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膜爆破声研究
1
作者 刘文强 李勤华 +2 位作者 胡军峰 费龙盼 郭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6,共9页
在混合动力专用汽油发动机怠速大负荷充电工况下,发现曲轴第3主轴承座在1缸最大爆发压力时刻出现随机的宽频油膜爆破声。针对该问题,建立AVL Excite PU三维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噪声产生的工况和机制,分析温度... 在混合动力专用汽油发动机怠速大负荷充电工况下,发现曲轴第3主轴承座在1缸最大爆发压力时刻出现随机的宽频油膜爆破声。针对该问题,建立AVL Excite PU三维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噪声产生的工况和机制,分析温度、轴瓦间隙、供油压力及润滑系统结构对该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轴瓦表面大面积低压区及油膜压力持续地降低是空穴产生的前提条件,曲轴轴心轨迹突变时形成空穴,导致下瓦油膜压力快速降低,油膜压力变化率越大,易产生空穴噪声,油膜压力变化率可以用来评价空穴噪声大小;减小轴瓦间隙与增加供油量都可以改善油膜爆破声。从优化润滑系统的角度提出改善异响轴承座下轴瓦噪声的工程方案,并通过台架试验证明改善后油膜爆破噪声幅值降低61%,解决油膜爆破噪声问题,为后续混合动力机型类似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爆破声 润滑系统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 怠速充电 三维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燃烧的大涡模拟研究
2
作者 韦虹 马瑞博 +4 位作者 姬费帆 孟硕 马文中 马俊杰 韩志玉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探究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对两款不同尺寸的氢气喷射器在相同发动机工况下的氢气射流、混合过程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 为探究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对两款不同尺寸的氢气喷射器在相同发动机工况下的氢气射流、混合过程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研究。为了降低计算时间并保持较高计算精度,采用了一种喷射器简化方案。喷射器简化方案的有效性分别通过定容弹和发动机模拟进行了验证。在定容弹模拟中,两款氢气喷射器在不同定容弹背压下的射流贯穿距与试验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均在5.0%以内。在发动机模拟中,分别装有两款氢气喷射器的发动机在燃烧阶段的缸压与试验数据基本相符。发动机模拟结果表明:两款喷射器的发动机混合气形成过程在基本特征上没有实质性区别,但小流量喷射器发动机在点火前的混合气分层效果较好,且燃烧循环变动更小。喷射结束时刻(end of injection,EOI)显著影响氢气分层稀薄燃烧稳定性,过度推迟EOI会造成火花塞附近混合气过稀,从而导致起燃缓慢甚至失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射流 简化喷射器模型 分层稀燃 直喷氢气发动机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缸发动机式增程器扭转振动模糊PID主动抑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白书杰 魏长银 +3 位作者 陈勇 李双清 谭艳军 李彦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8,共8页
针对对乘客舒适性有重要影响的电动汽车增程器系统扭转振动问题,提出一种扭转振动模糊PID控制算法。建立8自由度轴系强迫振动模型,以转速波动为观测对象,通过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精确度。然后以角加速度以及转速为控制目标,以电机扭矩为控... 针对对乘客舒适性有重要影响的电动汽车增程器系统扭转振动问题,提出一种扭转振动模糊PID控制算法。建立8自由度轴系强迫振动模型,以转速波动为观测对象,通过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精确度。然后以角加速度以及转速为控制目标,以电机扭矩为控制变量,采用模糊PID控制器主动抑制扭转振动。以均平方角加速度为扭转振动的评价指标,分析稳态和瞬态工况下扭转振动主动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相比仅以转速为控制目标的PID控制方式,均平方角加速度降低68.3%;相比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均平方角加速度降低29.0%。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增程器轴系的扭转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增程器 扭振 模糊PID控制器 主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的发动机正时皮带怠速噪声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善飞 郭丰 +3 位作者 张勇刚 马冠钦 杨万里 王瑞平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85,共5页
