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六盘山区一次局地特大冰雹的雷达观测特征
1
作者 余文梅 陈豫英 +3 位作者 马国涛 牛建军 杨苑 李向栋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5-606,共12页
基于固原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资料,结合ERA5逐时再分析、葵花8号卫星、常规气象观测等多源资料,对2021年7月12日宁夏六盘山区一次局地特大冰雹(直径≥5 cm)的成因和雷达观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单体风暴合... 基于固原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资料,结合ERA5逐时再分析、葵花8号卫星、常规气象观测等多源资料,对2021年7月12日宁夏六盘山区一次局地特大冰雹(直径≥5 cm)的成因和雷达观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单体风暴合并发展形成的超级单体导致此次特大冰雹出现。六盘山区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气旋和局地环流是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主要触发、增强系统,同时也影响其移动方向。大冰雹出现时,C波段雷达反射率因子(Z)≥65 dBz、三体散射长钉(TBSS)长度≥20 km、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40 kg·m^(-2);X波段雷达低层水平反射率因子(Z_(H))高值区的相关系数(CC)<0.8,中高层ZH高值区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和差分传播相移率(K_(DP))为负值、CC<0.8。特大冰雹出现时,C波段雷达Z≥70 dBz、TBSS长度≥30 km、VIL≥50 kg·m^(-2);X波段雷达低层Z_(H)高值区的CC<0.6,CC<0.5的区域形成的“空洞”有助于识别空中特大冰雹所在区域及高度。有界弱回波区附近的Z_(DR)柱和CC环可指示超级单体中高层强上升气流的位置,Z_(H)和双偏振参量特征对不同尺寸冰雹的识别和预警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冰雹 雷达观测特征 超级单体 双偏振参量 六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强对流天气FY-4A卫星云物理参数特征
2
作者 邵建 郑鹏徽 +4 位作者 裴晓蓉 张肃诏 程瑶 马贝贝 陈豫英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8,共12页
采用2018—2020年FY-4A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观测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利用正态分布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卫星产品在宁夏地区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三类强对流天气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对流性的差异导致FY-4A... 采用2018—2020年FY-4A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观测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利用正态分布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卫星产品在宁夏地区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三类强对流天气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对流性的差异导致FY-4A卫星产品表现出迥异的分布特征。短时强降水时云顶温度、相当黑体温度主要集中在200~280 K,云状差异导致温度区间存在明显不同;雷电、冰雹时,主要区间位于210~270 K;超过50%的短时强降水、75%的雷电和90%以上的冰雹发生在对流层中层以上,即大致5000 m(500 hPa)以上的高空;不同对流天气云滴半径有着明显的差别,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分别对应着较小云滴、中等云滴和较大云滴;云中液水含量高于500 g·m^(-2)时易发生短时强降水,雷电介于250~400 g·m^(-2),而冰雹则介于400~600 g·m^(-2);中等强度的对流层折叠最深深度有利于强降水和雷电发生维持,而冰雹则需要更深的折叠深度。除云顶温度及雷电、冰雹序列中的云顶高度表现为正态分布或准正态分布特征外,其余产品均呈现非正态分布特征。FY-4A产品与短时强降水显著相关的有对流层折叠最深深度、相当黑体温度、云顶温度和云中液水含量;与雷电显著相关的有对流层折叠最深深度、相当黑体温度和云顶温度;与冰雹显著相关的有云顶高度、对流层折叠最深深度、云中液水含量、相当黑体温度和云顶温度,这些产品应在监测预警中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A卫星 强对流 云物理参数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一次冰雹天气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3
作者 余文梅 张连花 +2 位作者 曹静 王鲜丽 马晓天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固原市C波段雷达和X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2023年5月19日宁夏固原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背景下,大气层结很不稳定,高空槽和地面冷锋触发对流。由于0℃、-20℃层高度...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固原市C波段雷达和X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2023年5月19日宁夏固原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背景下,大气层结很不稳定,高空槽和地面冷锋触发对流。由于0℃、-20℃层高度适宜,整层大气较干,中层又有明显的干层,因此出现了冰雹和雷暴大风。(2)双偏振参量显示,整层大气较干时,中高层对应Z_(H)≥45 dBz的强回波区,0.90<CC<0.98,Z_(DR)、K_(DP)在0值附近或存在负值时,可能存在小冰雹;低层对应Z_(H)≥45 dBz的强回波区,Z_(DR)、K_(DP)在0值附近甚至存在负值,且CC≤0.90时,可能存在直径2 cm的大冰雹。Z_(DR)、K_(DP)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降水强弱,CC则更利于冰雹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双偏振雷达 雷达回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恢复对沙尘暴的降频与减灾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光平 陈楠 王连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50-2756,共7页
