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指纹法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甲信 郭懿 +5 位作者 李瑶 张政 司勇锋 冯国生 程金建 邓卓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研究放射敏感与放射抵抗的鼻咽癌组织基因表达差异,寻找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基因指纹。方法:采用BioStarH-141s(2004)型含14112点的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19例不同放射敏感性鼻咽癌组织进行检测,其中放射敏感8例,放射抵... 目的:研究放射敏感与放射抵抗的鼻咽癌组织基因表达差异,寻找预测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基因指纹。方法:采用BioStarH-141s(2004)型含14112点的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19例不同放射敏感性鼻咽癌组织进行检测,其中放射敏感8例,放射抵抗11例,用T-test检验、聚类、LOOCV等方法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放射抵抗组与放射敏感组比较,表达差异的基因P<0.5有923条,P<0.01有164条,P<0.001有17条;与慢性炎症组织相比,放射敏感组70%以上病例有2倍以上表达差异的基因267条,明显高于放射抵抗组106条。这些基因包括已知的与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的基因PRKD,DCK等;还有大部分以前没有描述与放射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如SIRT1,RABAC1,PPP1CC,ZNF638,APPBP1,RABAC1等,它们主要与细胞周期、S期和M期调控点、细胞凋亡、细胞生长、DNA绑定,RNA绑定等功能有关;还有一些新发现的,功能尚未明确的基因,如CUTA,ZNF148,Sep15,TMTC3,TOP1等。取P<0.01的差异表达基因98条进行聚类分析,19例患者能分成放射敏感与抵抗二类,除1例外,所有病例敏感性的分类均与临床结果相符。用LOOCV验证,准确率100%。结论:不同放射敏感性的鼻咽癌组织,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与炎症组织比较,放射敏感组的基因表达差异更大,可利用差异基因簇进行放射敏感性分类,提示可利用基因指纹法进行鼻咽癌放射敏感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敏感性 基因表达谱 基因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鼻咽癌相关基因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甲信 郭懿 +7 位作者 张政 司勇锋 冯国生 陈可和 韦海明 程金健 邓卓霞 李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589-592,59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快速的检测基因表达量的手段。本研究利用这种新兴技术来研究鼻咽癌组织与鼻咽慢性炎症组织基因表达差异,以寻找鼻咽癌新的肿瘤相关候选基因和分子标志。方法:采用BioStarH-141s(2004)型含14112... 背景与目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是一种高通量,快速的检测基因表达量的手段。本研究利用这种新兴技术来研究鼻咽癌组织与鼻咽慢性炎症组织基因表达差异,以寻找鼻咽癌新的肿瘤相关候选基因和分子标志。方法:采用BioStarH-141s(2004)型含14112点的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20例鼻咽癌组织及15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进行检测,并用生物统计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和鼻咽慢性炎症组织相比,20例放疗前鼻咽癌组织存在着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基因包括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分裂、分化、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信号与蛋白传递相关基因、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一些生物酶的酶活调节等。结论: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可以筛选出许多不同种类的参与鼻咽癌病变过程的重要基因,这为揭示鼻咽癌复杂的病变机理提供了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狼疮鼠骨髓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王继辉 凡慧 +4 位作者 梁康礼 范萍 胡小倩 陈金中 程喜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狼疮鼠骨髓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EMP)的影响。方法 :将狼疮鼠组(24只)分4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LPS(0、2、4及8 mg/kg);正常对照组(24只)分组和LPS处理方法同狼疮鼠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狼疮鼠骨髓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EMP)的影响。方法 :将狼疮鼠组(24只)分4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LPS(0、2、4及8 mg/kg);正常对照组(24只)分组和LPS处理方法同狼疮鼠组。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髓EMP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骨髓中EMP阳性细胞。结果:(1)相同剂量LPS狼疮鼠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狼疮鼠组EMP m 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增高;(2)不同剂量LPS狼疮鼠组间比较:8 mg/kg LPS狼疮鼠组EMP m RNA表达高于2 mg/kg和0 mg/kg LPS狼疮鼠组;4 mg/kg和2 mg/kg LPS狼疮鼠组EMP表达较0 mg/kg LPS狼疮鼠组显著性增高;(3)不同剂量LPS正常对照组间比较:8 mg/kg LPS组EMP m RNA表达显著高于0 mg/kg LPS组;(4)免疫组化示EMP在狼疮鼠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均有表达,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均被染色,以细胞质及细胞膜染色明显,随着LPS浓度增高,狼疮鼠组及正常对照组EMP阳性细胞更加密集。结论:EMP可能参与SLE发病,并与狼疮活动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红细胞巨噬细胞连接蛋白 脂多糖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苷对成纤维细胞胶原相关基因的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吕洛 应康 +3 位作者 魏少敏 林惠芬 马来记 毛裕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4-346,共3页
