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对口腔内科常用修复材料的粘附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学东 岳松龄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8,共3页
继发龋的发生与细菌对修复材料表面以及材料与洞壁之间的粘附和菌斑的形成有关。修复材料的表面可能形成获得性膜,这种膜的有机的、无机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形成速度不同。不同的修复材料表面形成的获得性膜,对细菌粘附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 继发龋的发生与细菌对修复材料表面以及材料与洞壁之间的粘附和菌斑的形成有关。修复材料的表面可能形成获得性膜,这种膜的有机的、无机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形成速度不同。不同的修复材料表面形成的获得性膜,对细菌粘附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同时,细菌对获得性膜的粘附也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这与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洞型的制奋状况和修复体的光洁度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口腔 补牙材料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桂皮醛对口腔致龋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霞 黄萍 李丛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09-1410,共2页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主要致龋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法药敏敏感试验,测定桂皮醛对主要致龋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ve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ec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桂皮醛能明显...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主要致龋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法药敏敏感试验,测定桂皮醛对主要致龋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ve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ec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桂皮醛能明显抑制分离的50株临床株,其MIC值在(32~256)mg/L之间,微荣球菌(V.parvula)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39.000±0.026)mg/L;丙酸杆菌(P.propionicum)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28.000±0.000)mg/L;颊纤毛菌(L.buccali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213.000±0.027)mg/L;变形链球菌(S.mutan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213.00±0.021)mg/L;粘性放线菌(A.viscosu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48.00±0.02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龋菌 桂皮醛 琼脂稀释法 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谱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永谦 李秉琦 +1 位作者 周敏 东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本文通过对43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混合全唾液 pH 值、流率、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谱的测定分析,发现 OLP 的发病与其外环境——唾液的变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LDH及其同工酶是组织破坏的敏感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OLP 患者唾液 L... 本文通过对43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混合全唾液 pH 值、流率、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谱的测定分析,发现 OLP 的发病与其外环境——唾液的变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LDH及其同工酶是组织破坏的敏感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OLP 患者唾液 LDH 总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糜烂型较非糜烂型高。患者唾液同工酶中,LDH_1、LDH_2、LDH_3降低,LDH_4、LDH_5升高(P<0.01),说明 LDH 的变化与 OLP 病情的轻重有关,是一有用的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客观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乳酸脱氢酶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Oratest检测口腔粘膜病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斌 杨灵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评估甲苯胺蓝试剂盒Oratest诊断口腔粘膜病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6 0例疑为癌或癌前病变的口腔粘膜病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30例。分别用Oratest试剂进行活体局部涂擦和含漱染色 ,观察其着色情况 ,并对照组织病理学诊断进... 目的 评估甲苯胺蓝试剂盒Oratest诊断口腔粘膜病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6 0例疑为癌或癌前病变的口腔粘膜病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30例。分别用Oratest试剂进行活体局部涂擦和含漱染色 ,观察其着色情况 ,并对照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Oratest染色对口腔癌和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3 9%和 4 2 9% ,而含漱法与局部涂擦法活体染色检测癌变的灵敏度无统计学差异 (P >0 1)。结论 Oratest活体染色可以应用于口腔癌的临床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癌前病变 活体染色 甲苯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蛋白LC3Av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甲基化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倩 马金宝 白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Av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甲基化对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自噬与口腔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18株口腔鳞癌细胞系的总RNA,检测LC3Av1的转录水平表达。