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休克蛋白27在转移潜能不同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郭坤 刘银坤 +6 位作者 周海君 代智 陈洁 孙瑞霞 孙强玲 卢雯静 康晓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8-745,共8页
利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参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细胞免疫荧光技术、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显示,HSP27在转移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Hep3B、MHCC97L和MHCC97H中定位于细胞浆,亦可见于细胞核,HSP2... 利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参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细胞免疫荧光技术、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显示,HSP27在转移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Hep3B、MHCC97L和MHCC97H中定位于细胞浆,亦可见于细胞核,HSP27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H的HSP27 RNA干扰试验结果显示,HSP27 RNA干扰后MHCC97H的侵袭(MHCC97H组:21.36±2.92;对照RNAi组:19.88±2.23;RNAi组:11.40±2.05)、运动能力(MHCC97H组:26.35±3.29;对照RNAi组:24.43±3.17;RNAi组:10.92±2.27)明显减弱,细胞凋亡显著增加(MHCC97H组:15.12%;对照RNAi组:17.56%;RNAi组:27.64%).同时进行信号转导基因芯片检测发现,HSP27干扰后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并且免疫印迹显示细胞核内活化的NF-κBp65减少,细胞内磷酸化IκBα降低.另外,免疫共沉淀检测发现,在肝癌细胞内HSP27可与IKKβ、IκBα共沉淀,且在HSP27RNA干扰后IKKβ与IKKα结合能力下降.这些结果提示,HSP27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内NF-κB通路的激活,影响细胞凋亡和细胞运动,在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细胞 热休克蛋白27 信号转导 核因子κB(NF-κB) 肿瘤转移 凋亡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TACE中化疗和栓塞与肿瘤抑制和肝损伤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艳红 张哲 +1 位作者 乐凡 周小芸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TACE中化疗与栓塞的并用与否对肿瘤抑制和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HCC患者接受化疗灌注(A组30例)、栓塞(B组29例)或化疗栓塞(C组93例)后1天和4天,AFP下降及肝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1)AFP下降人数,B组(56.5%,78.3%... 目的研究肝癌TACE中化疗与栓塞的并用与否对肿瘤抑制和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HCC患者接受化疗灌注(A组30例)、栓塞(B组29例)或化疗栓塞(C组93例)后1天和4天,AFP下降及肝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1)AFP下降人数,B组(56.5%,78.3%)和C组(67%,80.7%)显著大于A组(25%,25%)(P<0.001)。(2)肝功能异常人数增幅表现为:TBil,A、C组明显高于B组(P<0.001)。ALT及ALB,B、C组明显大于A组(P<0.005)。PA,C组明显高于A、B组(P<0.005)。结论TACE对肿瘤的抑制主要归功于肿瘤供血血管的栓塞作用;加用肝动脉化疗灌注后,肝损伤的增加明显大于对肿瘤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ACE AFP 肝损伤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转移相关的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代智 刘银坤 +8 位作者 崔杰峰 冯钜涛 宋海燕 陈洁 孙瑞霞 李娜 申华莉 张予 杨芃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2-448,共7页
通过比较研究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中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别,筛查与转移相关的重要糖蛋白.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双向电泳(2-DE)和凝集素印迹技术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MS/MS)分... 通过比较研究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中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别,筛查与转移相关的重要糖蛋白.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双向电泳(2-DE)和凝集素印迹技术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MS/MS)分析,建立3种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Hep3B、MHCC97L和MHCC97H的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质表达图谱.比较研究发现,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呈现不同的SDS-PAGE/LCA凝集素印迹图谱,MHCC-97H和MHCC-97L在35~45 ku和45~60 ku间出现了Hep3B未见的条带.在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质表达图谱中,Hep3B、MHCC97L和MHCC97H分别平均检测到(55±7)个蛋白质点(n=3),(60±6)个蛋白质点(n=3),(61±4)个蛋白质点(n=3);以各自双向电泳图谱为参考胶,Hep3B、MHCC97L和MHCC97H分别与其匹配的平均匹配点数为(25±3)个(n=3),(30±4)个(n=3),(28±3)个(n=3).该图谱中,与Hep3B相比,MHCC97L有13个点未匹配,其中9个点为Hep3B(-)/MHCC97L(+);MHCC97H有9个点未匹配,其中6个点为Hep3B(-)/MHCC97H(+),MALDI-TOF-MS/MS可鉴定出Annexin1、Keratin 8等12种差异蛋白质.