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城 莫亚梅 +2 位作者 章悦 陈娟 杨玉萍 《南方农机》 2025年第6期149-152,共4页
【目的】针对近机械类专业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存在的前置知识薄弱、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知识图谱建模步骤,提出了一套基于知识图谱的“机械设计基础”课... 【目的】针对近机械类专业学生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存在的前置知识薄弱、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知识图谱建模步骤,提出了一套基于知识图谱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方法,构建了系统化、流程化、可视化的知识图谱以及基于知识图谱的教学方案设计规划。以课程中平面连杆机构的“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断方法”知识点为例,对提出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该知识点的依存关系网络,系统规划了相应的教学流程和课堂时间安排。【结果】应用知识图谱工具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进行知识体系分析和教学方案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方案的针对性和条理性,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间的关联性。【结论】本研究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建模 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规划 机械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抓取规划的机械手灵巧操作研究
2
作者 孙铭 戴丽娟 +1 位作者 张磊 崔锦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9,共8页
当前三指机械手由于自身结构的轻便性以及便于控制的特点成为机器人手爪设计的一个重要类型。现有的三指手能够完成大部分物体的抓取,但存在关节独立性低、自由度偏少导致其灵巧性不足,很难灵巧稳定地实现更多的抓取操作功能的问题。针... 当前三指机械手由于自身结构的轻便性以及便于控制的特点成为机器人手爪设计的一个重要类型。现有的三指手能够完成大部分物体的抓取,但存在关节独立性低、自由度偏少导致其灵巧性不足,很难灵巧稳定地实现更多的抓取操作功能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从抓取规划及操作控制方面开展关于三指机械手灵巧操作能力的研究。通过合理规划机械手与物体间的抓取模式及接触点分布,提出一种能够兼具稳定性和灵巧性的的抓取规划方法实现对物体的有效抓取。在稳定抓取物体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关键帧的灵巧操作规划控制策略,引入一个基于基本抓取手势表示操作任务的框架,并通过交替执行手指步态和手内操作基元运动来控制机械手顺利执行操作任务。通过实例验证表明上述方法为机械手的多样性抓取和灵巧操作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对推进机械手的智能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抓取规划 手内操作 灵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群建设 被引量:29
3
作者 邱自学 姚兴田 王君泽 《机电工程》 CAS 2005年第12期60-63,共4页
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知识结构,按人才的不同层次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了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课程群及实践环节的方案,进一步提出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改革设想。
关键词 机械电子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估计理论下的高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研究与实践——以南通职业大学专业设置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旭东 樊登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4,共6页
引入管理经济学中的"需求估计"理论,分析高职专业设置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建立基于"需求估计"的高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模型,是研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的一个有益尝试。基于这一模型,通过对南通... 引入管理经济学中的"需求估计"理论,分析高职专业设置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建立基于"需求估计"的高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模型,是研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的一个有益尝试。基于这一模型,通过对南通职业大学机械专业群与地区经济发展吻合度分析,提出如下策略:注重质量效益,提升"稳定型专业"的教学质量;注重资源整合,提升"发展型专业"的办学条件;注重校企合作,提升"紧缺型专业"的办学特色;注重结构优化,提升"一般型专业"的办学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需求估计 吻合度 动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约束下的连续切割路径优化算法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志松 赵旭 高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158,共5页
针对海绵切割系统连续切割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碰撞检测的蛇形排序方法。首先通过优化样片的切割起点和切出点,生成合理加工过渡线,使重复路径长度与样片之间的过渡加工路径长度最小。然后通过蛇形排序方法,生成上下往复的切割顺... 针对海绵切割系统连续切割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碰撞检测的蛇形排序方法。首先通过优化样片的切割起点和切出点,生成合理加工过渡线,使重复路径长度与样片之间的过渡加工路径长度最小。然后通过蛇形排序方法,生成上下往复的切割顺序,避免切割路径杂乱无章。搜索到目标样片后,通过碰撞检测方法判断当前加工过渡线是否与其他样片轮廓相交,并根据判断结果优化样片切割顺序,尽量避免跨样片切割,保证加工路径满足海绵切割系统的连续加工约束。最后利用该方法对60个海绵样片切割路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一条满足加工约束的路径,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路径优化 蛇形排序 碰撞检测 海绵切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发电用高温熔盐循环主泵结构动力学特性
