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1
作者 姚煜欣 林筱婷 +4 位作者 张先兴 陈炜 林仕芳 李振新 林艾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3-520,共8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OCB)阳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4年1月治疗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OCB检测... 目的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OCB)阳性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9年5月至2024年1月治疗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OCB检测结果,分为OCB+组和OCB-组。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临床特征与OCB阳性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2例,其中OCB+组17例,OCB-组45例。与OCB-组相比,OCB+组患者表现出更显著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特征,脑脊液白细胞数>8×10^(9)/L的比例(64.7%vs.26.7%,P=0.003)及免疫球蛋白指数(0.72 vs.0.61,P=0.037)显著更高;同时OCB+组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样,在急性期意识轻度受损发生率更高(P=0.005),且更易表现出多核心症状(≥3个核心症状)联合发作(52.9%vs.20.0%,P=0.025)及误诊(29.4%vs.8.9%,P=0.101),尤其与急性脊髓炎—累及颈髓(82.4%vs.53.3%,P=0.036)及急性间脑综合征[41.2%vs.6.7%,P=0.004,包括低钠血症(35.3%vs.8.9%,P=0.033)]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CB阳性状态(OR=3.895,95%CI:1.065~14.249)与多核心症状联合发作显著相关。结论急性期NMOSD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的患者表现出显著更高多核心症状联合发作及误诊率,其中急性脊髓炎—累及颈髓、急性间脑综合征症状更为突出,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提示需加强临床识别与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 寡克隆带 临床特征 核心症状(≥3个核心症状)联合发作 间脑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整合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魏取好 蒋晓飞 吕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40,共6页
整合子是近年来在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可移动性基因元件,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并表达外源性基因盒,是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水平播散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整合子的发现、结构、分类;基因盒的结构、来源;整合子对基因盒的捕获、剪切与表达;... 整合子是近年来在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可移动性基因元件,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并表达外源性基因盒,是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水平播散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整合子的发现、结构、分类;基因盒的结构、来源;整合子对基因盒的捕获、剪切与表达;整合子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以及整合子的检测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基因盒 耐药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烷胺单用及与复方丹参或丙炔苯丙胺合用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文记 陈海波 +7 位作者 蒋雨平 陈生弟 张本恕 郑剑晖 秦斌 曾湘豫 蒋景文 王新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418-420,共3页
目的评定单用金刚烷胺、金刚烷胺与复方丹参或丙炔苯丙胺合用对早期帕金森病 (PD)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分组 ,单用金刚烷胺组 (金刚烷胺组 ) 3 5例 ,金刚烷胺 +复方丹参组 (复方丹参组 ) 3 4例 ,金刚烷胺 +... 目的评定单用金刚烷胺、金刚烷胺与复方丹参或丙炔苯丙胺合用对早期帕金森病 (PD)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式分组 ,单用金刚烷胺组 (金刚烷胺组 ) 3 5例 ,金刚烷胺 +复方丹参组 (复方丹参组 ) 3 4例 ,金刚烷胺 +丙炔苯丙胺 (丙炔苯丙胺 )组 2 9例。临床疗效采用改良Webster量表和帕金森病运动功能 (MDRSPD)量表 ,在治疗前及以后每 2个月进行 1次评定 ,期限为 1年 ,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同时在治疗前后取血查肝肾功能、血糖及血常规、尿常规。结果Webster量表和MDRSPD量表的临床有效率 ,单用金刚烷胺组分别为 42 9%和 3 7 1% ,复方丹参组分别为 3 4 2 %和 2 6 5 % ,丙炔苯丙胺组分别为 5 1 1%和 48 3 % ,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MDRSPD量表的临床显效率 ,金刚烷胺组为 2 8% ,复方丹参组为 11 8% ,丙炔苯丙胺组为 2 7 6%。复方丹参组与金刚烷胺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丙炔苯丙胺组与金刚烷胺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以上 3组分别为 2 7 8%、8 8%和 3 1% ,但均较轻微 ,持续时间短 ,不影响治疗。结论 3组方案对早期PD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金刚烷胺 复方丹参 丙炔苯丙胺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与血栓形成及其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剑经 逯海 +1 位作者 徐三荣 孙大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91-393,共3页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 血栓形成 慢性肝病 抗心磷脂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获得性易栓症 狼疮抗凝物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脑卒中后痴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延焱 卢晓喆 俞茂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脑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的关系。方法同期选择脑卒中患者129例作为脑卒中组,其他疾病患者76例为对照组,健康老年人41例为正常组。6个月后将脑卒中组患者按其是否符合痴呆...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脑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的关系。方法同期选择脑卒中患者129例作为脑卒中组,其他疾病患者76例为对照组,健康老年人41例为正常组。6个月后将脑卒中组患者按其是否符合痴呆诊断标准又分为PSD组(65例)和非PSD组(64例),发病时及6个月后测血IGF-1及认知功能量表测定。结果脑卒中组IGF-1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88,P=0.06),与正常组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9,P=0.006);PSD组IGF-1水平比其他3组均低,4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43,P=0.013);发病6个月后,PSD组IGF-1保持较低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发现与PSD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I、GF-1及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分析发现血IGF-1水平与一般认知功能水平相关,其中空间结构能力、注意、短时记忆与瞬间记忆受影响比较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时低IGF-1水平者,其发生PSD的可能性大;血IGF-1水平与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脑血管意外 痴呆 认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调节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敏 谢彦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7-212,共6页