这些结果证实了不同转移潜能的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核心岩藻基化糖蛋白差异性表达.提示肝癌转移可能与这些差异糖蛋白及其核心岩藻糖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核心岩藻糖蛋白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扁豆凝集素 糖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8寡糖链结构及翻译水平改变与人肝癌细胞转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代智 刘银坤 +3 位作者 郭坤 孙强玲 卢雯静 杨芃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糖组学方法筛查人肝癌细胞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质分子,解析比较筛出的差异蛋白——细胞角蛋白8(CK8)翻译及糖基化修饰改变与人肝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关系.应用双向电泳(2-DE)、凝集素亲和印迹、凝集素亲和沉淀联合... 糖组学方法筛查人肝癌细胞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质分子,解析比较筛出的差异蛋白——细胞角蛋白8(CK8)翻译及糖基化修饰改变与人肝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关系.应用双向电泳(2-DE)、凝集素亲和印迹、凝集素亲和沉淀联合质谱分析技术,筛查并验证与肝癌转移相关的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CK8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应用免疫沉淀结合多种凝集素亲和印迹,推测其与肝癌转移相关的寡糖链结构改变.研究发现,3种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Hep3B、MHCC97-L和MHCC97-H的扁豆凝集素(LCA)亲和印迹表达谱中,分子质量55~60ku、等电点4~6区域处有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呈差异表达,质谱鉴定为CK8.LCA亲和沉淀及蛋白质印迹进一步验证CK8异常核心岩藻糖基化与肝癌转移相关;研究发现,CK8分布于细胞浆内,在MHCC97-L和MHCC97-H细胞中蛋白质表达水平较Hep3B高,在MHCC97-H中与LCA和蓖麻凝集素(RCA-1)的亲和力较Hep3B强.以上结果提示,2-DE和凝集素印迹技术联合MALDI-TOF-MS/MS分析可用于筛查疾病过程相关的异常糖基化蛋白质分子,CK8蛋白水平、核心岩藻糖基化及β-1,4末端半乳糖基化的增加均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肿瘤转移 CK8 扁豆凝集素 核心岩藻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的手术切除及介入和射频治疗对肝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艳红 叶胜龙 张博恒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78-379,共2页
4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手术、射频及介入治疗3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不同治疗组间的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7、9天,各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前三组问ALT值无明显差别,治疗后第1-9天内,ALT变化在... 4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手术、射频及介入治疗3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不同治疗组间的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7、9天,各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前三组问ALT值无明显差别,治疗后第1-9天内,ALT变化在三组问有明显差异,以手术组数值最高;治疗后三组中肝功能各指标异常人数所占比率都有升高,均以手术组为最高。认为:三种治疗对肝功能均有影响,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肝功能储备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功能 肝切除术 介入 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细胞系的糖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海君 刘银坤 +5 位作者 崔杰峰 金红 魏黎明 樊惠芝 郭坤 杨芃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4,共6页
糖基化是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形式之一,糖基化蛋白的糖链部分影响着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性以及其生物学功能.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已显示出蛋白质糖基化的差异.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结合先进的糖蛋白荧光染色技术,研究了正... 糖基化是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形式之一,糖基化蛋白的糖链部分影响着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性以及其生物学功能.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已显示出蛋白质糖基化的差异.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结合先进的糖蛋白荧光染色技术,研究了正常人肝细胞系(ChangLiver)和人肝癌细胞系(Hep3B)糖蛋白糖基化的差异.首先用细胞裂解法提取细胞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2-DE),然后用pro-QEmerald488糖蛋白荧光染料进行糖蛋白染色,得到两种细胞系糖基化蛋白表达谱,经2-DE分析软件Dymension分析2-DE图像,比较糖蛋白的糖基化程度,并对糖基化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显示正常人肝细胞表达(74±2)个(n=3),而人肝癌细胞系表达(78±3)个糖蛋白(n=3).两者匹配的糖蛋白质点31个,Hep3B表达而ChangLiver不表达的糖蛋白质点47个,ChangLiver表达而Hep3B不表达的糖蛋白质点43个.两种细胞系糖基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与正常人肝细胞相比,肝癌细胞发生糖基化改变的糖蛋白有25个,其中糖基化水平上调的有10个,下调的有15个,质谱鉴定出12个发生糖基化改变的糖蛋白.这些结果显示蛋白质糖基化改变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糖基化蛋白 糖蛋白染色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转移性和转移性人肝癌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巧佩 孙淳 +6 位作者 张舒 康晓楠 李岩 郭坤 孙璐 秦雪 刘银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9-395,共7页
