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殷慧慧 杜建玲 +3 位作者 王艾红 门莉莉 陈正女 安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928-1932,共5页
背景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迅猛发展且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科学的管理方式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提出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是全... 背景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迅猛发展且呈年轻化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科学的管理方式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提出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是全新的管理模式,使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有效管理。目的探讨MMC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40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0)和试验组(n=70)。对照组接受常规入院全面评估和常规出院个性化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后即进入MMC进行随访管理。在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SDSCA)量表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1年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中途失访9例,最终纳入试验组66例、对照组65例。干预1年后,对照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依从性及SCSCA量表总分低于试验组(P<0.05)。时间因素、干预方式因素在FPG、2 hPG、HbA1c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因素、干预方式因素在FPG、2 hPG、HbA1c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年后,试验组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年后,两组TC和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C管理模式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降低患者的FPG、2 hPG和HbA1c,改善患者TG、LDL-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疾病管理 自我管理 血糖自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S高表达保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免于H_2O_2诱导的细胞损伤 被引量:9
2
作者 杜建玲 安利佳 +3 位作者 孙长凯 门莉莉 张秀娟 李昌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5-430,共6页
采用以下方法探讨SelS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将SelS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LNCX2,RT-PCR、XhoⅠ/ClaⅠ双酶切以及DNA序列分析验证目的基因;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pLNCX2-SelS或pLNCX2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RT-PCR检... 采用以下方法探讨SelS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将SelS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LNCX2,RT-PCR、XhoⅠ/ClaⅠ双酶切以及DNA序列分析验证目的基因;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pLNCX2-SelS或pLNCX2转染至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RT-PCR检测重组基因SelS的表达;MTT方法检测转染后过氧化氢(H2O2)对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暴露于H2O2中不同转染组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LNCX2-SelS;转染后重组SelS mRNA表达水平是内源性水平的1.76倍;H2O2对ECV304细胞损伤后,高表达SelS组细胞活性增强、H2O2诱导产生的丙二醛减少.上述结果表明,高表达SelS可保护内皮细胞免于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障碍 Tanis/SelS ECV304细胞 氧化应激 pLNC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注射可调控胰岛素基因对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鸿 苏本利 +5 位作者 刘海霞 张雪扬 吕申 刘敏 纪晓 F.BOSCH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研究四环素调控的胰岛素表达载体肌肉直接注射后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构建了质粒 prTA tet4 rhINS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Balb/C小鼠成糖尿病模型 ,30 0 μg质粒注射至小鼠的股部肌肉 ,并同时在饮水中加入不同浓度强力霉... 为研究四环素调控的胰岛素表达载体肌肉直接注射后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构建了质粒 prTA tet4 rhINS .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Balb/C小鼠成糖尿病模型 ,30 0 μg质粒注射至小鼠的股部肌肉 ,并同时在饮水中加入不同浓度强力霉素 (Dox) ,监测小鼠末梢血糖、体重 ,测定血清人胰岛素、C肽水平 .用RT PCR检测小鼠肌肉注射部位组织中人胰岛素原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 :质粒prTA tet4 rhINS注射后 ,给予Dox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血清人胰岛素、C肽水平相应升高 ,体重增加 .效果持续大约二周 .小鼠肌肉组织中有人胰岛素原mRNA表达 .降糖效果和基因表达程度随Dox浓度增加而增强 .质粒 prTA tet4 rhINS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高血糖起到明显的降低作用 .在糖尿病小鼠肌肉组织能很好地表达 ,并受Dox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注射 胰岛素 基因 糖尿病小鼠 降糖作用 肌肉组织 表达 DOX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艳荪 苏本利 李昌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17-1518,共2页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20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5例伴有冠心病,156例不伴冠心病),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UCP-2...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201例糖尿病患者(其中45例伴有冠心病,156例不伴冠心病),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UCP-2基因进行扩增,记录各组UCP-2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在伴有冠心病组和不伴冠心病组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显著性(χ2=0.08,P>0.05)。结论: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bp插入/缺失多态与中国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解偶联蛋白-2 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血镁Gitelman综合征1例报告
5
作者 邢倩 高梦娇 +4 位作者 李静 高云 杨郁 李昌臣 杜建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61-1663,共3页
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OMIM#263800)由Gitelman等[1]于1966年首次报告,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肾小管失盐性疾病。GS是由编码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Na^+-Cl^-共转运体(Thiazide-sensitive Na^+-Cl^-cotransporter,NC... 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OMIM#263800)由Gitelman等[1]于1966年首次报告,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肾小管失盐性疾病。GS是由编码噻嗪类利尿剂敏感的Na^+-Cl^-共转运体(Thiazide-sensitive Na^+-Cl^-cotransporter,NCCT)的SLC12A3基因(HGNC:10912)突变失活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ELMAN综合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血镁 噻嗪类利尿剂 失盐性 肾小管 转运体 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β细胞生长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对STZ诱发1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6
