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病理学诊断
1
作者 王秋鹏 甘梅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8-1092,共5页
近年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新的进展。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点准确诊断、评估预后及风险分层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 近年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新的进展。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学特点准确诊断、评估预后及风险分层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进展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甘梅富 卢洪胜 +1 位作者 周涛 徐伟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疾病。只发生在女性,特别...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疾病。只发生在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高分辨率CT(HRCT)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改变。组织学特点为肺淋巴管、小气道、小血管的管壁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例均表达HMB-45、SMA、actin、MMP-2、desmin,2例表达PR、ER。经随访,有2例死亡。结论育龄期妇女发生渐进性呼吸困难,并反复出现气胸,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性分布薄壁囊状改变,临床上应考虑到PLAM的可能,最好能行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PLAM在影像学与病理组织学上有特征性表现,免疫组化HMB-45阳性具特异性,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显示胆囊罗-阿窦的影像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冬女 汪军峰 +1 位作者 朱华勇 肖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胆囊罗-阿窦(RAS)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4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GBA)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常规采用单次激发FSE(SS-FSE)重T2WI序列和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行冠状面扫描。将45例患...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显示胆囊罗-阿窦(RAS)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4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GBA)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常规采用单次激发FSE(SS-FSE)重T2WI序列和稳态采集快速成像(FIESTA)序列行冠状面扫描。将45例患者的MRCP表现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罗-阿窦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基础。结果:45例中MRCP显示胆囊壁局限性变形、增厚43例,弥漫性增厚2例;增厚的胆囊壁内均见多个小囊状憩室样结构环状排列呈典型的"花环征",其内呈高信号。术后病理诊断为GBA并慢性胆囊炎45例,其中35例合并胆囊结石;罗-阿窦的病理表现为肌层内异位腺体,周围有增生的平滑肌组织环绕或伴神经纤维增生性改变。结论:MRCP可清晰显示GBA伴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罗-阿窦的形态特征,正确选择敏感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仔细观察罗-阿窦形态特征是GBA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 罗-阿窦 胆囊腺肌增生症 慢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MRI特征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晓琴 汪登斌 +4 位作者 王丽君 罗冉 刘欢欢 章华元 尹冬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48-2252,共5页
背景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属于早期的乳腺病变,有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的倾向。目前DCIS研究的热点在于分辨出哪种类型的病灶将发展为浸润性癌。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使DCIS得到更精确的处理。本研究就不同级别的DCIS及其MRI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背景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属于早期的乳腺病变,有发展为浸润性导管癌的倾向。目前DCIS研究的热点在于分辨出哪种类型的病灶将发展为浸润性癌。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使DCIS得到更精确的处理。本研究就不同级别的DCIS及其MRI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探讨DCIS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4例DCIS患者(35侧)的病理分级、MRI特征[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病灶形态学和病灶动态增强表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病理分级:低级别4例,中~高级别31例。BI-RADS分类:3类1例、4A类2例、4B类5例、4C类12例、5类15例。病灶形态学:肿块型DCIS 6例,非肿块样强化DCIS 29例。非肿块样强化DCIS 29例中,节段性强化15例、区域性强化5例、线样强化4例,成簇小环形强化15例、集簇状强化5例。病灶动态增强表现:Ⅰ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10例、Ⅱ型TIC 15例、Ⅲ型TIC 10例;早期缓慢强化4例,早期中度强化2例,早期快速强化29例。ADC值<1.2×10^-3 mm^2/s 19例,≥1.2×10^-3 mm^2/s 16例。低级别和中~高级别患者病灶形态学、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和中~高级别患者非肿块样强化的分布形式、内部强化类型、TIC类型、早期强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IS MRI主要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又以节段性、区域性、线样强化,成簇小环形强化和集簇状强化多见,其病理基础是导管受侵,增强时导管周围基质和导管壁强化。MRI表现能反映其病理改变,并能提示病理分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DCIS是否伴有浸润及局部复发的可能性,以调整活检及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原位癌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KAI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甘梅富 吴影 陈汉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1-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KAI1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乳腺癌及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的KA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中KAI1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正常组织... 目的:研究KAI1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乳腺癌及3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的KAI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中KAI1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正常组织及非侵袭性乳腺癌中,KAI1蛋白呈高表达;反之,在浸润性乳腺癌中KAI1表达减少。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61例乳腺癌中,KAI1蛋白高表达率为21.3%(13/61),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46例中,KAI1蛋白高表达率为39.0%(18/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发现KAI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无相关性。结论: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KAI1蛋白表达降低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KAI1蛋白表达可能成为监测人乳腺癌进展及临床上判断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KAI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病理切片制作的常见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婷 杨佩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8-699,共2页