目的应用凝集素亲和技术寻找肝癌转移相关特征性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13种肿瘤相关的凝集素集合芯片技术,比较研究了非转移性和转移性人肝癌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同时采用多重凝集素印迹... 目的应用凝集素亲和技术寻找肝癌转移相关特征性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13种肿瘤相关的凝集素集合芯片技术,比较研究了非转移性和转移性人肝癌血清糖蛋白凝集素亲和谱,同时采用多重凝集素印迹方法验证凝集素芯片结果。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研究证明,与非转移人肝癌血清相比,转移性肝癌血清糖蛋白对麦胚凝集素(wheatgerm agglutinin,WGA)、黑接骨木凝集素(sambucus nigra lection,SNA)、红腰豆凝集素(phaseolus vulgariserythroagglutinin,PHAE)和欧曼陀罗凝集素(datura stramonium lectin,DSA)的亲和作用增强(P<0.05)。提示转移性肝癌血清糖蛋白出现了增多的唾液酸(sialic acid,sia)、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 glucosamine,GlcNAc)、平分型GlcNAc及多天线、偏二天线糖链结构。结论血清糖蛋白聚糖链的变化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为临床筛选肝癌侵袭及转移相关的糖标记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芯片 肝癌 肿瘤转移 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研究的变迁与趋势 被引量:15
8
作者 汤钊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半个世纪以来肝癌研究发生了很大变迁,概述了主要变迁和今后趋势。(1)肝癌高危险因素已变为HBV与HCV感染、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代谢内分泌和遗传因素,由此须调整预防措施。(2)美国、意大利和作者单位资料表明,肝癌预后的改善主要由于... 半个世纪以来肝癌研究发生了很大变迁,概述了主要变迁和今后趋势。(1)肝癌高危险因素已变为HBV与HCV感染、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代谢内分泌和遗传因素,由此须调整预防措施。(2)美国、意大利和作者单位资料表明,肝癌预后的改善主要由于早诊早治,并继续成为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3)保守治疗格局在变,分子靶向治疗是一个趋势。"杀癌+杀癌"的联合治疗仍有发展空间,而"杀癌+改造"的模式更值得关注。(4)癌转移观念已有更新,如转移乃全身性问题,转移不是晚期现象,免疫炎症微环境影响转移,转移主要与肿瘤干细胞有关,转移潜能可双向变。为此应重视全身性干预,包括神经、免疫、内分泌、代谢等;关注肿瘤干细胞的"改邪归正";关注抗炎剂的应用;关注中医中药。(5)杀癌疗法负面问题的干预是提高现有疗法疗效的一条捷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站得高一点,看的远一点,有助推动事物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危险因素 早期诊断 肿瘤转移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肝癌临床研究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22
9
作者 汤钊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41-242,共2页
20世纪,建立在病理学基础上以消灭肿瘤为目标的战略,导致肝癌临床的重大进步,但距离攻克还有很大距离,为此21世纪仍面临重大挑战。1消灭肿瘤战略功不可没20世纪以消灭肿瘤为目标的疗法(手术、放化疗、局部治疗等)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大... 20世纪,建立在病理学基础上以消灭肿瘤为目标的战略,导致肝癌临床的重大进步,但距离攻克还有很大距离,为此21世纪仍面临重大挑战。1消灭肿瘤战略功不可没20世纪以消灭肿瘤为目标的疗法(手术、放化疗、局部治疗等)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进步;早诊早治又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了疗效。美国肝癌人群的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非手术治疗“治疗抵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刚 张瑞 陈荣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79,394,共7页
肝癌具有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特点。肝移植和肝切除只适用于少部分肿瘤局限的患者。由于起病隐匿,绝大部分肝癌患者被诊断时已为中晚期或者合并严重肝硬化,临床治疗以非手术为主,如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 肝癌具有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特点。肝移植和肝切除只适用于少部分肿瘤局限的患者。由于起病隐匿,绝大部分肝癌患者被诊断时已为中晚期或者合并严重肝硬化,临床治疗以非手术为主,如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局部消融、放疗、靶向药物等;治疗方式虽然多样,但肝癌复发转移的发生率很高。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能存在肝癌对每种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治疗抵抗"。积极改进现有的治疗方案,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非手术治疗 治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免疫耐受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锋(综述) 殷欣(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0-287,共8页