利用宁夏1971~2000年常规气象、自记风及同期亚洲环流资料,并结合1990~2000年宁夏八大类土地详查资料,建立了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春季3~5月份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平均持续时间拟合效果较好的生态/气候影响分析模型.通过对不同生态背景与气... 利用宁夏1971~2000年常规气象、自记风及同期亚洲环流资料,并结合1990~2000年宁夏八大类土地详查资料,建立了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春季3~5月份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平均持续时间拟合效果较好的生态/气候影响分析模型.通过对不同生态背景与气象条件下沙尘暴发生频次及平均持续时间的分类对比分析,基本摸清了产生沙尘暴的气象和生态因子间的量化对应关系.结果证实:在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整体退化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宁夏沙尘暴起暴阈值随年代际显著下降、沙尘暴平均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沙尘暴发生机率随年代际显著提高、危害加大.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沙尘暴发生频率的降低主要由气候变暖、冷空气活动频次减少造成;但在生态退化显著、沙尘暴高频区宁夏盐池、同心一带,同等动力条件下,沙尘暴平均持续时间的显著延长则主要是由于生态退化所致.即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良,对减少沙尘暴发生频次、尤其是降低沙尘暴平均持续时间及减轻沙尘暴灾害具有显著的生态调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发生频次 平均持续时间 生态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徐阳春 《宁夏农林科技》 2006年第5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气象防灾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增雨技术 水资源短缺 新一代天气雷达 地理信息技术 气象灾害 生命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两次夏季典型暴雨过程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苑 高山 +1 位作者 陈星宜 白春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116-122,共7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站点实况和ECMWF ERA5的逐时再分析资料,通过环流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比了2017年6月4日和2019年8月2日宁夏区域性暴雨强降水区域、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因子的共性和差异。结果表明:后者累积降水量和最大小时... 利用自动气象站站点实况和ECMWF ERA5的逐时再分析资料,通过环流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比了2017年6月4日和2019年8月2日宁夏区域性暴雨强降水区域、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因子的共性和差异。结果表明:后者累积降水量和最大小时雨强均比前者大;2017年6月4日,宁夏处于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中,强降水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低空切变线的右前方(即宁夏中北部),稳定维持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了局地强降水;2019年8月2日暴雨过程出现在宁夏南北两头,是两槽一脊环流背景下,由500 hPa冷涡、冷槽和700 hPa低槽、切变、低空急流共同造成,是一次典型的强对流单体导致的暴雨过程;2019年8月2日短时强降水过程比湿、CAPE、ZH 0℃高度、-20℃层高度数值较大;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沙氏指数为正;2017年6月4日LI为正值,2019年8月2日LI为负值;2017年6月4日850 hPa与500 hPa假相当位温差为负值,2019年8月2日为正值;二者200 hPa、700 hPa为辐散,850 hPa为辐合,2019年8月2日200 hPa辐散中心强度大于2017年6月4日,而700 hPa辐散中心强度和850 hPa辐合中心强度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背景 影响系统 物理量 共性 差异 夏季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奶牛养殖核心区小气候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迪 郁兵林 祝嗣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牛奶产业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局地气候与奶牛养殖密切相关,受工业、农业、人类活动等大环境影响,局地小气候也随之发生变化。对2017—2022年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个奶牛养殖核心区的小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个奶牛养殖核心区降水年... 