6
作者 高雄发 赵阳 +4 位作者 张德胜 施卫东 王道红 金永鑫 朱智彧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73-980,共8页
为了研究高温熔盐循环主泵(冷盐泵)轴系振动和变形特性,有效解决运行过程中的共振疲劳等关键问题,以新开发的某型号高温熔盐循环主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与试验验证,并对有无预应力作用的高温熔盐循环主泵转子系统... 为了研究高温熔盐循环主泵(冷盐泵)轴系振动和变形特性,有效解决运行过程中的共振疲劳等关键问题,以新开发的某型号高温熔盐循环主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与试验验证,并对有无预应力作用的高温熔盐循环主泵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临界转速以及基于模态分析的谐响应分析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外特性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数值计算结果略高于试验结果,计算误差在5%之内;有预应力下的转子固有频率大于无预应力下转子的固有频率,增幅最高为30%,各阶振幅随阶次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计算得到的各阶模态对应的临界转速远大于转子工作转速的±10%,可知该转子系统在标准工况下运行不会发生共振;当高温熔盐循环主泵转子受到不平衡激励的作用时,第5级叶轮振幅最大,响应位移随着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频率达到第1,2阶临界转速对应的固有频率时,谐响应的响应位移达到最大值;当转子系统受到不同相位差的多个不平衡激励时,产生的响应位移幅值随着相位差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应尽量避免转子系统在第1,2阶模态对应的临界转速下工作,在转子系统安装时应使叶轮之间相位存在交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泵 介质物性 流-固-热耦合 谐响应分析 转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微探针电沉积的微结构制造路径规划
7
作者 徐海黎 杨雅雯 +4 位作者 邢强 陈妍 廖晓波 张小萍 庄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6,共7页
为了实现半月形液滴限制电化学沉积(Meniscus confined electrodeposition,MCED)在二维平面的快速稳定生长,提出了自适应微跳跃分区沉积(Adaptive micro-jump partitioned deposition,AMJPD)方法。该方法利用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Scannin... 为了实现半月形液滴限制电化学沉积(Meniscus confined electrodeposition,MCED)在二维平面的快速稳定生长,提出了自适应微跳跃分区沉积(Adaptive micro-jump partitioned deposition,AMJPD)方法。该方法利用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cel microscopy,SECCM)获取沉积二维平面方程,结合预沉积图像的分区扫描沉积轨迹生成基于该平面的三维沉积路径,通过提出的自适应微跳跃沉积模式,合理规避了平面生长沉积时遇到的阻碍,实现了在微米尺度上快速可控的平面制造加工。实验结果表明,AMJPD方法可进行多线段和平面图形的沉积绘制,可实现线宽6μm、长宽比17∶1微线条的稳定制造。因此,所提出的AMJPD方法可应用于各类精密金属微结构和微部件的制造,未来将在精密器件制造、生命医学传感等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形液滴限制电化学沉积 微跳跃沉积模式 分区扫描 自适应平面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织构化表面润滑性能的试验研究及三维CFD分析
8
作者 季彬彬 陈娟 +2 位作者 曾良才 湛从昌 杨玉萍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1,共6页
流体动压润滑状态下,表面织构排列方式和工况参数是织构化表面润滑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典型的椭圆形织构的排列方式和工况参数影响表面油膜承载特性的机制。针对4组转速、3种润滑介质黏度以及3种椭圆形织构排列方式,对富油润滑条... 流体动压润滑状态下,表面织构排列方式和工况参数是织构化表面润滑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典型的椭圆形织构的排列方式和工况参数影响表面油膜承载特性的机制。针对4组转速、3种润滑介质黏度以及3种椭圆形织构排列方式,对富油润滑条件下面-面模式的润滑膜承载能力变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建立考虑空化效应的三维CFD计算模型,对油膜承载力、织构内部压力和流体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椭圆形织构化表面具有良好的动压承载性能,转速和黏度的增加有利于形成流体动压力,但过高的转速和黏度会增大局部涡流,进而抑制动压润滑;通过合理布置椭圆形织构的排列方式能够影响流体的流向,形成汇流作用进一步提高动压承载能力,改善表面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形织构 织构排列方式 油膜承载力 三维CFD 润滑介质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飞轮铸造过程温度场特征与缺陷预测研究
9
作者 吴朝阳 谢占山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90-194,200,共6页