免疫治疗在肝癌系统治疗中越来越重要,但临床上仍存在单药免疫治疗难以获得较高缓解率的问题。为了给肝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全面的治疗思路,本文将以肝癌免疫耐受微环境涉及的主要成分(多种免疫细胞、抑制性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分子)... 免疫治疗在肝癌系统治疗中越来越重要,但临床上仍存在单药免疫治疗难以获得较高缓解率的问题。为了给肝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全面的治疗思路,本文将以肝癌免疫耐受微环境涉及的主要成分(多种免疫细胞、抑制性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分子)为对象,对各成分起源、形态及功能特点进行综述,并将其诱导免疫耐受机制作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耐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rin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黏附、侵袭和门静脉癌栓的关系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孙琦蛮 樊嘉 +4 位作者 刘银坤 周俭 余耀 邱双健 吴志全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0,F002,共5页
目的 探讨细胞骨架连接蛋白 (ezrin)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黏附、侵袭和门静脉癌栓的关系。方法  4 1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标本按肿瘤大小、有无播散灶及远处转移、包膜、门静脉癌栓等分为高侵袭和低侵袭 2组并... 目的 探讨细胞骨架连接蛋白 (ezrin)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黏附、侵袭和门静脉癌栓的关系。方法  4 1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标本按肿瘤大小、有无播散灶及远处转移、包膜、门静脉癌栓等分为高侵袭和低侵袭 2组并与同期 9例良性肝病肝组织作比较 ,分别采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zrin表达。另选MHCC97L、MHCC97H和LM 33株肝癌细胞系并检测ezrin表达 ;同时运用脂质体转染反义寡核苷酸抑制MHCC97H细胞ezrin表达 ,比较转染前后细胞黏附、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高侵袭肝癌ezrin表达显著高于低侵袭肝癌 (P <0 .0 5 ) ,癌栓组织ezrin表达强度更高 (P <0 .0 5 )。MHCC97L、MHCC97H和LM33株细胞系均表达ezrin ,其强度随侵袭性增加依次增强。脂质体转染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抑制MHCC97H的ezrin表达以及黏附、侵袭能力。结论 Ezrin在肝癌、门静脉癌栓和MHCC97L、MHCC97H、LM3细胞系中均表达 ,其表达强度随侵袭性增强而增加 ;Ezrin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肿瘤黏附、侵袭能力 ,从而在肿瘤侵袭及门静脉癌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 表达及 EZRIN 门静脉癌栓形成 侵袭能力 反义寡核苷酸 肝组织标本 肝细胞肝癌 肝癌细胞系 脂质体转染 肝癌组织 连接蛋白 细胞骨架 肿瘤大小 远处转移 病肝组织 技术检测 免疫组化 转染反义 细胞黏附 肿瘤侵袭 侵袭性 PCR 酸抑制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肝癌Huh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糖谱的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莫翠菊 秦雪 +7 位作者 康晓楠 彭契六 江凯 卢宇 隋靖喆 翟励敏 刘银坤 李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应用凝集素芯片技术寻找肝癌细胞表面转移相关的特征性糖谱。方法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建立肝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模型。通过凝集素芯片比较诱导前后细胞... 目的应用凝集素芯片技术寻找肝癌细胞表面转移相关的特征性糖谱。方法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建立肝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模型。通过凝集素芯片比较诱导前后细胞膜的糖谱改变,采用凝集素印迹和荧光细胞凝集素免疫组化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诱导后细胞对凝集素ACL、BPL、JAC、MPL、PHA-E、SBA和SNA的亲和作用减弱,而对凝集素AAL、ConA、DBA、GSLⅡ、ECL、HAL、LCA、LTL、NML、NPL、PHA-L、PTLⅡ和WFL的亲和作用增强。提示诱导后肝癌细胞表面出现了黏蛋白T/Tn抗原、平分型N-乙酰葡萄糖胺、α2,6唾液酸和末端α或β连接的N-乙酰半乳糖胺结构减少;而末端和核心岩藻糖、高甘露糖、N-乙酰葡萄糖胺β1,6分支和复杂型寡糖分支结构增多。结论肝癌细胞发生EMT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糖链结构改变,提示糖链结构与肝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为有效控制肝癌转移、改善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芯片 糖谱 肝癌(HCC) 上皮间质转化(EMT)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旁肝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预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切除术后复发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巨波 郭坤 +5 位作者 朱小东 孔令群 柴宗涛 王文权 陆录 孙惠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以及癌旁肝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预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和预后的价值。