病理切片是形态学检查的常用方法,在临床外科病理诊断,尤其是诊断肿瘤性质时常采用病理切片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病理切片的结果对肿瘤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病理切片的制作完整性显得尤为重... 病理切片是形态学检查的常用方法,在临床外科病理诊断,尤其是诊断肿瘤性质时常采用病理切片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病理切片的结果对肿瘤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病理切片的制作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切片中常见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切片 常见问题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7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洪胜 甘梅富 +2 位作者 周涛 郑海红 翁寿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静脉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晓琴 姚振威 +2 位作者 林含舜 尹冬青 林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6例ACC的CT图像特点、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功能性ACC6例,无功能性ACC 10例;16例ACC中,位于左侧肾上腺7例,右侧9...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6例ACC的CT图像特点、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功能性ACC6例,无功能性ACC 10例;16例ACC中,位于左侧肾上腺7例,右侧9例,大小4.4cm×5.4cm~14cm×17cm,最小直径<5cm3例;CT平扫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7例,类圆形3例,椭圆形6例;边界模糊9例,边界较清7例;内见点状或条状钙化5例;病灶内坏死形态不规则15例。16例ACC增强后全部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坏死边缘显示较模糊。其中6例ACC中央出现星芒状、裂隙状较宽区域坏死;2例肿瘤实质大部分坏死形成假囊肿样。病理上肿瘤血管丰富,多见广泛出血、坏死,有血管包膜浸润。结论:A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与其病理改变有一定的关系。掌握这些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癌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琴 徐欣华 +6 位作者 杨荣 刘芳 罗雁 康雅琼 何欣 尚立娜 宋丽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9-800,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sclerosing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SMEC标本进行染色,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目的探讨腮腺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sclerosing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的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SMEC标本进行染色,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肿瘤与周围腮腺组织混杂存在,中央硬化,外周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细胞浸润,并见鳞状细胞巢及黏液细胞。免疫表型:黏液细胞CEA、CKL均(+),非角化的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CEA(-),表皮样细胞CKH(+),Ki-67、c-erbB-2均(-)。结论腮腺SMEC发病率极低,属于低度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硬化型黏液表皮样癌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良性雪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10
作者 吴影 王双珠 +1 位作者 李欣 毛鑫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1-633,共3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雪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间质假血管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玲玲 卢洪胜 甘梅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3-62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假血管瘤样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妊娠黄体瘤的临床病理研究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12
作者 虞义建 杨文涛 +2 位作者 沈旭霞 李大力 刘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7-341,共5页
背景与目的:妊娠黄体瘤(pregnancy luteoma,PL)是罕见的卵巢瘤样病变,易误诊,长期以来未被重视,且国内外文献多为个例报道,本文主要探讨PL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学起源及其鉴别诊断。方法:观察5例P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背景与目的:妊娠黄体瘤(pregnancy luteoma,PL)是罕见的卵巢瘤样病变,易误诊,长期以来未被重视,且国内外文献多为个例报道,本文主要探讨PL的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和组织学起源及其鉴别诊断。方法:观察5例P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网状纤维染色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PL患者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史,2例有声音低沉的临床表现。HE染色见瘤细胞均呈多角或不规则形,细胞质丰富,充盈嗜酸性细颗粒,散在分布含伊红色胶质样物的滤泡洋结构,间质由薄壁小血管和纤细的纤维组织构成。1例行网状纤维染色,阳性着色位置为瘤细胞巢周围而非单个肿瘤细胞周围。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Vimentin、α-inhibin、calretinin、WT-1、CD99和AE1/AE3呈阳性表达,EMA不表达。结论:PL为妊娠后期卵巢黄素化细胞的结节状增生,并非真性肿瘤,于产后可自行消退,孕妇或女婴可能会有男性化表现。妊娠期出现卵巢明显增大,无论伴或不伴有男性化体征时,均应首先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必要时术中可做活检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避免误诊致切除卵巢或过早终止妊娠等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瘤样病变 妊娠黄体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韧带样纤维瘤病患者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秋鹏 张玲娜 +2 位作者 翁寿向 周晶晶 甘梅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9-385,共7页