针对飞轮铸造过程容易出现缺陷问题,利用铸造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确定飞轮、冒口与冒口颈模数与冒口与冒口颈截面尺寸,设计了QT500-7飞轮的铸造工艺方案,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AnyCasting为仿真平台,开展了飞轮充型过程中温度场特征研究、... 针对飞轮铸造过程容易出现缺陷问题,利用铸造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确定飞轮、冒口与冒口颈模数与冒口与冒口颈截面尺寸,设计了QT500-7飞轮的铸造工艺方案,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AnyCasting为仿真平台,开展了飞轮充型过程中温度场特征研究、充型过程凝固特征分析、飞轮缩松位置分析、飞轮概率缺陷特征分析。模拟结论表明,冒口与浇道位置的温度最高,远离冒口位置温度较低,指出了飞轮凝固过程中飞轮中液态金属的孤立区位置,并有效预测了飞轮可能出现缩松位置。研究结论为降低飞轮次品率以及提高飞轮制造质量提供了有益帮助,同时也为飞轮铸造工艺后续改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 数值模拟 铸造 温度场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O-AVO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锂电池SOH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毅 汪兴兴 +2 位作者 陈祥 陈林飞 邓业林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共9页
为提供准确可靠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洲秃鹫优化算法融合天鹰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通过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的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验证健康因子与电池SOH的相关性,确定4个健康因... 为提供准确可靠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洲秃鹫优化算法融合天鹰优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通过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的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验证健康因子与电池SOH的相关性,确定4个健康因子作为模型的输入,结合基于AO-AVO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更精确的SOH预测。将提出的模型与其他优化模型对锂电池SOH进行预测,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089,均方根误差小于0.011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1.4512%,具有精度高、泛化性强等特点,可有效用于锂电池的SOH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健康状态 BP神经网络 非洲秃鹫优化算法 天鹰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伸缩旋臂的楼梯清洁机器人及其控制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宇 张磊 +3 位作者 邵建根 刘海涛 顾逢平 章悦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8,51,共10页
为了提高楼梯清洁机器人的实用性,设计了一款可伸缩旋臂的楼梯清洁机器人,利用机械臂的旋转下楼,采用伸缩杆与张紧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机械臂可伸缩功能,提高了对不同高度楼梯的适应性。该楼梯清洁机器人主要由清扫结构、可伸缩式下楼... 为了提高楼梯清洁机器人的实用性,设计了一款可伸缩旋臂的楼梯清洁机器人,利用机械臂的旋转下楼,采用伸缩杆与张紧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机械臂可伸缩功能,提高了对不同高度楼梯的适应性。该楼梯清洁机器人主要由清扫结构、可伸缩式下楼结构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使得机器人能够实现楼梯边缘信号判别、下楼控制、单层楼梯面避障、楼梯末端避障及楼梯踢面高度探测等功能,上述控制策略交替执行,从而实现机器人对整层楼梯面的清扫。机械臂可伸缩实验表明,机械臂能够伸长与缩短至不同长度(24~29 cm)。不同高度楼梯下楼实验表明,机器人能够适应10~20 cm之间不同高度的楼梯,下楼成功率为100%。楼梯踢面高度探测实验表明,机器人能够根据楼梯踢面高度调整合适的机械臂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梯清洁 机器人 可伸缩式机械臂 下楼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塑料油壶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明宇 倪红军 +2 位作者 朱昱 廖萍 唐通鸣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共3页
介绍逆向工程技术在塑料油壶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对塑料油壶样件先进行激光三维数据采集,以采集的数据为基础采用三维CAD/CAM进行模型的三维重建和再设计,并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再由加工中心加工出吹塑模具。采用聚乙烯吹塑生产出油壶... 介绍逆向工程技术在塑料油壶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对塑料油壶样件先进行激光三维数据采集,以采集的数据为基础采用三维CAD/CAM进行模型的三维重建和再设计,并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再由加工中心加工出吹塑模具。采用聚乙烯吹塑生产出油壶,产品外观和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吹塑模具 聚乙烯 制造 再设计 产品外观 自动生成 逆向工程 三维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M的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评估与故障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13
作者 季云 王恒 +1 位作者 朱龙彪 黄希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1-517,共7页