天然CD4+CD25+调节T细胞来源于胸腺,通过直接接触机制抑制效应细胞的增殖,调节自身免疫和移植免疫。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天然调节T细胞分化、发育和功能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机制。Foxp3是Treg的标志,检测其表达可以作为判定Treg的方法。IL-... 天然CD4+CD25+调节T细胞来源于胸腺,通过直接接触机制抑制效应细胞的增殖,调节自身免疫和移植免疫。本文主要综述了影响天然调节T细胞分化、发育和功能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机制。Foxp3是Treg的标志,检测其表达可以作为判定Treg的方法。IL-2主要通过IL-2Rα及STAT5途径促进Treg的增殖活化。膜型和分泌型TGF-β具有不同功能,膜型TGF-β1可能主要介导Treg的抑制功能,而分泌型TGF-β可能主要促进Treg的增殖。树突状细胞由于作用途径不同,对Treg既有正调节,也有负调节。CTLA-4途径可能通过作用于Treg自身、DC或效应细胞直接或间接地调节Treg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CD4^+CD25^+调节T细胞 FOXP3 IL-2 TGF-Β1 树突状细胞 CTL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器官捐献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垚 王剑虹 +2 位作者 白苗娜 曾费天之 张雷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2,共2页
中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供体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影响脑死亡器官捐献过程的各个因素出发,对世界各国在法律模式、脑死亡判断及相应运作程序、文化背景、公众态度、医疗行业的社会信任度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总结和... 中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近年来发展较快,供体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从影响脑死亡器官捐献过程的各个因素出发,对世界各国在法律模式、脑死亡判断及相应运作程序、文化背景、公众态度、医疗行业的社会信任度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为解决中国的移植供体短缺难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供体短缺 脑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与口腔扁平苔藓 被引量:3
8
作者 孙红英 周国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其病变形成、发展及癌变与细胞凋亡和抗凋亡过程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表明转录调控因子核转录因子-κB是细胞分化、凋亡等信号通路的交汇点,调控细胞凋亡与抗凋亡过程,成为与细胞凋亡相关的重要...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其病变形成、发展及癌变与细胞凋亡和抗凋亡过程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表明转录调控因子核转录因子-κB是细胞分化、凋亡等信号通路的交汇点,调控细胞凋亡与抗凋亡过程,成为与细胞凋亡相关的重要分子。本文就该因子及其与口腔扁平苔藓中细胞凋亡和抗凋亡过程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细胞凋亡 核转录因子-ΚB 抗凋亡 自身免疫 信号通路 细胞分化 转录调控 分子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义齿的软组织处理与美学效果
9
作者 李凤波 俞立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266-269,共4页
近年来,种植义齿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植过程中硬组织处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随着人们对美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种植义齿软组织的处理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软组织不足及形态不良影响了修复的美学效果。目前种植义齿的软组织处理技... 近年来,种植义齿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植过程中硬组织处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随着人们对美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种植义齿软组织的处理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软组织不足及形态不良影响了修复的美学效果。目前种植义齿的软组织处理技术还未完全成熟,本文从种植义齿的美学效果出发,对手术过程中、过渡阶段以及永久修复过程中的软组织处理技术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软组织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治疗14861例急性荨麻疹的起效时间观察
10
作者 廖康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荨麻疹 急性 咪唑斯汀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黏附性液体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冬雷 冷冰 +4 位作者 顾宇翔 朱巍 徐斌 陈衔城 周良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438-441,共4页
目的 探讨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 方法 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 F鞘,6 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以Ultraflow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阻断和前... 目的 探讨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 方法 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 F鞘,6 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以Ultraflow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阻断和前推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本组患者中有13例动静脉畸形位于功能区(运动区、语言区、视觉中枢),6例位于大脑半球深部,2例位于小脑半球。畸形团大小为3 cm的9例,3-6 em的8例,6 cm以上的4例。 结果 治疗后脑动静脉畸形的体积缩小程度为20%-100%。初期因使用Onyx经验不足,在拔出微导管时有2例患者发生严重脑出血,行外科手术救治,其余19例患者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Onyx栓塞技术可作为治疗体积较大、位于大脑深部及功能区脑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方法之一,长期疗效有待随访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治疗 患者 液体栓塞剂 微导管 黏附性 SELDINGE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