并采用COBRA法检测LC3Av1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程...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Av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甲基化对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自噬与口腔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18株口腔鳞癌细胞系的总RNA,检测LC3Av1的转录水平表达。并采用COBRA法检测LC3Av1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程度。结果:LC3Av1在18株口腔鳞癌中仅有3株表达(表达率为16.7%),而LC3B全部表达。有17株LC3Av1可检测出甲基化。结论:在口腔鳞癌中LC3Av1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口腔鳞癌的发生可能与LC3Av1依赖的细胞自噬障碍有关,其表达缺失可能与高甲基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口腔鳞状细胞癌 LC3Av1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白斑及鳞癌上皮细胞内皮素1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许春姣 彭解英 +1 位作者 刘蜀凡 姚志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 1)在口腔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象分析技术 ,对人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 10例、白斑 (OLK) 9例、鳞状细胞癌 (SCC) 14例及正常口腔粘膜(NOR) 10例的上皮细胞ET 1表达进...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 1)在口腔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象分析技术 ,对人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 10例、白斑 (OLK) 9例、鳞状细胞癌 (SCC) 14例及正常口腔粘膜(NOR) 10例的上皮细胞ET 1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ET 1在OSF、OLK、SCC组织中的表达增强 ,阳性颗粒主要位于上皮棘细胞、基底细胞的胞浆胞膜上。ET 1表达阳性率和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②OLK、SCC上皮细胞ET 1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P <0 .0 5 )。③OSF上皮细胞ET 1含量显著高于OLK(P <0 .0 5 ) ,与SC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ET 1含量在口腔癌前病变至癌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量变关系 ,OSF中ET 1过量表达可能提示其上皮细胞的癌变潜能 ,ET 1与OSF、O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 内皮素1 免疫组织化学 形态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口无龋与易感龋儿童口腔唾液成份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艾永华 郭彦萍 蔡家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92-293,共2页
收集4~6岁全口无龋与易感龋儿童各50例的混合唾液标本,测定其pH值,溶菌酶、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SIgA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组儿童的唾液仅在pH值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未见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唾液 免疫球蛋白 儿童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冠向复位隧道技术联合双交叉悬吊缝合技术治疗多牙位牙龈退缩1例
8
作者 高丽 程佳佳 +1 位作者 王妮 葛颂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1-348,共8页
本文报道了1例改良冠向复位隧道技术联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并采用双交叉悬吊缝合技术治疗多牙位牙龈退缩的病例。该患者主要表现为Cairo 1类与2类多牙位牙龈退缩,治疗过程中,首先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其次分期采用改良冠向复位微创... 本文报道了1例改良冠向复位隧道技术联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并采用双交叉悬吊缝合技术治疗多牙位牙龈退缩的病例。该患者主要表现为Cairo 1类与2类多牙位牙龈退缩,治疗过程中,首先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其次分期采用改良冠向复位微创隧道下结缔组织移植术联合双交叉悬吊缝合技术完成根面覆盖术。术后随访12、24及36个月,根面覆盖率达100%,颜色、形态均符合美学要求,且长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牙位牙龈退缩 根面覆盖 改良冠向复位隧道技术 双交叉悬吊缝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口腔菌斑抑制剂对口腔粘性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国驰 刘正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2期73-75,共3页
采用临床常用菌斑抑制剂和普通含氟防龋剂对临床收集的粘性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菌株及其标准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实验结果为选择对根龋和牙龈炎防治的制剂提供可利用的资料。
关键词 菌斑抑制剂 粘性放线菌 内氏放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对口腔粘膜炎症性疾病治疗机制的初步探讨
10
作者 张文清 王顺英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23-23,共1页
氦氖激光对复发性口疮,急慢性唇舌炎、盘状红斑、剥脱性跟炎等多种口腔牯膜炎症性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它能缓介症状,缩短疗程,延长间隙期,特别对充血性的改变疗效尤突出。
关键词 口腔粘膜 疾病治疗 氦氖激光 炎症 机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前期损害
11
作者 蔡家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白斑(IeukopIakia)发生在口腔粘膜的角化性白色斑块状损害,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粘膜上皮的角化不良或有上皮的非典型增生改变。由于白斑的上皮层增厚和发生过度角化,临床表现白色斑块状病损较周围正常粘膜稍隆起,舌舐有粗涩感,不易被擦拭... 白斑(IeukopIakia)发生在口腔粘膜的角化性白色斑块状损害,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粘膜上皮的角化不良或有上皮的非典型增生改变。由于白斑的上皮层增厚和发生过度角化,临床表现白色斑块状病损较周围正常粘膜稍隆起,舌舐有粗涩感,不易被擦拭除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念珠菌感染 上皮 过度角化 增殖性红斑 口腔癌 白斑癌变 癌变率 口腔粘膜下纤维变性 非典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8