牛奶产业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局地气候与奶牛养殖密切相关,受工业、农业、人类活动等大环境影响,局地小气候也随之发生变化。对2017—2022年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2个奶牛养殖核心区的小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发现2个奶牛养殖核心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气温与相对湿度均呈反相关变化趋势;日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日平均相对湿度最低值均出现在15:00;年平均相对湿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银川市奶牛养殖核心区呈下降趋势,吴忠市奶牛养殖核心呈上升趋势;奶牛热应激高发月(5—10月)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均表现为银川核心区>吴忠核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气温 相对湿度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种植区高温日数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荣 王璐 +2 位作者 韩林雨瞳 李怡静 尹春苗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5期109-112,共4页
选择宁夏枸杞种植区18个气象站1994—2023年近30年枸杞成熟采摘期高温(≥33℃)日数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宁夏枸杞种植区高温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宁夏枸杞种植... 选择宁夏枸杞种植区18个气象站1994—2023年近30年枸杞成熟采摘期高温(≥33℃)日数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宁夏枸杞种植区高温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宁夏枸杞种植区高温日数呈现中北部多、南部少的分布特征,具体表现为中宁以北地区高温日数明显偏多,海原以南地区明显偏少;近30年宁夏枸杞种植区高温日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气候倾斜率为83.7 d/10 a,年际变化差异较大,在2009年发生突变;宁夏枸杞种植区高温日数在大多数年份呈现一致偏多或一致偏少的分布特征,也有南北多、中间少或南北少、中间多的差异性分布,但总体一致性是宁夏枸杞种植区高温日数变化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种植区 高温日数 时空分布特征 经验正交函数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春霜冻期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9
作者 黄永生 陈永德 +2 位作者 叶平 朱永宁 冯东溥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164-166,共3页
相对湿度是霜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宁夏1961—2016年春霜冻期相对湿度观测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n斜率法、反距离空间插值法,研究了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6年宁夏春霜冻... 相对湿度是霜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宁夏1961—2016年春霜冻期相对湿度观测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Sen斜率法、反距离空间插值法,研究了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6年宁夏春霜冻期的相对湿度和霜冻日数均呈下降趋势,且两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空间分布方面,南部为高值区,中部为中值区,北部为低值区。全区84%的站点相对湿度显著下降,其余站点无明显变化,Sen斜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霜冻时期 相对湿度 时空变化 MANN-KENDALL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李荣 李春艳 +1 位作者 朱婷艳 牛宏宇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利用2017~2022年宁夏贺兰山东麓4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6个葡萄酒庄酿酒葡萄晚熟品种“赤霞珠”和中熟品种“梅鹿辄”的品质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水热系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在... 利用2017~2022年宁夏贺兰山东麓4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历史气象资料和6个葡萄酒庄酿酒葡萄晚熟品种“赤霞珠”和中熟品种“梅鹿辄”的品质数据,研究了不同产区酿酒葡萄全生育期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水热系数等气象要素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象条件对不同熟性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年份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育期间的气象因子存在差异,尤其是最低气温(Tmin)、气温日较差(DTR)、≥10℃活动积温(Aa)、空气相对湿度(RH)等气象因子年际间有极显著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年际间差异最为显著。(2)“赤霞珠”和“梅鹿辄”浆果品质受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影响,同时也受不同时段气象因子影响,且越接近成熟期,气象因子变化的影响越大,7~8月和采收前一个月是影响品质的关键时期。(3)通过综合模型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是影响“赤霞珠”浆果总糖和pH的关键因子,而总酸含量与采收前10 d的平均最低气温呈线性相关,糖酸比受7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最大。“梅鹿辄”浆果总糖含量主要受9月平均相对湿度影响,8月日照时数是影响浆果含酸量以及糖酸比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不同熟性 气象条件 酿酒葡萄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头茬果成熟期气象因素空间变化规律分析