作者 任国君 孙杰 +5 位作者 申风娟 史春红 于涛 姜如娇 吴英杰 孙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3-756,I0002,共5页
目的:利用胰腺β细胞组织特异性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从基因水平研究胰腺β细胞GHR缺失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4组,包括LLc对照组[胰腺β细胞特异敲除GHR小鼠(βGHRKO,LLc)... 目的:利用胰腺β细胞组织特异性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敲除小鼠结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从基因水平研究胰腺β细胞GHR缺失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4组,包括LLc对照组[胰腺β细胞特异敲除GHR小鼠(βGHRKO,LLc)、LL对照组[含有GHR等位基因纯合子小鼠(LL)]、LLc STZ组及LL STZ组(LLc小鼠和LL小鼠分别给予STZ注射造模),小鼠餐后血糖≥25mmol·L-1为造模成功。对小鼠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GTT)、小鼠胰腺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STZ注射后,LL STZ组和LLc STZ组小鼠血糖出现上升趋势,16d后达到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GTT,LL STZ组和LLc STZ组小鼠血糖值分别较LL对照组和LLc对照组小鼠血糖值明显升高(P<0.05),HE染色,与LL对照组比较,LLc对照组小鼠胰岛形态及结构无明显变化;LL STZ和LLc STZ组小鼠胰岛萎缩,β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L STZ组较LL对照组小鼠胰岛素分泌显著减少,LLc STZ组较LLc对照组小鼠胰岛素分泌显著减少。结论:在STZ诱导1型糖尿病条件下,胰腺β细胞GHR基因敲除对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及β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受体 糖尿病 1型 胰岛素分泌细胞 基因敲除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G2对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人甲状腺癌细胞凋亡作用影响的观察
7
作者 王玉林 王彪 +1 位作者 孟欣 巴颖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9-353,共5页
背景与目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对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均有抑制其增长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2(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2,BAG2)有关,本研究探讨BAG2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中... 背景与目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对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均有抑制其增长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2(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2,BAG2)有关,本研究探讨BAG2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ARO、FRO、KTC1、KTC2、KTC3、8305C和8505C,分别设培养液处理空白对照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组;利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各组细胞BAG2 mRNA表达及MG132诱导其表达的时效性;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AG2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FRO和KTC2细胞系对蛋白酶体抑制剂最为敏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G132能不同程度的增加各种细胞BAG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在FRO和KTC2细胞中,BAG2 mRNA水平较对照组增加20-25倍,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时间效应实验中,敏感的FRO细胞BAG2 mRNA水平增加快,没有延迟期;并且增加的最高水平显著高于非敏感的ARO细胞(P〈0.01)。结论:BAG2是由蛋白酶体抑制作用诱导产生的新型分子,在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的甲状腺癌细胞的死亡中起着促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2 蛋白酶体抑制剂 凋亡 甲状腺肿瘤 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孙艳荪 苏本利 李昌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614-1615,共2页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 bp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 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18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伴有DR组51例,不伴DR组132例),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组DNA,用聚合...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 bp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 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18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伴有DR组51例,不伴DR组132例),检测所有患者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UCP-2基因进行扩增,记录各组UCP-2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45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在DR组和不伴DR组中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χ2=1.71,P>0.05),2组的等位基因频率亦无显著性差异(χ2=0.16,P>0.05)。结论UCP-2基因8号外显子3′-末端(3-′UTR)45 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中国人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解偶联蛋白-2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随访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艾红 尹安春 +3 位作者 殷慧慧 门莉莉 于珊珊 陈正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2-677,共6页
目的 :分析分层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便利选取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 :分析分层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便利选取大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实验组按照分层随访管理方案进行随访。在干预前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结果 :通过6个月的干预,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随访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是一种有效的糖尿病随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随访 2型糖尿病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共病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艾红 尹安春 +2 位作者 谢莹莹 殷慧慧 张琼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本文从糖尿病共病相关概念、糖尿病共病现象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模式三方面介绍糖尿病共病管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糖尿病共病管理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糖尿病 共病 影响因素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颖 姚俊洁 刘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预先腹腔内注射白藜芦醇(40 mg/kg)。在注射白藜芦醇前和注射后1~4周对大鼠进行机械、冷和热痛觉过敏刺激,同时检测大鼠...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预先腹腔内注射白藜芦醇(40 mg/kg)。在注射白藜芦醇前和注射后1~4周对大鼠进行机械、冷和热痛觉过敏刺激,同时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TRPA1和TRPM8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STZ引起的机械和冷痛觉过敏,但是对热痛觉过敏没有作用。STZ注射增加大鼠DRG神经元中TRPM8的表达(P<0.05),但不影响TRPA1的表达(P>0.05)。白藜芦醇能降低STZ引起的DRG神经元中的TRPM8表达水平(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STZ引起的糖尿病大鼠有抗痛觉超敏作用,可能与DRG中的TRPM8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链脲霉素 糖尿病 大鼠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