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福林 汪寅 +3 位作者 陈宏 陈衔城 吴劲松 周良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增进对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dysemhryoplasticneroepithelialtumors,DNT)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 方法 复习 9例DNT的临床表现、放射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9例均为 2 0岁以前发病 ,以癫痫小发作为主要表现 ... 目的 增进对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dysemhryoplasticneroepithelialtumors,DNT)临床病理特征的认识。 方法 复习 9例DNT的临床表现、放射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9例均为 2 0岁以前发病 ,以癫痫小发作为主要表现 ,肿瘤均位于大脑皮层内 ,影像学均无占位效应和瘤周水肿。组织病理学上 ,皮层内“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呈结节状分布 ,例 1、4~ 9为单纯型 ,例 2、3为复合型。随访 :例 1术后 5年无复发 ,例 3术前 2年病灶无变化 ,另 7例仍在随访中。结论 DNT是以 2 0岁前起病、难治性癫痫小发作、由“特异性胶质神经元成分”构成皮层发育不良灶为特征的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可被CT或MRI发现而确诊 ,绝大多数病例手术切除不复发 ,预后良好。复合型中极少数病例的胶质瘤成分有复发和恶变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 胚胎发育不良 神经上皮瘤 复发 临床病理分析 发作 随访 结论 复合型 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波 陈字 +4 位作者 汪寅 谢彦晖 许小平 谢毅 林果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37-639,共3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临床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CNSL的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提高临床对PCNS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临床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CNSL的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提高临床对PCNS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1例PCNSL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6例,男女比例为1.73∶1;其中50岁以上患者44例(62.0%),平均年龄52岁;就诊时间在1个月内者51例(71.8%);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颅内压力增高及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体征;单发病灶47例(66.2%);MRI示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信号,大多数病灶显像增强后呈明显强化;所有病例病理均为B细胞性。结论:PCNSL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病程短,单发病灶多见,病灶多呈明显均匀强化,绝大多数为B细胞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赖于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淋巴瘤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庄冬晓 周范民 +1 位作者 陈宏 张福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1-353,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央性神经细胞瘤 (CN)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 993~ 2 0 0 0年收治的1 7例CN的临床资料。结果  1 7例患者发病年龄从 1 7到 47岁不等 ,平均 31 5岁。男女比例为 1 1 3∶1。颅内压增高是本病的主要临... 目的 探讨中央性神经细胞瘤 (CN)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 993~ 2 0 0 0年收治的1 7例CN的临床资料。结果  1 7例患者发病年龄从 1 7到 47岁不等 ,平均 31 5岁。男女比例为 1 1 3∶1。颅内压增高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1 6例行开颅手术 ,其中 4例全切除 ,7例次全切除 ,5例大部分切除。 7例于术后辅以放疗。另 1例于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后行γ 刀治疗。 1 2例随访 6~ 77个月 ,平均 2 8 4个月。 1例行大部分切除而未接受放疗者于术后 8个月因肿瘤复发而死亡 ,其余 1 1例均未见复发。结论 CN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分化程度较高的良性肿瘤 ,多数病例经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 ,对于手术未能全切除、术后有复发或经组织病理学证实有较高增殖活性的病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 脑室内肿瘤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CN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下瘤的CT及MRI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俊海 姚振威 +3 位作者 李克 汪寅 刘含秋 冯晓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瘤的CT及MRI影像学征象,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室管膜下瘤是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平均40.7岁,具有一定特征性:①肿瘤多位于侧脑...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瘤的CT及MRI影像学征象,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下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室管膜下瘤是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发病年龄平均40.7岁,具有一定特征性:①肿瘤多位于侧脑室内,第四脑室、颈髓或颈胸髓、脑实质内亦可发生。②肿瘤多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髓内的多呈条状,边界清晰,病灶内常伴小的囊变,少数有细小的砂粒样钙化。③CT平扫肿瘤呈低或等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1H-MRS显示为低级别良性肿瘤的代谢波峰。肿瘤内的小囊变区呈更低密度及T1WI更低、T2WI更高信号影,有时瘤内可见流空血管影。④MRI增强扫描病灶一般无或轻度强化,具有特征性。结论:充分认识室管膜下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下瘤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束木娟 陈颖 +1 位作者 张福林 金嘉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 探讨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 1例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 ,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肿瘤发生于成人 ,位于小脑。形态学上是一个小细胞肿瘤 ,由神经细胞和散在或成簇的脂肪样细... 目的 探讨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预后。