11
作者 李渊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本文以“宁杞7号”头茬果为例,分析宁夏枸杞头茬果成熟期气象因素,包括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等,得出在宁夏地区空间分布上枸杞果实成熟期平均气温在7.8~22.4℃之间,总体呈北高南低分布;降水量呈现纬度北侧少、南侧多的特点... 本文以“宁杞7号”头茬果为例,分析宁夏枸杞头茬果成熟期气象因素,包括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等,得出在宁夏地区空间分布上枸杞果实成熟期平均气温在7.8~22.4℃之间,总体呈北高南低分布;降水量呈现纬度北侧少、南侧多的特点,平均累计降水量在1.7mm至267.2mm之间;日照时数总体呈北高南低分布,平均日数在192.3h至759.4h之间,但由于贺兰山的关系,宁夏北部同纬度地区东部比西部日照时数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气象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4A辐射产品在银川太阳能短临预报中的适用性研究
12
作者 严晓瑜 叶冬 +3 位作者 申彦波 纳丽 胡玥明 蒋婷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521,共11页
基于2022年FY-4A地表太阳入射辐射产品和同期地面气象站辐射观测资料,分析FY-4A反演辐射产品在宁夏银川的适用性,探讨其在银川太阳能资源短临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2022年全年FY-4A整点总辐照度与银川气象站地面观测总辐照度整体... 基于2022年FY-4A地表太阳入射辐射产品和同期地面气象站辐射观测资料,分析FY-4A反演辐射产品在宁夏银川的适用性,探讨其在银川太阳能资源短临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2022年全年FY-4A整点总辐照度与银川气象站地面观测总辐照度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FY-4A辐照度整体较地面观测偏高6.5%,且其变化幅度小于地面观测;除5、6、12月份外,其他各月FY-4A整点辐照度月平均值均较地面观测高,7—11月份两者差异最大;08:00—10:00和16:00—18:00FY-4A与地面观测辐照度差异较大,11:00—15:00两者差异较小;日照时数小于9 h时,FY-4A辐照度高于地面观测,大于等于9 h时,FY-4A低于地面观测;雨、雾、雪和霾天气下FY-4A辐照度较地面观测高,大风、扬沙、浮尘时FY-4A较地面观测低;基于FY-4A辐射产品的银川太阳能短临预报,随预报时间步长增加,均方根误差呈先缓慢增加后逐渐减小变化趋势,平均相对误差呈逐渐增大变化特点,相关系数无明显波动;全年整点预报时刻来看,12:00、15:00均方根误差略低,13:00、14:00均方根误差略高,4个时刻预报与实测辐照度相关性均较好;夏季预报效果较其他季节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照度 卫星数据 地面观测 适用性 短临预报 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牛舍内温湿度特征及预报模型
13
作者 陈迪 李金霞 +2 位作者 郁兵林 杜宏娟 祝嗣媛 《北方牧业》 2025年第6期12-13,共2页
宁夏作为全国奶业十大主产省(区)之一,有“黄金奶源带”之称,牛奶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目前,宁夏基本形成了以银川、吴忠为核心的牛奶产业集群。气象条件作为奶牛养殖的外部基本环境条件,对奶牛鲜奶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在诸多... 宁夏作为全国奶业十大主产省(区)之一,有“黄金奶源带”之称,牛奶是宁夏“六特”产业之一。目前,宁夏基本形成了以银川、吴忠为核心的牛奶产业集群。气象条件作为奶牛养殖的外部基本环境条件,对奶牛鲜奶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在诸多影响中,热应激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影响最为显著,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是直接造成奶牛热应激的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 温湿度特征 预报模型 牛舍 热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琳琳 王静 +4 位作者 杨洋 尚艳 徐蕊 李红英 张晓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0,211,共8页
【目的】明确干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生产管理和节水灌溉模式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对象,在酿酒葡萄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浆果膨大期和着色期设置5组干旱胁迫,分别... 【目的】明确干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生产管理和节水灌溉模式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对象,在酿酒葡萄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浆果膨大期和着色期设置5组干旱胁迫,分别为T_(1)(40%、40%、30%~35%、30%)、T_(2)(50%、45%、40%、30%~35%)、T_(3)(50%、50%、40%、30%~35%)、T_(4)(50%、50%、40%、35%~40%)、CK(50%、50%、40%、40%~45%)。测定产量和品质指标,基于CRITIC客观赋权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酸碱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值均显著高于CK;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均可以提高果实的糖酸比。