9例肠系膜韧带样纤维瘤病患者于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6~59岁;肿瘤位于小肠系膜7例,回盲部系膜1例,横结肠系膜1例;肿瘤最大径3.5~33.0 cm,平均(10.7±8.5)cm,无包膜,界不清... 9例肠系膜韧带样纤维瘤病患者于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6~59岁;肿瘤位于小肠系膜7例,回盲部系膜1例,横结肠系膜1例;肿瘤最大径3.5~33.0 cm,平均(10.7±8.5)cm,无包膜,界不清,部分病例侵犯肠肌壁组织,切面呈实性,灰白色,质韧。组织病理学检查见梭形的纤维母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平行状、束状或交错排列,埋于大量细胞外胶原内,细胞形态较一致,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9例患者的肿瘤细胞波形蛋白、β联蛋白均阳性,5例患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1%~10%,广谱细胞角蛋白、S-100蛋白、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CD117、DOG1、CD34、结蛋白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均阴性。7例存在CTNNB1基因c.121G>A(p.Thr41Ala)突变,1例c.121G>A(p.Thr41Ala)和c.134C>T(p.Ser45Phe)双突变,1例为野生型。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8例无复发及转移;1例半年后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无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韧带样纤维瘤病 肠系膜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CTNNB1基因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章芳芳 李宁君 +1 位作者 陈福娟 朱伟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9-651,655,共4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like 1,MAD2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的表达,分析MAD2L1表达与结直...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2(mitotic arrest deficient 2-like 1,MAD2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5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的表达,分析MAD2L1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5年生存期的影响。结果TCGA和GTEx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MAD2L1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59例结直肠癌组织中148例呈MAD2L1高表达,111例呈低表达。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AD2L1低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67.57%vs 49.32%);按病变部位分析,MAD2L1高表达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患者(47.25%vs 73.21%;52.53%vs 65.38%)。结论MAD2L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是预测结直肠癌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MAD2L1 预后 总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8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rough JAK/ STAT3/EMT Pathway 被引量:1
15
作者 QU Hang-Shuai TIAN Xiong +3 位作者 PAN Yi-Xiao BAO Jia-Qian YE Lu-Xia ZHENG Jing-Mi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8-3252,共1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 8(CDK8)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and its effect on ESCC cells,and to explore its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Methods The expressio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dependent kinase 8(CDK8)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and its effect on ESCC cells,and to explore its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Method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DK8 mRNA was analyzed using UALCAN database,and then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CDK8 protein in tumor tissues of ESCC patients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IHC).Esophageal cancer cell lines Kyse-30 and Kyse-150 were stably transfected with lentivirus to achieve knockdown and overexpression of CDK8.EdU proliferation assay,cell colony formation assay,cell cycle assay,cell scratch assay and invasion assay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DK8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on the phenotype of ESCC cells.Subsequently,the effect of CDK8 on the growth of esophageal cancer xenografts in vitro was observed by subcutaneous tumor formation assay in mice.Finally,the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related proteins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CDK8 showed high transcrip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in ESCC tissues compared with normal esophageal tissues.Knockdown of CDK8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ESCC cells.In addition,inhibition of CDK8 expressi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JAK2/STAT3 pathway and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N-cadherin,while overexpression of CDK8 reversed these effects.Inhibition of STAT3 pathway reversed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CDK8 overexpression on ESCC cell phenotype.Conclusion CDK8 is a cancer-promoting factor of ESCC,which mediates the phosphorylation of JAK2/STAT3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8 ESCC JAK2/STAT3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NOB1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35
16
作者 卢洪胜 曹学全 +2 位作者 甘梅富 章辉 梁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58-1960,共3页
目的:探讨NOB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0例宫颈癌、7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3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NOB1表达水平,同时于术前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患者高... 目的:探讨NOB1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0例宫颈癌、7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3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NOB1表达水平,同时于术前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患者高危型HPV(HR-HPV)感染情况。结果:NOB1在慢性宫颈炎、宫颈CIN和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NOB1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HR-HPV在宫颈癌中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宫颈CIN和慢性宫颈炎(P<0.05);NOB1过表达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中NOB1表达上调可能和HR-HPV感染有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NOB-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7