以某3缸增压直喷汽油机正时皮带怠速低频噪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锁定噪声源和噪声频段,并对该噪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针对该噪声源和噪声频段,通过一维动力学仿真的方法来优化正时皮带系统的布置参数,寻找到降低该噪声的方法,并最终通... 以某3缸增压直喷汽油机正时皮带怠速低频噪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锁定噪声源和噪声频段,并对该噪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针对该噪声源和噪声频段,通过一维动力学仿真的方法来优化正时皮带系统的布置参数,寻找到降低该噪声的方法,并最终通过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试验验证了提高皮带刚度和增加小惰轮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该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时皮带 怠速噪声 动力学仿真 噪声-振动-平顺性(NVH)试验 汽油增压直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黏度机油对汽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史程中 贺娜 +6 位作者 钟建勤 周付 张威 张元东 袁爽 沈源 王瑞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3-1108,1122,共7页
为揭示低黏度机油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选用5种机油(3种不同黏度低黏度机油SN 0W-20、作为基础油的SL 5W-30和高黏度机油SL 10W-40)进行了一系列的台架对比试验,包括发动机机械损失试验、外特性试验、万有特性试验、基于NEDC工... 为揭示低黏度机油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选用5种机油(3种不同黏度低黏度机油SN 0W-20、作为基础油的SL 5W-30和高黏度机油SL 10W-40)进行了一系列的台架对比试验,包括发动机机械损失试验、外特性试验、万有特性试验、基于NEDC工况的模拟工况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与基础油相比,使用低黏度机油时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降低了1%~2%,而在3种低黏度机油中,黏度越低,节油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燃油经济性 低黏度机油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稀燃发动机预燃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轲 晁岳栋 +4 位作者 胡祎诺 马俊杰 成海元 韦虹 李双清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89,共6页
为了研究预燃室点火技术的稀燃点火能力及预燃室点火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用热力学单缸机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点火方式的点火能力,并研究了预燃室点火条件下,进排气相位、滚流气道、预燃室设计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预燃室点火技术的稀燃点火能力及预燃室点火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用热力学单缸机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点火方式的点火能力,并研究了预燃室点火条件下,进排气相位、滚流气道、预燃室设计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火花塞点火线圈点火方式相比,主动预燃室点火能量大,能稳定点燃λ>2.4的均质稀燃混合气,有效拓展稀燃极限;在预燃室点火条件下,通过优化进排气相位和滚流气道,结合合理的预燃室设计参数及发动机工况点的优化能提升热效率,试验测试已实现52.5%的指示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发动机 稀燃 预燃室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DI发动机超级爆震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方会咏 许杰 +4 位作者 柳启元 张慧君 赵春燕 刘义强 王瑞平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2,共5页
研究了单次喷射及二次喷射对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某工况下超级爆震的影响,分析了二次喷射策略下进排气凸轮相位、进气温度、点火提前角、空燃比、发动机水温及曲轴箱通风系统对超级爆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二次喷射策略能有... 研究了单次喷射及二次喷射对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某工况下超级爆震的影响,分析了二次喷射策略下进排气凸轮相位、进气温度、点火提前角、空燃比、发动机水温及曲轴箱通风系统对超级爆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二次喷射策略能有效抑制超级爆震的发生,增加发动机水温,降低混合气空燃比,适当提前排气相位可以减少超级爆震的频次,进气温度及点火提前角对超级爆震现象的改善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 直喷汽油机 二次喷射 超级爆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汽油和甲醇为燃料时小型二冲程发动机摩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卫飞 易世雄 +2 位作者 郝佳胜 杨万里 王瑞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27,共4页