2)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果实中总酚、花色苷和单宁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各处理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CK。3)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评价干旱胁迫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影响,各处理综合品质排名为T_(1)>T_(2)>T_(4)>T_(3)>CK。5)干旱胁迫导致严重减产。T_(1)、T_(2)、T_(3)和T_(4)的产量分别较CK降低55.5%、61.7%、43.8%、39.8%。【结论】干旱胁迫可以提高酿酒葡萄关键品质因子,但果实膨大期-着色期土壤相对湿度低于40%以下会导致严重减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适当的节水措施,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提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赋权法 干旱胁迫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划 被引量:47
15
作者 张晓煜 韩颖娟 +3 位作者 张磊 卫建国 曹宁 亢艳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75-278,共4页
根据宁夏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宁夏各气象站1960年-2005年的气候资料,在运用GIS技术对宁夏气候要素网格推算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北方主要酿酒葡萄产区取样化验资料,将7~8月份水热系数作为一级区划指标,7~9月大于等于10℃积温作为二级... 根据宁夏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和宁夏各气象站1960年-2005年的气候资料,在运用GIS技术对宁夏气候要素网格推算的基础上,利用全国北方主要酿酒葡萄产区取样化验资料,将7~8月份水热系数作为一级区划指标,7~9月大于等于10℃积温作为二级区划指标,同时考虑了土壤类型和灌溉条件的影响,采用多边形叠置方法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域进行气候精细区划,得到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空间数据集合。对生成的各种资源空间数据,进行多种图形整饰和矢量化处理,制作出250m空间分辨率的宁夏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图和种植区划图。区划结果表明:宁夏开发优质酿酒葡萄基地的潜力很大,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可分为4个区。酿酒葡萄种植特优区分布在包括贺兰山东麓在内的宁夏灌区周边风沙土区域,面积达1890km2;优质区主要集中在宁夏平原,贺兰山东麓,清水河流域等,面积约为20580km2,这一区域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热系数小于1.0,生长季降水量小于220mm,有好的灌溉条件。适宜区包括中部干旱带的大部分地区和卫宁平原的中卫;宁南阴湿区光热不足,年积温少于2700℃,不宜种植酿酒葡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GIS 区划 宁夏 气候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近44年暴雨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46
16
作者 丁永红 王文 +3 位作者 陈晓光 郑广芬 邵健 纪晓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0-636,共7页
选取宁夏24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合成法、Lepage检验和Mexiha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突变和周期。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宁夏虽然出现了暴雨历史极端气候事件,但暴... 选取宁夏24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运用合成法、Lepage检验和Mexiha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宁夏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突变和周期。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宁夏虽然出现了暴雨历史极端气候事件,但暴雨发生次数的气候特征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呈现出开始时间提早,结束时间推迟,出现频次主汛期下降而中东部地区明显增加的新特点;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规律,总体呈不明显下降趋势;除了7月份在1972年和1994年接近突变点特征外,突变特征不明显;在7月、8月和汛期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周期或准周期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暴雨 气候特征 Lepage检验 Mexihat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苹果花期霜冻敏感性指标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红英 段晓凤 +3 位作者 王静 张晓煜 张磊 马国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4-188,共5页