方法从1999年至2006年我所9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05例制成组织芯片,随访至2010年3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半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以及癌旁肝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预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和预后的价值。方法从1999年至2006年我所9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05例制成组织芯片,随访至2010年3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半定量分析肝癌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HIF-2α的表达,分析HIF-2α高低组主要临床相关资料的差异,并评价其与患者复发、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肝癌中HIF-2α表达高低和预后无显著相关性。肝癌癌旁肝组织中HIF-2α阴性患者57例,1,3,5年生存率(92.7%,74.5%,58.6%)、无瘤生存率(80.1%,58.6%,44.6%)和早期复发(19例)显著好于癌旁HIF-2α阳性患者(46例)的总体生存率(75.4%,50.3%,41.0%)、无瘤生存率(55.1%,35.3%,22.9%)和早期复发(2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提示癌旁HIF-2α高表达为术后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HIF-2α可有效预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缺氧诱导因子2α 缺氧 癌旁组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高强 邱双健 樊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57-662,共6页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特定表型和抑制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可通过多种方式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从启动到效应的整个阶段,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增多,不仅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对预后及疗效评...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特定表型和抑制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可通过多种方式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从启动到效应的整个阶段,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患者体内调节性T细胞增多,不仅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对预后及疗效评价等多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是免疫治疗的新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调节性T细胞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A-LAK细胞与苯乙酸协同抗瘤的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宁 叶胜龙 +2 位作者 孙瑞霞 赵燕 汤钊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简化粘附性LAK(A LAK)细胞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与苯乙酸 (PA)的协同抗瘤作用。方法 :采用苯丙氨酸甲酯(PME)处理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而制备A LAK细胞 ;观察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经PA处理后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用经PA... 目的 :简化粘附性LAK(A LAK)细胞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与苯乙酸 (PA)的协同抗瘤作用。方法 :采用苯丙氨酸甲酯(PME)处理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而制备A LAK细胞 ;观察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经PA处理后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用经PA预处理的SMMC772 1培养上清液作用于A LAK细胞 ,观察A LAK增殖能力与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 :采用PME制备的A LAK细胞 ,其增殖能力显著高于非粘附性LAK细胞 (NA LAK)和常规LAK细胞 ;肿瘤细胞经PA作用后 ,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肿瘤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可明显抑制A LAK的增殖与杀伤活性 ,而经苯乙酸预处理的上清液则抑制作用减弱。结论 :采用PME可简便快速地制备A LAK ,而苯乙酸可与A LAK协同发挥抗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性LAK细胞 苯丙氨酸甲酯 肝细胞癌 苯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潜能不同人肝癌细胞系差异蛋白Annexin1的功能解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杰峰 刘银坤 +7 位作者 代智 周海君 宋海燕 张丽君 张予 孙瑞霞 陈洁 汤钊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41-1149,共9页