12
作者 吴刘中 张桂荣 +1 位作者 史春 郭传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选取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56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 选取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56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牙周附着水平、牙周袋探诊深度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牙齿松动度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各指标评分降低(均P <0.05)。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牙周病,可明显提升牙周附着效果,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内骨内种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aper根管预备器械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13
作者 罗红霞 黄定明 +1 位作者 谭红 周学东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ProTaper器械是一种新型的镍钛机动根管预备器械,它采用可变多锥度的刃部,凸三角形横截面的设计,使该器械具有更高的切削力、弹性和理想的成形根管能力。同时,ProTaper的器械数量少,操作省时,可以明显提高根管预备效率,尤其适于弯曲根... ProTaper器械是一种新型的镍钛机动根管预备器械,它采用可变多锥度的刃部,凸三角形横截面的设计,使该器械具有更高的切削力、弹性和理想的成形根管能力。同时,ProTaper的器械数量少,操作省时,可以明显提高根管预备效率,尤其适于弯曲根管的预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APER 镍钛锉 根管预备 根管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姜迎春 李含薇 +2 位作者 李咏梅 曲莉 黄相道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8-1023,I0005,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研制开发治疗牙周病的新型纯中药抗菌药物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亚胺培南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及剂型的银杏叶提取物组。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取银杏叶提取物,采...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为研制开发治疗牙周病的新型纯中药抗菌药物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亚胺培南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及剂型的银杏叶提取物组。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取银杏叶提取物,采用打孔法和试管法在厌氧环境下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比。通过观察抑菌环直径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衡量银杏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在抑菌环实验中,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软胶囊的原液和1∶4的稀释液作用于牙龈卟啉单胞菌,抑菌环直径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小,银杏叶提取物的最大抑菌直径为16.5mm,银杏叶片和软胶囊最大抑菌直径分别为15.3和14.5mm,银杏叶提取物抑菌直径明显大于银杏叶片和银杏叶软胶囊(P<0.05),银杏叶片与银杏叶软胶囊抑菌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得到同样的结果。MIC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组内比较,银杏叶提取物浓度高于1.95mg·L-1时,试管内均无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可以生长,浓度高于6.25和12.5mg·L-1时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生长,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抑菌作用 牙龈卟啉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滋肾合剂对牙周炎大鼠外周血TNF-α、IL-1β含量及牙槽骨微观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霞 向学熔 +1 位作者 李丛华 黄孝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78-1381,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滋肾合剂对牙周炎大鼠外周血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选用80只牙体牙列完整,无龋坏及牙周病的5月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n=10,N)组;模型对照(n=15,A)... 目的观察益气滋肾合剂对牙周炎大鼠外周血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选用80只牙体牙列完整,无龋坏及牙周病的5月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n=10,N)组;模型对照(n=15,A)组,采用"牙颈部钢丝结扎+高糖饮食+激素"局部与全身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牙周炎动物模型;益气滋肾合剂(灌胃)高剂量[20 g/(kg.d),B1]、中剂量[10 g/(kg.d),B2]、低剂量[500 mg/(kg.d),B3]组(n=15)。12周后通过对大鼠一般状态、牙齿松动度、大鼠外周血中IL-1β、TNF-α含量的变化和大鼠牙槽骨微观形态分析,评价不同浓度的益气滋肾合剂治疗大鼠牙周炎的效果。结果大鼠外周血中TNF-α、IL-1βA组[(4.909±0.505),(0.318±0.086)]显著高于B1[(4.051±0.463),(0.253±0.193)]、B2[(4.085±0.374),(0.266±0.062)]组(P<0.05);Micro-CT成像分析得出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值A组[(1.24±0.22),(789.3±157.0)]显著低于B1[(1.95±0.34),(362.3±62.7)]、B2[(1.88±0.39),(396.2±58.2)]组(P<0.05)。结论 益气滋肾合剂可以降低大鼠外周血中IL-1β、TNF-α的水平,增加牙槽骨密度,对大鼠牙周炎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益气滋肾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祥伟 程敏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0-542,共3页