作者 甘梅富 余春开 +1 位作者 张建伟 干志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2-744,共3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肉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黏液癌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肾母细胞瘤蛋白1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教辰 翁寿向 +3 位作者 金晓芬 余文杰 周涛 甘梅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神经内分泌分化及肾母细胞瘤蛋白1( WT-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连续诊断的65例乳腺黏液癌(混合型黏液癌31例、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23例、纯黏...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其神经内分泌分化及肾母细胞瘤蛋白1( WT-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连续诊断的65例乳腺黏液癌(混合型黏液癌31例、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23例、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11例)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及WT-1的表达。比较各型乳腺黏液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WT-1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混合型黏液癌和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的淋巴结转移率、人表皮生长因子2( HER-2)阳性率高于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均P<0.01)。而混合型黏液癌的淋巴结转移率、HER-2阳性率与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黏液癌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内分泌分化和WT-1表达,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的神经内分泌表达高于混合型黏液癌和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均P<0.05),但混合型黏液癌与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混合型黏液癌的WT-1表达低于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和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均P<0.05),但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与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乳腺黏液癌淋巴结转移组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表达低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1), WT-1虽然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较低,但与淋巴结无转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纯黏液癌细胞丰富型比纯黏液癌细胞稀少型HER-2扩增率和淋巴结转移率高,因此纯黏液癌有必要进一步分类。检测乳腺黏液癌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及WT-1的表达对亚型分类有所帮助。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乳腺黏液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分泌系统/病理学 乳腺肿瘤/病理学 腺癌 黏液/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9
作者 甘梅富 吴影 +1 位作者 余心如 陈汉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结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1例淋巴结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HE切片、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观察 ,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上皮样 ,无明显核分裂象 ,组织结构... 目的 探讨淋巴结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1例淋巴结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HE切片、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等观察 ,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多角形或类圆形上皮样 ,无明显核分裂象 ,组织结构多种 ,呈单个细胞条索、实性巢状及管腔样结构排列 ,瘤细胞形成小的细胞内管腔 ,见胞质内空泡 ,并见红细胞 ,此特征为细胞原始管腔结构。玻璃样间质。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血管腔隙结构。肿瘤细胞表达Vim、CD31、FⅧRAg ,少数细胞表达CD34。结论 淋巴结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极少见的低度恶性血管性肿瘤 ,可出现多种组织结构 ,有一定的特征性。应与转移性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上皮样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原发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诊断 鉴别诊断 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雄激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海红 王维维 +4 位作者 王晓雅 吴亮 方周溪 葛仁山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7-1632,共6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FLC)雄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DEHP分别以低、中、高3组剂量(10、100、750 mg.kg-1.d-1)灌胃作用于怀孕12 d到产后1 d(GD12-PND1)的SD母鼠,观察DEHP对雄仔鼠血清睾酮(T)...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雄性仔鼠胚胎Leydig细胞(FLC)雄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DEHP分别以低、中、高3组剂量(10、100、750 mg.kg-1.d-1)灌胃作用于怀孕12 d到产后1 d(GD12-PND1)的SD母鼠,观察DEHP对雄仔鼠血清睾酮(T)水平、睾丸FLC形态结构、睾丸FLC的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mRNA的相对表达量(ΔΔCT法)。结果:低剂量组血清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中、高剂量组血清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低剂量组可见间质细胞聚集呈簇分布,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均可见间质细胞呈瘤样增生。电镜示低剂量组间质细胞椭圆形、长梭形,脂质颗粒减少,线粒体、滑面内质网丰富。中、高剂量组间质细胞呈梭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核大、圆,胞浆丰富,细胞聚集一起,胞质内可见丰富的脂质颗粒,脂质颗粒染色深,滑面内质网及线粒体扩张。高剂量组睾丸FLC的StAR mRNA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睾丸FLC的IGF-Ⅰ mRNA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DEHP对新生雄性仔鼠睾丸FLC有毒性作用,可影响雄性仔鼠睾丸FLC的形态学及其生成类固醇的能力。其可能机制是低剂量DEHP宫内暴露后,促进睾丸FLC的IGF-ⅠmRNA表达从而引起血清睾酮升高,而高剂量DEHP可能通过抑制睾丸FLC StAR mRNA表达从而降低血清睾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 胚胎Leydig细胞 睾酮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