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OPPPS模式“食品工程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飞 徐洪宇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8期139-142,共4页
结合“食品工程原理”的课程特点与培养目标,探讨其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对流传热为例,介绍了依据BOPPPS教学模型的优势及其具体的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6个教学环节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 结合“食品工程原理”的课程特点与培养目标,探讨其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对流传热为例,介绍了依据BOPPPS教学模型的优势及其具体的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6个教学环节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上的设计与应用,同时结合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成功实现课程的混合式教学,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收益。结果表明,通过采用BOPPPS教学模式的“食品工程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其他课程教学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模式 食品工程原理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温刚 张元新 葛雅琨 隋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 以CaCO_3为模板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并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小角X射线粉末衍射(SAXRD)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MSNs样品对A549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aCO_3-HMSNs是以CaCO_3为核,介孔二氧化硅为壳的纳米粒子;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62.5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为100%;有92.80%的细胞吸收了样品HMSNs,即HMSNs具有较高的细胞内吞能力及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生物相容性 细胞内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芽粮食及食品应用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先红 刘景圣 +3 位作者 陈翔宇 李艳红 李侠东 谢忠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共3页
综述了我国糙米、玉米、大豆、黑豆、绿豆、豇豆、黑米、大麦、荞麦、燕麦、小麦及薏米等粮食发芽后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成分的变化,以及发芽粮食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粮食深加工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发芽粮食 食品应用 最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去除污染含水层中石油烃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虹 刘娜 +3 位作者 毕白云 马静 温钢 付净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共5页
研究了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增溶,并将其用于污染含水层中石油烃的去除。结果表明:石油烃溶解度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 200mg/L时,石油烃溶解度达10 077.7mg/L;界面张力... 研究了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增溶,并将其用于污染含水层中石油烃的去除。结果表明:石油烃溶解度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 200mg/L时,石油烃溶解度达10 077.7mg/L;界面张力随着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mg/L时,界面张力为34.3mN/m,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800mg/L时,界面张力为5.2 mN/m。采用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含水层进行清洗处理,在固液比(质量体积比)为1g∶2mL的体系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3 000mg/L,120r/min、10℃下振荡12h,石油烃去除率达70.82%。污染含水层柱冲洗结果表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分别为1 200、3 000mg/L时,10倍孔隙体积的表面活性剂冲洗后,分别从污染砂样中去除41.81%和63.30%的石油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脂类 生物表面活性剂 含水层 石油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PLC结构分析与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崇利 许崇波 宫语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的PLC1-250基因,构建含PLC1-250基因表达质粒的BL21(DE3)(p N-PLC1-250)重组菌株,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p N-PLC1-250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且基因序列与阅读框架均正确。SDS-PAGE分... 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的PLC1-250基因,构建含PLC1-250基因表达质粒的BL21(DE3)(p N-PLC1-250)重组菌株,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p N-PLC1-250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且基因序列与阅读框架均正确。SDS-PAGE分析表明,PLC1-250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相对含量的18.76%。利用SOPMA法预测PLC1-250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且同源模建了其3D结构,结果表明,PLC1-250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与α毒素相类似。此外,还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鉴定,可为进一步探索α毒素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魏氏梭菌 α毒素PLC基因 生物学活性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玉米食品研究现状 被引量:8
6
作者 马先红 费哲奇 +1 位作者 梁佳佳 连丽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17,共3页
综述了玉米的种类、营养价值和玉米食品的研究现状,旨在为玉米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信息,进而促进玉米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玉米 营养价值 玉米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玉米休闲食品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先红 张继文 +1 位作者 任静 连丽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共3页
