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曹晨曦 陆临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3-65,共3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手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复发性结直肠癌的再手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法。本文探讨结直肠...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手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复发性结直肠癌的再手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法。本文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35例复发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结果:手术后1年内复发者9例(26%),3年内复发者26例(74%)。本组35例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均行再次手术,7例复发性直肠癌再切除4例,造瘘3例,28例复发性结肠癌中,根治性切除8例(包括5例肝转移灶切除),姑息性切除10例,盲肠或横结肠造瘘10例。总切除率为63%(22/3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55%(12/22),姑息性切除45%(10/22)。术后随访6~36个月,2例失访,12例根治性切除组中,9例无瘤生存,1例肺转移,2例肝转移;23例姑息治疗组中,5例死亡,4例肝转移,其余14例带瘤生存。结论:结肠癌的手术治疗,应根据其生物学特点,采取规范的手术方式、彻底清除原发灶、转移的肠系膜及淋巴结,术中注意无瘤操作,术后酌情辅以化疗或放疗,定期随访,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而对复发和转移病例,应根据其部位、临床特征,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酌情达到根治或姑息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癌 肿瘤复发 转移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临床中中医药治疗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雪勇 冯联忠 +1 位作者 李斌 赵广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71-1172,共2页
目的:讨论中药抗肿瘤疗效和Fas/FasL基因对医疗的作用。方法:将肝癌细胞用0、0.01、0.1、1μg/mL表阿霉素一一处理,把上述处理的肝癌细胞和有无参处理的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观察放入中药或fasl抗体之后对肿瘤的效果;用PCR对化疗药物... 目的:讨论中药抗肿瘤疗效和Fas/FasL基因对医疗的作用。方法:将肝癌细胞用0、0.01、0.1、1μg/mL表阿霉素一一处理,把上述处理的肝癌细胞和有无参处理的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观察放入中药或fasl抗体之后对肿瘤的效果;用PCR对化疗药物处理的肝癌细胞Fas/Fasl的具体表达测定,结果:未处理的肝癌细胞OD值最高,而用1μg/mL表阿霉素处理的肝癌细胞OD值高于0,0.01,0.1μg/mL处理的。对于0μg/mL表阿霉素干预的7402肝癌细胞fasl表达对比,7402肝癌细胞表达fas和fasl基因,0.01,0.1μg/mL的降低、1μg/mL的增高;fasl单克隆抗体介入之后,0,0.01,0.1μg/mL表阿霉素处理的肝癌细胞的OD值也高于空白对照。结论:中药抗肿瘤可以增效减毒;Fas/FasL系统在抗肿瘤免疫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中医药 DMEM Fas、FasL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致肠梗阻9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斌忠 董来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449-4450,共2页
直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或侵犯直肠壁,受卵巢激素影响,出现周期性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经期便血、肠梗阻等临床症状的疾病。本病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或漏诊。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乙状结肠 肠梗阻 诊治 生长活力 临床症状 组织异位 卵巢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115例技术改进与体会
4
作者 董来荣 曹晨曦 付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4266-4267,共2页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行Dixon术时,直肠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改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对11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改进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5例,手术时间(98.8±18.2)min...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行Dixon术时,直肠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改进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对11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改进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5例,手术时间(98.8±18.2)min,术中出血量(50±30)mL,保肛率为100%,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及盆腔感染。随访1~6年,盆腔及吻合口局部复发率为3.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行Dixon术时,对其系膜切除范围及方法的改进,具有手术简便、时间短、出血少、局部复发率低等优点,符合直肠癌根治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结肠镜检查 DIXON术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SGC-7901细胞中的let-7a功能相关蛋白 被引量:6
5
作者 朱益民 徐其 +1 位作者 董来荣 刘志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1-448,共8页
为探讨let-7a表达下调在胃癌发病中的机制,高通量地检测了与let-7a功能相关的蛋白质.首先采用基因克隆技术稳定过表达SGC-7901细胞系的let-7a基因,然后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稳定过表达该基因对SGC-7901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通过对SGC... 为探讨let-7a表达下调在胃癌发病中的机制,高通量地检测了与let-7a功能相关的蛋白质.首先采用基因克隆技术稳定过表达SGC-7901细胞系的let-7a基因,然后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稳定过表达该基因对SGC-7901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通过对SGC-7901/let-7a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改变的研究,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了1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是let-7a功能相关蛋白质,其中抗氧化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二硫化蛋白异构酶A2、四氢叶酸合成酶、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1、Rho-GTPsae激活蛋白4表达上调,Skp2蛋白、血小板黏附蛋白CD41、纤维连接蛋白、Cks1蛋白表达下调.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质如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1、Skp2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经蛋白质印迹分析进行了验证.在SGC-7901/let-7a中鉴定的1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涉及到细胞周期的调控、分子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黏附、细胞代谢等众多事件,它们可能作为let-7a功能相关蛋白质,为阐明let-7a表达下调在胃癌发病中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胃癌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MA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