牙齿萌出是牙胚、牙槽骨以及诸多细胞及其分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有序的生理过程。牙齿萌出需要在牙胚的牙合方形成萌出通道即由邻近牙槽骨及软组织吸收而形成的通道,这一任务由破骨细胞等直接执行,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又受牙胚启动,... 牙齿萌出是牙胚、牙槽骨以及诸多细胞及其分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有序的生理过程。牙齿萌出需要在牙胚的牙合方形成萌出通道即由邻近牙槽骨及软组织吸收而形成的通道,这一任务由破骨细胞等直接执行,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又受牙胚启动,同时由复杂的信号分子(萌出相关分子)精确调控,以保证牙齿萌出顺利进行,其中任一环节的异常都会引起牙齿萌出延迟,甚至不萌出。本文从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对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萌出 牙槽骨吸收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巨噬细胞 生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齿丸抗自由基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孟琳 张举之 +1 位作者 郑光静 易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本文用大白鼠臭氧快速衰老动物模型对固齿丸抗自由基损伤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固齿丸能提高衰老大白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从而抑制了机体内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保护了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了牙周组织对... 本文用大白鼠臭氧快速衰老动物模型对固齿丸抗自由基损伤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固齿丸能提高衰老大白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水平,从而抑制了机体内组织的脂质过氧化,保护了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了牙周组织对细菌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齿丸 自由基 衰老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钙条件对透明牙体标本制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颖 周梦宇 牛卫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5,19,共4页
目的研究硝酸的温度与浓度及附加振荡对透明牙体标本制作的影响。方法将48颗离体牙进行常规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后,根据硝酸的温度和浓度不同及是否附加振荡,随机分为6组:A组置于20℃、6%硝酸中;B组置于20℃、6%硝酸中并附加振荡;C组置... 目的研究硝酸的温度与浓度及附加振荡对透明牙体标本制作的影响。方法将48颗离体牙进行常规根管预备、根管充填后,根据硝酸的温度和浓度不同及是否附加振荡,随机分为6组:A组置于20℃、6%硝酸中;B组置于20℃、6%硝酸中并附加振荡;C组置于20℃、3%硝酸中;D组置于20℃、3%硝酸中并附加振荡;E组置于30℃、6%硝酸中并附加振荡;F组置于30℃、3%硝酸中并附加振荡。待标本达脱钙标准后,常规梯度脱水,于水杨酸甲酯中透明并保存,比较各组脱钙所需时间,观测牙体标本透明前后的长度,计算牙体标本透明后收缩量和收缩率。结果E组脱钙时间最快,其次是F组、B组,C组最慢。关于牙体标本收缩量,E组>B组>A组,F组>D组>C组,B组>D组,E组>D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收缩最小,与其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牙体标本收缩率,A组与B组、C组与D组、B组与F组、D组与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振荡仪、温度越高、酸浓度越大,脱钙越迅速,牙体标本收缩越大。使用3%浓度硝酸溶液在20℃振荡条件下进行脱钙,既可以尽快完成脱钙,又可以减少牙体标本的收缩程度,制作透明牙标本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 牙体收缩 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乳头细胞体外矿化特征及其分化表型的表达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景杰 牛忠英 +1 位作者 倪龙兴 张旻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观察人牙乳头细胞体外矿化特征。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人牙乳头细胞 ,取第三代细胞于矿化液中长期培养 ,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细胞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 P)活性 ,骨钙素 (osteocal-cin,OC)活性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 目的 :观察人牙乳头细胞体外矿化特征。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人牙乳头细胞 ,取第三代细胞于矿化液中长期培养 ,检测不同培养时间细胞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 P)活性 ,骨钙素 (osteocal-cin,OC)活性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结果 :体外培养的牙乳头细胞呈现以下表现特征 :复层增长 ,胞外基质分泌与矿化结节形成。在β- GP和 L -抗坏血酸存在条件下培养第 14天细胞内 AL P活性开始升高而 OC含量在 2 1d才开始升高 ,有细胞外基质分泌 ,但未见矿化。35 d产生特异性牙本质矿化结节。第42天以后 ,OC、AL P活性降低。结论 :培养的人牙乳头细胞具有成牙本质细胞某些表型 ,可在体外形成牙本质或牙本质样矿化物质 ,可作为研究牙本质形成机制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胚 牙乳头 钙化 分化表型 细胞体矿化特征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Caspase-1炎性体通路在大鼠根尖周炎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娇娇 王丽娜 +4 位作者 叶丹丹 敖翔 丁印浩 曲文姝 牛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NLRP3/Caspase-1炎性体通路的表达。方法:30只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封入PBS缓冲液棉球,玻璃离子封闭髓腔,分别于开髓后0、7、14、21d和28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根尖周...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NLRP3/Caspase-1炎性体通路的表达。方法:30只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封入PBS缓冲液棉球,玻璃离子封闭髓腔,分别于开髓后0、7、14、21d和28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炎症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NLRP3、Caspase-1和IL-1β在炎性根尖周组织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三者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aspase-1和IL-1β阳性细胞数与NLRP3阳性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根尖周组织中存在着NLRP3/Caspase-1炎性体通路,提示该通路在根尖周组织固有免疫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体 NLRP3 CASPASE-1 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