解析比较蛋白质组学筛出的差异蛋白Annexin1的生物学功能,证实其是否在肝癌转移复发中发挥作用.分别以RT-PCR、蛋白质印迹及细胞免疫化学对差异蛋白Annexin1在转移潜能不同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再验证,然后构建Annexin1反义表... 解析比较蛋白质组学筛出的差异蛋白Annexin1的生物学功能,证实其是否在肝癌转移复发中发挥作用.分别以RT-PCR、蛋白质印迹及细胞免疫化学对差异蛋白Annexin1在转移潜能不同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再验证,然后构建Annexin1反义表达质粒,转染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通过对MHCC97H细胞的运动、侵袭、凋亡、生长周期、MMPs分泌、克隆形成等系列检测,观察目的蛋白表达降低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特别是转移特性的影响.验证结果均证实Annexin1在有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MHCC97L、MHCC97H中呈高表达.转染Annexin1反义重组表达质粒后,MHCC97H细胞中Annexin1的表达被成功抑制.依据MHCC97H/pcDNA3.1(+)ASAnnexin1,MHCC97H/pcDNA3.1(+),MHCC97H的检测排序,转染反义重组质粒后的MHCC97H细胞穿过上室底膜的细胞数(运动实验)分别为:11.13±3.31,18.88±2.03,21.86±3.38;穿过人工基底膜细胞数(侵袭实验)分别是:16.43±2.23,16.40±1.57,16.86±1.52;细胞平均集落形成率(克隆形成实验)分别为:(14.33±0.46)%,(19.35±0.49)%,(20.25±0.35)%;MHCC97H细胞凋亡比例(FCM分析)依次为22.2%,6.44%,6.97%;细胞周期各时相的比例依次为:G0-G1期79.5%/76.34%/80.5%,S期13.26%/14.4%/9.69%,G2-M期7.25%/9.26%/9.81%;细胞培养上清MMP9的定量结果依次为:26.37!g/L,28.00"g/L,31.90#g/L;MMP2定量结果依次为29.46$g/L,26.37%g/L,26.53&g/L.明胶酶谱分析细胞培养上清显示,转染Annexin1反义重组表达质粒的MHCC97H细胞分泌的MMP9活性与对照比变化不明显.综合上述结果发现,转染Annexin1反义表达质粒MHCC97H细胞运动能力及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凋亡细胞的比例增加,而侵袭潜能,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分泌MMP2、MMP9的量均变化不明显.提示,差异蛋白Annexin1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细胞运动在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系 Annexin1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肝肾联合快速获取方法的改进及临床研究(附117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康 樊嘉 +9 位作者 周俭 吴志全 邱双健 黄晓武 孙健 贺轶锋 肖永胜 史颖泓 孙琦蛮 汤钊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供体肝肾联合快速获取方法的改进。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共117例肝肾联合快速切取的临床资料,观察移植术后1周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情况。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脾静脉灌注附加颈静脉、下腔静脉引流。采用4℃UW... 目的探讨供体肝肾联合快速获取方法的改进。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共117例肝肾联合快速切取的临床资料,观察移植术后1周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情况。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脾静脉灌注附加颈静脉、下腔静脉引流。采用4℃UW液和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溶液(HCA液)灌注和保存。结果供体热缺血时间平均为2.7min,冷缺血时间平均为7h30min,切取时间平均为16.2min。肝移植术后1周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恢复良好,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的发生。联合获取方式改进后与原方法比较,γ-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靠,所获取供肝的质量良好,适于供体肝肾联合快速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获取 器官获得 器官保存 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建 王艳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4,共4页
巨噬细胞起源于血液单核细胞,在不同的刺激因素作用下,巨噬细胞可分化为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型)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2型)。现在认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具有M2型巨噬细胞表型。TAM在肿瘤中大量... 巨噬细胞起源于血液单核细胞,在不同的刺激因素作用下,巨噬细胞可分化为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1型)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2型)。现在认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具有M2型巨噬细胞表型。TAM在肿瘤中大量浸润被认为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TAM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本文就TAM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循环DNA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捷 周俭 +1 位作者 王征 樊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6-778,785,共4页
循环DNA是存在于血浆/血清中的游离DNA。已有研究证实肿瘤患者循环DNA来源于肿瘤细胞。因此,检测肿瘤患者循环DNA质和量的改变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具有较大价值。循环DNA检测具有微创性、标本获取方便、可连续动态检测等优点,是... 循环DNA是存在于血浆/血清中的游离DNA。已有研究证实肿瘤患者循环DNA来源于肿瘤细胞。因此,检测肿瘤患者循环DNA质和量的改变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具有较大价值。循环DNA检测具有微创性、标本获取方便、可连续动态检测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肿瘤标志物。有关肝癌患者循环DNA的研究不多,本文就循环DNA检测在肝癌诊断和预后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DNA 肝细胞癌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