应用积雪草苷(Asiaticoside,Ad)作用于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HumanSkinFibroblast,HSFb)后,通过基因芯片杂交技术,研究Ad对HSFb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通过Northern杂交和放射免疫技术研究Ad对胶原代谢相关可疑靶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 应用积雪草苷(Asiaticoside,Ad)作用于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HumanSkinFibroblast,HSFb)后,通过基因芯片杂交技术,研究Ad对HSFb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进一步,通过Northern杂交和放射免疫技术研究Ad对胶原代谢相关可疑靶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影响,以探讨Ad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时相点基因表达谱明显不同;②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Ad具有刺激HSFbⅠ型和Ⅲ型胶原合成的作用。提示,Ad对胶原合成相关基因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积雪草苷 成纤维细胞 基因 基因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载药系统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吕洛 魏少敏 +3 位作者 林惠芬 刘玉亮 应康 毛裕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54,共4页
脂质体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磷脂 ,近几年已开始被广泛用作多种药物的载体。药物经皮给药系统是药剂学中的一新兴的领域 ,通过脂质体包埋技术制备的各种经皮给药系统同样在我国的制药和化妆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脂质体的组成及一... 脂质体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磷脂 ,近几年已开始被广泛用作多种药物的载体。药物经皮给药系统是药剂学中的一新兴的领域 ,通过脂质体包埋技术制备的各种经皮给药系统同样在我国的制药和化妆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脂质体的组成及一般特性、脂质体载药系统经皮给药的药剂学促透机制和最新的基础实验和应用研究进展的综合分析后显示 ,脂质体包裹技术在国内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将具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载药系统 研究进展 经皮给药 促透技术 药学作用机制 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提取物对皮肤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吕洛 魏少敏 +3 位作者 林惠芬 马来记 应康 毛裕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24,共4页
通过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应用XTT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比较研究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对靶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苷在质量浓度高达200μg/mL时未见任何细胞毒性;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成... 通过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应用XTT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比较研究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对靶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苷在质量浓度高达200μg/mL时未见任何细胞毒性;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明显促进增殖和DNA合成作用(p<0 05);积雪草苷比羟基积雪草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提取物 皮肤细胞 生物学特征 影响 化妆品 积雪草苷 羟基积雪草苷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吕洛 魏少敏 +3 位作者 林惠芬 马来记 应康 毛裕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3-25,共3页
应用不同剂量的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作用于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HumanSkinFibroblast,HSFb)后,通过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上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ⅠN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ⅢNP)含量。结果显示:①与空... 应用不同剂量的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作用于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HumanSkinFibroblast,HSFb)后,通过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上清中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ⅠN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原(PⅢNP)含量。结果显示: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可有效刺激体外培养HSFbPⅠNP和PⅢNP的分泌;②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刺激靶细胞PⅠNP和PⅢNP分泌的生物学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③在10μg/mL~150μg/mL剂量内,Ad对HSFb刺激PⅠNP的分泌显示出比Md更强的生物活性(ρ<0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肤化妆品 积雪草苷 羟基积雪草苷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00与HIV-1整合酶互作并抑制其介导的病毒整合(英文)
8
作者 林云 李智慧 +5 位作者 王然 李文娟 王晶晶 季朝能 薛京伦 陈金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0-248,共9页
Sp100是核颗粒ND10的组成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存在.Sp100参与多种细胞生理病理过程,如转录调控、细胞内抗病毒免疫等.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我们发现了Sp100的互作蛋白HIV-1整合酶,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证实了Sp100与HIV-1整合酶的... Sp100是核颗粒ND10的组成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存在.Sp100参与多种细胞生理病理过程,如转录调控、细胞内抗病毒免疫等.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我们发现了Sp100的互作蛋白HIV-1整合酶,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证实了Sp100与HIV-1整合酶的互作,细胞内荧光共定位实验也证实了二者在细胞内部分共定位.此外,突变体实验表明,Sp100的C端300~480氨基酸和HIV-1的催化结构域是两个蛋白质的互作区域.利用siRNA降低细胞内Sp100的表达量,可以增加HIV-1整合酶介导的病毒的整合,反之,细胞内过表达Sp100则会降低HIV-1整合酶介导的病毒的整合.这是首次发现Sp100可以和HIV-1整合酶发生相互作用,并进而抑制病毒的整合.我们发现了Sp100作为HIV-1整合酶互作蛋白的新功能,并扩展了细胞防御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100 HIV-1整合酶 慢病毒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