概述了休闲食品的加工技术及玉米休闲食品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玉米休闲食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玉米休闲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玉米 休闲食品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K88ac-ST_(1)-LT_(B)基因工程疫苗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8
作者 许崇利 许崇波 佘玉罕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5-9,共5页
试验使用发酵罐对大肠杆菌K88ac-ST_(1)-LT_(B)三价基因工程疫苗菌株进行培养,从培养基、通气量、诱导剂以及诱导条件4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该工程疫苗菌株的特性进行灭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LB培养基为该菌株的最适培养基,诱导剂乳... 试验使用发酵罐对大肠杆菌K88ac-ST_(1)-LT_(B)三价基因工程疫苗菌株进行培养,从培养基、通气量、诱导剂以及诱导条件4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该工程疫苗菌株的特性进行灭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良LB培养基为该菌株的最适培养基,诱导剂乳糖100 mmol/L、诱导6 h以上,可以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20万mL发酵罐中培养K88ac-ST_(1)-LT_(B)重组菌株的最适宜通气量为500 L/min。灭活试验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加入0.4%甲醛溶液搅动、灭活48 h,灭活效果较为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88ac-ST_(1)-LT_(B) 重组菌株 培养条件 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向日葵花盘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佰荣 刘翰轩 邓钧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23,128,共6页
以向日葵花盘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总黄酮,以其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向日葵花盘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1 h、纤维素酶添加量0.1%(以向日葵花... 以向日葵花盘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总黄酮,以其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向日葵花盘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1 h、纤维素酶添加量0.1%(以向日葵花盘质量计)、超声时间24 min、超声功率194 W,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可达(20.45±0.13)mg/g。向日葵花盘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_(50)分别为0.131、0.441 mg/mL,表明向日葵花盘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花盘 总黄酮 超声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通过调节MEK/ERK通路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抑制小鼠3T3-F442A前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爱萍 李佟 +3 位作者 程亚青 张仁文 葛雅琨 张元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Silibinin)对小鼠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0~400μmol/L的Silibinin在24、48、72 h对3T3-F442A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法...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Silibinin)对小鼠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0~400μmol/L的Silibinin在24、48、72 h对3T3-F442A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法观察Silibinin对3T3-F442A脂肪细胞脂肪生成的影响;采用RT-qPCR技术、Western blot和ELISA实验检测Silibinin对3T3-F442A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α、C/EBP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细胞蛋白2(aP2)、脂肪生成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和VEGF受体2(VEGFR-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和磷酸化MEK(p-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表达的影响。结果MTT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过100、200、400μmol/L Silibinin处理后,3T3-F442A前脂肪细胞的细胞增殖率下降(P<0.001);油红O染色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60μmol/L Silibinin实验组中的细胞红色脂滴堆积明显减少;RT-qPCR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过160μmol/L Silibinin处理后的3T3-F442A脂肪细胞,C/EBPα、C/EBPβ、PPARγ、aP2、VEGF-α、VEGFR-2、MMP-2和MMP-9的mRNA表达量下调(P<0.001);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过160μmol/L Silibinin处理后的3T3-F442A脂肪细胞,C/EBPα、C/EBPβ、PPARγ和aP2的蛋白表达量下调(P<0.001),p-MEK/MEK和p-ERK/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下调(P<0.001);ELISA实验显示,经过160μmol/L Silibinin处理后的3T3-F442A脂肪细胞,细胞上清液中的MMP-2和MMP-9的蛋白浓度下调(P<0.001)。结论Silibinin通过抑制MEK/ERK通路和MMP活性抑制3T3-F442A前脂肪细胞分化与脂肪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脂肪生成 转录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stalline and amorphous metal sulfide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with long cycle life: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hybrid capacitors
11
作者 DING Ning WANG Siyu +4 位作者 YU Shihua XU Pengcheng HAN Dandan SHI Dexin ZHANG Chao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4-1794,共11页
