降速干燥过程,不同功率大小影响干燥的速率变化。对不同干燥产品的干燥比、复水比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香椿芽微波干制品虽与冻干产品具有一定差距,但各质量参数均优于其它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微波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级酒精脱甲醇塔的优化设计及高效规整填料的应用
17
作者 周友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9-71,共3页
基于五塔差压蒸馏生产特级酒精工艺,采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脱甲醇塔进行工艺模拟和优化,得出最优的工艺设计参数:理论板数45块,进料位置为第14块理论板,操作压力为1.9 bar,工业酒采出率为3%,在此基础上采用苏尔寿Mellapak Plus高效... 基于五塔差压蒸馏生产特级酒精工艺,采用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对脱甲醇塔进行工艺模拟和优化,得出最优的工艺设计参数:理论板数45块,进料位置为第14块理论板,操作压力为1.9 bar,工业酒采出率为3%,在此基础上采用苏尔寿Mellapak Plus高效规整填料进行水力学计算并改造原有的浮阀塔内件。开车结果表明,新的填料塔能显著降低脱甲醇塔的压降,提高分离效率、降低蒸汽消耗,是适合于特级酒精蒸馏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级酒精 脱甲醇塔 模拟与优化 高效规整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缺失突变体菌株ΔsodC的构建
18
作者 付松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第3期1-2,59,共3页
为探究黑曲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编码基因sodC在其抗氧化代谢方面所起的作用,构建得到黑曲霉缺失突变体菌株ΔsodC。根据同源重组的技术原理,以黑曲霉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目的基因sodC的上下游侧翼片段,利用重叠序列对上下游片段进... 为探究黑曲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编码基因sodC在其抗氧化代谢方面所起的作用,构建得到黑曲霉缺失突变体菌株ΔsodC。根据同源重组的技术原理,以黑曲霉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目的基因sodC的上下游侧翼片段,利用重叠序列对上下游片段进行PCR连接。将该片段与质粒pC3进行连接,并将其转入DH5α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及PCR鉴定,得到已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通过CaCl_2/PEG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黑曲霉原生质体。通过多步骤的筛选及基因组DNA序列的检测,得到所需突变体菌株ΔsodC以备后续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缺失突变体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木糖产乙醇酵母菌株的构建
19
作者 付松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14-17,共4页
以酿酒酵母缺陷型(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为亲本菌株,分别采用聚乙二醇(PEG)和电击方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对得到的融合细胞进行木糖发酵验证,通过检测发酵液中乙醇的含量,筛选出1株产乙醇的重组... 以酿酒酵母缺陷型(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为亲本菌株,分别采用聚乙二醇(PEG)和电击方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对得到的融合细胞进行木糖发酵验证,通过检测发酵液中乙醇的含量,筛选出1株产乙醇的重组酵母菌株。利用该重组酵母进行木糖、葡萄糖共发酵,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27~30℃,p H 5.5~6.5,发酵组分为4%木糖、3%蛋白胨、2%酵母浸粉和12%葡萄糖,发酵周期40 h,结果重组酵母可发酵木糖,木糖消耗速率明显低于葡萄糖,乙醇浓度为7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红酵母 酿酒酵母 原生质体融合 乙醇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