苹果花期霜冻指标是果园霜冻预报预警、防御的基础,本文运用人工模拟霜箱,以富士、嘎啦和乔纳金苹果为试验对象,设置过冷却模拟试验设5个温度梯度和4个持续时间共计20个试验处理,模拟研究了苹果花期霜冻敏感性指标。结果表明:苹果花苞... 苹果花期霜冻指标是果园霜冻预报预警、防御的基础,本文运用人工模拟霜箱,以富士、嘎啦和乔纳金苹果为试验对象,设置过冷却模拟试验设5个温度梯度和4个持续时间共计20个试验处理,模拟研究了苹果花期霜冻敏感性指标。结果表明:苹果花苞期花瓣、盛花期花瓣和子房以及幼果期的幼果平均过冷却点在-3.51℃^-3.27℃,结冰点变化范围在-2.94℃^-2.65℃。苹果花期低温敏感范围在-2.5℃^-3.5℃之间,不同花器官、不同品种、不同低温持续时间和不同发育阶段之间有所差异,其中,在苹果花的花瓣、子房、雄蕊和雌蕊等不同花器官中,花瓣最不耐冻,子房和雌、雄蕊随温度降低变异较大;不同类型花耐受冻顺序为花苞>半开花>全开花;-2.5℃^-3.0℃温度处理下,致死率随持续时间增加明显,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持续时间对致死率影响不大;3个苹果品种中,富士最不耐冻,其次是乔纳金和嘎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花期 品种 霜冻 敏感指标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近50a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特征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纳丽 李欣 +2 位作者 朱晓炜 钱华 李伏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4-731,共8页
利用宁夏气象台站1961-2010年逐侯降水量序列资料,研究了表征降水量时间分配特征的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空间分布与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夏降水PCP与PCD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中北部PCP比南部山区偏早1候,PCD自北向南逐渐减... 利用宁夏气象台站1961-2010年逐侯降水量序列资料,研究了表征降水量时间分配特征的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空间分布与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夏降水PCP与PCD空间分布特征明显,中北部PCP比南部山区偏早1候,PCD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北部1年中最大降水出现的时间变率较大,且出现极端降水的可能性比中南部大;1961-2010年全区PCD与PCP呈微弱的下降趋势,但近20 a PCD明显增大,PCP显著推迟;PCD与PCP显著正相关,PCP出现得越晚,PCD集中度越高;各地的PCD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以及年日最大降水量都有非常好的正相关性,正相关中心区位于北部的惠农、陶乐、中卫,中部的盐池、麻黄山和南部山区的大部,上述地区降水越集中,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以及年日最大降水量越大,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将越大;宁夏汛期降水多雨年各地降水更集中,且大降水中北部大部易出现得早,南部出现得晚;中高纬的北极涛动和低纬的南海季风对宁夏降水集中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北极涛动偏弱的年份,南海季风爆发偏早的年份,宁夏各地年降水比较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降水 集中度 集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产量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苏占胜 刘静 +1 位作者 李建萍 袁海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根据宁夏枸杞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确定了宁夏枸杞产量的气候区划指标,进行了区划指标的小网格点推算;采用GIS技术对宁夏进行了枸杞产量的气候区划,划分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提出趋利避害合理发展枸杞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宁夏 枸杞 产量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40年灾害性冰雹天气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纪晓玲 马筛艳 +2 位作者 丁永红 林莉 裴晓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8,共5页
利用1961-2000年5-9月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及相应时段的NCEP/NCAR逐日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宁夏灾害性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然后对74次有灾情记录的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等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冰雹主... 利用1961-2000年5-9月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及相应时段的NCEP/NCAR逐日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宁夏灾害性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和环流特征,然后对74次有灾情记录的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等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冰雹主要分布在南部六盘山区和北部贺兰山区,集中出现在6-7月;冰雹发生于"西高东低"环流背景下;产生冰雹天气主要有平直气流、两槽一脊、一槽一脊和一脊一槽等4种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主要有切变线、低涡和冷槽,这几种系统往往是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的;同时也表明,在不同的环流背景下,不同影响系统造成的冰雹天气落区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 冰雹 时空分布 环流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