Crystalline@amorphous NiCo_(2)S_(4)@MoS_(2)(v-NCS@MS)nanostructures we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via an ethylene glycol-induced strategy with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solvothermal method,which simultaneously realiz... Crystalline@amorphous NiCo_(2)S_(4)@MoS_(2)(v-NCS@MS)nanostructures we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via an ethylene glycol-induced strategy with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solvothermal method,which simultaneously realized the defect regulation of crystal NiCo_(2)S_(4) in the core.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lexible protection of an amor-phous shell and the high capacity of a conductive core with defects,the v-NCS@MS electrode exhibited high specif-ic capacity(1034 mAh·g^(-1) at 1 A·g^(-1))and outstanding rate capability.Moreover,a hybrid supercapacitor was assembled with v-NCS@MS as cathode and activated carbon(AC)as anode,which can achieve remarkably high specific energy of 111 Wh·kg^(-1) at a specific power of 219 W·kg^(-1) and outstanding capacity retention of 80.5%after 15000 cycling at different current den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stalline@amorphous heterostructure NiCo2S4@MoS2 hybrid supercapacitor defect design long cycle li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葡萄籽中蛋白质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佳 王璐 +2 位作者 孙健英 蔡莹莹 隋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采用木瓜蛋白酶对脱脂葡萄籽进行酶解提取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酶用量、酶解温度、p H值、反应时间和料液比对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葡萄籽蛋白质水酶法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质的最优... 采用木瓜蛋白酶对脱脂葡萄籽进行酶解提取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酶用量、酶解温度、p H值、反应时间和料液比对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葡萄籽蛋白质水酶法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质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40℃,料液比1∶25(g∶m L),酶用量4%,酶解时间4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为6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葡萄籽蛋白质 响应面法 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条件对糙米酵素中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飞 隋新 +3 位作者 苏红 代娇阳 刘佳 张国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2-166,共5页
发芽糙米酵素是以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制成的功能性食品。发芽糙米酵素中含γ-氨基丁酸、谷胱甘肽、γ-谷维醇等多种生理功能活性成分。本试验研究了蜂蜜添加量、酵母活化液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因素对产品中谷胱甘... 发芽糙米酵素是以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制成的功能性食品。发芽糙米酵素中含γ-氨基丁酸、谷胱甘肽、γ-谷维醇等多种生理功能活性成分。本试验研究了蜂蜜添加量、酵母活化液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因素对产品中谷胱甘肽、γ-氨基丁酸与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并以γ-氨基丁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方法对其生产工艺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当蜂蜜添加量为8%,发酵温度为30℃,时间为3.9 h,酵母活化液添加量为13%时,γ-氨基丁酸的含量最高为0.8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酵素 谷胱甘肽 廿氨基丁酸 淀粉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石油烃降解菌的鉴定及其对石油烃底物的降解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虹 杨元元 +4 位作者 刘娜 宋清泉 温钢 付净 翦英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3,共6页
采用16SrDNA技术对石油污染场地筛选出的两种单菌(A6菌和A10菌)进行鉴定,并对两种单菌及其混合菌降解石油烃各组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单菌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两种单菌及其混... 采用16SrDNA技术对石油污染场地筛选出的两种单菌(A6菌和A10菌)进行鉴定,并对两种单菌及其混合菌降解石油烃各组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单菌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两种单菌及其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有所差异,其降解效果依次为混合菌>A6菌>A10菌。其中A6菌和A10菌对石油烃底物降解的组分大致相同,两者均能完全降解大部分直链烷烃、环烷烃和支链烷烃,部分降解C9~C27正构烷烃。从降解程度来看,A6菌优于A10菌。两种单菌的混合菌在降解石油烃底物时,具有协同降解作用,对石油烃底物降解的组分及降解程度均优于两种单菌;混合菌除了能完全降解大部分直链烷烃、环烷烃和支链烷烃外,还对A6菌和A10菌不能彻底降解的支链烷烃(3,8-二甲基癸烷和2-甲基-十二烷)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无色杆菌 鉴定 石油烃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中国传统主食馒头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先红 刘景圣 +1 位作者 张文露 陈翔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3,共4页
传统馒头发酵剂由多种微生物群体组成,乳酸菌是馒头传统发酵剂中的重要微生物类群,其种类和数量与馒头的品质存在内在联系。该文针对馒头传统发酵剂中乳酸菌菌群的发展过程以及乳酸菌发酵与馒头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馒头发酵剂的研... 传统馒头发酵剂由多种微生物群体组成,乳酸菌是馒头传统发酵剂中的重要微生物类群,其种类和数量与馒头的品质存在内在联系。该文针对馒头传统发酵剂中乳酸菌菌群的发展过程以及乳酸菌发酵与馒头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馒头发酵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发酵剂 乳酸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石油烃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及其细胞表面疏水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虹 刘娜 +2 位作者 吕静 温钢 付净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7,22,共6页