方法 对 1例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观察 ,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肿瘤发生于成人 ,位于小脑。形态学上是一个小细胞肿瘤 ,由神经细胞和散在或成簇的脂肪样细胞组成 ,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 :Syn、NSE阳性 ,Ki 6 7弱阳性。 结论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是一非常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依赖其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 ,预后相对良好 ,不同于髓母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 病理特点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在胶质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名士 陈宏 吴劲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LeicaBOND-MAXTM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标记的Ki-67抗原在胶质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胶质瘤组织标本共计120例(WHOⅠ~Ⅳ级各30例),分别采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和... 目的探讨LeicaBOND-MAXTM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标记的Ki-67抗原在胶质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经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胶质瘤组织标本共计120例(WHOⅠ~Ⅳ级各30例),分别采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和手工操作EnVision二步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不同WHO分级与不同染色方法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两种染色方法检测胶质瘤细胞胞核Ki-67抗原标记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两种染色方法对WHOⅠ级和Ⅱ级胶质瘤细胞胞核Ki-67抗原标记指数的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WHO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以及WHOⅢ级与Ⅳ级之间及其同一病理级别之间比较,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检测胶质瘤细胞胞核Ki-67抗原标记指数均高于手工染色法(均P<0.05)。结论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新技术带来的标准化可为组织病理学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对于分析和判断胶质瘤分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胶质瘤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高翔 汪寅 +1 位作者 江澄川 钟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1-452,i0015,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5例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特征和病理。结果脑膜血管瘤病常在青少年起病,以癫痫多见,病理上发现病灶多位于大脑皮层内,累及软脑膜,围绕小血管生长的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5例脑膜血管瘤病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特征和病理。结果脑膜血管瘤病常在青少年起病,以癫痫多见,病理上发现病灶多位于大脑皮层内,累及软脑膜,围绕小血管生长的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vimentin阳性,部分EMA阳性。手术切除后癫癎控制满意。结论脑膜血管瘤病是颅内较为罕见的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血管瘤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血管中心性排列特征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8
作者 程海霞 汪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42-348,共7页
研究背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常见于小脑的低级别胶质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本文报告1例临床罕见、发生于成人幕上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病例,其病理形态与典型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略有不同:脑组织大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围绕玻璃样变性... 研究背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常见于小脑的低级别胶质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本文报告1例临床罕见、发生于成人幕上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病例,其病理形态与典型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略有不同:脑组织大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围绕玻璃样变性小血管呈单层排列,即所谓的血管中心性生长。本文拟探讨含有血管中心性排列特征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讨论其与相关肿瘤的临床病理学鉴别要点,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28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大发作,抗癫药物治疗无效,脑电图检查未发现典型的癫样放电或局灶性δ波。影像学检查以额叶皮质边界清楚的囊性病变伴壁结节为特征性表现。术中可见肿瘤组织质地较韧,表浅为囊性结构、深部呈实质性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胞核呈圆形、卵圆形,胞质两端突起细长毛发状,围绕玻璃样变性小血管单层排列,部分区域肿瘤细胞胞核伸展呈梭形,束状致密排列或疏松星网状排列,偶见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颗粒小体形成。肿瘤细胞弥漫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S-100蛋白、巢蛋白和CD56,局灶性表达Olig2,不表达上皮膜抗原、异柠檬酸脱氢酶1、P53、神经元核抗原、神经微丝蛋白、突触素及CD34,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病理诊断:左侧额叶含有血管中心性排列特征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术后未行放射治疗或药物化疗,随访1年余未出现癫发作,肿瘤无复发。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以小脑多见,发生于成人及幕上者少见,含有血管中心性排列特征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形态特殊,诊断时应注意与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星形母细胞瘤、血管中心型胶质瘤、皮质室管膜瘤及乳头状型胶质神经元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动静脉性血管畸形合并原发性血管炎1例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张福林 陈衔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炎 血管畸形 静脉 原发性 文献复习 小脑 原因不明 合并 动静 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