采用往复振动机模拟小型二冲程发动机运转工况,实验研究汽油和甲醇为燃料时发动机气缸和活塞环间的摩擦特性,并比较分别使用润滑油新油、润滑油老化油、润滑油新油和老化油的混合油作为润滑油时气缸和活塞环间的摩擦特性。结果表明,以... 采用往复振动机模拟小型二冲程发动机运转工况,实验研究汽油和甲醇为燃料时发动机气缸和活塞环间的摩擦特性,并比较分别使用润滑油新油、润滑油老化油、润滑油新油和老化油的混合油作为润滑油时气缸和活塞环间的摩擦特性。结果表明,以甲醇为燃料时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小于以汽油为燃料时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特别是使用添加了润滑油新油的燃料时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最小。通过黏度和热重(TG)分析,探讨甲醇燃料改善气缸和活塞环间的摩擦特性的原因,结果表明,甲醇燃料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较低的摩擦因数,因而以甲醇为燃料时可以降低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冲程发动机 磨损 摩擦 润滑油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DI发动机二次喷射优化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杰 张慧君 +3 位作者 柳启元 赵春燕 刘义强 王瑞平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8,共5页
研究了不同的二次喷射优化策略对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未燃HC和炭烟的影响情况。通过适当的喷油配比、喷油时刻改善燃烧室内燃油混合气分布情况。利用多因子扫描组合,对某工况下不同喷油配比、喷油时刻组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研究了不同的二次喷射优化策略对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未燃HC和炭烟的影响情况。通过适当的喷油配比、喷油时刻改善燃烧室内燃油混合气分布情况。利用多因子扫描组合,对某工况下不同喷油配比、喷油时刻组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喷油配比、恰当的喷油时刻,能够使油气混合质量较好,炭烟与未燃HC均会减少,排放改善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 直喷汽油机 二次喷射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鹏鹏 窦红印 +2 位作者 赖泽隆 汪记伟 王瑞平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5年第8期61-66,共6页
对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背压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背压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和排气系统功率损失两个方面。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某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极限背压条件下发动机的外特性数据,重点分析了排... 对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背压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背压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和排气系统功率损失两个方面。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某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极限背压条件下发动机的外特性数据,重点分析了排气背压对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影响,可为排气系统设计或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压 涡轮增压 试验 发动机性能 功率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飞 李志威 +3 位作者 田俊鹏 袁爽 沈源 王瑞平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5年第10期55-59,共5页
以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的布局设计为研究目的 ,通过对正时链条自由长度、紧边长度、正时链传动系统的摩擦、张紧器及链板的结构和工艺等进行优化设计来降低系统的摩擦损失及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增加链条... 以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系统的布局设计为研究目的 ,通过对正时链条自由长度、紧边长度、正时链传动系统的摩擦、张紧器及链板的结构和工艺等进行优化设计来降低系统的摩擦损失及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通过计算和实验研究表明增加链条的节数可以增加θ动值以稳定T/F值,但同时也会增大摩擦损失,因此在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链条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正时链传动系统 摩擦损失 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自然吸气发动机性能提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小龙 周平平 +2 位作者 王红英 王文波 王瑞平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6年第11期86-88,共3页
某款自然吸气发动机装配整车投放市场后,市场反馈整车低速时动力不足,性能无法达到市场需求。通过对不同转速进气量的分析,发动机各转速全负荷工况下,在气门叠开时均出现的进气质量流量是负值的现象,低速时较明显,未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某款自然吸气发动机装配整车投放市场后,市场反馈整车低速时动力不足,性能无法达到市场需求。通过对不同转速进气量的分析,发动机各转速全负荷工况下,在气门叠开时均出现的进气质量流量是负值的现象,低速时较明显,未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同时优化进气、排气门的型线,减少进气倒流,同时减少废气倒流,增加低速时的进气量,从而提升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解决了市场抱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吸气发动机 气门优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离合器分离拨叉有限元分析