选取3种石油烃降解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DS-1)、铜绿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DS-2)和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DS-3),研究其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及其细胞表面疏水性。结果表明,经过6d的降解,3种石油烃降解菌对石... 选取3种石油烃降解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DS-1)、铜绿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DS-2)和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DS-3),研究其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及其细胞表面疏水性。结果表明,经过6d的降解,3种石油烃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率分别为99.08%、79.75%、84.34%。石油烃的黏附性测试和盐析聚集测试结果表明,3种石油烃降解菌均表现出较高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其规律为DS-1>DS-3>DS-2。其中DS-1的细胞表面疏水性最高,达65.90%。DS-1、DS-2和DS-3菌株发生盐析聚集所需最小(NH4)2SO4摩尔浓度分别为2.0、2.8、2.4 mol/L。菌株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和降解有机物的能力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降解菌 降解效果 细胞表面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食醋营养与功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先红 李雪娇 +1 位作者 刘洋 隋新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166,共4页
食醋不仅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统调味品之一,而且食醋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谷物食醋主要是由谷物为原料,如小米、玉米、黑米等淀粉含量丰富的谷物经过发酵而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酸性饮料或调味剂。针对谷物食醋的营养价... 食醋不仅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统调味品之一,而且食醋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谷物食醋主要是由谷物为原料,如小米、玉米、黑米等淀粉含量丰富的谷物经过发酵而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酸性饮料或调味剂。针对谷物食醋的营养价值、功能作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为谷物食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食醋 营养价值 功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功能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飞 刘红娟 王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3,共4页
乳清蛋白是牛乳乳清中存在的一类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且比例适当,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在维持机体肠道、肌肉组织的健康和补充体内的谷胱甘肽数量、抗氧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乳清蛋白中还含有β-乳球蛋白、... 乳清蛋白是牛乳乳清中存在的一类蛋白质,其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且比例适当,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在维持机体肠道、肌肉组织的健康和补充体内的谷胱甘肽数量、抗氧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乳清蛋白中还含有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传递蛋白以及乳过氧物酶等多种生物活性蛋白。这些物质参与构成机体非特异性防御屏障,在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蛋白组成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的鉴定及降解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虹 王航 +4 位作者 汪雪格 刘娜 温钢 付净 翦英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35-2039,共5页
在修复石油烃污染的环境时,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效果,而一些微生物既能降解石油烃,又能代谢分泌表面活性剂,从而促进油的乳化,提高油的分散程度,增大菌株和油珠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增强修复效果。该研究从石油污染土... 在修复石油烃污染的环境时,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效果,而一些微生物既能降解石油烃,又能代谢分泌表面活性剂,从而促进油的乳化,提高油的分散程度,增大菌株和油珠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增强修复效果。该研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既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株B-6。通过观察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了菌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及降解石油烃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B-6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菌株B-6的发酵液经粗提后,得到黄褐色粘稠状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其产量为2.19 g·L^(-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B-6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物质。该菌株用于水中石油烃的降解,石油烃初始浓度为2 000 mg·L^(-1),120 r·min^(-1)、30℃下振荡培养5 d后,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9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 石油烃 降解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与pDNA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昆 杨红 +3 位作者 葛雅琨 隋新 温刚 张元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6-132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高度有序、分散性良好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Am-MSNs),并研究其吸附和保护质粒DNA(pDNA,PEGFP-N3)的性质,测定样品材料对A549和HeLa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Am-MSNs能有效吸附PEGFP-N3,并保护PEGFP-N3...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高度有序、分散性良好的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Am-MSNs),并研究其吸附和保护质粒DNA(pDNA,PEGFP-N3)的性质,测定样品材料对A549和HeLa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Am-MSNs能有效吸附PEGFP-N3,并保护PEGFP-N3免受限制性内切酶的消化;Am-MSNs对A549和HeLa细胞表现出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约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质粒DNA 吸附 保护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