随着对机电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准确获取趋势性故障发展历程的退化特征信息并建立有效的故障预测模型是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关键。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具有描述隐藏状态和观测状态的双随机过程属性... 随着对机电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准确获取趋势性故障发展历程的退化特征信息并建立有效的故障预测模型是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关键。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具有描述隐藏状态和观测状态的双随机过程属性,与设备的退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因此成为故障预测模型的研究热点。综述国内外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退化评估与预测方法,重点论述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及其改进方法隐半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semi-Markov Model,HSMM)的机械设备故障预测方法,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总结展望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故障预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退化评估与预测 隐马尔可夫模型 隐半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lmogrov-Smirnov检验和LS-SVM的机械设备故障预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恒 马海波 +1 位作者 黄希 花国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4-1929,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Kolmogrov-Smirnov检验和LS-SVM的机械设备故障预测新方法。基于K-S检验计算参考样本与正常状态样本经验分布函数的相似度,确定2个样本是否属于同一分布,即设备是否处于相同的运行状态,实现对设备运行退化状态进行识别,并... 提出一种基于Kolmogrov-Smirnov检验和LS-SVM的机械设备故障预测新方法。基于K-S检验计算参考样本与正常状态样本经验分布函数的相似度,确定2个样本是否属于同一分布,即设备是否处于相同的运行状态,实现对设备运行退化状态进行识别,并采用当前退化状态与正常状态的K-S距离作为性能评估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K-S检验和LS-SVM的设备故障预测系统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设备进行退化评估和故障预测,计算效率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测 退化评估 K-S检验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摩擦辅助电铸镍钴合金壁厚均匀性试验研究
15
作者 冯赵龙 钱双庆 +3 位作者 万晓峰 张华 周井玲 李秋润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0,共6页
基于柔性摩擦辅助电铸技术,设计了一种分流隔断结构以控制硬质粒子的沉积,有效缓解了硬质粒子在电铸过程中的底部聚集问题,通过工艺试验进一步分析搅拌速率、柔性辅助孔隙密度对镍钴合金铸层厚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调控搅拌... 基于柔性摩擦辅助电铸技术,设计了一种分流隔断结构以控制硬质粒子的沉积,有效缓解了硬质粒子在电铸过程中的底部聚集问题,通过工艺试验进一步分析搅拌速率、柔性辅助孔隙密度对镍钴合金铸层厚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调控搅拌速率和柔性辅助孔隙密度对改善电铸层均匀性有显著影响,当柔性支撑的孔隙密度为20PPI、搅拌速率为1500r/min时,电铸层的厚度均匀性最佳,可达到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铸 镍钴合金 摩擦辅助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与预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恒 马海波 +2 位作者 徐海黎 朱龙彪 贾民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6-723,共8页
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技术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利用率、缩短停机维修时间、实现设备主动维护和智能维护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国内外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些方法分为两类,基... 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技术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利用率、缩短停机维修时间、实现设备主动维护和智能维护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国内外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些方法分为两类,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重点论述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及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基于统计理论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等,总结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与预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评估与预测 数据驱动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S检验和动态灰色模型的机械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恒 马海波 +1 位作者 徐海黎 花国然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K-S检验和动态灰色模型的机械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提出以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为基础的K-S距离作为描述机械设备退化状态的性能指标,通过退化指标序列动态训练灰色模型、更新模型参数,预测退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并确定... 提出了一种基于K-S检验和动态灰色模型的机械设备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提出以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为基础的K-S距离作为描述机械设备退化状态的性能指标,通过退化指标序列动态训练灰色模型、更新模型参数,预测退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并确定到达设定失效阈值时的预测步数,以此计算机械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最后通过轴承全寿命样本数据对其验证,并与传统的二次曲线拟合预测法和静态灰色模型预测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更能有效地预测轴承的剩余寿命,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寿命预测 Kolmogorov-Smirnov检验 灰色模型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M-CHMM的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季云 王恒 +1 位作者 朱龙彪 刘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70-174,共5页