13
作者 付军 吴光强 +4 位作者 祝林 方少权 陈勇 罗大国 王瑞平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6年第2期19-21,24,共4页
离合器分离拨叉刚度较低、变形过大会造成自由行程过大,即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在不改变材料和装配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结构改进,可使其刚度达到目标值。通过对原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可计算出最大应力以及显示应力集中的位置。根据仿真结果,... 离合器分离拨叉刚度较低、变形过大会造成自由行程过大,即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在不改变材料和装配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结构改进,可使其刚度达到目标值。通过对原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可计算出最大应力以及显示应力集中的位置。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出其刚度值。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仿真与试验的误差,此分析的载荷、约束及接触关系的设置都与试验设置保持一致。根据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在10%之内,故优化方案的计算结果精确度很高,可制作样件进行试验。这样可极大地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 离合器分离拨叉 刚度 最大应力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与汽油进气道喷雾撞壁特性对比
14
作者 袁波 王兆文 +3 位作者 曹俊辉 张淼 赵华莉 成晓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9-438,共10页
为了探究甲醇发动机冷启动困难的本质,基于外轮廓修正策略构建了透明气道模型,并采用光学畸变矫正技术,可视化对比研究了进气温度、进气流量和喷射压力对进气道甲醇和汽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温度的升高增加了甲醇和汽油喷雾面... 为了探究甲醇发动机冷启动困难的本质,基于外轮廓修正策略构建了透明气道模型,并采用光学畸变矫正技术,可视化对比研究了进气温度、进气流量和喷射压力对进气道甲醇和汽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温度的升高增加了甲醇和汽油喷雾面积,并且对汽油促进效果更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喷雾湿壁长度.进气流动促进了甲醇和汽油喷雾的发展,并使甲醇喷雾面积大于汽油,但高进气流量下喷雾湿壁严重,合适的进气流量为15~30 m^(3)/h.提高喷射压力,增加了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面积,但是喷雾湿壁长度也随之增加,合适的进气道相对喷射压力为0.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与汽油 进气道 光学畸变矫正 喷雾 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汽喷射时刻对汽油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研究
15
作者 贾智圆 孙秀秀 +1 位作者 陈勇 李双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8-302,共5页
通过由试验验证的型号为LJ465Q汽油发动机热力学模型,研究了缸内水和蒸汽喷射时刻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发动机2000r/min及全负荷下,喷射质量为9mg,喷射压力为10bar,喷射时刻为(-110~-60)°CA时,水喷射工况输... 通过由试验验证的型号为LJ465Q汽油发动机热力学模型,研究了缸内水和蒸汽喷射时刻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发动机2000r/min及全负荷下,喷射质量为9mg,喷射压力为10bar,喷射时刻为(-110~-60)°CA时,水喷射工况输出功率随着喷射时刻滞后逐渐减小,功率最大可提高0.71%,燃油消耗率可降低0.74%,喷水后减少了局部高温和局部过浓区域,有助于明显降低NOx排放,其最大降低了66.3%,HC排放有所增加;过热蒸汽喷射工况输出功率随着喷射时刻滞后逐渐增大,功率最大可提高1.7%,燃油消耗率可降低1.8%,NOx排放量随喷射时刻增大而减少,最大降低了55.2%,HC排放降低了15.4%。综上,缸内蒸汽喷射相比于水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效果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缸内喷水 缸内蒸汽喷射 喷射时刻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控马达液压系统压力拍振成因及其动态分析
16
作者 杨莎 谷立臣 钱铎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6-141,共6页
针对液压系统中泵和马达的压力脉动频率相近时影响输出稳定性和负载工作可靠性的问题,采用AMESim多学科仿真软件对多能域耦合闭式液压系统进行物理建模,研究不同柱塞副间隙下拍振现象的规律特性。通过计算泵控马达液压系统的阻尼比及分... 针对液压系统中泵和马达的压力脉动频率相近时影响输出稳定性和负载工作可靠性的问题,采用AMESim多学科仿真软件对多能域耦合闭式液压系统进行物理建模,研究不同柱塞副间隙下拍振现象的规律特性。通过计算泵控马达液压系统的阻尼比及分析蓄能器模固有频率,提出利用蓄能器对压力拍振现象进行测试和分析。最后,通过搭建机电液一体化实验平台对仿真分析进行验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压力拍振对于压力信号和柱塞磨损等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故障特征有明显放大作用,蓄能器对于液压系统压力拍振幅值有明显的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拍振 蓄能器 泵控马达 轴向柱塞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面锈蚀对齿轮磷化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赵清碧 马勇 +2 位作者 田晓丽 孙峰 郭秋彦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0,共4页
齿轮磷化是齿轮常用的一种表面处理方式。某型变速器磷化后齿轮在极限性能试验及耐久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齿轮轮齿折断及齿面剥落的失效现象。通过宏观及微观形貌测试,发现齿面有直径50μm以上,深度50μm左右的凹坑;通过工厂现场调查及后... 齿轮磷化是齿轮常用的一种表面处理方式。某型变速器磷化后齿轮在极限性能试验及耐久试验过程中发生了齿轮轮齿折断及齿面剥落的失效现象。通过宏观及微观形貌测试,发现齿面有直径50μm以上,深度50μm左右的凹坑;通过工厂现场调查及后续试验分析,确定是齿轮流转过程中发生锈蚀导致齿面凹坑,继而在磷化过程中保留凹坑,最终导致齿轮试验中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 齿轮失效 凹坑 锈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策略对氢内燃机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胡轲 万佳 +3 位作者 马文中 袁爽 韦虹 赵福成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4,共6页
为了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实现“零碳排放”,选择氢气发动机作为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线。为了快速实现内燃机燃烧氢气的相关试验研究,在汽油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缸内直喷的氢气喷射方案,在1.5 L发动机上进行直喷氢气详细测试,... 为了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实现“零碳排放”,选择氢气发动机作为碳中和的关键技术路线。为了快速实现内燃机燃烧氢气的相关试验研究,在汽油发动机的基础上,采用缸内直喷的氢气喷射方案,在1.5 L发动机上进行直喷氢气详细测试,对比了汽油和氢气燃料对发动机性能和油耗的影响;并在氢气直喷状态下,研究了不同氢气喷射参数,包括氢气喷射相位、氢气喷射压力和不同氢气喷嘴流量对氢气发动机热效率和NO_(x)排放的影响规律,为后续的氢气发动机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发动机 热效率 喷射相位 喷射压力 喷嘴流量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轮疲劳点蚀故障动力学仿真与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睿 陈勇 +3 位作者 李光鑫 武一民 王文青 赵玉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0-1057,共8页
齿面点蚀是斜齿轮的主要故障之一。不同齿面及不同程度的点蚀故障诊断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提出一种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斜齿轮齿面点蚀程度和数量进行故障识别。建立了单齿面点蚀和多齿面点蚀等不同点蚀故障类型的斜齿轮动... 齿面点蚀是斜齿轮的主要故障之一。不同齿面及不同程度的点蚀故障诊断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提出一种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斜齿轮齿面点蚀程度和数量进行故障识别。建立了单齿面点蚀和多齿面点蚀等不同点蚀故障类型的斜齿轮动力学模型,对动态响应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得到了不同点蚀故障类型时域和频域的特征响应规律。对齿轮接触疲劳实验振动信号进行特性分析,验证了斜齿轮点蚀故障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齿轮点蚀故障动力学模型可以对单齿面不同点蚀程度和多齿面点蚀进行诊断识别,为传动齿轮故障诊断与健康预测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齿面点蚀 动力学仿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性能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华 陈辛波 +3 位作者 傅灵玲 于闯 罗大国 王瑞平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年第4期24-26,共3页
驻车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中能实现可靠驻车的一种安全装置,是变速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机构。以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设计为例,在安全驻车、防自动脱挡、异常驻车、驻车棘爪自动弹出能力以及换挡舒适性等5方面提出了性能要求,并进行了详... 驻车机构是自动变速器中能实现可靠驻车的一种安全装置,是变速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机构。以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设计为例,在安全驻车、防自动脱挡、异常驻车、驻车棘爪自动弹出能力以及换挡舒适性等5方面提出了性能要求,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为驻车机构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车机构 安全驻车 脱挡 摘挡力 换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