针对传统的HMM模型状态数必须预先设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DPMM-CHMM的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DPMM模型的自动聚类功能,实现了模型结构根据观测数据的自适应变化和动态调整,获得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最优退化状态数,并结合C... 针对传统的HMM模型状态数必须预先设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DPMM-CHMM的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DPMM模型的自动聚类功能,实现了模型结构根据观测数据的自适应变化和动态调整,获得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最优退化状态数,并结合CHMM良好的分析和建模能力,得到设备退化状态转移路径,实现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退化状态识别和性能评估,并利用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轴承运行中的不同退化状态,为基于状态的设备维修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利克雷混合模型 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 性能退化评估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程装备材料E690高强钢腐蚀疲劳裂纹扩展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恒 苏波泳 +2 位作者 花国然 季云 刘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8-51,57,共5页
以海洋工程装备材料E690高强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环境下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断口的形貌特征,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该钢腐蚀环境中的裂纹扩展参数,分析了腐蚀因素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及盐水中... 以海洋工程装备材料E690高强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环境下腐蚀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断口的形貌特征,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该钢腐蚀环境中的裂纹扩展参数,分析了腐蚀因素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及盐水中的材料裂纹扩展速率随应力强度因子范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在裂纹扩展的初始阶段,盐水环境中裂纹扩展速率是空气中的3倍;而在其裂纹扩展的中后期,盐水环境与空气环境中的裂纹扩展速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690高强钢 腐蚀疲劳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P-CHMM的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恒 季云 +1 位作者 朱龙彪 刘肖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3-737,共5页
针对传统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简称HMM)状态数必须预先设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狄利克雷过程-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hierarchical Dirichlet process-continuous hidden Markov model,简称HDP-CHMM)的机械设备性能... 针对传统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简称HMM)状态数必须预先设定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狄利克雷过程-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hierarchical Dirichlet process-continuous hidden Markov model,简称HDP-CHMM)的机械设备性能退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层狄利克雷模型的分层聚类原理,在狄利克雷过程(Dirichlet process,简称DP)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利用多组关联数据实现了模型结构根据观测数据的自适应变化和动态调整,获得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最优退化状态数,并结合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continuous hidden Markov model,简称CHMM)良好的分析和建模能力,获得设备退化状态转移路径,实现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退化状态识别和性能评估。利用滚动轴承全寿命数据的多组特征值进行了应用研究,并与基于K-S检验算法的机械设备零部件性能退化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DP-CHMM模型可以对轴承实际运行状态转移过程进行建模,有效识别轴承运行中的不同退化状态,为基于状态的设备维修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狄利克雷模型 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 性能退化评估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